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保加利亚的苹果生产与研究_第1页
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保加利亚的苹果生产与研究_第2页
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保加利亚的苹果生产与研究_第3页
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保加利亚的苹果生产与研究_第4页
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保加利亚的苹果生产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保加利亚的苹果生产与研究 摘要:保加利亚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生长。1968年保加利亚苹果种植面积为304万hm,但近年由于 _,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现仅存5393hm。笔者介绍了目前保加利亚苹果的种植面积、产量、主栽品种、砧木、树形及研究状况。 关键词:苹果;生产;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 保加利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东部,处于北纬4145。,东经2229。领土面积11059万km,2/3的土地海拔600m以上,平均海拔为470m。 受黑海和地中海的影响,保加利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北部略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南部带有地中海气候特点,东部气候湿润。水果主产区的年平均温度为1112,1月份平均气温2C,7月份平均气温25C,4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无霜期,190215天。年降水450850mm,集中在56月份,平均空气湿度6575。 1 保加利亚的苹果生产状况 11 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 保加利亚的苹果栽培面积较大,栽培管理水平较高,果园主要集中在灌溉条件良好的丘陵与河谷地区。1968年苹果栽培面积达304万hm,而1989年苹果面积减少到222万hm,到xx年仅存054万hm。保加利亚最大的苹果产区是中南地区的卡尔扎里(Kardjali),帕扎尔吉克(Pazardjik),普罗夫迪夫(Plovdiv),斯莫梁(Smolyan),旧扎弋拉(Stara Zago.ra),哈斯科沃(Haskovo);其次为东南地区的布尔加斯(Burgas),斯利文(Sliven),亚姆博尔(Yamb01)和西南地区的布拉格耶夫格勒(Blagoevgrad),丘斯坦迪尔(Kyustendil),贝尔尼克(Pernik),索非亚(Sofia);西北地区苹果栽培面积最小。1989年以来,保加利亚 _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国家 _实施“土地归还”政策,土地所有权发生变更,造成苹果栽培面积不断减少。 保加利亚苹果栽培面积与产量如表1。1989年苹果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平均每公顷20.59t,xx年降到433t,xx和xx年每公顷平均超过8t,xx年又降到5.0lt。1989年苹果总产量45.79万t,xx年减少到2.7万t。调查中发现减产的主要原因与当年气候条件有关。 1.2 苹果主栽品种 20世纪中期,保加利亚栽培的苹果品种繁多,许多小面积的果园采取多品种混栽。后来进行果业调整,采取集约化栽培,致使栽培品种急剧减少。1976年金冠和红星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82.2,其次较多的有红玉(Jonathan)和埃文尼亚(Aivania)。国外引进的优良苹果新品种有美玫瑰(Melrose)、澳洲青苹(GrannySmith)、格罗斯特(Gloster)、福拉瑞娜(Flofina)、陆奥(Mutsu)、乔纳金(Jonagold)、茂利元帅(Molis Delicious)、富士(Fuji)、普瑞玛(Prima)等。 1.3 砧木、株行距和整形修剪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用实生砧,在实生苗上嫁接品种,株行距多为10m10m、8m10m,或7m8m。60年代中期后,引进了无性系砧木,株行距变为35m45m,采用多干形树冠。自1972年以来,推行集约化栽培,开始应用无性系砧木M9、M26、M27、MMl06,株行距13m354m。而嫁接在实生砧上的苹果树,采用自由生长的树冠,定植株行距56m。 2 有关苹果的研究状况 2.1 苹果品种培育 保加利亚具有栽培苹果的有利条件。目前栽培的品种果实美观、丰产、风味优,但仍需大量培育适应性强的优质新品种。许多国外品种并不适应保加利亚的栽培条件。1988年保加利亚开始苹果杂交育种工作,选择抗病性强,成熟期不同的品种做亲本(见表2),选育优质、高 通过杂交育种,已获得3200余个杂种,选择观察了其中的229株实生苗,并在田间对其生长和果实质量进行了评价,初选出97株杂种(以MMl06为砧木),并与其他新品种一起定植于新的试验园,通过试验观察选出5个具有晚熟、大果、艳丽、风味好及高产,还抗苹果黑星病的杂种(即杂种30、杂种33、杂种34、杂种37和杂种40)。评价杂交种发现有以下特点:选出的杂种亲缘关系不同,有的亲本含有抗苹果黑星病的Vf基因;杂种具有产量高、果个大、贮藏期长的特点;各杂交后代果色、花期和成熟期非常相近;所有的杂种均表现为较抗或抗苹果黑星病;杂种34和杂种40可用作杂交亲本。 2.2 施肥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2.2.1 氮肥对苹果果实质量的影响,氮肥对苹果生物学特性和风味特征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栽培实践证实,无论氮肥形态如何,均影响维生素C含量,以及植物蛋白的数量和质量。随着供氮量增加,蛋白质合成也增加,而碳水化合物降低。维生素c是靠碳水化合物合成的,碳水化合物降低,维生素C含量也降低。 大田试验发现,盛果期树的最初4年间,用氮量对单果重、果实大小、硬度及果实的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每公顷480kg),会严重影响果实的色泽、品质。高于树体需氮量的不平衡施氮,其副作用更大,在采用矮化砧的树上更明显。氮肥较多时,果个增大,果肉硬度降低,干物质、氮、镁、苹果酸较高,钙和酚含量以及种子数降低。每公顷施氮量达到480kg时,果锈和裂果率大大增加。不同灌溉制度和氮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表明,在初果期和盛果期,每公顷施氮120kg和180kg时,果实色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果实硬度下降,耐贮力降低。 2.2.2 氮磷钾复合肥的影响苹果树生长在松软的冲积土上时,果实品质最好。每公顷施用2t粪肥(隔年1次)和含氮120kg、钾90kg和磷90kg的矿质肥料后,同样可获得稳产高产。在相同的生态地区,栽植前施用磷肥,影响显著。每年每公顷施90kg五氧化二磷,特级果率(保加利亚国家标准)278,与每年每公顷施用270kg获得341的特级果相比,等于每3年施1次。每6年,每公顷施一次540kg五氧化二磷后,特级果率419。施用氮、氮磷和氮磷钾肥料,果实成熟时原果胶质含量会增加,但冷库贮藏6个月后,果胶质含量比采收时显著降低。施用中等数量(每公顷施氮180kg,磷90kg和钾90kg)无机肥料,果实中的芳香化合物含量比未施肥树增加17倍。而当每公顷施肥量为氮540kg、磷270kg和钾270kg时,芳香物质的总含量将比中等肥量降低10。中等施用无机肥的情况下,果实中乙酸乙酯含量最 多,其次为乙醇。而在高施肥量的情况下,乙酸乙酯、乙醇和异丁基己酯浓度降低,但丁醇和乙酸乙酯含量较高。在高施有机肥水平(氮540kg,磷270kg,钾270kg)下,不会出现芳香化合物含量剧烈升高,贮后总含量降低到初始值的38一53的现象,而到贮藏末期,芳香化合物的含量才降至最初的18。单一偏施氮肥会提高果实的重量和单位果皮面积的蜡含量,然而大量施用氮磷或氮钾肥料会减少果面的蜡质。高量施钾肥,果实酸度增加,风味改善,但贮藏期间苦痘病增加。 2.2.3 叶面喷肥的影响 确定果树需肥量的叶分析技术应用之后,有关苹果施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多数研究是为了确定叶片中营养元素的最适含量、缺乏和过剩的临界值。研究确定生长在浅色淋溶土上的苹果树叶片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氮2.302.50,磷0.140.19,钾1.001.65,钙1.301.75,镁0.400.52;微量元素:铁120280mg/kg,锰6090mgkg,硼2535 mgkg。 叶面喷肥见效快,但持效期短。对生长在低硼含量土壤中的苹果树,喷0305的硼砂溶液,能使果个增大,裂果减少50。当土壤中氮的含量不足时,叶面补氮可缓解暂时亏缺。叶面喷施尿素可防止早期落叶,叶色加深,果实糖酸比减小,但增大了果个,长势增强。苹果果实喷钙,可提高果品质量和贮藏能力,减少生理病害,降低果实中杀虫剂残留。钙处理的果实比未处理的果实氮钙比和(钾+镁)钙比更平衡。叶面喷钙肥,可提高产量,且能更好防止苦痘病。 综合运用叶面喷肥,改善了苹果果实的质量,总酸、pH值和果实色泽。采用这种施肥方法后,果实中的葡萄糖、山梨糖醇、干物质、苹果酸、柠檬酸和钾含量增加。 2.3病虫害防治 很多细菌、真菌和害虫以苹果为寄主,需要及时防治,否则会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 在保加利亚苹果园中最主要的真菌病害是苹果黑星病,有的年份,如果防治不好,会减产7090。保加利亚大多数苹果产区的气候和天气条件有利于黑星病发生,为防治苹果黑星病,一年需喷819次杀菌剂。含铜杀菌剂、苯并咪唑、多果定、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等都是控制苹果黑星病的良好杀菌剂。生产中应该选择对苹果黑星病有抗性的品种,具有抗黑星病基因的福拉瑞娜、普瑞玛、约拿芙(Jonafree)和利佰蒂(Liberty)品种,以及具有抗黑星病基因和多聚抗病基因的福瑞德姆(Freedom)等对黑星病抗性较强。白粉病是第2种真菌病害,可随黑星病一起防治。 苹果蠹蛾、卷叶蛾、苹果蝇、梨圆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等是保加利亚苹果的主要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蠹蛾,为防止其危害每年要喷68次杀虫剂。苹果树经常遭苹果卷叶虫危害,但该虫只在某些特殊年份发生,当虫口密度达到临界水平时,喷1次杀虫剂控制。在一些苹果产区,苹果叶蜂发生严重,每年要进行12次针对性防治,防治叶蜂同时防治卷叶蛾。潜叶蛾是苹果园的常见害虫,但最近15年虫口密度一直很低。介壳虫中梨园蚧是最重要的苹果害虫,需要在休眠期或休眠末期喷1次矿物油制剂。生长季需根据情况防治2次,并与防治苹果蠹蛾结合进行。蚜虫在结果苹果园中只是某些年份严重,但未结果的幼树园中危害普遍,多数情况下需化学防治。螨类中苹果红蜘蛛最普遍,危害最重。防治红蜘蛛通常需在休眠期使用矿物油制剂,同时在夏季防治12次。 保加利亚丘斯坦迪尔地区大多数苹果园保持秋耕休闲,秋季行间犁耕1418cm深,生长季用机械中耕46次,深度68cm。这些地区不用除草剂灭草。丘斯迪尔地区有利于杂草生长,行间除草很困难,故而研究了去除不同杂草的方法。在黄棕色森林土壤条件下,结果树树冠外,土壤和杂草叶面喷施除草剂效果最好。使用除草剂可极大地改变杂草的群落,杂草的种类比其他方式(中耕除草)减少914种,同时也推动机械化的进程,防止了某些抗性杂草的发展。作为替代行间化学除草的方法,还研究了用黑麦和聚乙烯膜覆盖的方法。机耕和黑麦覆盖不是简单地改变了杂草的种类,还有一些补偿作用存在。用黑色聚乙烯膜覆盖最大的作用是能总体防除杂草。杂草的分布还取决于苹果栽培的管理技术,采用有机栽培技术之后,杂草得到了最大发展,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有19种杂草。运用传统栽培技术,结果杂草种类减少至12种。在资源节约和集成技术(Re-sourseeconomical and integrated techniques)条件下杂草群落包括1416种。 在淋溶黄棕色森林土壤条件下,苹果树株冠外喷药,延期使用除草剂的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的发展特别有效。在研究中,主要微生物群落中的大多数种类在处理后第15和30天大幅减少。抑制作用取决于除草剂成分,而且主要集中在010cm的表层。但无论行内,还是行间,用某种和同一种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抑制作用,以行内表层较小,而在行间是深层较小。除草剂主要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而在微生物种群研究中未发现根本性改变。 除草剂对苹果树的影响取决于使用的除草剂种类和数量。当正确使用除草剂时,既不会改变苹果树的物候期,也不会对树体造成危害。栽培技术的改进,限制使用强持久性除草剂(西玛津、阿特拉津),而可使用包括在“绿色清单”中的除草剂大惠利(Devrinol)。每公顷施用36kg阿特拉津后进行土壤分析表明,土壤表层中残留0.0120.040mgkg,而在深层土壤未检出,或只有微量,均在允许范围内,但是会保持到苹果生长期末。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