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第23卷第6期Vol.23 No.6 统计与信息论坛 Statistics&InformationForum xx年6月Jun.,xx 【统计应用研究】 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熊健益,蒋志华,李海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系,四川成都610103) 摘要:在对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大小、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低、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等三种方法,判断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情况。经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由粗放型转向了集约型,但是集约型的层次还比较低,离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差距。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经济发展质量 :F222 :A :1007-3116(xx)06-0051-05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概述 :;。相应地,这。前者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增加,即所谓的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有人称为投入型经济增长);后者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技术水平,即所谓的集约式的增长方式(或称为效率型经济增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从发展过程来看,第一种类型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扩大;第二种类型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稳定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等,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般认为是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以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目的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低。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原 :xx-02-29 、高 。 如何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中外研究成果来看,判断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比较不同时期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程度大小,如果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50%以下,则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达到和超过50%,则属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115。第二种是采用“索洛(RobertMertonSolow)余值法”,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依据。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称为集约型,达到70%以上称为高度集约型。当小于30%时称为粗放型,30%50%称为准集约型。第三种是用相关指标体系的变化来判断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前两种方法比较简单、笼统,但是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第三种方法比较全面地考察了经济发展及其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其复杂的理论内涵和考察使用的指标体系人们还在继续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选取几个最主要的指标来分析。 (SC06B071)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项目四川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作者简介:熊健益(1965-),男,四川巴中人,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数量经济学。 51 统计与信息论坛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实证分析及评价 (一)用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进行分析 1.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素投入,这样的“集约”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当今纯粹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不存在的。 2.成都市经济的实际产出、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及其贡献 (1)要素投入量。详见表1。本文中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于成都市统计年鉴xx。 表1 成都市要素投入总量计算表 单位:亿元 按1978年价 年 份 19781980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要素投入一般认为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等。很显然,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会推动经济的增长。要素生产率即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指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影响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投资的增长、劳动者的素质和人力资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2。经济增长源泉结构的变动,是判断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主要指标。任何现实的经济发展既有数量的扩充,也有质量的提高。在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明确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产率这两个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的关系。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总是相伴发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以以1978年价格计算 以1978年价格计算的资本投入量 13.03 55.0890.50192.91311.11格计算的劳动投入量 21.33 48.0866.7190.00110.79要素投入总量 34.36103.16157.21282.91421.90 注:,资本投(2。 2年 份甲 19781980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要素投入量的贡献 的总产出(GDP)(亿元)的要素投入量(亿元)份额(%)贡献份额(%) (1)(2)(3)=(2)/(1)(4)=(1)/(2)(5)=1-(3)119.06 34.36 28.86 3.46 71.14273.86103.1637.672.6562.33384.34157.2140.912.4459.09653.01282.9143.322.3156.681066.01421.9039.582.5360.42要素生产率 要素生产率的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成都市在1978xx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对总产出的贡献份额保持在50%以上,但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存在着要素投入量的快速增长和要素生产率下降的趋势。由此导致这两个经济增长源泉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有降低的迹象,而要素投入量则趋于提高。对于这一变动趋势,见图1。 从图1看出,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属于集约型的,但是其集约型的稳定性还不够。 (二)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判断科技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是科技进步(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科学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可以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低来总体判断经济52 发展方式的基本类型。 根据“索洛余值法”,成都市近年来部分年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定见表3。 图1 要素投入量贡献份额与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比较图 熊健益,蒋志华,李海霞: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表3 成都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表 年份 1987 *03xx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0.043.746.545.049.050.551.5表4 成都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 单位:% 年 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48.09 48.8644.538.1836.9939.01 第三产业 22.04 24.2733.2546.5451.3252.71 19781980 29.87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xxxx 26.8822.2515.2811.698.28 从近年来所测结果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已经突破了50%,表明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总体上看已由准集约型逐步转向集约型。但是,集约型的层次还比较低。 (三)用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判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路,测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用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因为今天我们追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性、,、技术水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主要方面,以推动成都市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1.经济结构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从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大致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趋势。详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发生着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在下降,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也有所下降,但不明显。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在逐渐上升,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渠道。可以看出,成都市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服务业虽占GDP的71%,但依然。有关统,G,欧洲服务G。 经济效益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减少浪费;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现在从居民、企业和政府考查成都市的经济效益水平。 (1)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要了解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从总体上看,要求收入增长略低于或同步于经济增长,这样的居民收入既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又有物质基础作保证。 表5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对比表 年 份 *04xxxx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元/人) 340.00395.001755.007649.0010394.0011359.0012789.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140.00223.00773.003016.004072.004485.004905.00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环比增长速度)(%)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环比增长速度)(%) GDP增长率(环比增长速度)(%) 9.94 8.377.553.776.8310.60 19.54 7.7914.417.227.667.42 10.90 4.8010.7013.6013.5013.80 注: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表5表明,近年来,成都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显得较慢,说明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不太妥当,居民从经济增长 中分享的成果相对较少。 (2)政府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政府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可以用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地 53 统计与论坛 区生产总值比重来反映。表6 地方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表 年 份 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xxxx 地方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平均数(%) 13.6811.968.308.2612.04 19781980 18.37 间里都大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说明企业劳动生产 率对社会贡献比重大,但是贡献的力度有减弱的趋势(企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20.83%,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3.88%!)。 (4)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产出水平。投资效果系数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和当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来表示,表明每个的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带来的增加值的增量,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表8 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表 时 期 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xxxx 由表6的计算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的财 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但最近几年比重显著回升。根据成都市统计年鉴的,1978xx年,成都市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6%,而同时期财政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4.7%,说明无论即使从相对数来看,政府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也越来越多。 (3)企业劳动生产率。在个体经济等非企业形式的单位作用下,如果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社会,表7 )单位:元/人 年 份 19781980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xxxx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 0.587 0.6290.8040.3530.38890 8,经企业劳动生产率 ()3099.73018.6852459.2432853.7044213.9937982.763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1041.7801210.2071428.3612188.8823608.3346422.809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脱离于此的经济发展方式都不是我们需要的。同时,足够的R&D经费投入也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可以利用在“三废”排放强度和资源利用程度、R&D经费投入等方面来考查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 (1)环境污染程度。详见表9。 (2)固体废物利用程度。详见表10。 表9、表10表明,成都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 表7显示,企业劳动生产率在过去二十几年时 表9 “三废”排放强度表 按1978年价格 年 份 * 计算工业增加值(亿元) 34.12 54.2974.0081.2493.61108.05123.61146.89179.61 万元增加值排放废水量(吨) 772.34 494.53371.49420.43367.13309.60263.75224.42181.05 万元增加值排放废气量(万立方米) 22.37 10.617.888.859.338.868.527.867.18 万元增加值排放烟尘量(吨) 0.14 0.090.090.260.220.190.160.140.09 万元增加值排放粉尘量(吨) 0.08 0.040.030.050.040.030.030.020.02 万元增加值排放固体废物量(吨) 6.68 4.203.553.563.703.272.912.802.36 54 熊健益,蒋志华,李海霞: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至今,单位增加值废物的排放量在下降,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在提高,说明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注重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另外,xx年,成都市单位GDP能耗为1.02吨标准煤/万元,整个“十五”期间下降了22%,xx年的能耗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4%,比四川省平均水平低33.3%(:xx年11月3日)。以上成都日报 数据充分说明,成都市的经济增长考虑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具有可持续性。 表1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表 工业固 年 份 *1*004够的R&D经费的投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表11显示,成都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还应加大力度。 表11 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表 单位:% 年 份 *04xxxx 成都市 1.69 南京市 2.712.531.861.942.122.372.52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 (万吨)127.00 182.00240.00244.00320.00327.00333.22389.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1*394体废物 (万吨)228.00228.00262.90289.00346.00353.00359.18412.001.321.501.731.871.70 三、,但、还不够稳定。特别是根据指标体系分析,动态地、横向地看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现状,尽管绝大多数指标都表明了其发展和原来比较更加具有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但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痕迹明显存在,离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差距,比如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第三次产业比重较低,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全社会R&D经费投入都有待大力提高,等等。 (3)G的比重。近 几年来,(还有武汉、沈阳)差不多,但是,全社会R&D(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成都市与之相比却有较大差距。现将与南京市的比较见表11。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3%3.0%。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足文献: 1 高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M.:经济科学出版社,xx.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2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734-735. (:崔国平) AnEmpiricalAnalysisontheChangeoftheModeofEconomicDevelopmentinChengdu XIONGJian2yi,JIANGZhi2hua,LIHai2xia (Dept.ofstatistics,ChengduUniversity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engdu610103,Chi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