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全员基本技能培训大纲(试行)第一章 现场调查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首先是发现、报告、核实事件,及时、全面、准确掌握事件真相,流行病学调查是最基本的手段,是疾控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1.接报登记1.1当接到疫情报告时,应进行详细登记。内容包括:记录时间、记录人姓名;报告的具体时间,报告人的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病人的发病及就诊经过,发病时间,发病人数,症状体征,就诊医院等;医院初步诊断,并作复述以核对记录。接到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报告时,还需询问病人的可疑就餐或不洁饮水史,可疑肇事单位的名称、地址,可疑食物或饮水情况。接到饮用水污染报告时,还需询问受污染的供水单位或水源的名称、地址,污染发生地。接到职业卫生急性中毒报告时,还需询问中毒发生单位名称、地址。1.2 对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报告,告知报告人或投诉人保护好现场,留存病人粪便和呕吐物及可疑中毒食物、饮用水等以备取样送检。1.3 将接报的信息向有关领导报告。2.准备工作根据对报告事件的基本判断,准备以下材料用品:2.1对应的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现场调查表,必要时可携带相关的现场处置指南等技术资料、现场快速检验设备、取证工具;2.2个人防护用品。详见第五章个人防护。2.3采样用品。根据具体情况,携带相应的采样用品。2.4现场联系人电话、地址。3.现场调查现场调查一般应包括到接收病人的医院和到可疑肇事单位或/和污染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3.1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3.1.1向主治医生了解救治病人的总体情况。包括首例病人的收治时间、病例总数、主要临床表现、救治情况等。并记录联系医生的电话。3.1.2向病人或病人亲属详细了解发病情况。根据病人目前情况,判断流调对象。可向病人本人或家属等陪护调查,调查并记录在个案调查表上:病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职业、籍贯、现住详细地址、本人及陪护或家属联系电话等; 发病及就诊经过、症状,诊疗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目前情况;应利用医院病历核实发病症状和体征。3.1.3与发病相关的流病史3.1.3.1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调查最长潜伏期内的外出史、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及方式、接触的动物及方式、有关疫苗接种史等。如调查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按时间顺序,询问发病前10天至本次就诊时,每日去过哪里,以什么方式接触了什么人(记录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姓名、性别、关系、接触方式、现住址、联系电话),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索要乘车凭证),是否接触过可疑的流感样病例病人等。3.1.3.2肠道传染病病人调查最长潜伏期内的外出史、就餐史、日常饮食及饮水状况、家庭卫生状况等。如调查霍乱病例,应按时间顺序,询问发病前7天至本次就诊时,每日去过哪里,跟何人共同进餐(记录共同进餐的人员姓名、性别、关系、接触方式、现住址、联系电话),是否接触过可疑的腹泻病人等,如可疑的流病史为参加过群宴,要重点对群宴举办情况进行详细调查。3.1.3.3食物中毒病人调查发病前72小时内的所有进餐情况和各种食物的食用情况。3.1.3.4饮用水污染病人调查向病人了解污染水源的接触信息。包括饮用或接触的时间、方式、接触过程中有无异常发现、共同接触人员情况等。3.1.3.5职业卫生急性中毒病人事故发生时主观感受、主要症状、体征及时间变化、毒物侵入方式。3.1.4 报告单位已采取的措施3.1.5告知报告单位(人)和事发地负责人,随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新发生的后续病例。3.1.6完成样品采集工作,采样技术见第三章。临床样品一般可根据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选择采样种类。3.2可疑肇事单位的调查3.2.1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向可疑肇事单位管理人员或负责人索取菜单、食谱,了解食品加工制作流程,对可疑食品进行危害分析;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原(辅)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是否杀灭或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加工过程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污染;了解厨师及其他参与食品加工制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包括近期身体状况和是否具有有效健康证明),以发现或排除食品加工制作人员所携带的病原污染的可能性;请加工制作人员回忆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方法,必要时通过观察其实际加工制作的情况,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按可疑食品各个加工环节的原料来源,分别采集食品原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容)具等检验样品,以确定食品中病原物质的污染来源;对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食品污染情况进行记录。3.2.2饮用水污染事故向受污染供水单位的供水设施管理人员了解供水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供水范围、供水人口、供水量、制水生产工艺、饮用水水水源等。向供水设施管理人员了解污染事件发生经过。包括污染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污染的原因、导致的后果、采取的应急措施等。查看供水设施的现场卫生情况。包括供水设施运行、管理情况、水质感观性状、水源地防护情况等。按制水工艺各个环节,结合上述调查情况,分别采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等检验样品,以确定饮用水污染的环节。对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饮用水污染情况进行记录。3.2.3职业卫生急性中毒职业卫生学现场情况调查:发生事故上下游工艺流程、化学反应过程、相关原辅材料、中间品、相关设备及防护设施、工人操作方式和个体防护措施、接触人数,并记录在调查表上。4.向有关领导汇报,提出处理措施4.1病人就地(隔离)治疗或转院治疗;4.2对于传染病,指导医院做好院内消毒等院感处理措施;4.3对于传染病,进一步追查密切接触者;对于食物中毒,按比例进一步调查同餐未发病者,如果未发病者数量太大,按1-3倍病人数调查非病人。4.4送样检测。 4.5其他卫生处理措施,见现场处置技能。5.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5.1标题:疾控中心关于年月日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5.2背景:描述于何时接到什么单位报告的什么病例,出动了什么人前往,现场做了什么。5.3基本情况:即病人的基本情况,见前文。5.4发病及就诊经过:5.5流行病学史:详见前文。5.6特异性检查结果:如果特异的病原学、血清学检查或现场快诊结果已出具,描述样品种类和数量、最终结果。5.7初步结论:结合病人的流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现场调查结果做出的综合初步结论。5.8已采取的措施5.9下一步建议的措施5.10调查员名字、时间第二章样品采集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科学、规范、合格的采样是整个检验工作的基础,保证检验结果正确的必要条件。样品采集、运送和保存是疾控中心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疾控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采样种类1.1呼吸道传染病采样:咽拭子和静脉血。1.2 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采样:肛拭、患者的呕吐物、粪便、静脉血。厨师、服务员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手拭采样。原料、剩余食物、食品容器、餐具、菜板、菜刀。1.4水污染事件采样:中毒相关症状的病人血样、尿、粪便。水源水(江河、湖泊、井水、山泉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等。1.5空气污染事件采样:中毒相关症状的病人血样、尿、粪便。作业场所空气、外环境空气、 居室空气。2.采样前的准备2.1采样物品呼吸道传染病采样用具:带保存液的病毒采样管、咽拭子。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采样用具:酒精灯、镊子、剪刀、勺子、试管架、灭菌棉拭子、灭菌肛拭管、灭菌生理盐水管、灭菌aCl营养肉汤管、-运送培养基、分离平板、pH7.6甘油缓冲液、灭菌容器(玻璃瓶、塑料袋、纸袋等)、饮盒;止血带、采样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伏消毒液、真空采血管(生化项目用生化管;免疫项目用生化管或肝素抗凝管;血常规项目用2mlEDTA-K2抗凝管)、持针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水污染事件采样用具:具塞玻璃瓶、PE塑料桶、瓶、采样器、样品保存试剂(硝酸、硫酸、氢氧化钠、VC等)(化学污染),酒精灯、无菌棉签、洁净无菌容器(玻璃瓶、塑料袋、纸袋等)(微生物污染)。空气污染事件采样用具:大气采样器、粉尘采样器、二连球、玻璃注射器、粉尘采样夹、滤膜、固体采样管、吸收管、采气袋、玻璃注射器等。2.2采样登记用品:采样和送样单、签字笔、油性笔、样品标签。2.3运送箱:冷藏箱、冰排、可密封的塑料瓶、试管架、生物危害标识的可封口塑料袋。2.4个人防护用品:详见第五章个人防护。2.5废弃物处理用品:利器盒、生物危害标识的垃圾袋等。3.样品采集步骤及方法3.1个人防护:参见2.4。 3.2填写记录:详细填写采样单,被采样单位盖章或个人签字确认;对标本进行编号,将样品的编号、名称或姓名和采样日期填写在样品容器的标签上,然后填写送检单,注意上述信息不能缺失。3.3样品采集3.3.1咽拭子采样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采样时稍用点力,动作要快。然后将拭子头浸入病毒采样管的保存液中,尾部弃去。采样后的病毒采样管,旋紧螺盖,保证密闭,装于带有生物危害标识的可封口塑料袋内,密封放置于塑料瓶中,再次密封后,将塑料瓶放入冷藏运送箱中。3.3.2肛拭采样采样人员采样前检查肛拭管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破损及裂痕以防意外;肛拭管放于pH7.6的甘油缓冲液中。采样者采样时嘱被检者放松,充分暴露其肛门,避开内外痔,将肛拭管轻轻插入肛门约5cm,儿童约-3cm,轻轻转动几圈,擦取直肠表面的粘液后取出,放入增菌液或C-B运送培养基中。为防止污染,采集标本时应将装有增菌液的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3.3.3静脉血采样检查受检者样品编号以及姓名、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的填写是否完整,是否与受检者本人相符合,询问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采样垫巾、止血带。用复合碘伏棉签从穿刺点由中心处向外旋转涂擦直径5cm以上,消毒穿刺部位。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咐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套在持针器上并旋紧,摘掉静脉采血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见到回血后,套上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5毫升(量根据检测项目数确定),取下真空采血管,放于干燥试管架中,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采血针穿刺血管处,拔出针头,嘱咐采血对象按压3-5分钟。用抗凝管收集血液标本后,应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在真空采血管上写上样品号或贴上样品条码,检查确认样品号和检验单编号相同。采血完毕后,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统一进行消毒、毁形处理,将消毒棉签按医疗废物处理。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生化和血常规项目的标本在采集后1小时内送往实验室。3.3.4残存食物、原料采样对照菜单,采取可疑食物时,最好采取餐桌上剩余食物。若做细菌检验,必须注意无菌操作,可用灭菌镊子或剪刀取样后,放入灭菌的容器内,取200500克。如无剩余食物时,可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盛装过可疑食物的容器或食具,并将洗涤水装入灭菌容器内采样;亦可用沾有灭菌盐水的消毒棉拭子在盛过可疑中毒食物的容器内涂擦,然后将其放入装有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尾部弃去,或放入增菌肉汤或培养基中。体积较大的肉食及鱼类等,可将其表面消毒后,取内部样品,放入灭菌容器内。必要时也可采取半成品及原料送检。3.3.5食物制售环节采样炊具、容器、锅、盆、桶、刀、菜板、抹布等样品的采取,可用棉拭沾灭菌生理盐水反复涂擦,然后置于灭菌生理盐水、增菌肉汤或C-B运送培养基中。菜板可用刀刮取其表面,将刮下的木屑放入灭菌容器内。抹布可用灭菌剪刀剪下一块,置于盛有灭菌生理盐水的容器内。3.3.6病人吐泻物及粪便采样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及洗胃液样品,应取新鲜的,并避免混入其他杂质和细菌。若病人正在洗胃或呕吐,则应直接采集洗胃液或呕吐物装入灭菌的容器内。中毒者的粪便、呕吐物样品,每份取5-10克或ml,洗胃液100200ml。3.3.7水采样在调查水域污染状况时,需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抓住基本点(如水流入前、流入后充分混合的地点,用水地点,流出地点等),以取得代表性水样。对江河、湖泊、泉水、井水等水源采样时,将容器浸入水体中,待水至容器23处时取出。在采集管网系统水样前,先消毒,再放水5分钟,以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检测微生物指标时,严格按无菌采样规范要求采样。3.3.8空气采样根据不同污染状况和性质,确定采样点、采样数量和检测项目,以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将滤膜装入采样夹,采样夹装入粉尘采样器,或固体采样管连接大气采样器,或吸收管连接大气采样器;或用采气袋、玻璃注射器采样。在采样设备上调节采样流量、采样时间,记录样品及相关信息、编码。采样后封装滤膜、固体采样管、吸收管、采气袋、玻璃注射器等,妥善保存、转运。4.样品保存运送注意事项标本送检前,清点样品,盛装标本的容器或包装要牢固,防止破碎和污染,把标本放入样品箱(或塑料桶) 中由专人负责,立即送检。 用于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和易变质标本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应超过2 h,如超过2 h,应将标本保持在4以下,且不得超过6 h。短途(市内) 运送加冰保冷即可。生化和血常规项目的标本在采集后1h内送往实验室。用于检测病毒的样品应在保存,不能在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5.废弃物处理微生物采样的废弃物应置于牢固的带有生物危害标识的塑料袋中密封,高压121,时间30分钟,或焚烧。第三章 现场处置现场处置是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措施,降低事危害程度,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控制技术。疾控人员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消毒、杀虫、灭鼠,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水污染事件的现场处置基本技能。1.常用消毒杀虫工具的使用1.1手动常量喷雾器:手动喷雾器由药箱、手动药液加压装置、连管、开关及喷头组成。不同喷雾器大同小异,有些药箱的加药口单独设置,有的与加压气筒套用。喷头可以调整喷雾形态,喷出线状、扇状、雾状,并可调整雾滴大小,以适合不同要求。(1)检查喷雾器性能是否良好,关闭喷雾器开关。(2)配药时,先给喷雾器药液箱内加一半水,再加入药液,然后加水到标准刻线为止,搅拌均匀后使用。(3)将喷雾器背在背后,左手拿压杆,右手执喷杆手柄并摆动喷杆,使喷头按要求上下或左右喷雾。(4)左手上下压动压杆至有一定压力时(压动次数约在30次/分),右手打开开关,根据被喷物品(或面积)大小调节开关大小。(5)每次用完后,将剩余药剂倒入污水井中,然后加清水入喷雾器,压动压杆,打开开关,使清水喷出,清洗喷雾器,并将其倒立,使剩余的清水流尽。1.2机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一般采用发动机给药液加压,其余跟手动喷雾器构成类似。发动机多跟二冲程摩托发动机一样,使用混合油,使用时用力拉启动绳启动、调整风门、控制油门。使用时先看使用说明。1.3 超低容量喷雾器及烟雾机超低容量喷雾器一般电动,也有机动的,喷出的雾滴小于50微米,可以在空气中漂浮较长时间,并有很好的缝隙穿透能力,扩散能力强。使用专用的药剂。用于室内外空间处理。烟雾机的雾滴更小,漂浮穿透扩散能力更强。各种消杀喷雾器具适用范围见表1。表1 各种喷雾器具适用情况喷雾器类型杀虫消毒杀虫用途说明用途特点手动常量滞留喷洒长时间的保持控制效果表面消毒小范围,精细操作机动常量滞留喷洒处理能力大表面消毒大范围机动喷雾空间喷雾为主兼一定的滞留喷洒作用空气消毒兼有一定表面消毒作用处理能力较大,没有电力的地方电动超低容量空间喷雾快速杀灭空气消毒有电的室内热烟雾机库房、下水道、外环境杀虫快速杀灭,处理能力强大。2.消毒2.1常见消毒剂识别高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漂白粉等。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一般用于环境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物品浸泡消毒及污水和粪便消毒。发生疫情时,合适的浓度也用于手消毒。使用浓度一般用mg/L表示。过氧乙酸消毒液仍用百分浓度表示。这类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中效消毒剂:包括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一般用于皮肤、粘膜消毒;醇类及其复配消毒剂,一般用于手消毒,怕腐蚀物体表面消毒等。低效消毒剂:包括苯扎溴铵、苯扎氯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等双胍类消毒剂等。一般用于皮肤、粘膜消毒。2.2消毒剂配制计算(1)消毒片配制消毒液: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所用消毒剂片数。所需消毒剂片数 = 拟配消毒液浓度(mg/L)拟配消毒液量(L)消毒剂有效含量(mg/片)例如:拟配10升含氯消毒液,浓度为500mg/L,所用消毒片有效氯含量为500mg/片,问需加几片消毒片?所需片数=500(mg/L)10(L)500(mg/片)=10片即配10L消毒液,需用有效含量为500mg/片的消毒片10片。(2) 用消毒粉(或其他固体消毒剂)配制消毒液: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所用消毒剂质量。所需消毒剂质量=拟配消毒液浓度(mg/L)拟配消毒液量(L)消毒剂有效含量(%)1000例如:拟配10L含氯消毒液,浓度为500mg/L,所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为50%,问需加几克消毒剂?所需质量=500(mg/L)10(L)0.51000=10g(3) 把浓消毒液稀释成所需浓度消毒液: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所需消毒液原液量(ml)和加水量(ml)。所需浓消毒液量(ml)=拟配消毒液浓度(%)拟配消毒液量(ml)浓消毒剂有效含量(%)例1:用20%过氧乙酸配0.3%过氧乙酸10升,问用多少20%过氧乙酸和多少水?所需20%过氧乙酸(ml)量=0.3%10000ml20%=150ml须加水量=10000ml-150ml=9850ml将150ml浓过氧乙酸加入9850ml水中即可。例2:将已配成的2000m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稀释成500mg/L的消毒液10L,问用多少消毒液原液,用多少水。计算:所需原消毒液量(ml)=500mg/L10000ml2000mg/L=2500ml答:将2500ml消毒液原液,加入7500ml水中即成。2.3消毒剂简易浓度测定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使用范围: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等的现场测定。注意事项:配制消毒剂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需要戴上橡胶手套、口罩及眼罩。此外,配制消毒液的容器要清洁,消毒液要现配现用,不宜保存。2.4消毒范围与消毒对象根据流行病调查结果,将可能污染了的场所和物品作为消毒范围及消毒对象,详见表2。表2 非芽孢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说明 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室外污染表面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喷洒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漂白粉喷撒500ml/m2500ml/m220 g/m240g/m230 min60 min 120min2h4h室内表面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0.5%新洁而灭擦拭0.5%过氧乙酸熏蒸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喷洒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0.2%0.5%过氧乙酸喷洒适量适量适量100 ml/m2500ml/m2100 ml/m2500ml/m28ml/m3350ml/m260 min90min30 min60 min 120min60min60min室内地面0.1%过氧乙酸拖地0.2%0.5%过氧乙酸喷洒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适量200 ml/m2350ml/m2100 ml/m2500ml/m260min60 min120min室内空气紫外线照射臭氧消毒0.5%过氧乙酸熏蒸1W/m3 30mg/m31g/m330 min60min30min120min餐、饮具蒸煮臭氧水冲洗含氯消毒剂浸泡远红外线照射10012 mg/L250 mg/L500mg/L12015010 min30min60 min90min15 min30min15 min20min被褥、书籍、电器电话机环氧乙烷简易熏蒸0.2%0.5%过氧乙酸擦拭1500mg/L适量16 min24h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服装、被单煮沸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0.04%过氧乙酸浸泡100淹没被消毒物品淹没被消毒物品30min30min120min游泳池水加入含氯消毒剂加入二氧化氯余氯0.5mg/L5mg/L30 min5 min污水10%20%漂白粉溶液搅匀30000mg/L50000mg/L溶液搅匀余氯4mg/L6mg/L30 min120min粪便、分泌物漂白粉干粉搅匀30000mg/L50000mg/L含氯消毒剂1:52:12h6h2h6h尿漂白粉干粉搅匀10000ml/L氯含氯消毒剂搅匀3%1:102h6h2h6h便器0.5%过氧乙酸浸泡5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浸没便器浸没便器30 min60min30 min60min手2%碘酒、0.5%碘伏、0.5%氯己定醇液擦拭75%乙醇、0.1%新洁而灭浸泡适量适量1 min2min5min运输工具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8ml/m360min2.5 疫点消毒技术要求2.5.1 疫点的随时消毒(1)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是指: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分饮食;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 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消毒生活用具;消毒双手; 消毒衣服、被单; 消毒患者居室;消毒生活污水、污物。(2)病人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2.5.2疫点的终末消毒程序(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2)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病家住址及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人消毒区域内。(3)操作人员对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穿戴防护用品。(4)仔细了解病员患病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5)进人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6)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7)消毒前应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8)如系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9)如系肠道传染病,应先开展室内灭蝇,再进行消毒。(10)对室内地面、墙壁、家具和陈设物品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消毒。(11)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浸泡或擦拭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作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12)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l3)对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进行人员卫生处理。(l4)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15)必要时,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16)填写疫点终束消毒工作记录。(17)离开病家前,病家开窗通风。擦拭打扫。(18)撤离疫点、疫区前,应用消毒剂喷洒车辆轮胎或让车辆碾过浸有消毒剂的地垫(地垫长度应大于轮胎的周长)。3杀虫 3.1灭蚊3.1.1杀灭成蚊:室外用1%敌敌畏乳剂喷雾器喷雾;室内壁周围用奋斗呐 (1020mg /m2)、凯素灵 (1020mg / m2)。晚上可喷市售喷射剂和气雾剂。3.1.2杀灭幼虫:清除住区内外小型积水,填平小坑。暂不能填平的有水有虫坑,坑内可撒马拉硫磷 (1020mg/L)、杀螟硫磷(0.52mg/L)。 3.2防治蝇类3.2.1室内壁周围:可喷与杀灭成蚁相同药品(喷一次即可达到杀灭蚊、蝇目的)。同时也可喷气雾剂杀灭蝇虫。3.2.2室外:用1%2%敌敌畏乳剂喷雾器喷雾3.2.3处理蝇幼虫孳生场所可用 0.2%马拉硫磷 300500ml/ m2 0.1%倍硫磷 300500ml/ m2 0.1%杀螟硫磷 300500ml/ m2 其它药物按照使用说明书配制使用。3.3药物使用与选择注意事项:根据施药表面的粗糙程度选择杀虫剂剂型。粗糙的施药表面:可湿性粉剂如奋斗呐、凯速灵、杀飞克。光滑的施药表面:胶悬剂如克敌、拜虫杀、拜力坦。乳油、水乳剂的特点是颗粒最小,适应于非常光滑的施药表面。施药剂量与施药面的关系:一般的水泥表面需要100-200ml左右的药液才能将1m2的施药面喷洒均匀而不流水;而油漆表面则需要约50ml 药液。粗糙的表面杀虫有效成分部分渗入内部,影响药效,需要略增加药量。大型喷雾器出药量大,单位面积施药面喷洒的药液多,配制时药液浓度要低;小型喷雾器出药量小,单位面积施药面喷洒的药液少,配制时药液浓度要高。根据杀虫剂产品说明用量、喷雾器的出药量及施药表面粗糙与吸水程度确定药液稀释比例。例如,使用一般手提常量喷雾器在水泥表面喷洒奋斗呐,奋斗呐使用剂量为50mg/ m2 ,那么喷洒量应为100ml/ m2 ,由于奋斗呐的浓度为0.5%,稀释比例计算为1:100。4.灭鼠尽可能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灭鼠剂,如0.025%敌鼠钠、0.0375%杀鼠迷、0.01%氯敌鼠、0.005%溴敌隆或大隆、杀它仗。如果情况紧急,必须使用急性药,首选磷化锌。若需配制毒饵,需由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制备。根据鼠情决定毒饵投放量,一般每 10平方米布放两堆,敌鼠钠和杀鼠迷每堆10克,氯敌鼠、溴敌隆等5克,磷化锌2克。晚上放,早晨收或用物品掩盖,晚上再暴露,有消耗处补充毒饵至原量,吃光处加倍。敌鼠钠、杀鼠迷连放3晚以上,溴敌隆、大隆、杀它仗在第1和第14晚各投1次。5.职业卫生急性中毒事故现场处置.1根据风向、毒物可能的浓度等因素进行事故现场分区(热区、温区、冷区),在上风向设置人员进出通道,人员处于正确的区域内(严禁无防护进入热区);.2关闭事故设备、开启防护设备(如抽风机、排风扇等);.3降低事故现场毒物浓度:通风、中和、吸收、分解(根据毒物理化特性和现场工艺特点);.4在温区对人员、物品进行洗消;.5相关人员立即脱离事故现场(向上风向撤离,若不得不向下风向撤离,应保证足够的距离),保持受伤人员呼吸道通畅;.6必要时进行现场救治,心肺复苏(尽量避免口对口人工呼吸,若必须进行,则急救人员只吹气、不吸气;人工呼吸频率2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80次/分);.7 及时转送医院。6.食品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1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伤害的人员积极实施救治,减少人员伤亡;.2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采取强制性就地或异地封存;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3立即停止使用可能污染了的食品加工用具、餐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4保留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现场,控制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理的流失,采集有关食品及其原料样品,已经流出的,迅速追踪控制;.5 密切关注已食用这些食品的人员,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立即送至医院救治。7.水污染事件的现场处置.1经现场调查和监测,初步分析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时,应建议当地政府并协助有关部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少、控制、消除污染物污染的范围、程度,如停止排放、关闭闸门、打捞污染物、引水冲洗等,必要时通知下游水厂和居民停止取用水。同时,制定水质应急监测方案,及时掌握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趋势和动态变化。.2当确定生活饮用水水源和水质污染时,应通知供水单位迅速采取措施,及时调整水处理工艺,强化水处理工艺的净化效果。如源水污染以现有净化工艺不能控制时,及时上报建议停止供水,启动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各种媒体通告居民在事故未解除前,不得饮用污染的水。.3当生活饮用水污染危及人群健康时,应迅速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如污染造成环境恶化,危及居民健康时应建议组织疏散人群。对可疑供水污染区域内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4在启用应急储备水源或采取临时送供生活饮用水时,对送供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做好输送水管道、送水车、储水容器的清洗消毒,以及送供水人员的健康管理。对送供水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防止水质污染。.5根据生活饮用水污染情况,增加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或分散式供水的监测样本和监测频次,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6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继发性介水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中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7在生活饮用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供水单位恢复取水时,应指导供水单位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备、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经对出厂水、末梢水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供水。 第四章 健康教育基本信息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活动及其过程。它贯穿于疾控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手段。1.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健康教育基本信息食材优,洗干净。分生熟、吃熟食。讲卫生、勤洗手。灭四害、厨房洁。喝开水、少生病。患疾病,早就医。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基本信息勤洗手,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咳嗽喷嚏遮口鼻,随地吐痰传疾病。适穿衣,晒衣被,合理膳食睡眠好。种疫苗,防疾病,多锻炼,身体好。患疾病,早就医,别把病情耽误了。3.水污染时健康教育基本信息水质有异常,报告要尽早。保护水环境,饮水才安全。不要喝生水,才能有健康。4.防止职业中毒健康教育基本信息预防优先,无毒替有毒,低毒替高毒。工作中,守规程,防护好。事故时,离现场。自身安,再救人。中毒时,呼吸道,要通畅。第五章 个人防护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个人防护是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在疾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为防御职业毒害、伤害和致病微生物的危害,工作中正确穿戴和配备的防护用品的个人保护措施。个人防护主要分为微生物防护、化学防护和放射防护,全员职工重点掌握前两种个人防护。1微生物防护1.1一般防护:用于处理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水污染事件。穿戴工作服、手套,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采样人员加戴口罩。消毒人员加配置橡胶手套、胶鞋和防渗漏衣,气溶胶消毒时配戴护目镜。1.2传染性非典、甲型H1N1流感及类似呼吸道传染病防制的分级防护:1.2.1一级防护: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消毒人员操作着长筒胶靴。用于医院发热门诊、疫区和疫点的防疫人员。1.2.2 二级防护:在一级防护基础上,戴手套、鞋套,戴n95口罩,近距离接触病人时戴护目镜。用于进入病人留观室、专门病区的防疫人员;用于接触从传染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用于转运病人的防疫、医务人员和司机。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演义课件图文
- 2025-2030中国差别化涤纶聚酯切片市场运作模式及投资机会风险剖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小青龙颗粒市场经营风险与投资前景建议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说课件
- 三力一度两保障课件
-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解读
- 技术精英备战:系统维护面试题库解析
- 公路养护岗位面试实战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如何写好演讲稿的作文
- 太平巷幼儿园07-08年一学期电教工作总结
- 检验科生物安全
- 综合应用能力b类试卷及真题答案
- 2025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业技能大赛(排水管道工)备考题库(含答案)
- 反渗透超滤计算表
- 2025年乡村全科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公司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制度与实施
- 异位肾患者护理查房
- 2025-2030年中国波斯地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阴茎癌围手术期护理
- 2025年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