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教案》PPT课件.ppt_第1页
《大肠息肉教案》PPT课件.ppt_第2页
《大肠息肉教案》PPT课件.ppt_第3页
《大肠息肉教案》PPT课件.ppt_第4页
《大肠息肉教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息肉及肠息肉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肿瘤外科陈春明主任医师,概念,定义:结直肠腔内粘膜隆起病变,病变大小、数量不一。可单发、多发,形态上可分为有蒂、广基。临床上在未明确隆起病变的病理性质前均成为息肉。,分类,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广基、半球形、表面光滑、呈淡红色或淡褐色;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不会恶变,诊断明确可不予处理;但与腺瘤外形相似,注意加以鉴别,应对其中具代表性息肉切除活检,以排除腺瘤。,幼年性息肉,多见于新生儿和10岁以下儿童,大多直径1-2cm,球形、卵圆形,多数有蒂。极少恶变。常见临床症状:便血、息肉从肛门脱出。诊断:直肠指诊、肠镜检查。处理:肠镜下切除并明确诊断。,炎症性息肉,因肠道慢性炎症增生而形成的病变。常见病因: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血吸虫、阿米巴、肠结核等炎症性息肉除良性淋巴样息肉外可恶变,需注意随访观察。,腺瘤性息肉,也称为上皮内瘤变。病理分类: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85%直径3cm,恶变率可达11%。绒毛状腺瘤:直径多数1cm,恶变率40%。,腺瘤性息肉,临床症状:大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少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可通过直肠指诊、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病理活检:腺瘤具有明显细胞学异型性,但腺瘤细胞未突破基底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癌变伴固有层或粘膜肌层浸润,但未侵犯粘膜下层,为高级别上皮内腺癌;浸润粘膜下层则为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1.有蒂腺瘤恶变往往不会侵犯肠壁,直径2cm管状腺瘤、1cm绒毛状腺瘤可行圈套电灼切除术。2.直径1cm广基腺瘤若活检确定为无恶变管状腺瘤则电灼切除,若为绒毛状腺瘤则行外科手术(肠切除术)。4.腺瘤活检为恶性按早期结直肠癌处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结直肠腔内布满大小不一具有恶变倾向腺瘤。自然病程:临床前期、腺瘤期、癌肿期。婴幼儿无息肉无症状,10岁以后出现腺瘤性息肉,20-30症状渐加重,30-40岁则发生癌变。腺瘤期主要症状便血、粘液便、腹泻。,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20岁前极少恶变,但一旦确诊仍应尽早手术。1.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2.结肠全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3.结肠全切除、部分直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Peutz-Jeghers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性非肿瘤性息肉病。儿童时期出现黑斑,多见于口唇皮肤、颊部粘膜;息肉多发与小肠、十二指肠、结直肠次之、胃最少。少数无症状,多数为青少年期出现腹痛、便血、息肉脱出肛门外。,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多脏器癌变率均明显升高,息肉可以存在错构瘤-腺瘤-腺癌或错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