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论PPT课件_第1页
国学概论PPT课件_第2页
国学概论PPT课件_第3页
国学概论PPT课件_第4页
国学概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概论,我们的中国,1,-,甲、导论一、缘起二、名义三、体例乙、概论思想学术史概要史学艺术,主要内容:,2,-,甲导论,3,-,1.了解、学习国学知识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一、缘起,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同志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5,-,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6,-,1.了解、学习国学知识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2.了解、学习国学知识是时代的历史性要求。,一、缘起,7,-,杭州钱塘实验小学第一周,孩子们上午军训,下午绘本阅读、游戏、绘画。第二周听老师讲声律启蒙。第三周,听老师讲弟子规,背三字经。这一周,全校孩子去了孔庙,行入泮礼。,8,-,康伟,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坚持“全日制穿汉服”。,9,-,1.了解、学习国学知识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2.了解、学习国学知识是时代的历史性要求。3.了解、学习国学知识是识别、剔除、抛弃传统文化垃圾的关键。,一、缘起,10,-,“为缠足正名”,11,-,“河北易县奶奶庙”,12,-,1.国学是汉语古词。周礼-春官-乐师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正义曰: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二、名义,13,-,2.今所言“国学”是清末词语。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旧学)胡适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庞朴说:“因为有西学才有国学。”,二、名义,14,-,曹聚仁说:“国学乃是外来语,并非国产。日本人原有支那学、汉学这样的名词,因此十九世纪后期,留学日本归来的学人译之为国学,也就是中国学术之意。日译章师的国学概论,便是支那学概论。”1900年刘师培、沈知方等在哈同花园办“国学扶轮社”。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谋办国学报,函商黄遵宪,使用“国学”一词。,二、名义,15,-,3.欧美人所谓的“汉学”SinologySinologyChinaStudies,二、名义,16,-,4.国学的范围最广义的国学:邓实于1906年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胡适说:“中国的一切过去历史与文化。”,二、名义,17,-,经传百家之学,礼学(制度之学),小学(文字学),史学,兵学,艺技之学,鬼神之学,人学,物理,制作,方技(医学),算学,天学,天人学表,论,事,刑,兵,政,平准,18,-,狭义的国学:章太炎讲国学止于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和内典。钱穆的国学概论就是一部纯粹的中国思想史简论。我们今天所讲的国学主要是指中国数千年传统的精英思想学术,其表征即为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学附加小说、戏曲。,二、名义,19,-,时代和目录,三、体例,20,-,经典时代:上古迄孔子诸子时代:孔子迄汉初经学时代:两汉玄学时代:魏晋佛学时代:东晋十六国迄隋唐理学时代:宋明思辨时代:清迄今(思,反思;辨,考辨。包乾嘉学派+疑古学派至今日),时代,21,-,唐代秘书监毋煚言:“不识目录而学,若孤舟泳海,弱羽凭天,衔石填溟,倚杖逐日。”清代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目录,22,-,目录学之嚆矢:刘向、歆父子别录、七略最重要的两部目录: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目录,23,-,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诗赋略:赋、杂赋、歌诗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目录,24,-,汉书-艺文志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近代有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和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目录,25,-,隋书-经籍志正史四部法的开端。经、史、子、集道经、佛经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纬书、小学十类,六百二十七部,五千三百七十一卷,通计亡书,合为九百五十部,七千二百九十卷。,目录,26,-,隋书-经籍志史部十三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子部十四类: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集部三类:楚辞、别集、总集,目录,27,-,乙概论,28,-,一、经典时代,29,-,一、经典时代,距今8000-10000年,30,-,一、经典时代,距今7000年,31,-,一、经典时代,距今5500年,32,-,一、经典时代,中国的上古历史没有特殊,其发展同样是:部落-聚邑-城邦-城邦国家-方国-王国这样的路线。,33,-,一、经典时代,在这样悠久的历史时期,中国发展出来自己的中国文化。,大汶口鬲,34,-,一、经典时代,禹贡九州图,35,-,一、经典时代,三代发祥图,36,-,诗书礼(乐)易春秋,经的产生,37,-,战国学术中心图,二、诸子时代,38,-,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诸子百家,39,-,汉画像石传经图,三、经学时代,40,-,易经四家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尚书三家欧阳高、夏侯胜(大)、夏侯建(小)诗经三家齐诗:辕固生、鲁诗:申公培、韩诗:韩婴礼有两家戴德(大戴)、戴胜(小戴),(当时礼是仪礼)春秋公羊传两家严彭祖、颜安乐。,汉代经学十四博士,41,-,今文经学讲大义,古文经学研文字器物今文经学是官学,古文经学是民间的学术今文经学渊源有自,古文经学不明所自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真正区别在于礼学,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42,-,玄学是对汉代经学的反动,时间很短,在魏晋时代玄学抛弃繁琐解释学,倾向于哲学性的直言所意玄学也注释经典,但主要注意于周易、老子、庄子和楚辞,但是也并不完全的背弃其他经典,如论语,四、玄、佛时代,43,-,玄学极力反对经学的天人感应说,借用老子架构本体论玄学在很大程度上反对经学的“名教”即礼学玄学的旨趣是:世界的根本是有还是无王弼贵无,郭象独化,四、玄、佛时代,44,-,佛教在原初状态是纯粹的无神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是东汉明帝时期佛教初入中国没有什么影响力,四、玄、佛时代,45,-,东晋和南北朝时代是佛教在中国的大发展时代佛教最廉价的门票:净土宗究竟什么是真的?法显和玄奘中国佛教的最终产生慧能和禅宗,四、玄、佛时代,46,-,理学的早期統绪:韩愈反佛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五、理学时代,47,-,荆公王安石问文定张方平曰:“孔子去世百年而生孟子,后绝无人,或有之而非醇儒。”方平曰:“岂为无人,亦有过孟子者。”安石曰:“何人?”方平曰:“马祖、汾阳、雪峰、岩头、丹霞、云门。”安石意未解。方平曰:“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安石欣然叹服,后以语张商英,抚几赏之曰:“至哉此论也!”-佛祖统纪卷四十五,五、理学时代,48,-,理学的嚆矢-泰山三先生:石介(10051045)字守道,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胡瑗(9931059)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如皋市)人。孙复(9921057)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五、理学时代,49,-,五、理学时代,50,-,五、理学时代,51,-,朱熹:儒学的本体论王阳明:致良知,五、理学时代,52,-,乾嘉学派疑古学派,六、思辨时代,53,-,正史:史记汉史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梁沈约南齐书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