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金牛会计继续教育讲稿_第1页
XXXX金牛会计继续教育讲稿_第2页
XXXX金牛会计继续教育讲稿_第3页
XXXX金牛会计继续教育讲稿_第4页
XXXX金牛会计继续教育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 金牛区 企业会计继续教育 小企业 作者:李文生 64 / 64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简称小准则)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小企业的标准参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执行。下表为各行业小型企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序号行业名称指标名称划分标准单位单位划型关系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Y)50Y500万元2工业从业人员(X)20X3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300Y2000万元3建筑业营业收入(Y)300Y6000万元两者同时满足资产总额(Z)300Z5000万元4批发业从业人员(X)5X2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1000Y5000万元5零售业从业人员(X)10X5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100Y500万元6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X)20X3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200Y3000万元7仓储业从业人员(X)20X1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100Y1000万元8邮政业从业人员(X)20X3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100Y2000万元9住宿业从业人员(X)10X1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100Y2000万元10餐饮业从业人员(X)10X1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100Y2000万元11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X)10X1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100Y1000万元1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X)10X1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50Y1000万元13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Y)100Y1000万元两者同时满足资产总额(Z)2000Z5000万元14物业管理从业人员(X)100X300人两者同时满足营业收入(Y)500Y1000万元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X)10X100人两者同时满足资产总额(Z)100Z8000万元16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X)10X100人二.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中的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1.工业企业,年所得额少于30 万元、从业人员少于100 人、资产总额少于3000 万元;2.其他企业,年所得额少于30 万元、从业人员少于80 人、资产总额少于1000 万元;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财政部已正式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准则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小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加强小企业税收征管,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有利于加强小企业贷款管理,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从九个方面简化了核算要求(一)是统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在会计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1.对小企业的资产要求按照成本计量,不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了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有关认定标准。2.对小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不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是要求按照成本(购买价款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入账;对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不再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3.对小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再要求按照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会计计量基础,而是要求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4.对小企业的负债不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是要求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对小企业借款利息不再要求按照借款摊余成本和借款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计算。5.在收入确认方面,不再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是要求小企业采用发出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交易完成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与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在收入计量方面,不再要求小企业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或者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而是要求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入的金额。(二)是统一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长期债券投资(或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券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三)是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小企业统一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四)是资本公积仅核算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五)是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计算应缴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将计算的应缴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六)是取消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按照上述(1)、(2)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对外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所有项目进行折算。(七)是简化了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4个组成部分,小企业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也进行了适当简化,无需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信息。此外,小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大为减少,披露要求也有所降低。(八)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考虑税法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而不必考虑税法的规定。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时止;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九)是长期待摊费用处理与税法保持一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其核算内容、摊销期限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摊销期限均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完全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其摊销期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四.小企业确认.计量.报告的变化(1)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2)短期投资持有期间确认投资收益.(3)盘盈资产按重置成本计量(4)在建工程以竣工决算为转入固定资产及资本化时点.(5)应付职工薪酬范围更广.(6)简化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取消转出未(多)增值税(7)应收(付)利息的确认时点的变化.(8)营业外收入(支出)的内容发生变化. (9)会计报表需列示主要项目的报表项目的变化.(10)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未来适用法.五.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对比表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一、资产类一、资产类11001库存现金11001现金21002银行存款21002银行存款31012其他货币资金31009其他货币资金41101短期投资41101短期投资5110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51121应收票据61111应收票据61122应收账款81131应收账款71123预付账款81131应收股利71121应收股息91132应收利息101221其他应收款91133其他应收款101141坏账准备111401材料采购121402在途物资111201在途物资131403原材料121211材料141404材料成本差异131231低值易耗品151405库存商品141243库存商品161407商品进销差价151244商品进销差价171408委托加工物资161251委托加工物资181411周转材料191421消耗性生物资产171261委托代销商品181281存货跌价准备191301待摊费用201501长期债券投资211402长期债权投资211511长期股权投资201401长期股权投资221601固定资产221501固定资产231602累计折旧231502累计折旧241604在建工程251603在建工程251605工程物资241601工程物资261606固定资产清理261701固定资产清理271621生产性生物资产28162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291701无形资产271801无形资产301702累计摊销311801长期待摊费用281901长期待摊费用32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二、负债类332001短期借款292101短期借款342201应付票据302111应付票据352202应付账款312121应付账款362203预收账款372211应付职工薪酬322151应付工资332153应付福利费382221应交税费352171应交税金392231应付利息402232应付利润342161应付利润362176其他应交款412241其他应付款372181其他应付款422401递延收益382191预提费用392201待转资产价值432501长期借款402301长期借款442701长期应付款412321长期应付款三、所有者权益类三、所有者权益类453001实收资本423101实收资本463002资本公积433111资本公积473101盈余公积443121盈余公积483103本年利润453131本年利润493104利润分配463141利润分配四、成本类四、成本类504001生产成本474101生产成本514101制造费用484105制造费用524301研发支出534401工程施工544403机械作业五、损益类五、损益类555001主营业务收入495101主营业务收入565051其他业务收入505102其他业务收入575111投资收益515201投资收益585301营业外收入525301营业外收入595401主营业务成本535401主营业务成本605402其他业务成本555405其他业务支出615403营业税金及附加54540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625601销售费用565501营业费用635602管理费用575502管理费用645603财务费用585503财务费用655711营业外支出595601营业外支出665801所得税费用605701所得税六. 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衔接规定为促进小企业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做好自小企业会计制度(下称“原制度”)向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称“新准则”)转换的衔接工作,现对小企业执行新准则有关问题衔接规定如下:【一】、总体要求首次执行新准则的小企业应当认真做好内部会计核算办法修订、资产和负债清查、科目转换与账务调整、会计信息系统改造等工作,确保新旧制度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一)及时修订内部会计核算办法。小企业应当根据新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修订小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细化会计核算内容,确保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二)认真做好资产负债清查工作。小企业应当在执行新准则前全面清查各项资产和负债,如实反映其状况及潜在风险。对于清查出的损益,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批准后,调整相关所有者权益。(三)认真做好有关账务衔接工作。小企业应当根据新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对于一级科目,在不违反新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与合并;对于明细科目,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首次执行新准则时,应当对原制度有关科目按新准则要求进行余额转换,确保新旧会计科目顺利衔接。(四)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小企业应当对原有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正确实现数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二】、账目调整(一)资产类1“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科目新准则设置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也可沿用原账。2“应收票据”、“应收股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新准则设置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原制度和新准则均规定,预付款项不多的小企业可以将预付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借方,预付款项较多的小企业也可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核算。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新准则设置了“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这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应收股息”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对原账中“应收股息”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应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金额转入新账中“应收股利”科目,将应收取利息的金额转入新账中“应收利息”科目。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新准则没有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转账时,应将上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4“在途物资”、“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新准则设置了“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科目,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商品的小企业还可以单独设置“委托代销商品”科目,这些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原制度规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小企业,可以增设“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新准则相应设置了“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其核算内容也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也可沿用原账。新准则设置了“周转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小企业库存的周转材料的成本,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小企业(建筑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低值易耗品”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周转材料”科目。新准则下单独设置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科目的小企业,转账时,应对原账中“低值易耗品”等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分别转入新账中的相应科目。针对小企业(农、林、牧、渔业),新准则专门设置了“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用于核算小企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转账时,小企业(农、林、牧、渔业)应对原账中存货类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其中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部分转入新账中“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5“待摊费用”科目新准则没有设置“待摊费用”科目,但允许小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增设相应科目用于日常核算。新准则下不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的小企业,转账时,应对原账中“待摊费用”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转入新账中“预付账款”等科目。新准则下增设了“待摊费用”科目的小企业,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待摊费用”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并在以后期间按原摊销期限继续摊销。资产负债表日,对于新旧转换时转入的尚未摊销完毕的待摊费用余额,或者执行新准则后发生的尚未摊销完毕的待摊费用余额,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析,在资产负债表“预付账款”、“其他流动资产”等项目中填列。6“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但核算方法有所不同。新准则要求小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一律采用成本法核算。转账时,应将原账中“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对于原制度下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以前期间投资收益确认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大于其投资成本的,在以后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应按照应分得的金额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直至该项投资账面余额冲减至原投资成本。7“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债券投资”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长期债券投资”科目,也可沿用原账。8“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新准则设置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针对小企业(农、林、牧、渔业),新准则专门设置了“生产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分别核算小企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成本)及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转账时,小企业(农、林、牧、渔业)应对原账中“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部分转入新账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9“无形资产”科目新准则设置了“无形资产”和“累计摊销”科目,分别核算小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及其计提的累计摊销。转账时,应对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无形资产成本的金额转入新账中“无形资产”科目,将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额转入新账中“累计摊销”科目;如上述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将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无形资产”科目,也可沿用原账。10“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略有不同。转账时,应对原账中“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小企业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尚未摊销完毕的开办费冲减“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将其他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直接转入新账中“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以后期间按原摊销期限继续摊销。(二)负债类1“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新准则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利润”和“其他应付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原制度和新准则均规定,预收款项不多的小企业可以将预收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贷方,预收款项较多的小企业也可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核算。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新准则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用于核算小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小企业(外商投资)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通过该科目核算。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一并转入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新准则设置了“应交税费”科目,用于核算小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科目的余额一并转入新账中“应交税费”科目。2“预提费用”科目新准则没有设置“预提费用”科目,但允许小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增设相应科目用于日常核算。新准则下不再增设“预提费用”科目的小企业,转账时,应对原账中“预提费用”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转入新账中“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新准则下增设“预提费用”科目的小企业,转账时,应将原账中“预提费用”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并在以后期间实际支付时予以冲销。资产负债表日,对于新旧转换时转入的尚未冲减完毕的预提费用余额,或者执行新准则后发生的尚未冲减完毕的预提费用余额,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析,在资产负债表“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负债”等项目中填列。3“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新准则没有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4“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科目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三)所有者权益类1“实收资本”科目新准则设置了“实收资本”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实收资本”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2“资本公积”科目新准则设置了“资本公积”科目,其核算内容较原制度有所减少。转账时,应将原账中“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3“盈余公积”科目新准则设置了“盈余公积”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盈余公积”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4“本年利润”科目新准则设置了“本年利润”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本年利润”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转账处理。5“利润分配”科目新准则设置了“利润分配”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转账时,应首先结转执行新准则前各项资产和负债所清查出的损益,经批准后,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同时,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余额以及“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将小企业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尚未摊销完毕的开办费冲减“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经上述调整后,“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的,属于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的小企业或者“资本公积”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小企业,还应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最后,应将“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科目的金额在进行相关调整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四)成本类1“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新准则设置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对于季节性生产性小企业之外的小企业,“制造费用”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转账处理。对于季节性生产性小企业,“制造费用”科目年末有余额的,应在转账时将原账中该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