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管理课件1_第1页
土壤管理课件1_第2页
土壤管理课件1_第3页
土壤管理课件1_第4页
土壤管理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管理与肥力调控,一、耕作的概念耕作是在作物种植以前,或在作物生长期间,为了改善植物生长条件而对土壤进行的机械加工。,第一节土壤耕性和耕作管理,耕作的基本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改良土壤结构,(2)把作物残茬和有机肥料掩埋并掺和到土壤中去,(3)控制杂草或其它不需要的植株。,二、耕作的基本作业1、犁地2、整地3、中耕4、其它耕作作业,土壤耕性是指由耕作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物理性质,它包括:(1)耕作时土壤对农具操作的机械阻力,即耕作的难易问题;(2)耕作后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壤物理性状,即耕作质量问题。对土壤耕性的要求有:(1)耕作阻力尽可能小,以便于作业和节约能源。(2)耕作质量好,耕翻的土壤要松碎,便于根的穿扎和有利于保温、保墒、通气和养分转化。(3)适耕期尽可能长。,土壤耕性是指由耕作过程中土壤各种性质的综合反映及在耕作后土壤外在形态的表现,它包括:(1)耕作的难易程度问题;(2)耕作质量好坏的问题(3)土壤宜耕期的长短问题。对土壤耕性的要求有:(1)耕作阻力尽可能小,以便于作业和节约能源。(2)耕作质量好,耕翻的土壤要松碎,便于根的穿扎和有利于保温、保墒、通气和养分转化。(3)适耕期尽可能长。,土壤力学性质与宜耕期的关系,土壤宜耕期是指土壤含水量适宜进行耕作的时段范围,在宜耕期内,耕作消耗的能量最少,团粒化效果最好。用时间来表示宜耕期是不准确的。晴天时,适宜耕作的时间短,阴天时适宜耕作的时间长;有风时,适宜耕作的时间短,无风时适宜耕作的时间长;,土壤耕性的改良(1)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结持性(2)客土改良质地(3)培育良好的结构(4)掌握宜耕期,土壤压板问题孔隙比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是:e=Alogp-C粘土的压缩试验表明,土壤的压缩性与含水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关系。影响土壤压缩性的因素除含水量外,还有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代换性阳离子种类等尽可能减少作业次数,是减轻土壤压板、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减少作业次数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采用少耕法及免耕法,实行经济合理的耕作。,水田土壤的粘闭及其防止湿耕湿耙会减少犁耕阻力,但也会破坏土壤的团聚化程度,严重时土壤转变为单粒状的均质土体,这种状态称为土壤粘闭。干耕燥整是防止土壤粘闭的重要耕作方法,尤其对质地较粘重的土壤。水田土壤的干耕燥整,主要在冬季进行。,一、传统耕作方法二、深松耕作法创造适宜的土壤紧实度;提高土壤水的保蓄量;促进根系的发育;,三、免耕和少耕法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了免耕法。根据1983年统计,美国三种耕作法的面积,免耕法是1300万英亩,少耕法是11280万英亩,传统耕作法是19610万英亩,免耕法中以玉米、大豆面积最大,分别为506万英亩和492万英亩,其余为高梁、棉花、蔬菜、小粒谷物和更新草地等。免耕法在美国西部占有很大比重。免耕法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一是残茬覆盖二是联合免耕播种机三是应用广谱的除草剂,第二节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碳素营养:碳素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土壤每年释放的CO2达1.351011吨,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20-50%其他营养:K、Na、Ca、Mg、S、Fe、Si等营养元素。,(二)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三)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四)促进土壤微生物与生物的生理活性,减少农药与重金属的污染(一)有机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腐殖酸是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二)有机物质对农药污染的影响(三)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管理土壤有机质(碳)的动态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非可以无限提高,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坚持两个原则生态平衡原则经济原则2.提高有机质含量的措施(1)合理耕作制度(退化或熟化)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并维持较高的水平。,2、施用有机肥主要的有机肥源包括: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3、种植绿肥田菁紫云英紫花苜蓿等,休闲绿肥、套作绿肥养用结合:因地制宜、充分用地、积极养地、养用结合,3.秸秆还田要注意秸秆的C/N比、破碎度、埋压深度以及土壤墒情、播种期远近、化肥施用量等。,什么叫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指标,在生产中部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物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一、生物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性(一)植物适宜的酸碱度,第三节土壤酸碱性与生物环境,二、土壤酸碱性与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一)土壤酸碱性对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图95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pH的关系,土壤pH6.5左右时,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度都较高,并适宜多数作物的生长。pH在微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氮、硫、钾的有效度高。pH6-7的土壤中,磷的有效度最高。pH7时,则易产生磷酸钙沉淀,磷的有效性降低。在强酸和强碱土壤中,有效性钙和镁的含量低,在pH6.58.5的土壤中,有效度较高。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有效度,在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中高;在pH7的土壤中,活性铁、锰、铜、锌离子明显下降,并常常出现铁、锰离子的供应不足。在强酸性土壤中,钼的有效度低。pH6时,其有效度增加。硼的有效度与pH关系较复杂,在强酸性土壤和pH7.08.5的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度均较低,在pH6.07.0和在pH8.5的碱性土壤中,有效度较高。,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三、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的调节(一)土壤酸度的调节,土壤酸度通常以施用石灰或石灰粉来调节。可分为生灰石(CaO)熟石灰Ca(OH)2石灰石粉CaCO3,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石灰需要量土壤体积容重阳离子交换量(1-盐基饱和度),石灰需要量,影响石灰用量因素有:(1)土壤潜性酸和pH值、有机质含量、盐基饱和度、土壤质地等土壤性质;(2)作物对酸碱度的适应性;(3)石灰的种类和施用方法等。,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假设某红壤的pH为5.0,耕层土壤为2250000公斤/公顷,土壤含水量为20,阳离子交换量为10Cmol/kg土,盐基饱和度为60%,试计算达到pH=7时,中和活性酸和潜性酸的石灰需要量(理论值)。中和活性酸pH=5时,土壤溶液中H+=10-5,mol/kg土,则每公顷耕层土壤含H+离子为:225000020%10-5=4.5molH+/公顷同理:pH=7时,每公顷土壤中含H+离子为225000020%10-7=0.045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