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问题教学法,提升中等生英语学习效果]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5/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1.gif)
![[实践问题教学法,提升中等生英语学习效果]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5/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2.gif)
![[实践问题教学法,提升中等生英语学习效果]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5/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3.gif)
![[实践问题教学法,提升中等生英语学习效果]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5/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4.gif)
![[实践问题教学法,提升中等生英语学习效果]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5/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e7323225-0117-417a-a77e-a9388ece04e85.gif)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问题教学法,提升中等生英语学习效果 一、问题教学法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1、问题的提出 中等生,就是在班级中学习处于中等水平,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班中往往占多数。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其实中等生很有潜力,极易向两极转化。一旦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有些学生会很快的加入优生的行列;相反,有些中等生会因为受到某些冷遇而自暴自弃,滑落为学困生。 中等生犹如印度寓言中那只裂缝的水罐,常因为自己的满足现状、欲进畏难和沉默孤独等不良的心理特点而感到伤心和自卑,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但内心也渴求进步,希望被赞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英语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做那个挑水人,在工作中善于发现中等生的长处,巧妙利用水罐的裂缝浇灌那一路美丽的野花,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 2、学情分析 自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学生一直是就近入学,随班就读。近年来择校风盛行,我校每年初一新生中多半优秀生择校到改制学校就读,致使我校在校生素质不高,几乎每个班的学生构成主体是各方面都普通的中等生。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中等生具体表现为对英语有兴趣,但不浓厚和持久。学习习惯不稳定,时好时坏,老师和家长督促的紧就学得扎实些,一忽略就落后一截。自信心不足,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较弱,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朗读时不敢开口或小声咕哝。背诵畏难,背得时断时续。口头表达能力较为贫乏,交际时放不开,显得局促。词汇量不大,记忆不牢。听力中能捕捉关键信息,但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有转弯的题目极易出错。笔头表达能力尤其弱,句型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义。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不太善于与人合作。处于中等位置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没有优生稳定的成功心理,也没有差生较强的抗挫能力。但是只要老师关注得多,他们会积极进取,也会乐于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努力追求英语学习中的快乐与成功。 为此,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正值我校承担市级十一五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中问题教学的研究”之际,笔者运用问题教学法,落实到中等生英语教学实践中,创造机会,尝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光,以优化中等生的英语学习。 3、理论依据 问题教学法是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提出来的,问题教学法的要点是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和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 在新课改和使用Go for it!教材的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教材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学生提出关心的问题,或是善于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组或几组问题,并注意通过提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的设问有一定的梯度和针对性,接近最近发展区,能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这个情境之后,觉察到其中所发生的问题,带着强烈的动机去探索问题,在仿真交际中建立模型,并不断引导学生向纵深拓展知识,达到双边活动的高潮。这既有益于学生创新性的知识学习,又能争取实现教学各要素的优化组合配置,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中等生的英语学习。 二、问题教学法的解读 1、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设计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梯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以新目标七下第一单元Where is you pen pal from?为例,提问时可以从生活出发,教师先自我介绍Im from Wuhan, China. I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再问学生Where are you from? 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出示外国笔友的图片,给出不同答案,如Maria, 14,Toronto, English and French,likes going to the movies等等,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答案要提什么问题。问题由感性到理性,易的难的兼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己解决几个问题。提出的问题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而是诱导学生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进得出正确结论。 2、问题的类型 以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为例,本单元主题是fun places, 谈论past experiences, 如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是对已知事实做出判断或识别的一类问题,主要用一般疑问句,学生只用判断Yes, I have.或No, I havent. 这属于判断型问题。 前两类问题,主要检测的是学生对于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思维要求相对不高,尤其是问题设计的封闭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这对于促进学习和强化记忆英语基础,促进英语仿真交际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多引导班里的中下层学生参与、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 Why do you want to go on a Disney Cruise? Why did she want the job? Why did you start studying English? 这一类问题是对事物发生的条件与原因、条件与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等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类问题,提问用Why,这是述理型问题。在学习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时,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风俗等,学生们偏好问why, 此时老师可以请知道的学生回答,或无人能答时老师自己答。 针对Disneyland的情况和Mei Shan、David Feng热爱英语学习,设计用What/How do you think of somebody/something?提问,对人物、现象等进行综合评价,这属于评价型问题 对假设的问题情景或可联系的现实,要求学生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设计用If you go to Hong Kong, what will you do?等类似问题提问, 属于运用型问题。一般每学期的话题中都有有关职业、理想或梦想的话题,学生们很容易移情用到此类问题提问,并会产生多种开放式的回答,气氛很热烈。 后三类问题,思维均具有一定的扩散性。与前两类问题相比,它不仅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而且要求学生在理解英语信息的基础上,加工并综合运用英语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语言思维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从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仅要恰当地运用前两类问题,更要注重对后三类问题的设计和运用。 三、问题教学法的实践 感知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的前提,学生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参与,需要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模拟真实生活的、夸大真实生活的或是缩小真实生活的英语学习情境,让学生反复演练,鼓励学生敢于自我表现,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并调节其探究活动,可促使学生对英语的充分感知。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运用“尝试成功” 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中等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适合学生感知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学习。以下四种方法在优化中等生的英语学习中实践效果较好,因此我九年级第九单元为例分述如下。本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谈论重要发明的历史和用途;针对各项发明的用处及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学习被动语态;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谈谈他们自己的创造。 1、问题情境直观化、形象化 中等学生往往有词汇量少、语法简单、表达欠准确等语言问题,心理上畏难,意志薄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运用教具,实物、形体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得到看、听说、写多方面的训练,使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得到语言感受的机会。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根据单词的意义分类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常见的物质名词,如calculator, scoop, heel, battery, slipper, light bulb, pie, lemon, cookie等尽量用实物教学,可让学生传阅实物并练习发音;罕见的物质名词、抽象名词,如chef, beverage, abacus, binoculars, century, metal, hoop, backboard, court, popularity, association, equipment等,可借用图形、简笔画来教学。动词如be used for, heat, operate, fall into, remain, notice, produce, throw, create, knock, divide, shoot, guide, develop, rise等,教学时师生就应运动起来,采用较为持久的动作记忆。形容词、副词如adjustable, crispy, salty, sour, by aident, ancient, pleasant, active, wooden, worldwide等,教学尽可以夸大其辞的表演。只要创造一种人人参与、踊跃夸张的学习氛围,就不难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并且他们还是学习中最易兴奋、容易满足的“造势者”,会令英语课堂增色不少。此外,在复习单词时采用头脑风暴的学习策略也可以促进理解记忆,如给出inventions, 马上联想到相关的发明:四大发明、电器、交通工具、食物等等,学生互相竞争会逐渐说出所有的生词。 在教句型或对话、短文时,也要尽量形象直观化。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发明,以此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只要学生能用英语描述When were they invented? Who were they invented by? What are the used for? 等关键处即可。只是这对教师、学生要求较高,得有不怕出错,乐于丢面子的心理和宽容、善意的学习氛围,需要师生做长期不懈的努力。直观形象的课堂会使中等学生觉得学习英语活泼有趣,能够参与其中,用英语表达情感,感受学的轻松与乐趣。 2、问题情境童趣化、游戏化 在我国,似乎有这样一个共识:游戏是小孩子的专利,年龄大的孩子就不需要游戏了,或游戏不适合他们了。其实游戏的内涵要大于娱乐,甚至于要大于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好方法,同是它也是训练学生的口语技巧,纠正发音和巩固词汇、语法的有效手段。童趣化的游戏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3、 问题情境整合化、竞赛化 初中生学习英语是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机会来复习和巩固语言。因此利用班级授课时初中生说英语敢于竞争,乐于竞争,越争越敢争,越争越能争的学习特点,不妨多设计一些语言技能竞赛,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裁判,将各层次学生平均分配到各小组,进行一对一的挑战赛,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为集体争光。例如学被动语态时,举行造句比赛;做本单元听力The history of potato chips.时,举行必答或抢答比赛;学课文Who invented tea?时,举行朗读竞赛、背诵竞赛、默写比赛;做书写练习From pie plate to flying disk.时,在黑板上进行一对一的实力挑战赛。只要组织得当,会令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使所有学生都盼望竞赛中能大显身手,为小组争光。 4、 问题情境信息化、电教化 教学上利用幻灯、投影仪、电视、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创设英语情景,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融情于景,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直观性思维”,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能力。 具体说来本单元可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网址或搜索引擎,在预习时上网查找篮球发明的相关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在课上让学生介绍发明者,何时发明的,有何用途等等,分组制作出mind-map,学会篮球的历史。此外还可利用网上题库,测试英语综合能力,或利用多媒体影音软件,观看英语解说篮球赛等等。针对中等生时,教师可以缩小查找范围,及时指导,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