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一、虚实结合),.,2,实与虚,所谓“虚”,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3,“虚”的三类内容,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李白蜀道难:【析】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4,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析】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5,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析】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6,虚实结合的作用:,1.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大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7,2.虚与实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此词中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8,3.虚与实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例: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析】上阙实写,通过初春景象表现“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写,通过设想“行人”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相辅相成,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9,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试着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手法示例,.,10,前两句实写作者在客栈抱膝孤坐、形影相吊之景,后两句设想家人围灯夜谈远行的自己。虚实相生,充分反映出作者孤寂思家的心情,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11,学案习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问题: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情感?,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醒来时天已破晓;实写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12,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二、色彩映衬),.,13,色彩渲染(映衬),1、概念: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或烘托心情。色彩渲染指诗歌中集中在色彩上对景物进行描写。,.,14,2、作用:通过对景色层层渲染、细致描绘,构成一幅色彩绚丽鲜明/黯然凄冷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感,更好抒发作者情感,或愉快,或感伤等。,色彩渲染(映衬),例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析】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15,例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析】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划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16,例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杜甫),【析】刚抽新芽的嫩绿色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互相映衬,构成了绚丽的图景。,.,17,例题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问:对诗歌前两句进行赏析。,答:前两句诗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18,学案习题(2012广东卷),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问题: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9,答案一:颔联运用了色彩渲染(映衬)的手法。绿树上挂着樱桃,红颜欲滴;青豆配着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满眼绿草铺成垫子一般,白鹅就在上面嬉戏。用朱、青、绿、白等丰富的色彩互相映衬,渲染出四月乡间明丽喜人、生机勃发的独特风貌。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20,答案二:颔联运用了意象罗列(列锦)的手法。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的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出了清新、静谧、祥和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21,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三、动静结合),.,22,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或诗歌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23,分类,1.动静结合2.以动衬静3.以静衬动4.化静为动5.化动为静,.,24,1.动静结合: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作用:静景和动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例:“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江间作四首(其三)宋潘大临),析:上句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是静景;下句仰望天空,天空如此辽阔,鸿雁正在振翅高飞,越飞越远,是动景。一“拳”一“退”构成了作者在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25,2.以动衬静:虽然画面中有静景,有动景,但是静动景色有主次之分,通过描写动态来反衬静态,突出静态。作用:以动衬静,更显其静。,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析:上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下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清幽明净。,.,26,3.以静衬动: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作用:以静衬动,静中蕴动。,例:“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琴歌唐李颀),析:一声琴弦拨动,顿时万籁俱寂,满座为之陶然沉醉。愈是言其静,就愈突出琴声的心灵穿透力。在这曼妙琴音的洗涤下,人们似乎忘记了尘世的辛酸,忘记了漫长的黑夜。此刻的场面看似是静态的,但在这静态之下,听者的内心却无法平静,涌动着千般万般的思绪。,.,27,4.化静为动: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该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作用:以动写静,使原本静止的事物生动、形象,富有动态美,给人全新的美感。,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王安石),析:院落附近的青山,不仅深翠欲滴,而且竟似推开小门,扑向庭院而来,兴奋又热烈。一个“送”字,把静止的青山给写活了。这种化静为动的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和生动。,.,28,5.化动为静:把运动着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作用:化动为静,以静写动,表现出事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形象。,例:“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李白),析:这句诗写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来写。“挂字很妙,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29,例题: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问题:上阕运用怎样的手法?有何作用?,答:以静衬动。暮春之时,夜阑人静,村中黄莺、巢里燕子都不飞鸣,只有杜鹃常在月夜悲鸣,以静衬动。表现杜鹃啼鸣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愁绪。为下文抒情作铺垫。,.,30,学案习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陂(bi):池塘。,.,31,14、下列内容对原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写红花凋谢,表现作者的惋惜之情。B.三、四句以“清阴”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C.颔联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D.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无所事事的形象。E.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此时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AD,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表达作者乐观。,表现了主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32,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6分),答案: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用飞过此地的小鸟的清脆悦耳的叫声,突出了周围环境的清幽宁静。表达了诗人退居江宁生活的安舒、闲适和喜悦,同时也透露了世罕知音的淡淡哀愁。,.,33,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四、远近高低),.,34,从观察的角度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仰视、俯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写景的角度:远近高低,作用:从不同角度描写,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35,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例,分析: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36,学案习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元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问: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37,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全曲按照由远及近、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为读者勾画了一幅苍茫、寂静、高远而又富于动感的浔阳江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所见的浔阳深秋之景赞美之情。,.,38,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五、意象罗列),.,39,意象罗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表达方式,即全句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法。创造的意境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也叫意象叠加或列锦。,.,40,中国的古人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如明代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谈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唐温庭筠)用散文的文字来诠释,可以这样来理解:鸡叫了,天还没有亮,残月挂在茅店的上空,赶路的人已经登途了,他走过满是凝霜的木桥,留下了一个一个的足印。区区十个字,不仅有景有情,而且还有动态的叙述,妙就妙在没有一个动词。如果写作“鸡鸣茅店月,人行板桥霜”,意思也许是完整的,但也就不会传诵至今了。,.,41,意象罗列的表达效果:1.空灵美即意境有深度、广度和高度,壮阔幽深而又透明澄澈。,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营造出了凄凉萧瑟、荒僻冷寂、寒意彻骨的艺术境界。这就是一个具有空灵美的立体空间,有它的三要素,即深度、广度、高度,无意之间就作成了写景的绝唱。,.,42,意象罗列的表达效果:2.含蓄美含蓄即包容、蕴藏于内而不显于外,托物寄意,即借助于对某一事物的描绘抒发讽喻之情。,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名词艺术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清的图画,没有一句写到愁,但是实际上却是句句写愁,不留痕迹却让人感动,这就是意象罗列手法的独到之处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含蓄巧妙地隐藏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令人难以捕捉但又不得不承认和欣赏,甚至产生共鸣,一起感伤。,.,43,意象罗列的表达效果:3、凝炼美即以最经济的文字去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最浓郁的感情、最丰富的内容,非常适合表达雄伟壮观的宏大场面。,例:“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这两句诗高度凝练地概括了诗人辉煌的过去“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用意象罗列手法勾勒出了当年壮观的战场画卷,与如今的失意形成鲜明对比,绘出了作者的豪迈与悲壮,也绘出了愤恨与无奈。,.,44,意象罗列的表达效果:4、意境美,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贺铸)此词反映的是作者经历坎坷功业无成、悒悒不得志的苦闷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结尾三句,作者用意象罗列的手法,勾勒了三处风景,把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愁绪,渲染得似乎看得见、摸得着,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意境。,.,45,意象罗列的表达效果:5、简约美意象罗列在词性上没有动词、形容词;在艺术结构上没有谓语,这就是简约,给人以干练,干脆等印象。,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岳飞)这两句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土”,“云、月”,简约而干脆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46,小结拿今天的艺术来比方,意象罗列获得了影视镜头巧妙剪辑(即蒙太奇)的某些效果,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不断地变换读者脑中的图景、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构成意象罗列的心理基础是联想。诗人常常借助于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将几个相互关联的词语罗列起来,构成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营造特定的情景和境界,让读者去感知画面之间的流动和联系,从而把握作者所描绘的复杂事物和抒发的复杂情怀,窥斑见豹,见木思林。,.,47,例题: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问:这首诗的描写方式有何特点?,答:运用了意象罗列的描写方式。“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意象各自独立成景,又与嵌入诗中的数字“一”到“十”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质朴素淡的山村风景图。营造出了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48,学案习题,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唐)韩翃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问:(1)简要赏析颔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4分)(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49,问:(1)简要赏析颔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4分),答: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上句写一只孤雁划过秋夜的天空向银河飞去,是视觉描写;下句写远处传来了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是听觉描写。运用了意象罗列的手法。星河、秋夜、孤雁,捣衣声、千家万户等意象组合在一起。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静谧澄澈之特征,营造了幽远凄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孤凄寂寥之情。,.,50,问(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答:通过吟诵诗句与友人心灵相期而通宵未眠,表达了对友人诗句之美妙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漫漫秋夜,只有一诗相伴,写出了他的孤独寂寥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因时序更迭引起的心事未了的惆怅。(每点2分),.,51,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六、白描),.,52,白描,一、概念: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二、举例: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3,理解概念,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54,白描作用,1、白描手法用于写景,朴实、自然地描摹景物的突出特征,营造意境,表达作者的感情;2、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赅;3、白描手法用于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55,白描作用举例,1、描写景物。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56,白描作用,2、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赅;如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斸(zh)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仅用白描手法,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赅。,.,57,白描作用,3、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拼死拼活地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斸(zh)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_,答案: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解析: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似乎不见作者的情感态度,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又充满于字里行间,显示了高超的表现艺术。回答本题只要抓住题干中“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的提示语,自然就会联想到白描的手法。,学案习题,阅读下面宋词,回答14-15题。(11分)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注】陂(bi)塘:池塘。飏(yng):飞扬,飘扬。,14.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词上阕定点取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B.本词下阙与上阙相似,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D.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BD,B项,下阕移步换景,以行踪为线索由近到远,动静相间,风光如画。,D“豪兴”是说明词人游兴正浓,“徜徉”是闲庭信步,与下阕“偶然乘兴”相呼应,主要表现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15.请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1)动静结合。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2)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观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3)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一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七、点面结合),.,64,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场景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场景的一般性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顾及全局,体现广度。作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点面结合常用于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65,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勾勒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使读者似乎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这是“面”的勾勒。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江面上垂钓。这是“点”的描写。点面结合,既表现出了在寒冷寂静的自然环境中,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的老渔翁形象;又曲折地折射出了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下,诗人自身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66,学案习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活计:以为职业。问题:(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2)本词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67,(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答案: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词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68,(2)本词下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案:词的下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了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的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在这幅静态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个动点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表现出词人辞官隐居后内心澄澈、生活闲适的状态。表达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也突显了词人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翻译合同范本4篇
- 设备搬迁报价合同范本
- 摆摊招商合同范本
- 混凝土简单采购合同范本
- 酒店外包厨房合同范本
- 自如长租房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真实
- 社区安全网格员培训课件
- 月城镇租房合同范本
- 物业小区平台合同范本
- 软件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2025年潍坊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标准答案)
- 调酒小摊设计方案(3篇)
- 虚拟现实在初中化学教学产品中的应用效果与设计创新(2025年)
- 2025年高速公路防汛应急演练方案(带演练脚本可直接使用)
- 2025年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游泳培训招生讲解
-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模板
- 社区2025年开展的党委会议记录范文
- 药事管理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电网储能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方向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