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管理导论》PPT课件_第1页
《国际财务管理导论》PPT课件_第2页
《国际财务管理导论》PPT课件_第3页
《国际财务管理导论》PPT课件_第4页
《国际财务管理导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国际财务管理导论,第一节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第二节国际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第三节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学习国际财务管理的背景,1、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2、国际企业与中国经济的联系;3、我国汇率制度的变化;4、跨国经营面临的政治风险。,世界500强(2008),跨国公司的发展,在500强中,美国公司共有153家企业入榜。另外,日本、64家,其次法国、德国、中国、英国。共有35家中国企业。包括中国内地企业25家,中国香港地区企业4家、中国台湾地区企业6家。中石化以1592.6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升至第16位,成为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2008世企500强总营业收入为23.6万亿美元,净利润1.6万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全球GDP(54.35亿美元)的43.42。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约有37000家跨国公司,至少有170000家海外分支机构。截至2004年底,跨国公司的数量上升到约70000家,至少有690000家海外分支机构。,国际企业与中国经济的联系,1、国际企业在中国2、中国公司国际经营,1、国际企业在中国:,据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截至2007年6月底,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7500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共批准设立外投企业18683家,实际使用外资3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70亿美元,同比下降4.5%,占外资总量比重下降到56%;而服务业同比增长58.2%;2007年上半年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51.9%和67.6%。,外投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3%,创造的工业增长值占全国22%,出口额占57%,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收入21%,直接就业的人数已超过2800万人,约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10%。中国欧盟商会,83%的欧盟企业认为在华盈利;许多认为,在中国盈利水平高于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每年中国实际使用的投资金额中有1/3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全球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企业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和机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达980家,地区中国总部40多家。投资领域涉及服务业、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企业为投资热点。,2、中国企业国际经营,2001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单位:亿美元,2006年,17606.9亿美元,世界第三;2007年,21738亿美元,世界第三,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商务部,2007年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稳定增长,全年达到747.7亿美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670亿美元),批准项目数37871个,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居世界前列(2005年世界第三)。在过去18年里,我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2007年,新特征:外资大量以并购我国本土企业的方式进入、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外商投资快速增长、外资企业效益增长大幅度提高等。,20012005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单位:亿美元,2007年,财富杂志,中国企业前10强,2007中国企业500强,在营业收入、资产增长率指标上,中国500强高于全球500强,但利润总量增长率,全球500强略高于中国500强。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反垄断法。中企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4年占总数的72,2005年为71.2,2006年、2007年均为69.8。中企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349家,年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占85.2。私营及私营控股企业89家,较上年增加2家,占企业总数的17.8;营业收入总计1.4万亿元,占8。2007大陆企业入围数量22家,由上年的3.8升至4.4。,中国企业国际化,200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亿美元,全球第13位。2006,非金融类176亿美元,金融类35.3亿美元。70%是盈利或持平的。截至2006年底,中国境内投资主体共在172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906.3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750.2亿美元,占82.8%,金融类156.2亿美元,占17.2%。2006,非金融类境外企业,销售收入2746亿美元,境内投资主体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925亿美元。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约占四成;非金融类,五成为境内投资主体对境外企业的贷款;利润再投资较上年增长幅度较大;行业分布广泛,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占七成;90%的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地区。香、美、俄、日、阿联酋、越、澳、德,集中了中国近一半境外企业。2002-200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年均增速高达60%。,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国际财务管理的货币环境汇率制度1、计划经济时期(195378):外汇集中管理、汇率稳定2、经济转型时期(197993年:外汇留成、外汇调剂市场。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对外公布汇率双重汇率制度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1988),1981,官方汇率1$=1.5¥,内部结算价,1$=2.8¥。1985.1,取消内部结算价,1993底,官方汇率1$=5.72¥,市场汇率,1$=8.72¥,,3、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1994.1.1,汇率并轨,1$=8.7¥,统一的外汇市场,1996年12月1日宣布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图:,跨国经营面临的政治风险,俄罗斯曾经邀请中石油参与斯拉夫石油公司股权的拍卖。俄罗斯国有基金会拟于2002年12月8日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拍卖斯拉夫石油公司74.95的股权。但在参拍前的一个月里,民族主义意识大涨,迫使俄议会通过紧急立法,禁止任何国有股份超过25的企业(包括外国企业)参与俄罗斯国有股份的拍卖。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关键时刻,由于美国国会的反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态度暧昧,优尼科公司又不敢有所动作,中海油只好被迫放弃竞购。2007年,商务部,在跨国并购的诸多风险中,最突出的还是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其中,政治风险与东道国的政府政策变化等行为有关,包括征收、国有化、战争以及恐怖活动等政治暴力事件。中海油集团对尤尼科公司的收购案、五矿集团对诺兰达公司的收购案。,贸易摩擦,纺织品。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保,是为了法国公投需要。1、“中国因素”影响全球,“中国制造”成为众矢之的。不少国外媒体频频制造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中国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威胁论”;2、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矛头直指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等2007年以来纷纷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南欧、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贸易的增长表现出担忧;3、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反补贴成为新热点。2007年月,我国共遭受各类贸易措施起,其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美国自去年月份以来已经向我国发起起反补贴调查,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4、我国遭受的贸易调查表现出三个“最多”:连续年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的反倾销调查是针对中国的;2007年以来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年以来连续年成为美国知识产权调查最多的国家。,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呈现新特点,1,发生在我国传统优势行业的贸易摩擦比例将呈下降趋势。彩电、服装、鞋帽等行业仍将占主导,但从长期看比例将下降。2,新兴优势行业,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化工产品将会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中的新热点。2007年1-11月,有11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多类钢铁产品发起贸易保护调查,涉案1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遭遇国外贸易保护调查的15。3,“反补贴”等新的贸易摩擦形式将会继续增加。截至2007年9月底,我国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10起、反倾销反补贴再调查4起,影响波及12万就业人口和约10亿美元出口。我国2004、2006,高居首位。4,涉及我国的贸易争端发生在第三国的可能性将会加大。在传统优势领域,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新兴优势领域,与发达国家开展竞争。5,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将可能加剧。捷克、土耳其、乌克兰等一些东欧国家和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经济结构同样。,政治风险是海外投资最大、最不可预期的风险。概念:与投资所在国主权行为相联系的,经营者又不能控制的风险。是由于东道国政府或社会政局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连续性而导致的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和贸易活动受到影响,并致使其经营管理绩效和其他目标遭受不确定性。政治性风险划分:战争和内乱风险(政治暴力风险)、征收风险、汇兑限制风险(转移风险)、违约风险、延迟支付风险5类,进出口贸易中的政治性风险还包括进口国政府禁止进口的风险。,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小城埃尔切(Elche)爆发针对中国鞋商的恶性暴力事件,经济损失约800万元。其后,在埃尔切和马德里再次发生针对中国商品的示威。,政治风险的处理策略,1防御性策略(1)风险规避。停止经营活动或者撤回投资。(2)第三方合作。东道国以外的合作伙伴。(3)建立灵活的生产系统。海外各地工厂,灵活的多产品工厂,季节性工厂以及囤储工厂。(4)控制市场销售。开采业。(5)购买保险。2一体化策略(1)风险转移:合营,许可贸易,分包,租赁等。(2)公关:政府公关,媒体公关和危机公关点。(3)本地融资。在东道国内寻求股票和债务融资渠道。(4)员工本土化。,第一节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corporation):任何超过本国界限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参与国际商务的企业。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company/corporation,MNC):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形式。指一个工商企业,它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经营业务;该企业有一个反映企业全球战略经营政策的中央决策体系;企业内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全球化公司(globalcompany):无中心、无疆界的企业思考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区域进行竞争的企业。,一、企业国际化的历史沿革,17世纪,产生了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国际经营活动,19世纪中叶,资本输出:间接投资(公债、股票)、直接投资(铁路修建、资源开发),二次大战期间,步伐放慢,对外直接投资比重上升,尤其是制造业投资。,二战后,增速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占主导,跨国公司成为投资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执行者。,二、企业国际化的动因,三、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推动力,经济全球化,经济活动正通过生产、贸易、金融和资本的跨国网络向全球扩张,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地联系起来,它在社会文化的层面上产生强烈的渗透和深刻的影响,各国要求平等参与国际政治和经济事务,改变既有的游戏规则,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强烈,目前,约近300个。其中最大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ISO、IEC、ITU标准;被ISO认可的其他25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视为国际标准。,四、企业国际经营的方式,最简单、风险最小,非贸易交易,技术出口/风险低/竞争对手,特殊的许可经营,节约资金/降低风险/文化、管理冲突,控制力强/实现整体利益/投资大/时间长/风险大,直投主要形式/迅速扩张/抢占市场/转化竞争力量,瓶装厂,瓶装厂,瓶装厂,瓶装厂,瓶装厂,瓶装厂,“并购一家企业,比重新投资办成一个同样规模的企业,速度要快得多,费用少得多,效益也许会好得多,并购是企业发展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巴菲特,跨国并购(单位:十亿美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30.2%超过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15.1%,跨国直接投资当中有80%以上是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2006年全球宣布的企业并购交易案件达到31825宗,比2000年多出约800宗。全球宣布的企业并购交易总额达到4万亿美元,打破了2000年创下的约3.3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只有20%的并购案例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失败案例如索尼1989年以34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2000年,AOL以1062亿美元收购了时代华纳。,近年来,外资以跨国并购方式进入我国已越来越多。2006,1-12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2006年前11个月,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共735起,交易金额302亿美元;而同期内资企业之间的并购1270起,同比增长25,交易金额56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7。,中国的收购案例,2006年11月16日,花旗集团等国内外投资者团队出资240多亿人民币,成功认购重组后的广东发展银行约85.6%股份。投资者团计划中的持股安排为:花旗集团20%、中国人寿20%、国家电网20%、中信信托12.8488%、普华投资8%、IBM信贷4.74%。其中属于外资身份的花旗与IBM合共持股量为24.7%。2005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以每股55美元共计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2004年8月6日,汇丰银行宣布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名义与交通银行签署入股协议。汇丰银行以每股1.86元入股,持有77.75亿股交行股份,占该行增资扩股后19.9,共计人民币144.61亿元,折合17.47亿美元。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票(总价值约100亿人民币)拿下了IBM包括Think品牌在内的PC业务(个人电脑事业部)。,五、单个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程,海尔与松下:亚洲跨国渐进主义的代表企业,海尔,松下,海外建厂地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1996,印尼1999,美国,1961,泰国1968,法国,经营方式:绿地投资并购扩张,1996,绿地投资2001,小规模并购,1961,绿地投资1973,小规模并购,并购规模:小大,2001,小规模并购2005,大规模并购,1973,小规模并购1990,大规模并购,海尔与松下在跨国扩张中的差别,海尔,松下,首次建厂到首建RD机构,1996,首次建厂,随后建立RD机构,至今建成9个,1961,首次建厂,1976,首建RD机构,至1997年RD机构14个,CEO的当地化,海尔在1999年建美国公司时聘用美国人担任CEO一直至今,1961年至今,没有任命当地人担任公司的CEO,跨国经营方式的转变所用的时间,出口到建厂,6年建厂国家过渡,3年建厂到收购,5年小规模到大规模,,出口到建厂,10年建厂国家过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