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成莎高三复习课件).ppt_第1页
河流(成莎高三复习课件).ppt_第2页
河流(成莎高三复习课件).ppt_第3页
河流(成莎高三复习课件).ppt_第4页
河流(成莎高三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流专题复习,(第一课时),河流专题的考点展示源流概况:源头、流经省区地形区、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划分、径流量、流入海洋;补给类型;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开发利用:水能、航运、灌溉、旅游等方面;河流利用中产生的问题与对策;,河流专题的考情分析,以区域图为载体,综合考查我国和世界典型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资源的利用,河流的开发治理问题,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考查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所赋分值之高(多以区域地理主观题形式出现),使其成为高考的一大亮点。近年来高考对河流(流域)的考查多以河流分布图、流域水系图、等高线示意图和文字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河流专题知识框架构建,源流概况,补给状况,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开发治理,发源地、长度、流向、注入海洋、流经地区、支流、干流、分段、分水岭、流域面积,源流概况,分水岭及流域面积,源流概况,思考:在等高线图上分水岭表现为什么?,山脊,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流经地区,源流概况,上中游的河道:“V”字型;下游的河道:“U”字型,思考:(1)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和中下游的河道有何不同?,【例1】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思考: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为何不同?,思考: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为何不同?,(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字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或“U”字形。,流经地区,(2)试运用流水外力作用的知识,分析河流对于流经地区的地貌有何影响?,源流概况,补给时间,常年,普遍,常年,流量特点,流量变化较小,形成春汛,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流量稳定,中下游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我国松花江上源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补给状况,【例2】下图所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回答问题。,1.该河流可能位于()A.35N-55N大陆东岸B.30S-40S大陆西岸C.25S-35S大陆东岸D.10N-20N大陆内部,C,该河流所在径流季节变化明显,6-9月是枯水期,降水少,可能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也可能是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区的河流。选项C符合题意。,补给状况,水文特征,开发治理,源流概况,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分析要素,影响因素,水速,水文特征,思考: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呢?,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大小,河道(宽窄、直弯、深浅),水系特征,流程、流向,向心状水系(刚果盆地),羽状水系(淮河),扇形状水系(海河),树枝状水系(长江、亚马孙河),放射状水系(海南岛),水系形状判定,请判定下图的水系形状?,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区别,(1)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冰情(有无冰期、冰期长短、凌汛)等。(2)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概况(面积、水系排列形式)、水力资源)等。,【例3】读“东亚某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河段降水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河流流,(1)分析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1)分析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流向自西向东;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流经平原地区的河道弯曲明显。,【例3】读“东亚某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河段降水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河流流,(2)请根据该地的降水资料分析该气候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解题思路分析,降水特点,雨季较长,汛期长,河流水文特征,年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变化较大,(2)请根据该地的降水资料分析该气候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该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较长,年降水量较大。这种气候特征导致水位变化较大,汛期长,河流流量较大。,源流概况,补给状况,水文特征,开发治理,开发治理,开发:航运发电旅游灌溉防洪养殖,治理:洪涝污染断流,思考:河流(流域)的开发一般从哪些方面回答?,防洪、航运、灌溉、养殖、发电、供水、旅游等,河流开发,B河:发展旅游、开发水能;,C河:发展航运,例题(07年山东高考):B、C两河的开发方向有何不同?,B支流流经山区,有较大的落差,上游有瀑布;同时有一个面积较大的集水盆地。既有开发水能的优势,又有发展旅游的条件。C支流流经平原,水流平稳,且联系了众多居民点,可以发展航运。,开发航运,如何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流速地形,水量、水位变化结冰期气候,流域内的经济状况、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航运条件,思考:莱茵河为何成为世界具有重要航运意义的河流?,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水量充沛且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通航期长;流域内国家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有运河与其余河流相通;,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干流通航里程2800多千米,是我国内河运输的主动脉,沿线的石化、冶金、汽车等原材料运输对水运依赖程度高达80。近20年来,随着中部经济与东部经济差距的拉大,长江河道治理和基础条件未得到有效改善,其运输能力仍有70未能发挥,和欧洲的莱茵河相比,其水量是后者的10倍。但年运量仅为后者的20。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利用程度较低。,【例4】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问题:对比莱茵河,说明长江航运能力低于莱茵河的自然原因。,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流量变化大;莱茵河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流量变化小。,气候原因:,地形因素:,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不利航运;莱茵河流经地区大部分河段地势低平,水流平稳;,开发水能,如何分析河流的水能资源?,水量气候、流域面积;落差地形,在等高线图上如何确定水电站的位置?,峡谷地带工程量小;上游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大;尽量考虑集水后不淹没或少淹没村庄农田的位置;,思考: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方是否水电开发条件就好?,不一定。还要考虑建水坝淹没的区域大小、移民的多少、交通、市场距离、地质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口小袋大,【例5】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和拟建的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开发水能,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更丰富;位于高山峡谷地段,建坝易,投资省;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流域内)人口少(密度小),迁移人口少;位于高山峡谷地段,水库淹没耕地和城镇少。,(1)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治理洪涝,如何分析河流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汛期延长,支流多、流域范围广,湖泊面积小,河道浅等,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治理洪涝,思考:长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原因:处于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来水量大;中下游滞洪、蓄洪、泄洪能力弱;人为原因:中上游滥伐森林,即减弱了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又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削弱;,怎么办?,针对问题原因找对策,治理洪涝,对策:,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保护植被;建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增加蓄洪能力;疏浚河道,增加泄洪能力;部分河段截弯取直;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治理流域开发中的生态问题,(一)水质污染沿河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三)跨流域调水带来的影响(四)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研究: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一河流中上游河段规划建设十三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1029.6亿千瓦时。该河流是我国仅剩的两条未开发的大河之一,但有专家呼吁,不要在该河流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的河。,(1)试分析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但至今尚未开发的原因。,怒江至今尚未开发的原因是山高谷深,开发难度大,工程量大;怒江流域交通落后,不利于开发;当地经济落后,能源紧张状况不明显。,(2)你是否赞同在这一河段修建水电站,并说明你的理由。,请同学们自由讨论,时间3分钟左右。3分钟后,请赞同派和反对派各派一名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言之成理。,赞同。,该地区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压力;建水电站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修建水电站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有利于经济发展;,反对,在该河段修建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距离我国经济中心遥远,群山阻隔,输电投资大;当地经济落后,经济密度低,耗电量不大;修建水电站的环境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材料2: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1)E河段的汛期在季,补给方式主要为。,夏,高山冰雪融水,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材料2: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2)简要说明G流量曲线较平稳的原因。,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