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发展述评(1999~XX)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之三_第1页
教育游戏发展述评(1999~XX)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之三_第2页
教育游戏发展述评(1999~XX)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之三_第3页
教育游戏发展述评(1999~XX)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之三_第4页
教育游戏发展述评(1999~XX)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之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游戏发展述评(1999XX)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之三 摘要 通过对电化教育研究等7个教育技术学领域相关期刊的检索,共检索到关于教育游戏的文献82篇,系统地对文献进行类目划分,从4个维度、17个子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教育游戏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及研究的薄弱点,给出教育游戏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教育游戏;类目设计;内容分析;展望 :G434 :A :1671-489X(xx)18-0014-03 Literacy Review of Educational Gaming (1999xx)/He Jun, Gao Zhijun Abstract 82 papers on educational gaming are retrieved from 7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eriodical as Education Technology Study. The authors detach these papers into 4 classes and 17 subclasses. We identify the hotspots and weaknesses of current study of educational gaming. Finally, we make som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 educational gaming;classical analysis;contents analysis;future study Authors address 1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730070 2 Educational Science College,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China 750021 教育游戏是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拟从教育游戏的历史发展和研究领域进行文献梳理,对文献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其研究热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进行剖析,以期给其他研究教育游戏的人员一些借鉴思路,也可避免重复研究。 本文对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中国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等7个教育技术学领域相关期刊,通过教育游戏、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数字化游戏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到论文82篇。利用类目对文献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以期得出教育游戏研究的热点与薄弱环节。 1 教育游戏类目表设计 张刚要、马德俊将教育游戏研究分为5个维度,即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1。借鉴其类目设计,重新设计类目表,分成4个纬度,17个子纬度,如表1所示。 从检索到的文献数量的分布及类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游戏目前的研究热点为教育游戏的设计、应用及教育与游戏的关系探讨,三者占文献总数的90%以上;研究比较薄弱的有教育游戏的管理、评价、开发及教育游戏的产业化。笔者认为,随着教育游戏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推进,诸如教育游戏的开发与评价必将成为教育游戏的研究热点,教育游戏也必将走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2 教育游戏文献内容分析 2.1 教育游戏相关概念及之间的关系 与教育游戏相关的概念有严肃游戏、清淡游戏、轻游戏,国外多用严肃游戏和清淡游戏,我国香港地区则使用轻游戏,国内多使用教育游戏这一概念。 1)教育与游戏的平衡点。教育游戏到底应该定位为教育,还是定位于游戏,这是学者们一直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教育与游戏的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笔者认为目前教育与游戏的现状为: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是指很多商业游戏技术性很高,但教育性比较薄弱,很难进入课堂教学;“里面的出不去”,即教育类相关人员开发的教育游戏符合教育性,却丢了游戏性,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很难将其推入市场。 2)教育游戏的价值。很多教育游戏研究者都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游戏有教育的潜质。研究者认为教育游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在通关中学习角色扮演、克服困难、与人交流,以促进思维发展,也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3-5。 2.2 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从表1可以得知,教育游戏设计类文献几乎占整个文献的1/3,其中关于游戏的教学设计为9篇,占文献总数的11.0%。这就表明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教育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但开发方面则是教育游戏发展的一个薄弱点。 1)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文献研究表明: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需求理论、软件工程理论等方面。“设计的理论基础”文献为4篇,占文献总数的4.9%,研究者或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进行探讨,或从教育、心理、游戏基础方面进行研究。需要理论认为游戏是人的一种需求6。学习理论研究认为,只有满足学习者心理发展需求的教育游戏,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7-8。 2)教育游戏设计的原则方法。关于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文献主要集中于教育游戏的总体、学习任务、分级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探讨方面。张妮等认为应该从游戏平台、游戏总体风格、游戏中的学习者和教育者设计、游戏的使用方面进行设计9。汤跃明、张玲通过对比国内外游戏设计的标准,借鉴国外的分级设计标准的思路,对标准制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说明10。 3)教育游戏设计模式。关于教育游戏的设计模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范良辰认为RPG电子教育游戏设计模式的构建应该从分层教学角度对游戏进行设计,即经过教学目标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游戏的任务设计、游戏学习策略设计、游戏学习资源设计、游戏学习认知工具设计、游戏教学模式设计、游戏学习环境原型的确定等9个线性过程11。 4)教育游戏教学设计。关于教育游戏的教学应用已经引起广大研究者、教师的极大兴趣,研究者分别对教育游戏的角色、任务、内容等进行探究。有研究者以虎门销烟教育游戏为例,对教育游戏的角色进行研究,认为对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的目的都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教育游戏展开的不同角度的探讨,促进了教育游戏在教育课堂中的应用进度12。 5)教育游戏的开发。从表1可以看出,教育游戏开发相关文献只有2篇,研究也只是从具体的教育游戏的开发工具、开发的原则和方法方面进行简单论述。笔者认为主要有2点原因:一是教育或游戏进入各自的领域后,给整合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是教育游戏的开发没有形成合作的态势,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教育游戏人员存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2.3 教育游戏的评价 1)教育游戏的评价方法。在教育游戏评价研究方法方面,文献研究中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国内在评价方法方面比较缺乏,多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未形成一定的研究方法或方法论,这也说明评价方面是一个研究的薄弱点,同时也可反映出教育游戏研究的深度不够。 2)教育游戏的评价指标。在指标评价方面,范云欢、崔金英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的教育游戏的评价标准,提出从教育性、游戏性和技术性3个方面对教育游戏进行评价,并设计了15个各个维度的分指标对教育游戏进行评价13。正如尚俊杰所认为的那样:教育游戏评价指标非常重要,但是这是目前教育游戏研究的薄弱环节14。 2.4 教育游戏应用 1)教育游戏软件。从表1中可以得知,关于教育游戏软件的文献仅为2篇,朱庆等通过在软件工程教学中使用“SimSE”和“MO-SEProcess”两款教育游戏软件进行教学15,反映教育游戏软件在设计和功能上的特点16。 2)教育游戏的研究方法。有专家认为国外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国内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个案研究法17。尚俊杰等利用唐伯虎点秋香农场狂想曲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4,18。关于教育游戏个案研究的文献仅有2篇文,占整个文献总数的2.4%。郑晓丽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教育游戏的界面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认为教育游戏软件对学习者存在一定的影响19。 3)应用效果研究。研究者认为游戏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研究者认为,教育游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也有消极影响,游戏时间的长短也对学习者的智能有一定的影响14,20。 4)教育游戏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教育游戏产业发展前景的文献数量为0,这就表明研究者在此研究比较少,相关成果也不多。但是笔者认为,教育游戏产业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3 结束语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教育游戏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教育市场,要想使教育游戏真正在教学中寓教于乐,还必须完成教育游戏产业市场化的过程,从教育游戏的文化理念出发,克服教育游戏在时间、空间、技术、教学观念等方面的阻力。加大教育游戏的推广模式,建立教育游戏的研究基地,建立国家级游戏动漫产业基地,将教学设计专家、心理专家、技术人员、一线教师甚至是学生作为教育游戏开发的主力军,开发出真正满足教育性与游戏性的教育游戏,真正使学习者体验到游戏化学习的快乐,使教育游戏获得巨大发展。同时加大教育游戏市场培育的力度,在3G时代创造教育游戏产业的神话。 _ 1张刚要,马德俊.教育游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xx(2):68-72 2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评述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xx(5):107 3王旭卿.“第二人生”与数字化游戏学习环境J.远程教育杂志,xx(4):76-78 4张艳.电脑游戏与学前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1999(8):33 5陶侃.电脑游戏中“学习性因素”的价值及对网络教育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xx(9):44-46 6陶漪,恽如伟.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分析与运用J.远程教育杂志,xx(2):75-78 7朱惠娟.学习理论支持下的学科教育游戏设计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xx(6):76-78 8金科,等.用心理学理论为教育游戏“把脉”J.中国教育信息化,xx(2):12-14 9张妮,等.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总体设计之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xx(5):80-85 10汤跃明,张玲.从教育视角谈电子游戏分级标准的制定J.现代教育技术,xx(3):23-25 11范良辰.RPG电子教育游戏设计模式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xx(6):71-75 12王继新,徐婷.教育RPG游戏角色的设计探析:以教育游戏虎门销烟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xx(8):38-40 13范云欢,崔金英.网络教育游戏的评价量规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xx(6):10-12 14尚俊杰,等.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xx(6):65 15朱庆,等.软件工程课程中的教育游戏J.现代教育技术,xx(12):104-106 16顾汉杰,章苏静.教育游戏软件“大赛论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