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铜板应用于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初探隧道效应我是谜_第1页
紫铜板应用于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初探隧道效应我是谜_第2页
紫铜板应用于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初探隧道效应我是谜_第3页
紫铜板应用于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初探隧道效应我是谜_第4页
紫铜板应用于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初探隧道效应我是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铜板应用于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初探隧道效应我是谜 摘?要 中隔墙与拱圈接缝处渗漏水是双连拱隧道施工中的较难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紫铜板在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及其使用效果的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的防排水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 TN914 A 1673-9671-(xx)072-0100-01 1 问题的提出 赣定高速公路迳古潭(二)隧道设计为双连拱的结构形式,全长463 m,线路纵坡2.5%,隧道净空10.71 m6.95 m(宽高),其中、类围岩占隧道总长的82%。本隧道中隔墙设计为整体式钢筋砼结构,墙体厚度仅为1.8 m,加上本隧道多为I、II类围岩,中隔墙受主洞侧压力较大,无法按常规采用分次衬砌的施工方法。如何解决中隔墙顶部的防排水问题成为本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 2 双连拱隧道中隔墙易渗、漏水的原因分析 结合本隧道设计情况及有关科技文献,造成双连拱隧道中隔墙易渗、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计原因 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为M型,中隔墙顶部成为隧道岩壁渗水的主要汇集地,在施工中稍有不慎,就易造成中隔墙处的渗、 漏水。 2.2 施工缝的原因 隧道衬砌施工缝是隧道防排水的薄弱环节,因设计及施工原因,在中隔墙顶部形成纵向、环向施工缝,各施工缝的止水材料难以成为一个封闭的防水体系。 2.3 防水材料原因 防水材料完整与否是隧道防排水施工成败的关键。中隔墙顶部如采用一般的防水材料(如EVA、PVC防水板),在主洞爆破施工、钢筋加工过程中易造成损坏,且难以修复完整,预埋在砼中的防水材料受主洞爆破震动、水平剪力的影响,其完整性难以保证。 2.4 排水原因 为顺畅排出隧道岩壁渗水,中隔墙顶部须预埋纵向、环向、竖向排水管,任何一种排水管排水不畅,均易造成中隔墙顶部的渗漏。 3 施工方法因素 土质单线铁路隧道宜采用台阶法施工,利用新奥法原理进行开挖掘进,严格锚、网、喷支护,应用土体锚杆工艺、超前小导管和管棚技术,开发和应用流塑土体注浆预加固技术等。有条件的应通过量测及其回归分析,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建立计算机动态模型,模拟围岩变形破坏情况,摸索和总结富含水黄土质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力学变化规律,以科技手段为软弱围岩土质隧道施工提供可靠的施工参数和方案优化依据,从技术上保障施工安全。 4 现场管理因素 对于铁路隧道中最软弱、稳定性最差的不良地质富含水纯黄土质隧道,应采用动态管理模式,标准化现场管理,创建文明工地,为施工安全技术控制奠定良好基础,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与氛围,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组织保障安全掘进。 5 制度与管理因素 制度创新也是生产力,用制度保障作业安全,消除事故隐患,对确保技术措施和作业流程的规范化实施非常关键,配套和完善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是前提,但重点是抓落实,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遵守国家和行业安全法令、法规,认真按照安全技术规则组织施工,劳动保护按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要求进行,免除工人健康受到损害。安全管理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实施全员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套完善管理办法和制度,重点抓好落实和过程中的安全预防。 6 施工方案的确定 原设计图纸中隔墙顶部采用12防水钢板,该方案理论上可行,因中导洞断面尺寸较小,构件偏重,施工中难以操作。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并经设计单位同意,最终确定采用1.5紫铜板作为中隔墙顶的防水板的施工方案,相对原设计方案,其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紫铜的延伸率较好,中隔墙在受压、受剪、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防水板不易破损。 2)在主洞爆破施工、钢筋加工过程中,紫铜板的完整性比较有保证。 3)因连拱隧道中导洞断面较小,紫铜板重量较轻、柔性好,易于施工。 4)紫铜板抗腐蚀性能较好,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证隧道的防水效果。 5)紫铜板的翼板深入二次衬砌砼中,确保主洞的岩壁渗水通过预埋的环向透水管流入中隔墙顶的凹槽中,并经预埋的纵向、竖向排水管排入隧道排水沟。 7 中隔墙顶防排水施工工艺 为达到隧道不渗不漏的目的,本隧道中隔墙的防排水施工严格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为防止施工缝的渗漏水,在中隔墙顶部两侧及每模施工缝处设置纵向、竖向橡胶止水带,并与主洞施工缝止水材料顺接。 2)中隔墙顶部砼施工成凹槽形,并沿线路方向按主洞设计钢支撑间距埋设弧形钢板。 3)在墙顶凹槽内铺设紫铜板,紫铜板端部设15 cm翼板,确保主洞拱部岩壁渗水流入预留凹槽。紫铜板的联结采用瓦片式搭接焊。 4)在竖向排水管位置,用紫铜板卷制泄水管,泄水管伸入竖向排水管长度不小于20 cm,泄水管与紫铜板的空隙焊封密实。 5)埋设纵向、环向排水管,并用土工布覆盖。 6)在弧形板处,将紫铜板切槽,设置墙顶钢构件,钢构件与弧形钢板采用焊接固定,紫铜板的切槽处用环氧树脂封堵密实。 7)单侧主洞开挖施工时,将主洞钢支撑与墙顶预埋构件焊接,为防止中隔墙受侧压破坏,在中导洞侧壁施作临时支撑。 8)二次衬砌砼施工时,将主洞防水板与紫铜板搭接20 cm,并将主洞环向透水管与墙顶预埋透水管顺接。 8 处理险情段体会 地质勘测要详细、全面,钻孔个数满足施工需要,必要时可在施工前或施工中补测。雨季施工应加强支护。 此类围岩地质隧道建议加强初期支护安全储备,采用型钢刚架,发挥其刚度大、强度生效迅速的特点优势,尽量免除格栅刚架,及早变更。 收敛及应力、应变量测频率加大,观测时间延长,一般1215天。 提高对水浸危害严重性的认识,技术措施紧随岩性变化,及时采取加强措施或提出变更。 9 施工中注意的几点问题 1)隧道的防排水施工由专人负责,确保各种防排水措施起到应有的作用。 2)中隔墙顶部施工成凹槽形,并确保墙顶排水顺畅。 3)紫铜板的焊缝经渗水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排水管应埋设顺直,施工中防止透水管的变形、堵塞和污染,确保排水通畅。 5)施工中加强对防水材料的检查和保护,破损部分及时进行更换和修复。 10 结束语 该隧道中隔墙目前已施工250 m,通过注水实验,透水管排水顺畅,中隔墙施工缝、沉降缝处无渗漏水现象。本隧道中隔墙顶部防排水的施工,较好地解决了连拱隧道中隔墙漏水问题,且方便施工,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应用先进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活动,是进行软弱、复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优质、高效、安全性的先决条件 。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50 m以内,最大不超过80 m,在初期支护完成后1520天内完成,最晚不要超过25天。应在初期支护第一次趋于稳定后尽快进行二衬。 由于土体具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