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复习课件.ppt_第1页
光现象复习课件.ppt_第2页
光现象复习课件.ppt_第3页
光现象复习课件.ppt_第4页
光现象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现象复习,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传播,斜射入水中,这些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光现象呢?,空气,水,O,光源,一、光的直线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光现象全章内容,六、看不见的光,(1)光源:能够的物体。,作业校对:,自行发光,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沿直线传播。,同种均匀介质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产生的一些现象:,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步枪的瞄准射击,排队看齐,激光准直,(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3108,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小,1、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瞄准射击,立竿见影,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3、相关成语:,一、光的直线传播,4、光速:,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激光准直,排队,5、光年:,长度单位,同一种均匀介质,真空中v=3.0108m/s=3.0105km/s,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光沿直线传播,2、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C、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速度()A、保持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确定,D,B,4、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_,这种现象叫做_,它可以用_的原理来解释。,圆形,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5、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B,6、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C,(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光的反射。,一“点”:入射点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两“角”:入射角i:反射角r:,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称:,i,r,(2)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和在同一平面内;和分别位于两侧;等于。,(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可逆,入射角,反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平面镜,白纸,(4)反射分为和。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镜面反射,漫反射,漫反射,(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50,光路作图注意事项:,2、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法线和虚像)画虚线;,1、要借助直尺等工具规范作图;,3、平面镜成像,像和物(1)大小相等(等大)(2)到镜的距离相等(等距)(3)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4)像是虚像(虚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3、平面镜成像,虚像,(2)成像原理:光的。,反射,(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3)实像与虚像,实像:会聚形成的像。(特点: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会聚形成的像。(虚像特点:不是真实光线汇聚该处,能看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实际光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4)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5)凸面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应用如:,发散,汽车观后镜,街角反光镜,反射式望远镜,太阳灶,手电筒反光装置,凹面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应用如:,会聚,焦点F,平面镜作图专题,1、有关平面镜反射作图光路法,S1,A,B,B,A,3、如图所示是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4、如下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5、如图所示,物体AB上的点B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点为,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6、请在下图中填上合适的镜子.,1、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作图说明:(1)入射角为多大?反射角又是多大?(2)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大?,光线转动问题,2、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为400,则平面镜顺时针转动1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1200,3.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要使其反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20或70,结论:/2或900-/2,4、如图,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0,现在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及镜面与水平方向所夹的角度大小。,结论:450+/2,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_。,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物与像不能重合,2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到镜面距离,大小,不能,虚,等效替代,物和像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3、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附近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A,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竖直,不,转向自己,5、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乙,图甲,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选填“靠近”或“远离”)ON(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靠近,探究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光的折射,B,空气,水,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有关的术语,偏折,4、光的折射,(1)光在发生折射时,跟和在同一平面内,和位于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角大于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角大于角。,(2)光在折射时光路也是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折射,折射,入射,可逆,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要向看到的鱼的_方投叉,才能叉到鱼.,(3)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s,S,下,虚像,(3)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池水变浅,铅笔怎么断了?,(4)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光路图:,空气,水,空气,玻璃,1、光线射到空气和某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示图中是界面,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界面的侧是空气。,练习,MM1,CO,300,左,考点一:折射现象,1、(2010襄樊)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海市蜃楼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基础题:,C,第9课时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变式题下列叙述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B,点拨立竿见“影”和形“影”不离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湖光倒“影”是的光的反射。,第9课时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图96,第9课时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1)由图96(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_(选填“变小”“不变”“变大”),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_(选“变小”“不变”“变大”)。(2)从图96(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方法?请列举一例说明。答:_。,水流类比电流或水压类比电压,变小,不变,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第9课时跟踪演练,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D,点拨鱼身上反射光线会射向水面上各个方向,垂直射出水面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考点一:折射现象,变式题一:,变式题一:,变式题二:,1(10东营)右图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的是(),C,1在湖边漫步,看到湖中鱼在白云中游,看到的鱼是光的形成像,折射,考点一:折射现象,变式题三:,2、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A,考点二:光的折射规律,基础题:,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0,小于,考点二:光的折射规律,基础题:,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0,小于,考点二:光的折射规律,如图是在印度尼西亚拍到的一张珍贵照片,一只野生雄猩猩竟然用树枝做成“长矛”捕鱼这是目前为止在猿类动物中发现的最复杂的行为之一这是现象形成的,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一些,变式题一:,变式题一:,变式题二:,2(2010宿迁)请你画出图甲中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浅,折射,考点二:光的折射规律,变式题三:,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OG,30,(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考点三:色散,变式题二:,3(2010安徽)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当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入射角i与折射角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等各种色光组成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红、绿、蓝,3、光的三原色:,4、颜料的三原色:,6、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决定,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决定,7、光具有。,红、绿、蓝。,红、黄、蓝,反射光的颜色,透过光的颜色,能量,4.某歌手穿白褂子,蓝裤子在尽情的歌唱。舞台上灯光师将一束红光照到他的身上来烘托气氛。观众看到歌手衣服的颜色是什么?,3、彩色电视机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_、_、_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红绿蓝,褂子是红色的,裤子是黑色的,5.为什么电影幕布用的是粗糙的白布?,6、透过蓝镜片看红眼睛的白兔是什么颜色?,光照在布上发生漫反射,而且白布反射各色光。,白兔是蓝色的、眼睛是黑色的,6.判断不同色光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物体上时看到的颜色?,A,B,C,黄色,黑色,黑色,考点三:色散,1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变式题一:,D,红外线,紫外线,在七色光以外,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光,分别是:,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自动感应门,红外线诊断病情,红外线夜视仪,红外遥控,红外线测温枪,紫外线验钞机,紫外线灭菌灯,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1)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应用:,(2)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特征:具有。,1、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探测、红外成像,五、人眼看不见的光,特征:能使物质发光。,应用:、。,2、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紫,红外线,热效应,紫外线,荧光,验钞杀菌,1解释下列现象:(1)在白纸上写红字,在红光照射下为什么看不清楚?(2)透过蓝色眼镜看白纸,纸是什么颜色?为什么?(3)图4是我们看到世博会上的江西馆是青花瓷构造,实际上是由色光的这三原元色组成的,白纸和红字均反射红光,所以看不清,蓝色因为白纸反射的各种色光中,只有蓝色的光可以透过蓝色眼镜,其它颜色的光均被眼镜吸收了,红绿蓝,2园艺家为何失败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2)反射红光;(3)因为树叶只反射绿光,吸收其它的色光,所以只能看到绿色,3、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光的漫反射,各种,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平面镜,小孔,吸收(或挡住),能力拓展,15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会聚点S()A、在S的上方B、在S的下方,、与重合、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2.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解析】由于空气的密度分布不均匀且不稳定,当星光经真空进入大气层后发生折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折射光能射到我们眼中,有时又会偏离我们视线,因此我们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D,能力拓展,介绍一个有趣的实验:在长方形玻璃水槽底部放一块(比槽底略小、镜面朝上的)平面镜,然后向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再向水槽底部的镜面上均匀地撒一层砂糖。不搅动,让水槽平静地放置几个小时,待砂糖慢慢地全部溶解,这时用玩具激光器L在水槽侧壁靠近底部的D处(如图5所示),向糖液中发射一束激光,可以观察到激光束在糖液中的传播路径好似乒乓球在水面桌面上弹跳着向前的运动轨迹。这个实验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与启示呢?,(1)平静的水槽中的糖液,它的各部分的密度具有怎样的特征呢?()A各处都是均匀的B由下往上,密度渐渐变小C由下往上,密度渐渐变大D从左到右,0、A、B、C是糖液密度变化的转折点,B,(2)光在糖液中的弧形传播路径,给我们的启示是()A由于糖的作用,使槽底的平面镜对光有了吸引作用B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总是向着密度大的方向偏折C糖液是液体,糟底和平面镜是固体,光在传播时总是向着有固体的方向偏折D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总是向着密度小的方向偏折,(3)下列现象中,与上述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很类似的是()A在河岸上观察水中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的现象B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人就能观察到日出的现象C光透过三棱镜,向三棱镜底边偏折的现象D阳光透过浓密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出现圆形光斑的现象,C,B,能力拓展,知识回顾,透镜:,凸透镜:,凹透镜:,透镜,中央厚边缘薄,中央薄边缘厚,F,主光轴,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O,第9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2透镜,(1)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的特点是中央_、边缘_。凹透镜的特点是中央_、边缘_。(2)凸透镜对光线起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_作用。(3)焦距: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符号是_;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的叫_,符号是_;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符号是_。(4)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成像的性质是_、_的_像。放大镜成像性质是_、_的_像。幻灯机成像的性质是_、_的_像。,厚,厚,薄,薄,会聚,发散,f,物距,u,像距,v,正立,倒立,缩小,放大,放大,实,虚,实,倒立,第9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D,点拨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前三个透镜都是凸透镜,最后一个属于凹透镜。,知识回顾,1.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注意区分:发散作用和发散光线,以及会聚作用和会聚光线,F,F,F,F,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甲,丙,1.在空白处添上正确的透镜,例题讲解,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要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D,3.观察下面光路图,其中入射光线正确是(),B.C.D.都不对,例题讲解,B,4.完成下列光路图,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C,点拨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u2f,实,缩小,倒立,fuf,v2f,实,V物V像,放大,倒立,u=f,uf,正立,虚,放大,照相机,投影仪,不成像,放大镜,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回顾,测焦距,平行光,V物=V像,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越大,物远像近像越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B.2倍焦距是物像大小相等的位置;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C.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知识回顾,A.焦点是不能成像的位置,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是可以看到像的;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是不可以看到像的。,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例题讲解,1.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B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只能通过光屏显示后才能看到;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2.下列哪一个是凸透镜不能成的像:()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B,A,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凸透镜20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1cmB.12cmC.20cmD.以上都不对,4.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当保持各凸透镜跟物体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如下表的实验记录,由此可知A、B、C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关系为(),A.ABcB.CABC.ABcD.BCA,A,B,例题讲解,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将凸透镜向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的相比将。(填变大、不变、变小)。,A,O,B,下,缩小,变小,四、眼睛和眼镜,知识回顾,1).眼睛的结构: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3.透镜的应用:,2).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径过长,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3).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射光的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径过短,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4).眼镜的度数:,透镜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即:1f,眼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知识回顾,凸透镜焦度是正值凹透镜焦度是正值,5).照相机倒立,缩小,实像(物镜)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像(目镜)幻灯机倒立,放大,实像(物镜),望远镜,显微镜,倒立放大虚像,注意: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原理不相同,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D,点拨来自远方的物体成像与视网膜前,说明患有近视眼。,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4(12分)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_造成的;调整台灯后,小明在距离镜头_处;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_(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看着自己的照片,发现面部光线还是不均匀。请你帮他想出一个解决办法:_。,直线传播,二倍焦距外,靠近,点拨摄像时物体靠近镜头时像会变大。,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5(6分)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910所示。,图910,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1)在此实验装置中,_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_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_。,凸透镜,光屏,点拨近视眼的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使物像模糊不清。,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答案a.如图所示,点拨相同条件下,紫光的偏折程度大于红光。因此,若紫光在焦点F1处,则红光肯定要比F1远。,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8(10分)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缩小的实像,如图K98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cm。,倒立,第9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焦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