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201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201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201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2017青龙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题(一)命题:邓雪莲 审题:余朝兵(总分:120分,时间:100分钟)班级 姓名 得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基础知识(4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共8分)kng qing wng y pi hui y n ( ) ( ) ( ) ( ) po xio yn hn cng hi y s s w j dn(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下面的几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2分)A、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B、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C、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D、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晨星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矫健 蜿蜒 嘹亮 万古常青 B偎依 萌芽 咳漱 再接再厉C擒拿 琐碎 天赋 察言观色 D隽刻 瞳孔 雌雄 天方夜谭形近字组词:( 5分)缴( ) 惟( ) 怜( ) 籍( ) 饯( )激( ) 淮( ) 拎( ) 藉( ) 钱(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_ 不及防心急如_ 走_ 无路_ 死拼搏司空见_ 万人空_ 言简意_ 争先_ 后4、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3)我亲身()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到了一份责任。5、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1)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改成直接引语) (2)你不可能知道世界各地的风情。(改成反问句) (3)爷爷满头银发。爷爷行动十分利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5)历史博物馆站出来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6、积累及运用:(7分)1.使弈秋诲二人弈, ;一人虽听之, 而射之。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3、我劝天公重抖擞, 。4、当你取得好成绩是,老师说:“ , 。”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说:“ ,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共25分)(一)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jinjin) 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_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_,被微风吹散(snsn)了,_,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2把文中的“_”地方,补充完整。(2分) 3请用“”划出文中正确的读音。(1分) 4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_”划出有关的句子,并在下面仿写几句。(3分)_5请用“_”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3分)_(二)挪树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一息 风姿飘_ _ 有声 丰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和_(1分) 3.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词的意思。(2分) 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4.最后一段中,画“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3分) 5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2分) 6、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三、口语交际:(5分)亲爱的同学,在人生旅途中,你已经走过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日子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你身边,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蘸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书写着一个大字值!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假设的各种情景,向自己的父母说一些真心话,诉一片真情。(要求:说话意思要明白,语言要得体。在表述时,可同时针对父母两人,也可只针对父或母。答题时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1、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过重压力时,你想说:_ 。 2、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你劝道:_ 。四、拓展延伸(20分)(附加题)(一)选择正确的答案。(3分)1、诗坛上负有盛名的“李杜”指的是(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D李商隐和杜甫2、下列各组词语分类正确的是第( )组A和蔼珍贵美好波光粼粼稳稳当当B梳理积攒奔驰季节感情迸射C干净明亮美观大方聪明伶俐伟大光荣青山绿水D一眨眼一瞬间一刹那一骨碌一会儿3、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A梅、竹、兰B松、竹、C梅、兰、菊D松、梅、菊(二)根据句子的意思,填上表示语气的词。(4分)1、“ _?错了的题目,你怎么不订正_?”2、“_!我恍然大悟,原来错在这里_!”3、“_!想不到,他的本领还不错_!”4、“_,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_?”(三)仿写句子(不能重复)。(4分)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仿句: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例句:好文章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句:1、好文章是 _ ,让人 _。 2、好文章是 _,让人 _。(四)将下列成语中的主人翁名写在括号内。(4分)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煮豆燃箕(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 围魏救赵( )望梅止渴( )(五) 将下列歇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