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体育单考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6年全国体育单考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6年全国体育单考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6年全国体育单考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6年全国体育单考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编辑: ZSZLX一.语文知识(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与其 参与 与日俱增B.奢靡 靡费 望风披靡C.勉强 强迫 强词夺理D.空闲 空虚 空中楼阁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伎两 殊不知 删删来迟 B.期待 全天候 人不敷出C.寻觅 流览器 按步就班 D.偶像 坐谈会 关怀倍至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为了更好地普及群众体育运动,相关主管部门决定 大学生为群众体育运动录像并免费发放,以实现群众体育运动与时尚流行元素的_,_达到推广群众体育运动的目的。A.调动 接合 从而 B.发动 结合 从而C.调动 结合 因而 D.发动 接合 因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曾经的世界冠军,王教练坚信自己的弟子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如果把自己获胜的希望寄托在对手的松懈上,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C.他反应迅速,听风就是雨,教练一个手势, 他立刻心领神会。D.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对嘴把式而言,这应该是最有效的检验。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有关比赛的通讯虽然写得相当不错,但由于报道不及时,已是面目全非了。B.兄弟队频繁地发起肆无忌惮的挑战,这是我们队成员必须面对的严峻事实。C.今天李义所反映的情况与教练组的观察完全一致,不容置喙,你应该认真面对。D.很显然,他这一次投出去的标枪歪的太离谱,连裁判都哑然失笑了。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不能参加这一次的国家队集训,还要看他自己的训练效果够不够好。B.教练反复交代要就比赛时间、地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C.他沉痛地非常宣布,此次外出决赛计划,又因为安全因素的影响而搁浅。D.没有人会在这样困难的时刻,再提出一些让训练难以为继的要求。7.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和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面对团队胜利的时候,什么是运动员的“自知“?自知不是为自己评功摆好,_。从这种意义上说,自知这件事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 从而谦虚地学习别人 因此,它更多的是指向对自己短处的认知而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哪些是自己所承受不起的赞誉从而主动地避让A. B. C. D. 8.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三月的春风,拂动了那湖畔青涩的杨柳。B.近看那缀满草尖的水珠,仿佛是数不清的金刚钻。C.海湾沿岸的灯光,远看去就像蜿蜒在天边的星星。D.态度端正是实现这次训练目标的关键。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校斜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家小饭馆,学员们经常在那里招待家人。B.大家都很关心你是选择继续服役提高成绩?还是离开运动队另谋发展?C.刚刚结束比赛的魏翔一回到运动队,就接到爸爸“有空去看看妈奶”的口信。D.我们坚持认为:只有真正全身心地投人训练,才能收获满意的成绩。10.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C.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D. 高老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32分) 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金,有的粉白如雪。这些石头多得数也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是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我挑着捡着,就如贪婪的盗墓者,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一一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令人沉醉。 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我自己的脚。那些“首批选中”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的胸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 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一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应该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 一一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 我把石头放回海里,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位一生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科学家,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有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 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肃然起敬的爱。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含蓄(x) B.宝藏(cng) C.倾慕(qng) D.贪婪(ln)12.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慑:震动恐惧。 B.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C.盘桓:走来走去。 D.肃然起敬:内心表现出恭敬。13.下列对第1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拦截”突出了海水中石头对“我”的巨大吸引力。B.这句话诙谐的写出了作者未能极目远眺时的失望。C.这句话包含着无名海滩带给作者内心的某种惊喜。D.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并自然引出下文。14.下列对第2段中一些词句含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有的.有的”这些语句中,可见海水中石头色彩的多样性。B.“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写出了水中的石头带给作者的心理冲击。C.“犹如贪婪的盗墓者”,写出了作者对于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的自责。D.从文意来看,“那些海水中的石头”中的“那些海水中的”是不可缺少的。15.下列对第3、4、5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一批宝贝”带给作者的感受迥异于那些被“首批中选”的石头。B.“不再美丽”“灰头灰脸”“死亡”是作者对离开大海的石头的感受。C.作者前后感受不同的原因,主要就在于这些石头所处的时间不同。D.作者在自己的莽撞中发现,有时候喜爱也会给事物造成“伤害”。16.文中提到科学家法布尔,下列作品属于法布尔作品的一项是( )A.物种起源 B. 昆虫记 C. 海底两万里 D.自然史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石头“生”与“死”的对比,突出了“我”认识上的转变。B.文章批评了那种因为爱或喜欢就想占有的心理习惯及行为方式。C.让园子里的石头像那海中的石头一样存在,是法布尔建立荒石园的原因。D.作者在文中也委婉提出,人类应该尊重事物的自然存在状态。1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海边荒石 B.那海滩的石头 C.海边石头 D.我的石头记忆三、古诗文阅读(每题3分,共18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1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辍耕之陇上 辍: chu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鹄hC.道不通,度已失期 度: du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诈: zu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尝与人佣耕 B.九百人屯大泽乡C.扶苏以数谏故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富贵,无相忘 苟:如果。 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C.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亡:死亡。22.下列句子中,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等死,死国可乎?C.上使外将兵。 D.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23.下列文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是一个替人耕田的人, 怎么会富贵起来呢B.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C.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百姓生活艰苦,秦统治者知道这一点已很久了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24.下列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主要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