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塔高速KT-1合同段K2+380-K2+600段土方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总结报告_第1页
克塔高速KT-1合同段K2+380-K2+600段土方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总结报告_第2页
克塔高速KT-1合同段K2+380-K2+600段土方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总结报告_第3页
克塔高速KT-1合同段K2+380-K2+600段土方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总结报告_第4页
克塔高速KT-1合同段K2+380-K2+600段土方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首件的施工、试验依据12、首件的试验目的13、工程概况14、首件位置的选定25、料源确定25.1料源填料指标25.2料源的选择36、首件路段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36.1路基首件管理人员:36.2、投入的设备47、首件施工工艺及试验检验47.1、首件场地设置47.2、试验工艺流程57.3首件填方施工及检测68、压实标准及试验结果整理88.1、压实标准98.2、压实度试验成果98.3、松铺系数119、首件试验结果总结及应用119.1、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129.2、压实工艺参数的选取129.3、首件试验结论及施工控制注意事项1310、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3 10.1、安全措施 1410.2、安全措施 1510.3、安全措施 1617K2+360K2+600土方填筑路工程首件总结报告1、首件的施工、试验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部分)(JTG F80/1-2004);(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公路路基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5)、设计图纸、施工图设计说明书。2、首件的试验目的首件试验路段的目的是通过在给定机械组合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以此指导大面积的施工,检验施工机械组合、各工序的施工流程。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等数据。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碾压参数。经试验获取压实机械组合、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指标,并将上述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路基采用该料源填筑施工的资料,以指导本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3、工程概况克塔高速KT-1合同段一工区全长31.421km,起止桩号为K0+150K31+571,路基工程土石方回填量为296万m,其中借方填筑和利用方填筑共96.3万m,占到路基总填方的32.5。借方填筑工程量主要集中在K0+150K4+000、K16+600K23+000等段落。K0+150K31+571范围内现有六个取料场可作为路基借方的料源场地,分别为K4+460段的1#取料场、K4+000的1-1#取料场、(K19+200的2#取料场和K27+650的7#取料场已废弃)、K13+900的2-1#、K16+600的2-2#、K24+090的7-2#、K28+000的7-1#。本着因地制宜和就近原则,我部本次首件填筑取土场计划选用1-1#取土场的填料施工.4、首件位置的选定根据本标段目前施工图纸到位情况及现场交通、水电、地形条件等综合分析比较,将首件定在K2+380K2+600区段,全长220m。该段路基填方高度平均4.5米,顶宽26米、底宽平均40米,计划在上路堤(路面1.5m以下)94区、上路堤(路面以下0.8 m1.5m)95区和路床(路面以下00.8m)97区三个压实度分区作为首件进行借方填筑,其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在全线均具有代表性。5、料源确定5.1、料源填料指标K4+000线路左侧 1-1#取料场的表层地质为第四系冲积堆积层,厚约4米,主要为角砾混合土。根据料场勘探情况,清表后料场开挖的砂砾均可用于路基填筑,所用材料的物理参数以及其它各料场的物理参数如见表1。表1 填筑材料的物理参数料场编号土料类别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率(%)承载比(%)天然含水率(%)比重液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1-1#天然砂砾2.225.71802.92.68718.13.2级配不良砾1#天然砂砾2.11 5.21502.12.68819.42.6级配不良砾2#天然砂砾2.284.812022.68220.82.6级配不良砾7#天然砂砾2.1655522.69319.22.6级配良好砾5.2、料源的选择根据上表各取土场土料各项指标的对比,四个取土场土料的指标基本一致。按照试验路段选择的位置和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1-1#取料场的粒料进行首件借方回填施工,该取土场填料具备代表性。6、试验路段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6.1、路基首件管理人员:参加首件施工的管理人员详见表2,生产人员有两个作业班组的工人,总计16名机械司机和15名配合工人,所有进场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表2 路基首件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姓名性别专业职务备注1马卫东男地球物理学总工程师本科2童 意男公路与桥梁工区副主任本科3王春涛男土木工程副总工程师本科4解启磊男公路与桥梁路基工程师本科5夏少敏男公路与桥梁质检工程师大专6石 磊男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本科7郭继文男公路与桥梁安全工程师大专8徐 懿男公路与桥梁测量工程师大专9张永兵男公路与桥梁质检员大专10技 工男16人11普工男15人6.2、投入的设备根据首件施工方案及组织安排,本段首件施工投入的机械设备和测量、检测仪器详表3、表4。表3 路基试验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计划投入数量实际投入数量备注1SD-160推土机112压路机SR20M113压路机SR22M114平地机PY190-5115东风洒水车226挖掘机ZAXIS240117装载机ZL50C118北汽重卡20t自卸汽车88注:振动压路机主要性能参数:发动机型号:D6114/康明斯,最大功率(kW) :115 ,标定转速(r/min) :1800;工作装置:振动轮(宽直径) :2100*1570 mm,振动频率:30Hz,激振力:320/210kN,振幅1.7/1.0mm;主要配置:最大爬坡度:25%,钢轮静线压力(N/cm):420,行驶速度(km/h) :2.0/4.2/13 ,离地间隙(mm) :500。表4 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状态备注1全站仪莱卡TCR402套1良好2水准尺3m木尺把2良好3灌砂筒150mm/200mm个2良好4电子台秤30.0 Kg台2良好7、首件施工工艺及试验检验7.1、首件场地设置由于料场距首件试验路段较近,车辆运输途中时间较短,为保证运输车辆在路基首件内运行顺畅,根据现场地形制定了车辆上路路线和不同压路机工作区域,详细布设见下图1、图2。回车区图1 K3+640-K3+74022T压路机首件平面布置图(K3+640K3+750)小里程端大里程端右边线测 点左边线进车端 左边线测 点小里程端回车区进车端大里程端右边线图2 K3+640-K3+74020T压路机首件平面布置图(K3+750K3+850)7.2、试验工艺流程首件试验路段地基处理设置5*10m的方格网(1)全站仪测量十高程并记录(2)自卸汽车拉料到场(3)方格卸料(4)推土机(160)粗平(5)平地机精平(6)全站仪按5*10方格网控制松铺厚度(松铺厚度采取30cm)(7)测量实际松铺厚度(8)压路机(SR20M或SR22M)振动碾压3遍(9)测量压实厚度(10)计算压实沉降量(11)按平面布置图的检测点进行密度检测(12)加碾2遍后重复(10)(12)步骤进行7遍和8遍的碾压(13)分别计算各碾压分区的压实干密度(14)重复(1)(14)步骤进行第二层松铺厚度30cm,第三层松铺厚度30cm的试验进行对不满足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分区进行补压并检测合格(14)人工夯实检测孔位(15)统计汇总试验检测数据得出试验结论。7.3、首件填方施工及检测首件填筑方法:该首件填筑松铺厚度按30cm控制,进行填筑、整平、压实、检测作业。机械无法碾压的边角区域用人工及蛙夯分层夯实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砂砾料填筑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检测,填料填筑时根据94、95、97分区分别控制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4%、95%、97%压实度。施工工艺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进行填筑,每层按规定的厚度和检测项目进行填筑和检测,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填方工艺见图3.施处分摊洒碾检路工理层铺水压验基准基填碾晾夯签整备底筑压晒实证修准 备 阶 段施 工 阶 段整 修 验 收 阶 段填 筑 区 段平 整 区 段碾 压 区 段检 测 区 段 图3施工工艺图7.3.1、施工准备1)、首先根据首件实验目的和方案,编制了首件施工方案,并及时上报驻地监理,驻地监理很快批复同意我部进行土方填筑碾压首件施工。审批意见详附件。2)、拟定了首件施工起止时间:2012年5月24日2012年6月25日;3)、按批准的首件开工报告由总工组织对参与首件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了技术、安全工作交底。4)、根据首件施工方案拟定了参与管理的各专业技术人员,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同时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施工条件初步组织配备了数量型号满足要求的机械设备和检测试验仪器。5)、在11#料场挖取探坑,从不同深度取代表性料样室内做重型击实试验,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dmax。6)、测设路基中线,放出坡脚线,并用白灰在地面标识。7.3.2、填前处理1)、清除K3+380K2+600段原地表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及腐植土,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并经驻地监理验收同意。2)、恢复路基中线,放出填方坡脚线,并用白灰在地面标识。3)、填土厚度控制:在拟填筑区域内,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确定的虚铺厚度及运输车辆装载方量计算出每车填料整平后占的面积,用白灰在地面划出标识方格网,方格网宽5m长10m。在横线位置,人工堆土饼并标示松铺厚度。详见下面照片。7.3.3、上料路基填筑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形成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化图4、图5 填前处理照片流水作业,按已标示的白灰方格网、边坡线及土饼,由现场设置的专人指挥自卸车卸料。控制自卸车的载运量(15m3),方格网方格网尺寸5m10m。自卸汽车卸料时,派专人指挥卸车于网格内,为了保证对下层工作面不起任何破坏作用,自卸汽车采取倒车卸土方式。7.3.4、摊铺试验摊铺厚度控制在30cm,填料的宽度每侧超出设计宽度30cm。摊铺时,先用推土机依据土饼和花干粗平,然后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摊铺完成后用全站仪测出松铺厚度,检查实际摊铺与计划摊铺厚度的误差。上料后取土样测定含水量,当含水量偏低时,采用洒水车洒水,并充分渗透以使填料含水量均匀。7.3.5、碾压及检测碾压时采用分层填筑压实,用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对路基收光,压路机行驶速度不大于4km/h。然后压路机由两边向中间开始振动碾压,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开始用慢速,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振动先轻后重、由弱振到强振,碾压时横向接头重叠1/3轮宽,碾压均匀,无漏压、无死角。振动碾压3遍后,以后每1遍对压实度、含水量、压实厚度、压路机的行驶速度等进行相关测取和记录,分别记录好各层达到压实度要求时的碾压次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与碾压时含水量的偏差、压实度等指标。试验完成后静压1遍,进行下一层的试验填筑施工,方法同上。8、压实标准及试验结果整理8.1、压实标准该砂砾料的击实结果为:最优含水率5.7%,最大干密度平均值2.22g/cm3,对应94%压实度的干密度为2.09g/cm3;对应95%压实度的干密度为2.11/cm3;对应97%压实度的干密度为2.15/cm3。8.2、压实度试验成果1)、试验压实成果表5 20T压路机压实度成果表 填筑层数松铺厚度(cm)碾压遍数砂砾料平均含水率(%)平均干密度(g/cm3)平均压实度振动压路机使用技术参数振动频率(Hz)行驶速度(km/h)碾压及搭接形式第一层29.634.62.0491.3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45.62.194.155.42.1596.365.32.1897.6第二层29.263.02.0994.3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72.92.1496.583.12.1998.6第三层29.5632.194.7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732.1496.2832.1797.8第四层29.762.12.194.6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72.12.1496.482.22.1797.8第五层3062.12.194.6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72.12.1496.282.12.1797.8表6 22T压路机压实度成果表 填筑层数松铺厚度(cm)碾压遍数砂砾料平均含水率(%)平均干密度(g/cm3)平均压实度振动压路机使用技术参数振动频率(Hz)行驶速度(km/h)碾压及搭接形式第一层29.634.42.0893.3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44.92.1295.355.32.1797.165.32.1998.4第二层29.242.92.194.8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52.882.1596.763.382.1798第三层29.543.032.1194.9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53.072.1496.663.042.1797.9第四层29.742.122.1195.1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52.122.1596.862.142.1898第五层3042.142.1194.8302.54.0进退错距法,搭接70cm52.142.1496.362.732.1797.72)压实干密度与碾压遍数关系图根据图5、图6、图7中试验压实成果数据,绘制各层压实度与碾压遍数图如下:8.3、沉降量1)、设计松铺厚度30cm,采用20T和22T压路机分别压实,各试验层在不同压路机和压遍数的平均沉降量见表7:表7 碾压沉降数量表碾压层数设计虚铺厚(cm)平均虚铺厚度(cm)平均沉降(cm)碾压3遍碾压4遍碾压5遍第一层3029.64.14.74.8第二层3029.23.84.44.8第三层3029.53.74.54.6第四层3029.73.74.44.5第五层30303.84.34.6此沉降量是用全站仪将各测点坐标定位并进行高程控制后,用20T和22T压路机分别碾压3遍、4遍、5遍再测得的各点的沉降差值,用原松铺厚度与最终沉降差值之比值便得到松铺系数为1.2。8.3、含水量试验中第一层含水量最低值为4.2 %,最高值为6.0%,平均值5.1%,该土的最优含水率为5.7%,试验用土接近最优含水率。第二、三、四、五层碾压试验的砂砾料的含水量为2.0%4.0%比最优含水量偏小。9、试验结果总结及应用9.1、试验结果的分析由图5至图7中可看出当松铺厚度为30cm时,在不同填层试验中,设计标准94区:22t振压4遍、20t振压6遍均能满足路基填筑压实度要求;设计标准95区:22t振压5遍、20t振压7遍均能满足路基填筑压实度要求;设计标准97区:22t振压6遍、20t振压8遍均能满足路基填筑压实度要求。当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5%的范围内时,94区、95区和97区采用20T和22T压路机,碾压遍数均在6遍以下比较经济;但当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5%到取土场天然含水量之间时,采用20T压路机在94区、95区和97区的碾压遍数均在6遍以上不太经济,但采用22T压路机的碾压遍数仍在6遍以内(各压实区实际碾压遍数见表8)。松铺厚度均采用30cm,松铺系数为1.2。9.2、压实工艺的总结选取通过K2+380K2+600路基首件的填筑试验,在保证满足设计及标准要求压实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工效,在各分区松铺均为30cm、松铺系数为1.2时,对两种压实机械和三种标准压实度填筑松铺厚度压实工艺参数进行选取,具体如表(表8、表9):表8 20T压路机施工碾压技术参数表 设计压实度(%)砂砾料含水率范围(%)机械松铺厚度(cm)碾压遍数人力资源配置机械资源配置944.26.0305管理人员12人、16名司机和15名普工推土机、20T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各一台,洒水车2台,自卸汽车8台954.26.0305管理人员12人、16名司机和15名普工推土机、20T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各一台,洒水车2台,自卸汽车8台974.26.0306管理人员12人、16名司机和15名普工推土机、20T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各一台,洒水车2台,自卸汽车8台表9 22T以上压路机施工碾压技术参数表 设计压实度(%)砂砾料含水率范围(%)机械松铺厚度(cm)碾压遍数管理人员12人、16名司机和15名普工推土机、22T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各一台,洒水车2台,自卸汽车8台943.06.0304管理人员12人、16名司机和15名普工推土机、22T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各一台,洒水车2台,自卸汽车8台953.06.0305管理人员12人、16名司机和15名普工推土机、22T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各一台,洒水车2台,自卸汽车8台973.06.0306管理人员12人、16名司机和15名普工推土机、22T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各一台,洒水车2台,自卸汽车8台 通过表8与表9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含水量范围不同,选用2OT和22T以上压路机及其配套人员与设备均能达到压实标准(碾压遍数虽不同)。但考虑到经济性实用性,所以确定在94区,优先选用22T压路机及其表9中配套的人员和设备;在95区和97区,优先选用20T压路机及其表8或表9中配套的人员和设备。 9.3、施工质量控制注意事项经过首件的施工,我部在认真总结经验后,得出填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重要控制的要点如下:1)、通过计算每车填料摊铺面积划线确定倒土位置,并用设置土堆控制松铺厚度。2)、路基填筑时,由于取土场粒料含水量偏低,填料精平后及时静压,补洒水,尽量控制在下午21:00以后洒水,第二天5:00清晨进行碾压。3)、碾压时压路机在回车区错碾,严禁在碾压区错碾。 4)、施工机械、车辆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行使,不任意侵占场内道路,各种施工机械进场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机组责任制,并按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5)、每个填筑点内必须常备2辆以上的洒水车,随时根据需要对路基填料洒水,保证填料含水量。并且及时给施工便道进行洒水,确保便道无扬尘现象。10、安全、文明、环保措施10.1、安全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由项目部定期组织安全学习、安全检查,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2)、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必须配戴安全帽。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4)、路基机械化施工要注意人员、机械安全,施工机械定期维护保养,不带“病”作业,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5)、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变电站等其它高大建筑,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6)、加强防雷电,防火,防洪教育,建立防洪组织,配备消防设施,场地周围要设置防火带。7)、生产管理以安全为中心,施工中采用安全稳妥的方案,严禁盲目冒进。当生产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进度服从安全。10.2、文明措施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