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_第1页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_第2页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_第3页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_第4页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相关法律,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一)(二)(三)婚姻登记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推荐阅读,史尚宽亲属法论费孝通乡土中国,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第一节婚姻家庭的概念,一、婚姻家庭的概念(一)婚姻1.概念:是男女双方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的,依法自愿缔结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两性结合。,男女两性结婚,第一节婚姻家庭的概念,2.婚姻的基本内涵(1)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2)婚姻是社会规范所认可的两性结合(3)在阶级社会,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合法结合(4)婚姻应该是男女两性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自愿结合,荷兰、比利时、法国、丹麦、瑞典、德国等,第一节婚姻家庭的概念,(二)家庭1.概念:指因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所产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的共同体。2.特征:(1)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是一个共同生活、共同消费的亲属共同体;(2)组建家庭的亲属一般有三个来源,即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3)作为家庭成员的亲属之间在法律上存在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4)家庭作为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既是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又是以一定的物为基础的财产集合体。(三)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成立的结果,也是婚姻的结构载体,第一节婚姻家庭的概念,二、婚姻家庭的结构与职能(一)婚姻结构与功能1.婚姻的结构2.婚姻的功能(1)性爱功能:满足与限制(2)生育功能:婚姻的最高价值(3)扶助功能:性爱功能的物化和生育功能的保障,第一节婚姻家庭的概念,(二)家庭结构1.核心家庭(1)配偶家庭(2)单亲家庭2.扩大家庭(1)主干家庭(2)联合家庭3.断代家庭,第一节婚姻家庭的概念,(三)家庭职能1.性爱职能;2.人口再生职能;3.经济职能;4.教育职能;5.保障职能;6.精神情感职能三、婚姻家庭的性质(一)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为其自然条件的社会关系(二)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一、婚姻家庭制度的社会地位(一)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1.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制度的共性2.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3.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婚姻家庭形态的集中表现4.是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二)婚姻家庭制度与经济基础(三)婚姻家庭制度与上层建筑,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二、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一)前婚姻时代的两性和血缘关系(二)群婚制1.血缘群婚制;2.亚血缘群婚制(三)对偶婚制(四)“一夫一妻”婚姻家庭制度的产生,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三、阶级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一)奴隶制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二)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第三节婚姻家庭法,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确认、规范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1.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2.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三)婚姻家庭法的特点1.适用范围的广泛性;2.强烈的伦理性;3.鲜明的强制性,第三节婚姻家庭法,二、婚姻家庭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民族自治地方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及援用、认可的有关判例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第三节婚姻家庭法,三、婚姻家庭法的地位(一)婚姻家庭法在立法体例上的发展(二)婚姻家庭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四、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一)旧中国婚姻家庭法的概况(二)新中国的婚姻家庭立法(三)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修改,第二章亲属关系原理,第一节亲属的概念和分类,一、亲属的概念(一)概念由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且依存于一定组织形式的特定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二)特点1.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2.有赖以产生的法律事实3.法律内涵为主体身份和财产上的权利义务4.具有特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体结构,第一节亲属的概念和分类,二、亲属的种类(一)我国古代对亲属的分类宗亲外亲妻亲(二)现代国家对亲属的分类1.配偶2.血亲3.姻亲三、亲属的范围,第二节亲系和亲等,一、亲系(一)直系亲与旁系亲(二)父系亲与母系亲(三)男系亲与女系亲(四)长辈亲、同辈亲、晚辈亲,第二节亲系和亲等,二、亲等(一)概念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单位。亲等数小,表示亲属关系近,亲等数大,表示亲属关系远。(二)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三)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四)我国婚姻法中“代”的计算1.代的概念及计算2.“三代”、“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五)亲属关系的重复,第三节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一、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认定(一)概念依照亲属法规范能够引起亲属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就是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二)特点1.亲属法确认的能够引起亲属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具有法律规范的预定性2.具有外在客观性3.具有法律后果指向性4.表现为自然事实和主体的特定身份行为,第三节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二、亲属身份行为三、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一)配偶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二)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1.自然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2.拟制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3.姻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第四节亲属关系的效力,一、亲属在婚姻法上的效力1.抚养效力2.继承效力3.共同财产效力4.禁婚效力二、亲属在其他民事法律上的效力1.法定代理效力2.监护效力3.失踪人,精神病人的申请宣告效力,第四节亲属关系的效力,三、亲属在刑法上的效力1.犯罪构成效力2.告诉、和解效力四、亲属在诉讼法上的效力1.回避效力2.上诉、申诉效力3.申请执行效力五、亲属在劳动法上的效力六、亲属在国籍法上的效力,第三章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第一节概述,一、基本原则的地位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既是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又是婚姻家庭法规范的基本精神,也是引领婚姻家庭法操作运行和正确适用的基本准则。,第一节概述,二、外国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简介(一)个人本位原则(二)私法自治原则(三)社会公益原则三、我国婚姻法基本原则的发展,第二节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一、婚姻自由(一)婚姻自由的由来婚姻自由首先由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过程中提出。(二)婚姻自由的概念1.概念:指婚姻当事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决定和安排自己的婚姻问题,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2.特征:(1)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2)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第二节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三)婚姻自由的内容1.结婚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依法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2.离婚自由:指夫妻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3.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第二节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二、一夫一妻(一)一夫一妻制的固有内涵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二)一夫一妻制的历史变异,第二节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三、男女平等(一)男女平等的意义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担同等的义务。(二)男女平等的内容1.婚姻关系上权利义务平等2.在家庭关系中地位平等(三)男女平等原则的贯彻实施,第二节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一)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二)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三)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五、计划生育(一)计划生育的内涵(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三)计划生育是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节保障基本原则的禁止性规定,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一)包办婚姻(二)买卖婚姻(三)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指婚姻当事人自愿结婚,但其中一方以索取一定财物作为结婚必要条件的行为。,第三节保障基本原则的禁止性规定,三、禁止重婚(一)重婚的概念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二)重婚的形式事实重婚法律重婚(三)重婚的法律后果1.重婚的民事后果2.重婚的刑事责任(四)处理重婚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保障基本原则的禁止性规定,四、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五、禁止家庭暴力六、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四节法律化的道德性原则,一、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是法律和道德的共同要求二、夫妻有相互忠实,相互尊重的责任三、家庭成员有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的责任,第四章婚姻的成立,案例,李志刚与吴淑华于2001年1月登记结婚,双方均系老年人再婚,婚后二人居住在李志刚2000年12月购买的商品房内。2001年10月李志刚的儿子因病去世,留有遗嘱,指定将N市“丁香园”内住房一套留给父亲。该房价值人民币20万元。婚后李志刚劝吴淑华辞去工作安度晚年,吴淑华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太好,遂辞去工作。李志刚每日早出晚归,忙于做生意,吴淑华认为李志刚对自己漠不关心,加之其定居国外的女儿请她前去同住,遂于2003年9月向法院起诉离婚。她诉称双方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不稳定,现感情已破裂,要求离婚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她认为其与李志刚婚后共同居住的房屋和“丁香园”的住房的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她还提出要求李志刚给予2万元的经济帮助,因为是李志刚劝其辞去工作,致使其没有生活来源。李志刚同意离婚,但不愿给予经济帮助。在离婚诉讼期间,吴淑华的父亲去世,留有价值10万元的古画一幅,但未留下遗嘱,吴淑华是唯一的法定继承人。,问题,1.二人婚后共同居住的房屋能否作为共同财产分割?2.“丁香园”内的住宅能否作为共同财产分割?3.吴淑华继承的古画是吴的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4.对吴淑华提出的要李志刚予经济帮助的请求,人民法院是否应予支持?,第一节概述,一、婚姻成立的概念和要件(一)概念指男女双方依法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二)婚姻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三)结婚的必备条件与禁止条件(四)结婚的公益要件与私益要件二、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古代的结婚制度(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结婚制度,第二节婚约,一、婚约的概念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二、我国现行法律、政策对婚约的态度1.订婚并非结婚的必经程序2.订婚的决定权在当事人本人,他人不得强迫与干涉3.婚约没有法律效束力,法律不予保护4.对婚约中彩礼的处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第三节结婚条件,一、结婚的必备条件(一)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二)必须达到法定婚龄二、结婚的禁止条件(一)有配偶者(二)禁止一定范围内的亲属结婚(三)禁止患一定疾病的人结婚,第四节结婚程序,一、实行结婚登记的意义二、结婚登记的机关和程序(一)结婚登记的机关当事人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二)结婚登记的程序申请审查登记(三)结婚登记的效力确立夫妻关系(四)复婚登记,第四节结婚程序,(五)结婚登记瑕疵的处理1.婚姻登记瑕疵的情形(1)登记机关管辖不当(2)当事提供虚假证明(3)主体身份不符(4)结婚证书记载错误2.对婚姻登记瑕疵处理的规定,第五节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一、概述(一)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概念1.无效婚姻:指欠缺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因而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2.可撤销婚姻:指欠缺婚姻成立的实质要看,其婚姻关系自撤销日起无效。(二)设立婚姻无效制度的意义,第五节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二、无效婚姻(一)婚姻无效的原因(二)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权利人(三)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时效期间(四)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五)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案例一,齐现金、韩英系同村村民,1998年经媒人介绍定下婚约,齐现金给韩英送见面礼400元,1999年送看家礼1000元,2000年举行结婚仪式的彩礼1万元。两人举行仪式后不久即分居,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各自外出打工,春节回家过年。2004年韩英外出打工期间,齐现金通过韩英父亲要求与韩英办理结婚登记,并由村委会出具了婚姻状况证明,但办理未果。2005年7月,韩英与他人登记结婚。齐现金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韩英返还彩礼。另查明,齐现金的母亲于1989年去世,父亲系聋哑残疾人。,案例二,张某(1966年5月生)与王某(1967年1月生)是同村村民,1989年2月二人确立恋爱关系,第二年10月1日举行婚礼并宴请亲朋好友,但未履行结婚登记。之后王某与张某便以夫妻名义公开共同生活。王某于1992年生育一女孩。至1999年张某和王某共同盖了5间瓦房,并置备了手扶拖拉机一辆及一些家用电器。张某和王某共同生活初期感情很好张某在外跑运输,王某则在家里种植家里的农田,二人家中生活条件比同村多数村民要好。1999年,张某在县城找到一份专为某公司运输货物的稳定的工作,经与王某商量,张某在县城租了套房子准备长期干下去。2000年春,张某在城里认识了个体户刘某,两人逐渐产生感情,自2000年底起,张某和刘某开始同居生活,刘某于2001年IO月生下一子,周围的人都以为他们是夫妻。2001年春节期间,王某听同村在县城工作的人提起张某和刘某的事,后到县城去调查发现确有其事于是非常气愤遂于2001年3月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张某与刘某的重婚罪并要求与张某离婚、分割共同财产。王某还表示女儿由自己抚养,张某应每月给付女儿200元抚育费。,请按以下要求回答问题:1、王某与张某是否构成事实婚姻?简述其理由。2、张某与刘某的关系是否构成重婚?为什么?应如何处理?3、对壬某要求与张某离婚及分割财产、抚养女儿的要求如何处理?,l、王某和张某构成事实婚姻。因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未按婚姻法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髑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来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非法同后关系处理。本案中王某和张某“结婚”时已经达到法定婚龄,其结婚符合婚姻的实质要件,且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因此应按事实婚姻处理。,2、张某与刘某的关系构成重婚。因为张某与王某的关系已经构成事实婚姻,而其与刘某又是以夫妻名义同居并生育有一子因此符合重婚的定义。应追究张某的重婚罪,至于是否追究刘某的重婚罪,要看刘某是否知道张某与王某的夫妻关系,如知道则应追究其重婚罪。反之,不追究。3、法院应准予王某与张某离婚,同时应按婚姻法的要求分割财产,确定女儿的抚养人及抚养费。,第五节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三、可撤销婚姻(一)婚姻撤销的原因(二)撤销权人(三)撤销权行使的时效期间(四)撤销婚姻的程序四、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一)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无效具有溯及力(二)当事人同居期间财产的处理(三)父母子女关系,第六节事实婚姻,一、事实婚姻的概念指男女双方未履行结婚登记程序而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且社会上也承认其为夫妻。二、我国婚姻法关于事实婚姻效力的演变(一)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二)限止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三)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第六节事实婚姻,三、现行婚姻法有关“事实婚姻”的规定(一)补办结婚登记的效力问题(二)未补办结婚登记的处理(三)用语上的变化(四)当事人起诉公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四、“事实婚姻”、“非法同居关系”的处理及其法律后果(一)事实婚姻关系的处理及法律后果(二)非法同居关系的处理及其法律后果,答案,1.二人婚后共同居住的房屋不能作为共同财产分割,因为该房屋为李志刚婚前个人财产。2.“丁香园”内的住房不能作为共同财产分割。因为李志刚的儿子去世时,留有遗嘱,指定将该房留给父亲。根据婚姻法第18条第3款规定,遗嘱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故属李志刚的个人财产。3.吴淑华继承的古画是夫妻共同财产。因为该画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4.对吴淑华提出的要李志刚给予经济帮助的请求,人民法院不应支持。因为吴淑华的情况不属于婚姻法第42条规定的“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案例,赵某(男)与孙某(女)均已达到法定婚龄,双方的母亲是姐妹,二人于2002年5月发生两性关系导致孙某怀孕,在父母的敦促下,于同年12月隐瞒姨表兄妹关系,办理了结婚登记,并于2003年2月生下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女儿。2003年5月,赵某的祖父向人民法院提请要求宣告赵、孙的婚姻关系无效。经审理,查实双方确系禁止结婚的亲属,且均不愿意抚养女儿。人民法院随即判决双方婚姻关系无效,其女儿由孙某抚养,赵某承担部分抚养费用。孙某不服,提出上诉,认为:第一,赵某之祖父无权提出宣告婚姻无效的诉请;第二,人民法院审理中未进行调解即宣告婚姻无效,违反法定程序;第三,为了保护女方权益,即使婚姻无效,双方所生女儿也应由男方抚养。请问,二审人民法院应否支持孙某的主张?,参考答案,二审人民法院不应支持孙某的主张。理由如下:(1)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权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赵某的祖父属于赵某的近亲属,因此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赵、孙婚姻无效的申请。(2)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本案一审法院对婚姻效力问题不作调解是有充分根据的。(3)由于当事双方均不愿意作为他们女儿的直接抚养方,一审法院根据婚姻法关于“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的规定,判决归孙某抚养,赵某承担部分抚养费用,于法有据,也有利于其女儿的成长。,第五章婚姻的效力,第一节概述,一、婚姻效力的概念(一)概念:指男女因婚姻而产生的法律约束或法律后果。(二)婚姻效力的分类1.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2.身份上的效力和财产上的效力,第一节概述,二、夫妻的法律地位(一)夫妻法律地位的变迁1.夫妻一体主义2.夫妻别体主义3.夫妻法律地位的发展趋势(二)我国婚姻法中对夫妻法律地位的规定,第二节夫妻人身关系,一、夫妻姓名权二、夫妻人身自由三、夫妻婚姻住所决定权四、夫妻的生育权五、夫妻家事代理权六、夫妻忠实义务七、夫妻同居义务,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一、夫妻财产制(一)夫妻财产制:指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二)夫妻财产制的种类1.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2.主要或典型的夫妻财产制,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二、我国夫妻财产制的沿革三、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一)法定财产制1.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和特征2.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3.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和义务4.夫妻共同财产制的终止及其夫妻财产清算5.夫妻个人财产,甲乙是夫妻,甲在婚前发表小说昨天,婚后获得稿费。乙在婚姻存续期间发表了小说今天,离婚后第二天获得稿费。甲在婚姻存续期间创作小说明天,离婚后发表并获得稿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昨天的稿费属于甲婚前个人财产B今天的稿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C明天的稿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D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稿费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二)约定财产制1.约定财产制的概念和特征2.约定财产制的内容,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四、夫妻养扶关系(一)扶养的概念指特定亲属间在经济上的供养和生活上的扶助的法律关系。(二)扶养的特征1.扶养具有身份属性2.扶养关系发生在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3.扶养具有人身专性属,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三)扶养的分类1.生活保持义务与生活扶助义务2.经济上的供养与生活上的扶助(四)我国婚姻法对夫妻间扶养的规定1.夫妻间的扶养是婚姻的效力之一2.夫妻间扶养的内容3.夫妻扶养为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五、夫妻继承权1.夫妻互为对方遗产的继承人2.注意划清共同财产的分割与遗产继承的界限3.事实婚姻与同居关系继承的处理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甲、乙两夫妻将自己的一处房产租给丙做生意,双方签订了租赁合同,并办理了相应的登记手续。其后,甲由于做生意亏损,于是向丁借款,把该房产作为担保抵押给了丁,甲与丁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同时约定:“如果甲到期不还欠款,则丁自动拥有该房产。”这件事乙知道,但是不表态。那么:(1)甲丙之间的租赁合同是否生效?(2)甲丁之间的抵押合同是否生效?(3)如果甲到期不能清偿欠款,丙与丁均主张优先受偿权,应如何处理?(4)事后,乙可否以自己不同意主张撤销甲与丁之间的抵押合同?,(1)该租赁合同有效。甲与丙之间达成了协议,签订了租赁合同,且办理了登记手续,应该认为租赁合同生效。(2)抵押合同生效。担保法第48条规定:“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的,应当书面告知承租人,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由此可见,租赁合同并不影响成立在后的抵押合同的效力,并且抵押也已办理了登记。另该房产虽系夫妻共有,但乙未表示反对的,视为同意。,(3)应该认为丙享有优先受偿权。根据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承租人在出租人出售房产的时候享有优先购买权,而抵押权人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时候,也享有就抵押物出售的优先受偿权。当承租人的优先受偿权与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发生冲突时,理论上认为承租人的优先权优先行使,因为这样可以更有力地保护承租人的权利,不改变承租物的使用者,便于承租物的更有效合理使用,同时承租人行使优先受偿权后,债权人可以就其行使优先受偿权的款项实现自己的债权,并不影响自己的利益。如果由抵押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那么承租物的所有权就会发生变动,不利于保护承租人的利益。,(4)不可以。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财产属于双方共同共有,虽然甲将该房屋设定抵押权没有经过乙的同意,但是乙在得知该情况后并未表示反对,而且丁取得抵押权是善意、有偿的,因此应当认定甲与丁之间的抵押合同有效,乙不能撤销甲与丁之间的抵押合同。,第六章婚姻终止,第一节概述,一、婚姻终止概念与理由(一)婚姻终止的概念指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归于消灭。(二)婚姻终止的理由1.婚姻因配偶死亡而终止2.婚姻因离婚而终止,第一节概述,二、离婚立法主义的演变(一)禁止离婚主义(二)许可离婚主义三、我国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二)国民党政府民法亲属编中的离婚制度(三)新中国离婚制度的发展,第一节概述,四、我国现行婚姻制度的指导思想(一)保障离婚自由(二)反对轻率离婚,第二节协议离婚,一、协议离婚的概述指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就离婚的法律后果如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协议,经法定部门认可即可解除婚姻关系,习惯上将其称为合意离婚、两愿离婚。,第二节协议离婚,二、我国的协议离婚制度(一)协议离婚的条件1.当事人双方具有合法的夫妻关系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双方须自愿离婚4.双方对子女抚养问题、财产问题、债务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第二节协议离婚,(二)协议离婚的程序申请审查登记(三)关于协议离婚常见问题的处理,第三节诉讼离婚,一、诉讼离婚的概述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负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第三节诉讼离婚,二、诉讼离婚的一般程序(一)诉讼外的调解(二)离婚诉讼的程序起诉与受理诉讼中的调解判决,第三节诉讼离婚,三、诉讼离婚的特别程序(一)诉讼离婚中对女方的特殊保护(二)诉讼离婚中对军人的特殊保护(三)关于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再次起诉离婚的问题,第三节诉讼离婚,四、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一)“感情确已破裂”是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二)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认定标准,甲(男)和乙(女)于1998年经人介绍恋爱结婚。结婚时甲的父母购房一套给二人居住,乙娘家给了乙一套家用电器作为嫁妆。二人婚后第二年生一男孩,现年6周岁。2003年开始,甲与丙通奸,被乙发现斥责后,甲索性在外租房和丙同居,很少回家。甲的工资本来不高,为维持和丙在一起的开支,向人借外债近2万元。乙独自抚养儿子,生活困难,也借外债5000元。2005年3月乙向法院起诉,要求与甲离婚,并要求抚养孩子。甲不同意离婚。提出如果离婚,孩子是他家的后代,必须由他抚养,否则不支付任何抚养费。经法院多次调解,二人达不成协议。,试就本案情节,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本案应当以什么方式结案?(2)本案应否判决离婚?(3)如果准许离婚,应当如何确定子女的直接抚养人和抚养费?(4)如何确定房屋和电器的归属?二人所借外债应如何处理?(5)假设法院准许离婚,离婚时乙生活困难,可否要求甲给予生活帮助?(6)假设法院准许离婚,根据本案的情况,乙要求离婚损害赔偿应否获得支持?,(1)应当以判决的方式结案。因为二人就离婚及其后果达不成协议。(2)应当判决离婚。根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的夫妻感情破裂认定的过错条款,甲有通奸行为,应当认定为夫妻感情破裂。(3)考虑子女感情和父母的品质,子女应当由母亲抚养为宜。父亲应支付抚养费的全部或者一部。(4)房屋归甲,因为甲的父母没有明确表示给双方。电器归乙,是婚前财产。甲借的外债,未用于家庭生活,应由自己承担。乙借的外债,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由甲乙共同承担。(5)可以。可以从住房等财产中要求经济帮助。(6)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因为甲有通奸行为,是导致离婚的重大过错行为。,第四节离婚的法律后果,一、离婚在夫妻人身关系方面的效力1.配偶资格的丧失2.夫妻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的终止3.夫妻间继承资格的丧失4.双方当事人获得再婚的自由,第四节离婚的法律后果,二、离婚在夫妻财产关系方面的效力(一)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二)离婚时房屋的处理(三)夫妻债务的清偿,刘某是一名孤儿,经营一家饭馆,其妻李某为某学校教师。双方于2003年结婚,住在刘某婚前购买的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屋中。结婚时双方书面约定,刘某婚前购买的房屋归双方共有,双方婚后所得归各自所有。约定中特别写明,刘某经营的饭馆无论盈亏均由其个人负责,与李某无关。婚后不久刘某即在游泳时溺水死亡。其经营的饭馆负债15万元。请问:(1)双方的财产约定是否有效?(2)刘某死后,他和李某共有房屋应如何处理?刘某的哪些财产可由李某继承?(3)刘某经营中的15万元债务,应当如何偿还?,(1)双方的财产约定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实质和程序要件,是有效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2)该所房屋已经约定为刘某和李某的共有财产,其中一半属于李某所有,另一半属于刘某的遗产,由李某继承。对刘某的其他遗产,李某也享有继承权。(3)依照继承法的规定,刘某经营中的15万元债务,应由其继承人负责偿还。李某是其唯一法定继承人,且刘某遗产价值显然高于其债务,因此应由李某负责偿还。,第四节离婚的法律后果,三、离婚在父母子女之间产生的法律后果(一)离婚后父母子女的关系(二)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三)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探望权,原告甲(女)和被告乙(男)于1988年结婚,婚后生有一女取名吴某,目前正在中学读书。2001年7月,双方因感情不和,经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在离婚判决中确认女儿吴某随其父亲乙共同生活,甲每月负担抚育费200元,至吴某满18周岁时止。同时判定,甲可于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接吴某到自己家中共同生活1天。离婚后,甲不但每月将女儿接回家中1次,而且常常到女儿所在的中学看望女儿。由于原、被告在离婚之前的争吵给女儿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加之吴某对母亲从前喜欢打麻将非常不满,对甲的探望经常流露出冷漠甚至厌烦的情绪。2002年2月的一个周末,甲将女儿接到自己住处,晚上来了几个朋友一起玩牌,场面一片喧哗,吴某非常反感,认为影响了自己复习功课,背起书包回到自己家中。此后,甲再到学校看望时,吴某拒绝会见。在法院判决指定的会见日,吴某也拒绝前往甲家中。甲认为女儿的表现是由乙指使,2002年5月,甲一纸诉状将乙告上法庭,请求法庭保护其探望权。乙提出反诉,要求中止甲的探望权。问: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该案?,法院应当支持乙的诉讼请求,驳回甲的诉讼请求,依法中止甲的探望权。婚姻法第38条规定,父母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院可以中止其探望权。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探望权可以恢复。本案中止探望权的条件和程序均符合法律规定。,第四节离婚的法律后果,四、离婚时的救济方式(一)财产补偿请求权(二)经济帮助请求权(三)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蔡某与李某2000年登记结婚,婚后3年李某一直不能生育,经两人协商2004年他们收养了齐某的儿子甲,并办理了相关的手续。生活一段时间以后,蔡某就开始打骂虐待甲,不仅如此他对甲的厌烦也转移到了李某的身上,蔡某开始与别人同居,对此李某一直容忍。2004年5月蔡某因李某不能生育向法院提请诉讼离婚,如果李某同意离婚,对于李某和甲合法权利的保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李某可以向蔡某请求损害赔偿B.李某不能向蔡某请求损害赔偿C.齐某可以主张解除甲的收养关系,但是要向李某和蔡某支付甲在收养期间的生活费D.齐某可以主张解除甲的收养关系,但是不用向蔡某和李某支付甲在收养期间的生活费,第七章民族婚姻、涉外及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婚姻,第一节民族婚姻,一、民族自治地区对婚姻法的变通性立法二、民族自治地区变通或补充规定的主要内容(一)有关基本原则的变通规定1.坚持实行婚姻自由的变通规定2.坚持一夫一妻原则3.关于实行计划生育原则的问题,第一节民族婚姻,(二)关于结婚和离婚方面的变通或补充规定1.适当降低法定婚龄2.提倡禁止近亲结婚3.婚姻成立、解除须履行法定程序,第二节涉外婚姻家庭关系,一、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1.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2.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第二节涉外婚姻家庭关系,二、涉外结婚(一)涉外结婚的条件1.担任某些特定公职的人员2.正在服刑和接受劳动教养的人员(二)涉外结婚的程序1.办理涉外结婚登记的机关2.涉外结婚登记的程序,第二节涉外婚姻家庭关系,四、涉外收养1.外国人向中国的收养组织提出申请2.送养人应提交有关证明材料3.中国收养组织通知外国人来华收养4.订立收养协议5.办理收养登记,第二节涉外婚姻家庭关系,三、涉外离婚(一)涉外协议离婚1.涉外协议离婚的机关与程序2.涉外协议离婚的条件(二)涉外诉讼离婚1.涉外诉讼离婚的程序2.准予离婚的条件3.涉外离婚案件的法律后果,第三节涉及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婚姻家庭关系,一、涉及华侨的婚姻(一)华侨的婚姻问题1.华侨在境外结婚2.华侨同国内公民结婚(二)华侨的离婚问题1.华侨同国内公民的离婚2.夫妻双方都居住在国外的华侨的离婚,第三节涉及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婚姻家庭关系,二、涉及港澳台同胞的婚姻(一)涉及港澳台同胞的结婚1.港澳台同胞与内地公民结婚2.港澳同胞与内地公民在港澳地区结婚(二)涉及港澳台同胞的离婚,第三节涉及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婚姻家庭关系,三、华侨、港澳台同胞收养子女的问题(一)办理收养的机关与程序(二)收养当事人应出具的证件和证明1.华侨应出具的有关收养的证件和证明2.港澳台居民应出具的有关收养的证件和证明3.送养人应出具的证明和证件,第八章求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第一节概述,一、增设“求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的意义1.使婚姻家庭法律体系更加健全与完善2.切实保障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引导公民采取合法的措施维护其合法权益二、增设“求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一章的主要内容1.对违法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措施,维护权利人的权益2.确立民事责任制度3.规定了民事处理方式4.协调婚姻家庭立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第二节求助措施,一、求助措施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二)特征1.依法拥有求助权的机关为司法机关2.对受害人的求助,一般基于受害人的请求而实施,第二节求助措施,二、求助措施的种类1.劝阻2.调解3.制止4.行政处罚5.起诉、审判6.强制执行三、妨害婚姻家庭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九章家庭关系,第一节父母子女关系,一、概述(一)父母子女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2.种类(1)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2)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二)父母子女关系种类的回顾与展望,第一节父母子女关系,二、亲子关系的确认(一)婚生子女的推定与否认制度1.明确婚生子女的含义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或出生的子女。2.婚生子女推定制度四种情况3.婚生子女的否认制度,第一节父母子女关系,(二)应当增设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1.认领权的主体2.认领的种类3.认领权的消灭4.认领的效力,第一节父母子女关系,三、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一)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1.抚养义务2.教育义务3.管教的权利和义务4.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程君与陆艳于1980年结婚,1982年生育一子程大伟。夫妇两人感情一直不好。但为了儿子始终未提出离婚。2000年陆艳因身体原因辞去工作在家静养。2001年3月陆艳患重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一直靠儿子程大伟照顾。2003年程大伟大学二年级时需变纳学费5000元,母亲陆艳无能力承担,其父程君拒绝承担此费用。无奈,陆艳、程大伟将程君告上法庭,请求其支付程大伟大学学费5000元及陆艳的扶养费。,依据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支付程大伟5000元学费的诉讼请求法院应否支持?(2)支付陆艳扶养费的诉讼请求法院应否支持?,(1)支付程大伟5000元学费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依司法解释,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丧失或者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本案中,程大伟已高中毕业正读大学二年级,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故其要求其父支付5000元学费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2)支付陆艳扶养费的诉讼请求法院应予支持。婚姻法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本案中陆艳生活不能自理且无经济来源,属既缺乏生活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双缺乏人,因此,程君依法应当对陆艳有扶养义务,支付陆艳的扶养费,故陆艳的请求法院应予支持。,第一节父母子女关系,(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1.赡养扶助义务的主体2.赡养义务3.抚助义务,案例,王福和王禄均已结婚,与父母分居,单独生活。1998年2月,他们请来舅父作见证人,达成“赡养协议”:王福负责父亲的生养死葬,王禄承担母亲生养死葬的义务。2003年6月,其父因心脏病去世。2004年5月,其母患癌症住院治疗,所需治疗费用甚多。王禄深感独支不力,与哥哥王福协商,要求哥哥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王福以“赡养协议”约定了兄弟两人的赡养义务,且他已完成了自己对父亲的赡养义务为由,拒绝再承担母亲的医疗费。请回答:(1)如何看待王福和王禄的“赡养协议”?(2)王福应否分担母亲的治疗费用?,(1)王福和王禄之间达成的“赡养协议”,在对父母能充分承担赡养义务、且不违背父母意志时,可以视为父母双方都生存时对赡养具体方式的约定。但这种约定不等于免除对父母任何一方的赡养义务。(2)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是强制性规定,一切义务人都不得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在王福兄弟之父已经去世后,王福仍然承担着对其母的赡养义务,所以应当分担母亲的治疗费用。,第一节父母子女关系,四、非婚生子女与父母间的关系(一)非婚生子女的概念指无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育的子女(二)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与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第二节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一、继父母、继子女的概念及形成原因二、继父母、继子女的法律地位,第二节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三、继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1.因继父母、继子女一方死亡2.因生父母死亡,协商解决3.因离婚解除4.协议解除5.诉讼解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因生父母与继父母婚姻关系终止而解除B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及父母子女关系,再婚存续期间,可以根据一方请求而解除C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及父母子女关系,再婚终止时,继父母子女间的抚养关系当然解除D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木子女关系,再婚终止时,继父母子女间的抚养关系不当然解除,第三节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一、祖孙之间的经济责任1.孙子女、外孙子女尚未成年或虽已成年,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抚养。2.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父母死亡民,或者虽然父或母生存但失去抚养子女的能力,以及父母双方都生存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力抚养子女。3.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第三节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二、兄弟姐妹间的经济责任1.弟、妹未成年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抚养2.他们的父母死亡,或父母虽健在,但没有能力承担抚养义务3.兄、姐有承担抚养弟、妹的能力。,第十章收养关系,第一节概述,一、收养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指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领养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进行抚养,使本无亲生父母子女关系的人之间产生法律确认的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第一节概述,(二)特征1.收养是一种法律行为2.收养行为的目的旨在产生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3.收养关系的几方当事人为法律特定4.收养为要式法律行为,收养人的条件,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同时具备的条件为:(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年满30周岁。2、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同意共同收养。3、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4、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5、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扶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王某(女)与李某婚后一直未育,李某想收养一个女童。在律师提供的咨询意见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收养必须经王某同意B王某与李某必须年满30周岁C收养人不能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D李某与被收养女童的年龄应当相差40岁以上,第一节概述,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一)利于被收养人抚养、成长的原则(二)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三)平等自愿的原则(四)不违背社会公德的原则(五)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的原则,第二节收养关系的成立,一、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一)收养应具备的条件1.收养人须具有抚养被收养人的能力2.收养人无子女3.收养人年满30周岁4.收养人只能收养1名子女5.收养人须未患在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6.收养人夫妻双方同意7.关于收养人的特殊规定,第二节收养关系的成立,(二)被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1.被收养人应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2.丧失父母的孤儿3.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送养人应具备的条件1.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2.孤儿的监护人3.社会福利机构,第二节收养关系的成立,二、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一)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二)公告程序(三)办理收养登记的程序申请审查登记(四)协议公正形式,一对英国夫妇婚后移居意大利,后来华工作。该夫妇于今年收养一名中国儿童并决定一起回意大利生活。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该夫妇收养中国儿童所应适用的法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适用中国法和意大利法B.应适用中国法和英国法C.只需适用中国的有关法律规定D.只需适用意大利的有关法律规定,第三节收养的效力,一、收养的法律效力(一)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发生拟制血亲关系(二)被收养人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三、收养行为的无效(一)违反民法通则第55条的收养行为(二)违反收养法的收养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四节收养的解除,一、收养关系解除的原因(一)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二)送养人可因收养人的过错行为而要求解除收养关系(三)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协议解除(四)因收养无效而解除,第四节收养的解除,二、收养关系解除的形式(一)登记解除(二)诉讼解除三、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律后果(一)身份上的效力(二)财产上的效力,第十一章扶养,第一节概述,一、扶养的含义1.广义:2.狭义:二、扶养关系的特点(一)扶养关系具有法定性(二)扶养关系是一种法定之债,具债的属性(三)扶养关系具有鲜明的身份性(四)扶养关系具有社会保障的替代功能,第一节概述,三、扶养关系的层次结构(一)生活保持义务(二)生活扶助义务四、扶养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我国现行扶养制度,一、夫妻间的扶养1.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为内容,是婚姻内在属性和法律效力对主体的必然要求2.夫妻间抚养由单向扶养向互动平等扶养的转化3.从婚姻合法有效成立之时起产生,至婚姻合法有效终止时消灭4.具有法律强制性,第二节我国现行扶养制度,二、父母子女间的扶养1.人类扶养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和家庭的最基本职能2.强制性的生活保持义务3.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扶养是特定条件下的义务4.成年子女对父母是有条件的扶养义务5.成年子女对父母的扶养义务不受父母婚姻关系影响6.,谢某(男)与李某(女)于1997年登记结婚,3年后因感情不和,李某和谢某协议离婚,并约定已经两岁的儿子甲由李某抚养。2002年李某又与万某登记结婚,2003年5月李某和万某的儿子乙出生,自从乙出生以后,万某与前妻所生的女儿丙,就再也无法与李某和睦相处了,2003年7月李某实在不能忍受复杂的家庭关系了,在与万某协议离婚不能的情况下,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但双方都不愿意抚养甲乙丙三个孩子。对此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A.甲、乙由李某抚养B.丙由万某抚养C.万某可以不承担乙的抚养费D.谢某可以通过与李某的协商取得甲的抚养权,第二节我国现行抚养制度,三、祖孙间的抚养1.义务方确实有负担能力2.权利方确实需要扶养3.第一顺位的扶养义务人死亡或丧失扶养能力,第二节我国现行抚养制度,三、兄弟姐妹间的扶养1.弟、妹未成年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客观上需要扶养2.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能力承担和履行扶养义务3.兄姐有实际的履行扶养义务的承受能力,李强是李雪峰夫妇的独生子,成年后与王艳结婚,育有一子李大海。由于李强夫妇工作较忙,李大海由祖父母抚养长大,与祖父母感情深厚,工作后按月给祖父母生活费。2001年12月李雪峰妻子病逝,半年后李雪峰再婚。此事引起李强的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