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第一章_第1页
婚姻家庭法第一章_第2页
婚姻家庭法第一章_第3页
婚姻家庭法第一章_第4页
婚姻家庭法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家庭继承法,Marital-familyandInheritanceLaw主讲:谭宜桢,参考书籍类型,1.前沿:例如蒋月著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2.论文集:例如,陈苇著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3.一本婚姻家庭继承法的教材。4.一本继承法的专著。例如张平华,刘耀东著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5.准备一本法规、案例或司考题集。,本课程总分四编,第一编总论(婚姻家庭的沿革、婚姻家庭法概述、原则、亲属关系原理)第二编分论(结婚制度、夫妻关系、离婚制度、亲子关系、收养、监护等)第三编婚姻家庭法的适用(民族自治地方婚姻家庭法的实施、区际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涉外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第四编继承与继承法(继承的概念、法定继承、代位继承、转继承、遗嘱继承等制度),第一章导言及概述,重点问题婚姻家庭的历史性婚姻家庭的历史类型婚姻家庭的沿革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新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第一节婚姻家庭的历史性,一、婚姻和家庭是什么(一)什么是婚姻法学家莫德斯汀在规则中解释婚姻的含义时称,“婚姻是男女间的结合,是生活各方面的结合,是神法和人法的结合。罗马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亚历山大韦斯特马克在其于1891年出版的成名作人类婚姻史中表示,“婚姻,通常被作为一种表示社会制度的术语”。,(二)什么是家庭,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人类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婚姻家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存在于婚姻双方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三)婚姻家庭的一般概念,婚姻家庭的一般概念可以大致表述如下:婚姻,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和生活单位。,学术研究的领域,3种主张:,广义说:婚姻家庭泛指自群婚制出现后的各种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狭义说:婚姻家庭仅指原始社会崩溃后,文明社会中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婚和个体家庭。折中说:对婚姻作广义的理解;但是,对家庭作狭义的解释,(四)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我国婚姻家庭法学界比较公认的见解: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其成员互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亲属团体。,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广义说:可将婚姻家庭制度分为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三种历史类型。狭义说:可将婚姻家庭制度分为奴隶制的婚姻家庭制度、封建制的婚姻家庭制度、资本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和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一)原始社会中的群婚制和对偶婚制(二)私有制社会中的一夫一妻制,第三节婚姻家庭法的沿革,一、古代婚姻家庭法概述(一)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简介1.奴隶制时代的婚礼和家礼2.封建制时代的户婚律(二)外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简介1.罗马亲属法2.欧洲中世纪婚姻家庭法,二、近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婚姻家庭法概况,(一)大陆法系国家婚姻家庭法简介(二)英美法系国家婚姻家庭法简介三、社会主义国家婚姻家庭法概况,第四节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一)婚姻家庭法的名称和含义古代罗马,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称为亲属法。中国历代封建法律中,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称为户婚律。当代各国,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有称为亲属法的;有称为婚姻家庭法的;仅称为婚姻法的;有各种单行法来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两部婚姻法(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并无以婚姻家庭法命名的法律,而是以婚姻法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法。,(二)婚姻家庭法的法律渊源,宪法(宪法中规定的婚姻家庭中的各种权利及禁止性规定)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地方性法规(省级权力机关制定并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规章(国务院所属部门制定或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最高院正对审判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发布的司法解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体系中,以婚姻法为主导的婚姻家庭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还是民法这一法律部门的组成部分?,民法通则的颁行正式宣告了婚姻家庭法向民法的回归,确立了婚姻家庭法在立法体制上应属于广义民法的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立法体例上,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合同法等居于相同层次的法律地位,都属于民法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民法的框架之下,婚姻家庭法在编制体例上是否应当并入统一的民法典之中,确是另一不同的理论问题。,(二)婚姻家庭法概念的表述,婚姻家庭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发生和终止的法律事实,规定婚姻家庭主体间、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一)调整对象的范围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是公民(自然人)之间的婚姻家庭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关于调整范围,可从主体、内容和调整方法等方面加以界定。,(二)调整对象的性质: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1.婚姻家庭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特定的亲属身份关系,如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这些身份关系本身并不具有经济内容,它们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而为法律所确认的。,2.婚姻家庭法调整的财产关系该财产关系,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涉及有关主体的物质利益。但是不能脱离人身关系而独立存在,它是从属于一定的人身关系即亲属身份关系的。人身关系是主要,起决定作用的方面;财产关系附随于人身关系。,第五节新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见教材P14-17),一、1950年婚姻法法律上废除了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二、1980年婚姻法在1950年婚姻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增加了保护老人权益的内容、提高法定婚龄、对禁婚亲修改、把祖孙和兄弟姐们列入调整范围、对离婚条款进行增补等。三、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增设“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无效婚姻和撤销婚姻的规定”、增设离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最高法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4日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针对包括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处理程序及法律后果、提出中止探望权的主体资格、子女抚养费、离婚损害赔偿等问题。2003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了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主要针对彩礼应否返还、夫妻债务处理、住房公积金及知识产权收益等款项的认定、军人的复员费及自主择业费的处理等问题,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裁判依据。,201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已于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8月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