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饮食和疾病PPT课件_第1页
第六章--饮食和疾病PPT课件_第2页
第六章--饮食和疾病PPT课件_第3页
第六章--饮食和疾病PPT课件_第4页
第六章--饮食和疾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饮食与疾病,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35岁。,198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7.77岁,2007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男子为71岁,女子为74岁,平均72岁。,2011年,哈尔滨市人均期望寿命75.81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2,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指出,目前全球有16个国家国民平均寿命超过80岁,非洲26国和阿富汗的国民则平均寿命不到50岁。,世界卫生组织07年5月18日发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日本妇女最长寿,平均86岁。,意大利东北部小国圣马力诺男性最长寿,80岁。,.,3,目前,我国急性传染病、地方病、营养缺乏病等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多数城市,疾病死亡死因的前三位均是慢性病、退行性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饮食结构关系很密切:,(1)动物性食品消费大幅增加,(2)脂肪消费大幅增加,.,4,第一节饮食与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癌症在发达国家为第2位死因,在发展中国家为第3位死因。,资料显示,癌症死亡的全部人数中,约1/3是由膳食不当造成的。有效改善饮食,可使癌症发病数减少30%40%。,一、营养素与癌症的关系,1.热量与癌症,.,5,有资料证明,高热量膳食、肥胖而活动量较少的妇女,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肥胖还可使肾癌、胆囊癌和结肠癌等增加。,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消耗多余热量,可以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危险性。,2.脂肪与癌症,.,6,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胆囊癌、卵巢癌等的发病率,与动物脂肪的摄入量过高有关,并且肥胖者患癌后,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转移。,高脂膳食增加肥胖的危险性,肥胖则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膳食脂肪类型对致癌性和癌的类型有明显影响。,含饱和脂肪酸多的奶油、猪油等较易诱发直肠癌。,.,7,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多的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容易产生自由基,更易诱发乳腺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橄榄油、菜油、花生油,不易酸败,较少产生自由基,比较安全。,3.蛋白质与癌症,大量资料显示,膳食蛋白质过高或过低,均可促使癌症发生。,.,8,高蛋白饮食与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生有关。,低蛋白饮食,可使消化道癌的发病增高。,常吃豆制品,尤其是豆浆,可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从预防的角度来说,不要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每天以7080克为宜。,妊娠妇女、儿童、青少年、手术病人、癌症病人等,由于蛋白质消耗量大,应给予高蛋白饮食。,.,9,4.糖类与癌症,病因学调查发现,乳腺癌死亡率与精制糖摄入呈正相关,与淀粉摄入呈负相关。,动物实验证明,精制糖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而淀粉则没有。,魔芋中的甘露聚糖、灵芝多糖等,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5.膳食纤维与癌症,膳食纤维与结肠癌发生呈负相关。,.,10,原因:,(1)减少肠内容物停留时间,使机体暴露于潜在性致癌的危险因素减少;,(2)膳食纤维能吸水,增加体积,稀释了肠内容物的浓度;,(3)影响致癌物前体的形成;,(4)影响肠内的菌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美国黑人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是非洲黑人的8倍,原因是前者膳食中缺少纤维素。,.,11,纤维素对胆固醇的代谢有一定影响。可使胆固醇在体内转化为雌激素的量减少,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6.维生素与癌症,(1)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膳食中维生素A,尤其是-胡萝卜素,对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所有癌症的危险因素,随进食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量增加而减少。,.,12,-胡萝卜素的防癌作用,不仅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调节上皮细胞分化,而且是一种能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对吸烟人群调查发现,维生素A摄入量越少,肺癌发生率越高。,(2)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能降低胃癌、食管癌、鼻咽癌、口腔癌、肺癌、胰腺癌、子宫癌的危险性。,.,13,维生素C还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维生素E是天然的抗氧化剂。与微量元素硒协同作用,能更好地清除自由基,有效地阻止香肠、火腿等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在胃中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7.矿物质与癌症,(1)硒,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群硒摄入量、血清硒水平,与人类各种癌症的死亡率都呈负相关。,.,14,(2)钙,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远离赤道、阳光较少的地区,或摩天大楼高耸的地方,结肠癌发病率较高。,瑞典的调查表明,结肠癌发病率与牛奶的摄入量呈反比。,调查还发现,膳食中维生素D和钙较少的人,其患结肠癌或直肠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目前,还无确切的干预实验,证明补钙可以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15,二、预防癌症的膳食指南,到目前为止,内容最完善、实用性最广泛、科学依据最强的防癌膳食指南,是199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会出版的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一书。书中提出14条建议。,1.食物多品种,食用营养丰富的、以植物食物为主的多样膳食;选择富含各种蔬菜和水果、豆类的膳食,并选用粗加工的富含淀粉的主食。,.,16,应该使营养搭配适宜的植物性食物,占整个膳食的2/3以上,但不主张素食。,2.保持适宜的体重,避免体重过高或过低,将整个成人期的体重增加限制在5公斤之内。,3.坚持体力活动,从事轻或中等体力活动的人群,每天应进行约1小时的快步走或类似的运动,每周还要安排至少1小时的较剧烈运动。,.,17,4.蔬菜和水果,鼓励全年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400800克,使其提供的能量达到总能量的7%。,5.其他植物性食物,选用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并占总能量的45%60%。精制糖应限制在总能量的10%以内。每天摄入的多种谷物、豆及根茎类食物的总量,应达到600800克。应尽量食用粗加工的食物。,.,18,6.饮酒,反对过度饮酒。如果要饮酒,男性每天应限制在2杯以内,女性在1杯以内。1杯的量指啤酒25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白酒25毫升。孕妇、儿童及青少年不应饮酒。,7.肉类食品,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每天红肉(牛、羊、猪肉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应少于80克,最好选择鱼、禽类。,.,19,8.总脂肪和油类,油类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5%20%;限制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较多的食物;应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并且氢化程度较低的植物油,但也要限定总量。,9.食盐与腌制食品,每天从各种来源摄入的食盐不应超过6克,儿童少于3克,其中包括盐腌的各种食品。,.,20,10.食物储存,减少真菌对食品的污染,避免食用受真菌毒素污染,或在室温下长期储藏的食物。,11.食品保藏,容易腐败的食品,如不立即食用,应冷藏或冷冻。,12.食品添加剂或残留物,.,21,制定并监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杀虫剂及其残留物,以及各种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限量,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和监测办法。,13.烹调,不要太高温度烹调鱼和肉,不要吃烧焦的食物,更不要经常食用炙烤、熏制和烟熏的肉和鱼。,14.营养素补充剂,.,22,为减少癌症的危险性,建议人们应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成分,而不应依靠食用营养补充剂。,第二节饮食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除与遗传因素、年龄、体质、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等因素有关外,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饱和脂肪酸)、高纯度糖类,以及同时缺乏某些营养素,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23,一、脂类与心血管疾病,1.脂肪与心血管疾病,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膳食中总脂肪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膳食脂肪主要促进胆固醇的吸收,因而可使血胆固醇浓度增加。,脂肪种类比数量的影响更重要。,吃鱼较多的日本人,吃橄榄油较多的地中海沿岸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并不高。,.,24,调查资料显示,饱和脂肪酸占热量的百分数,与冠心病5年发病率(4050岁人群)之间呈正相关。,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2.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25,二、糖类与心血管疾病,很多研究证明,糖类的摄入量和种类,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关。,近20多年来,美国人冠心病居高不下,肥胖普遍,有人认为与精制的蔗糖消费量居高不下有关。,美国人每年每人消费食糖100斤。,血脂高可由脂肪引起,也可由糖类引起。,果糖比蔗糖在体内更易于合成脂肪。,.,26,膳食纤维能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三、维生素与心血管疾病,维生素E和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四、矿物质与心血管疾病,镁缺乏会引起冠状动脉凝血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发现,心脏病人血液中铬的含量平均比健康人要低40%。,.,27,五、酒与心血管疾病,每天大量喝酒的人,不但会产生脂肪肝,而且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英国的研究显示,大量饮酒的人,发生中风的比率,比不饮酒的人高36倍。,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脏扩大,患心力衰竭的危险增加。,六、科学膳食,控制心血管疾病,.,28,1.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2.减少盐的摄入量,研究表明,健康成人每天钠的需要量仅为200毫克,相当于0.5克食盐。,3.减少精制糖类,增加膳食纤维,4.增加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量多且质高,但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对心血管病不利。,.,29,应适当增加植物性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的摄入。,5.多吃蔬菜、水果,6.不吸烟,少饮酒,第三节饮食与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继发的维生素、水、矿物质代谢紊乱。,.,30,临床上,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1型糖尿病,是指这类病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必须靠注射胰岛素,才能维持生命。这类病人仅占糖尿病总数的不足10%。,2型糖尿病,是指这类病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需要比正常人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有效利用血糖。这类病人一般不需要注射胰岛素,只要控制饮食或口服降血糖药。,.,31,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水多、尿得多,消瘦乏力。生化指标的特点是:高血糖、尿糖、糖耐量减低。,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肾病、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甚至严重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一、不科学饮食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糖尿病在各国的发病率都明显增高。,.,3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最新医学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本都是吃出来的。,英、美科学家发现,是吃精制糖和淀粉,吃1020年吃出来的。,富含糖类的食品进入肠道后,会以极快的速度被消化吸收,并引起餐后血糖水平急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结果又导致血糖水平快速下降,产生血糖波动。长期的血糖波动,会使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产生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胰岛细胞衰退,出现高血糖,引起糖尿病。,.,33,二、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和方法,1.基本原则与要求,(1)保持总能量平衡,控制能量摄入,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合理摄入能量,使患者维持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2)保持营养素的平衡,糖类,.,34,摄入一定量的糖类,对于平衡而缓和地调节血糖是必需的。如果对糖类限制过严,糖耐量低下,体内供能需动用脂肪和蛋白质,使酮体生成增多,可引起酮症酸中毒。,一般成人患者每日需摄入250350克糖。最好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等。,含单糖与双糖的食物,如蜂蜜、蔗糖、精制糖等忌用。如要选用甜味食品,可用甜味剂代替糖。,.,35,脂类:选用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限制动物油的摄入,防止并发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蛋白质:多选用大豆制品、鱼、禽,伴有肝、肾疾病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降低。,维生素:与糖尿病关系最密切的是B族维生素,可改善神经症状;其次是维生素C,可改善微循环。,.,36,矿物质:补充钾、钠、镁等矿物质,是为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防止或纠正电解质紊乱。其中铬、锌、钙最重要,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锌是胰岛素的组成部分,补钙是为了防止骨质疏松。,(3)注意热量分配平衡,合理分配餐次:三餐热能分配为1/5、2/5、2/5或1/3、1/3、1/3;四餐热能分配为1/7、2/7、2/7、2/7;五餐热能分配为2/10、3/10、1/10、3/10、1/10。,.,37,平时进食的各类水果和零食,应计算其热能的含量,然后扣除主食相当热能的用量。,2.根据血糖指数调整饮食,血糖指数(血糖生成指数)是指一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血糖指数高的食品,升高血糖的能力强。血糖指数低的食品,升高血糖的能力弱。葡萄糖的血糖指数定为100。,.,38,.,39,.,40,.,41,.,42,.,43,.,44,.,45,3.饮食注意事项,(1)严格定时进食。当患者出现饥饿感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副食。,(2)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包括各种食糖、糖果、饼干、蜜饯等含精制糖的食品。,(3)不宜饮酒。,(4)不宜多吃水果。如果患者病情较稳定,可吃少量水果,但要减少主食的量。,.,46,(5)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不但可以降血糖,而且可以保持大便通畅。提倡多选用粗杂粮、如玉米、荞麦、燕麦等代替部分米、面,多吃蔬菜。,(6)增加含胆固醇低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鱼、禽肉等。,(7)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68克,以防止高血压。,.,47,三、慎重食用“无糖食品”,有些病人误认为某些“无糖食品”、“低糖食品”不含糖,放松了对饮食的控制,而使血糖升高。,许多“无糖食品”虽不含有蔗糖,但都是富含淀粉类的食品,血糖指数非常高。,当进食这些淀粉类食品后,淀粉可在肠道内迅速转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引起餐后血糖快速升高。,.,48,第四节饮食与肥胖,一、概述,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表明,我国成人超重为22.8%,肥胖率为7.1%。大城市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到8.1%。,大量观察证实,许多成人肥胖始于童年。,.,49,学龄前肥胖的儿童,在成人期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是非肥胖儿童的2026倍。,学龄期肥胖的儿童,在成人期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是非肥胖儿童的3.95.6倍。,对肥胖的防治,应从儿童时期抓起。,二、肥胖的原因,1.遗传因素,2.营养因素,3.运动不足,.,50,4.内分泌因素,胰岛素、甾体化合物(类固醇)、性激素的改变,都可引起肥胖。,胰岛素可以使食欲亢进,促进多食;类固醇改变脂肪的代谢形式,促进脂肪储存。,三、肥胖对健康的危害,1.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51,肥胖可导致儿童血脂浓度增加,血压增高。,(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肥胖可导致混合型肺功能障碍。,(3)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有不良影响。,(4)对儿童体力、智力、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2.肥胖对成年人健康的危害,(1)较高的死亡率,.,52,(2)患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骨关节炎、痛风、胆结石、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3)对各种应激的反应低下,不能适应环境骤变,不能抵抗各种感染等。,四、减肥膳食指南,1.调整饮食结构,(1)减少糖类食物,如含淀粉丰富的米、面等粮食、甜食等,使其仅占每日提供机体总能量的50%。,.,53,(2)限制脂肪的摄取量,尽量少吃肥肉、动物油、奶油等高脂肪的食物,控制其占每日总热量的20%25%。,(3)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使其占每日总热量的20%,可多吃些瘦肉、鱼、蛋、豆制品。,(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调整饮食结构的目的,是在限制能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所提供能量的比例。既减肥,又要保证机体正常需要。,.,54,2.改进饮食方法,(1)合理分配三餐,做到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夜间高于白天。,(2)睡前不要加餐,纠正吃零食的习惯。,(3)进食应避免过快。,(4)适量饮茶,少吃盐。,(5)改进烹饪方法,少煎、炸、炒,多拌、卤、煮,以减少用油量。,.,55,3.适当控制食量,减少高热量饮食,使机体输入的热量少于需求的热量,从而消耗体内堆积的过剩脂肪。,控制食量不等于禁食。,如果摄入的糖、脂肪过少,体内储存的脂肪转化的热量,不能满足人体正常活动需要时,会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56,控制饮食,既不能禁食,也不能减少得过快,要逐渐递减。,食量控制应无饥饿感,又要保持对正常活动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体重减少不能过猛,否则有损健康。,饮食减肥的同时,应适当增加体育锻炼。,饮食减肥应长期坚持,减减停停,往往反而刺激了食欲,减肥未成反增肥。,.,57,第五节饮食与骨质疏松,一、概述,1.定义,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异常,使骨的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性骨病。,据专家推测,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已达8000多万。,.,58,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确定,每年的6月24日为“国际骨质疏松症日”。,2.病因,骨质疏松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人种、遗传、性别、年龄、体重、营养、内分泌、运动、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其中,与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等因素关系最密切。,.,59,3.临床表现,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轻微外力便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尤其在髋部、脊椎、桡骨下端最多(统称为骨质疏松三大骨折)。,身高变矮,弓腰,驼背。,随着病情持续性发展,患者可感到全身乏力,不耐久立,常感到腰、背痛(持续性)、膝腿酸软,登楼、负重都可引起疼痛加重。,.,60,二、饮食于骨质疏松的关系,1.钙摄入不足,2.蛋白质摄入过多,蛋白质大量摄入时,可使尿钙排泄量增加。经尿丢失过多的钙,与骨量减少和髋骨骨折率升高有关。,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不宜过多,以每天80100克为好。,3.酸性食物,.,61,酸性食物会增加钙的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应尽量多地摄入碱性食物为宜。,4.蔗糖、盐、酒精、咖啡的影响,这些食物均易导致体内钙大量流失。过多地摄入这些食物,会增加体内钙从尿液或粪便中排出。,5.含磷食物摄入过多,体内磷过多,会影响维生素D在肾内转化,活性维生素D减少,钙的吸收减少,影响钙磷平衡。,.,62,同时,高磷可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骨质丢失增加。,应少喝可乐、浓茶等饮料。,三、饮食治疗原则,1.平衡膳食,膳食中蛋白质不得过高或供给不足。膳食中磷的适宜供给量为700毫克/天。,一些高磷食物见下表。,.,63,.,64,2.摄取充足的钙,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如鱼虾类、奶类、豆类、蔬菜、水果等。,3.注意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使骨量增加。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是补钙的关键。,4.注意烹调方法,谷类中的植酸、蔬菜中的草酸、过高的膳食纤维,都影响钙的吸收。,.,65,谷类用发酵的方法,可减少植酸的含量。,菠菜在沸水中烫一下,可除去部分草酸。,熬骨头汤时加点醋,有利于钙的溶出。,不能认为补钙越多越好。过多的钙,会出现便秘、结石,并影响铁的吸收。大剂量的维生素D,也会引起中毒。,第六节饮食与痛风,一、概述,.,66,1.痛风的定义与临床特点,痛风病是一组因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的异质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绝经后妇女。发病前常有漫长的高尿酸血症史。,临床特点是血清尿酸升高。尿酸在组织中,特别是在软骨组织中、骨关节、肾脏中结晶、沉着,四肢末端急性关节炎发作。,最常涉及足的大脚趾、跖趾关节,其次是踝、膝、肘关节,呈红、肿、热、痛与运动障碍。,.,67,2.痛风病的病因,(1)和嘌呤代谢失调有关。绝大多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正常水平。,(2)有明显的家族性,存在遗传因素。,精神紧张、疲劳、暴食、酗酒、创伤、手术及服用某些药物,常为此病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易发于肥胖患者,经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伴发。,.,68,二、饮食治疗原则,1.限制嘌呤,患者应长期限制嘌呤摄入,减少体内尿酸形成。急性期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黄豆、黄豆芽、畜禽内脏、鲢鱼、带鱼、海鳗、沙丁鱼、牡蛎、芦笋、紫菜、香菇、肉汤、鸡精等。,2.限制热能,限制热能,控制体重。体重最好能低于理想体重10%15%。但切忌减重过快。,.,69,减重过快,促进脂肪分解,更易诱发痛风病急性发作。,3.限制蛋白质和脂肪,高蛋白饮食易引起尿酸升高,加重痛风病的症状。应以植物蛋白为主。牛奶、鸡蛋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蛋白,不是嘌呤的来源,可随意选用。,脂肪可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使尿酸升高,应适当限制。,.,70,4.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充足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溶解。每天蔬菜1000克,水果45次为宜。,痛风患者易患高血压,还应限制食盐,每天摄入35克为宜。,5.多食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