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冲关测评:课内阅读C卷_第1页
辽宁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冲关测评:课内阅读C卷_第2页
辽宁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冲关测评:课内阅读C卷_第3页
辽宁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冲关测评:课内阅读C卷_第4页
辽宁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冲关测评:课内阅读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冲关测评:课内阅读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第一次到苏州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第一次到苏州,是随了父亲一道。本来以为读大学了,应该可以自己独自出这趟远门,可是终于遂了母亲的执着。父亲因为几十年前在苏州读的师范,也隐隐地有故地重游的心事,就一起上了路。到学校的当天我就出了一个洋相。傍晚带父亲刚踏进人声鼎沸的餐厅,我就在刚拖过的地板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手中的饭盒摔得老远。我连忙爬起来也不敢看看四周,只是默默地洗净了双手和碗筷,就又去打了饭和父亲一起吃起来。饭是我爱吃的米饭,菜则是一律的糖醋口味(这样的伙食我一吃就是四年)。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对面静静地坐着吃饭的父亲,却是居家一样的坦然。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待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很有感触的吧!从接到来自苏州的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竟然从来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个他一度相当熟悉的城市。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对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儿印象了吗?第二天正式报到,结束后我就陪父亲往教学楼那个方向散步。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有三四百米的路程,中间还有很大一片沟壑起伏的农田。巧的是靠近路边,有一个长满杂草浮萍和寥寥几株莲藕的水塘。水塘看来很少有人清理,水是那种看起来很脏的深绿,酷热中发出浓浓的臭味。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我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个素不相识的农人和我家乡的爷爷辈叔叔辈一样辛劳而充实。他们将自己的大滴汗珠凝成一个个丰年,在朴实而知足的心底珍藏。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繁荣,从来就不曾少了这些史册之外的人们。我的心似乎是重重跳了一下:不看文人看农人的苏州,也正如我的家乡一样亲切友善。很快我就将这里当作了真正的家乡。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1 . 用波浪线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2 . 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表露自己的疑惑,进而引出下文,使自己的疑惑得到解答。B因为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父亲对苏州已经淡忘了。C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州没有印象。3 . 体现父亲对苏州有所感触的句子是“_”。4 . 第段中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_、_”的品格,从而揭示了苏州_的原因。5 .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我的“出洋相”与父亲吃饭的表现形成对比,反衬了父亲的坦然。(_)(2)我吃苦耐劳的品质与苏州精神相照应,揭示了与苏州一见如故的深层原因。(_)6 . 结合选文说说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_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我又不敢,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被表盖保护着,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7 .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8 . 选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A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1)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_)(2)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_)(3)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_)9 .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睹就再也离不开它”的原因是什么?_10 . “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中“真是”一词在表达上强调了父亲的表给我_。11 . 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课内阅读。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12 . 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1)_(2)_(3)_(4)_13 . 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_的问题。14 .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_课外阅读。李大钊是这样教育子女的李大钊父母早逝,由祖父李如珍一手带大。祖父管教很严,不准他外出去看赌博,更不许他骂人、打架,否则就要受到种种处罚。如此严格的家教,对李大钊的影响很深。李大钊自己做父亲后,从祖父的家教中受到启发,同样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育。扫雪就是他教子实践中的一则小故事。 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李大钊对他的儿女们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孩子:“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呆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越扫越有劲15 .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处罚(_)严格(_)新奇(_)增强(_)16 . 李大钊为什么孩子们去扫雪?而孩子们的外祖母为什么不让去呢?结果如何?_17 . 从这则李大钊教子实践扫雪的小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_语段阅读除夕真闹热。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18 . 片段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_19 . 文中画线的句子勾画的画面反映了_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20 . 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_)、穿(_)、贴(_)和(_)、放(_)、吃(_),还要(_)。21 . 文中说“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语句,写下来_22 . “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_);“截然不同”的意思是(_)。23 . 这里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是属于_(详写略写),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有什么作用?_24 . 文段中对除夕、正月初一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_的特点。二、诗词曲鉴赏古诗阅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