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B卷_第4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小狗学叫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41分)1. (6分) 读拼音,写词语 gng dch jiosh fngtu jngshu zhdit_2. (14分) 给划线的字注音。 _眼泪笑眯眯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_毅力强大违犯禁令稍息犹豫3. (4分) 选字填空。 (1) 建、健 (1)康(2)设(3)身(4)议 (5)壮(2) 形、型 (1)状造(2) (3)态典(4)图(5)(3) 题、提 (1)问(2)字(3)纲(4)材(5)目(4) 遐、暇、瑕 (1)迩闻名目不(2)接应接不(3)(4)想联翩(5)不掩瑜(6)瑜互见洁白无(7)白璧微(8)4. (4分) 照样子写意思相反的词。 晚_后_多_阴_西_吞_5. (5分) 填空。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_的样子。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有关。6. (8分) 句子训练营。 (1)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改为“被”字句) (2) 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补全句子) 妈妈一边_,一边_。_一边_,一边_。(3)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拂动起来。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树上的小鸟叫起来。树上的小鸟_叫起来。天空中飘着气球。天空中飘着_气球。(4) 农夫被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修改病句)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7. (9分) 阅读智慧星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1) 本段文字有两处打比方的句子,请写出。 A _B _(2) 作者用桂林的山与_、_作比较,突出了桂林山的_、_、_三个特点。 (3)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_、从而进一步突出了桂林山_的特点。 (4) 作者在描写桂林的山时,运用了巧妙的手法:桂林的山像_、像_、像_、像 _像_,把山的形、色、势写得生动逼真。 8. (16分)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x j)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mngm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zhezho)。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i si s)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科学家经过_研究,_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1) 写出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_。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_次不同的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而是_和_(填字母)A眼睛 B耳朵C嘴(3)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雷达的天线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蝙蝠的耳朵雷达的荧光屏蝙蝠的超声波9. (14分) (2019六下东莞)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但谁都没有想起买一个灯泡上来换掉。父亲过来,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便下了楼,买了一个灯泡上来安装好,轻轻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一来,这灯就好了。”父亲担过身来,正对着我:“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我笑着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父亲没吱声。几日后,我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父亲拿过我的账本,将还款日期一栏勾掉,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我依然心里慜:“可是我觉得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1) 请给短文加个合适的标题:_(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 第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是对人物_描写,体现了父亲_。 (4) 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只填序号。 第自然段中“光明使者”是指( );第自然段中“光明使者”是指( )A.每一个路过的人B.文中的父亲和“我C.文中的父亲D.文中的“我”(5) 读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你认同文中父亲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6)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这句话的理解。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