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中财讯税务风险控制与规划系列之_第1页
000中财讯税务风险控制与规划系列之_第2页
000中财讯税务风险控制与规划系列之_第3页
000中财讯税务风险控制与规划系列之_第4页
000中财讯税务风险控制与规划系列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4:21:22,1,中财讯瑞昌财学院税务风险控制及税务规划系统之一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模块如何掌控生产与存货周转中的涉税重点胡俊坤教授主讲nthjk,实例一看看人家的气魄与胆识时间:2010年地点:美国俄亥俄州阳土敦市事件: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案例回放,04:21:22,3,总结1:识别存货舞弊有哪些指标?,总结2:怎样发现存货舞弊?发现存货舞弊有哪些好方法?四大测试方法介绍之前先明确目的:引以为戒,规避风险,总结3:有那些涉税风险点?1.两套账:朱总理的题词:不做假账2.仿造购货发票:假发票满天飞3.虚增存货:虚增存货很普遍最无耻的评估4.强力购买,04:21:22,6,假账是世界性公害!唯我更甚,实例2:存货抵扣凭证处理案例时间:2012年地点:上海市浦东事件:上海市浦东兰星化工有限公司2012年,公司购入原材料,价值8000万元,企业全部领用,所生产的产品也全部实现销售。购入的原材料中,供应方已开具7000万元的发票,另1000万元部分直到2013年4月份企业办理2012年度汇算清缴时仍然未开具发票。试问:尚未取得发票的1000万元的材料能否扣除?,04:21:22,8,寻找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结论:由于在汇算清缴期间时没有取得发票,因而不能扣除。看看我们的观点,04:21:22,9,总结:正确理解税法,掌握税收政策,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启示:依据政策是基础,即便是解释税法也需要以税法原则为根本。当税务机关不认同企业解释时,放弃并不是好选择,最佳选择仍然寻找次优政策,实例3:如何选择适合的现金折扣乐佳纺织品有限公司有关情况如下:信用期限为45天;销售额为100万元;管理成本为2万元;坏账损失率为1%;银行年利率为10%。该公司采用以下哪一种方案收益更大。,拟选择的三种现金折扣方案,确定适宜的现金折扣计算如下:A方案净收益:管理成本(1管理成本降低率)销售额(原坏账损失预期坏账损失)销售额账款收回可能性年利率(信用期限折扣期限)365天销售额账款收回可能性折扣250%+1000.5%+10098%10%25365-10098%2%=0.21,04:21:22,13,其他情况下的收益分析请看模型结论:适合的现金折扣政策要满足加速收款的机会,节省高于折扣的成本。,三个案例告诉我们:两天中做些什么:针对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模块所涉及的税务风险控制及税务规划进行分析,重点解决:如何发现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中的涉税风险点?用什么工具来控制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中的税务风险?用什么模型来计算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中税务风险的大小?,如何做好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中的税收规划?会计与税务在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有何差异?差异到底有多大?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过程中材料领用的处理技巧?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中税务规划方法?怎样通过成本结转方法实施避税?,这些我都想知道,请跟我来!,工具模型实例三位一体,本课程以生产环节为重,以存货周转循环为主,借助表格,依靠公式,在解决涉税风险的基础上,做好税收规划。在授课过程中首先挖掘生产与存货周转环节税收风险点,再根据税收风险点找到规避风险的路径和思路,帮助企业合理规划,进而达到既合理降低税负又规避税务风险的目的。本课程全面讲解生产与存货循周转环中的税务风险管控。,本课程“生产与存货周转循环模块如何发现并掌控七大环节涉税关键点”涉及的会计科目有:材料成本差异在途物资商品进销差价在途物资生产成本材料采购周转材料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发出商品研发支出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受托代销商品款,本课程由中财讯自主研发的“工具、模型、实例”三位一体、彻底帮助您有效管控税务风险,正确做好税务规划,轻轻松松做财务!,如果:把其它培训机构的培训班比成群山拱卫直插云朵的奇峰那我们就是:璇入九霄与群星相辉映的珠穆朗玛峰,工具模型实例三位一体,04:21:22,21,一、存货确认环节的涉税风险及税务规划,04:21:22,22,实例4:调整标准就能娶到媳妇?(如何区别存货与固定资产)时间:2010年4月、6月地点:江苏苏州事件:宏利享股份有限公司将一部分用于产品测试的仪器确认为存货,同时将一部分设备化整为零为存货。,04:21:22,23,2010年4月:企业从A公司购入检测仪器20台以供产品检测之用,单价1.8万元(不含税),总价36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6.2万元。企业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检测用料件36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6.12贷:银行存款42.12,04:21:22,24,2010年6月:企业又从B公司购入设备6台,设备单价为8.5万元(不含税),总价51万元。企业让B公司将设备拆分成零件,并要求B公司开具增值税,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为甲、乙、丙、丁等若干种零配件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款为8.67万元。企业财务部门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原材料甲、乙、丙等配件51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8.67贷:应付账款59.67,04:21:22,25,当年企业领用上述测试仪器与设备时分别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36贷:原材料检测用料件36企业组装设备领用甲、乙、丙、丁等零配件时:借:制造费用51贷:原材料甲、乙、丙等配件51,04:21:22,26,调整固定资产的标准就能把固定资产作为存货吗?化整为零就能实现固定资产与存货的转化?,04:21:22,27,核心与关键:区别存货与固定资产政策:存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案例:存货作固定资产检查之理由辨析,04:21:22,28,风险防控:风险点之一:流行观点就一定正确吗?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对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的限制,因而有一些人认为:企业可以制定内部资产制度,并在制度中提高固定资产的标准,进而扩大存货的范围,使一部分“固定资产”转化为存货,实现一次性扣除,04:21:22,29,风险点之二:化整为零未必行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购买固定资产时,通过化整为零策略,将固定资产转换成存货是可行的!实际上,这种策略并不可行。稽查案例:化整为零偷税案问题:固定资产转换为存货的意义大不大?,04:21:22,30,总结:存货确认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存货确认环节的最大风险就是将本不属于存货范畴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等有意无意地确认为存货!有意:增大费用扣除,减少利润,避免纳税!无意:业务不够,不能正确区别存货与固定资产!,04:21:22,31,案例5:我家欢迎您!(工程物资如何转换成存货筹划)时间:2012年地点:湖南长沙市事件:长沙金兰建材销售有限公司企业属于建材销售企业。2012年2月份,公司购入水泥、钢材等一批,价值(不含税)8000万元,拟用于企业厂房建造。企业取得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1020万元。企业直接记入工程物资科目。分录如下:,04:21:22,32,借:工程物资9360贷:应付账款9360该工程于2012年11月份结束,结束时,企业尚有2000万元(不含税)水泥与钢材未使用,企业作分录:借:原材料200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340贷:工程物资2340请问:企业如此处理有何不当之处?,04:21:22,33,工程物资与存货是有区别的(处理差异的具体规定)工程物资转换成存货是可以筹划的工程物资与存货的转换筹划结论1:尽管在会计制度上,存货与工程物资是需要加以区别的,特别是要求分开核算,但是在实际处理上,企业完全可以故意混淆,以获取税收筹划效益,04:21:22,34,案例6:来您家变个性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时,其计算依据是什么?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能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的计算基数的?案例:固定资产变性筹划,04:21:22,35,案例7:打击侵略者一般情况下,让固定资产倒插门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在很多时候,把固定资产“娶进”存货家的门可能会导致婆媳纠纷,老娘舅也没有办法解决的。倒插门的女婿,不孝当赶出家门,04:21:22,36,本案结论在大多数时候,把其他资产作为存货是有好处的,因为可以提前作为损益扣除。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提前扣除并不是好事,不仅不能减少纳税,反而可能增加税负。,04:21:22,37,本节小结:一般而言,存货与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必须加以严格区分,这是避免纳税风险的基本要求。但从纳税筹划的角度出发,某些特定时候,企业完全可以让存货对固定资产、工程物资进行招安,并一起打天下!,04:21:22,38,二、“原材料”及其相关科目涉税风险及其防控,04:21:22,39,你看到多少张脸?原材料风险就如这张图,很难说得清有多少,04:21:22,40,实例8:哪些进项不能抵扣时间:2011年6月地点:湖北武汉事件:通灵达机械有限公司公司购入中央空调用系统零配件,拟用于增值税产品生产车间中央空调系统零配件的维修更换。不含税买价5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税为85万元。企业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中央空调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85贷:应付账款585,04:21:22,41,公司购入中央空调系统零配件,用于增值税产品生产车间中央空调系统零配件的维修更换其中所包含的增值税进项就能抵扣了吗?看看政策的规定:国税发2005173号、财税2009113号、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标准(GBT14885-2010),04:21:22,42,目前,在增值税进项税额能否抵扣,以及如何抵扣方面,企业普遍存在着纳税风险。可以说,有关原材料存货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是企业在增值税上最为重要的风险点。跟我来:回顾一下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04:21:22,43,先看问题:下列存货中,哪些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A.用于不动产项目的购进货物B.用于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购进货物C.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D.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E.运输途中被盗窃的原材料损失F.水灾引发损失的在产品耗用的原材料G.购入的并安装于生产车间的中央空调系统H.企业技术开发中领用的购进原材料,04:21:22,44,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第十条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04:21:22,45,A.用于不动产项目的购进货物B.用于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购进货物C.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D.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E.运输途中被盗窃的原材料损失F.水灾引发损失的在产品耗用的原材料G.购入的并安装于生产车间的中央空调系统,?,04:21:22,46,H.企业技术开发中领用的购进原材料(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问题:如果当地税务机关允许抵扣,是否可以筹划呢?案例:研发领用材料应否筹划,?,04:21:22,47,除了进项税额抵扣之外,原材料还有其他什么风险?走马观花看过来不注意凭证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随意扩大原材料的范围以化整为零的方法将固定资产变为原材料将专项工程物资确认为原材料虚增原材料的采购数量,04:21:22,48,虚构农产品收购数量采购价格上弄虚作假,虚计成本非正常损失不将进项税额转出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作视同销售对外捐赠不确认收入用于赞助、广告、样品用途不作调整职工福利部门领用不纳税分配给投资者只作冲减处理偿还债务按照成本价结转,04:21:22,49,移送县区外机构销售不作任何处理次品、废品、边角废料等收入不入账估价入账后不冲销,重复计列成本随意改变计价方法,调节成本与利润长期以领代耗或以购代耗不务实长期账实不一致却不找原因不处理只见盘亏不见盘盈运杂费、装卸费核算处理不规范包装物收入处理漏洞多,04:21:22,50,霉烂变质的货物长期挂账不做处理抵顶加工费的材料、余料收入材料成本节约差长期不结转随意增大材料成本超支差,04:21:22,51,如何发现风险点:核对法:核对相关账户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比较法:纵向与横向比较盘点法:对存货进行盘点看看我们的工具中财讯税务风险控制系统,04:21:22,52,目的所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防控涉税风险有效开展纳税筹划,04:21:22,53,实例9:原材料核算,没凭证也行?时间:2012年3月地点:广东广州事件:泰星儿童玩具公司采购部门采购塑料棵粒一批,取得销售方收据,理由是开具发票价格为每吨6500元,而不开具发票每吨只有5500元。也就是说放弃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比索要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还合算。企业实际采购120吨。,04:21:22,54,风险分析:1、违反了现行会计法、税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相关法律规范对发票的规定2、结果得不偿失税收行政责任风险分析企业真实税收负担分析,04:21:22,55,案例10:增值税专用发票丢失的处理时间:2011年12月地点:江苏南通事件: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月份向A企业采购化工原料取得的A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丢失,并且,企业尚未进行增值税认证。于是与A公司联系,要求A公司重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同意A公司提出的承担增值税税款的要求。,04:21:22,56,问题与风险:增值税发票丢失了究竟该怎样处理?(国税发2006156号)二十八条与二十九条的规定要求对方重开发票承担什么风险?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七条及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真的不能重新开具发票吗?一些地方对丢失发票处理规定,04:21:22,57,延伸问题:A单位向B单位采购存货,B公司让其子公司C公司向A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A公司向B公司支付的货款,请问:此时,A公司取得的发票有何风险?销售单位与付款单位不一致时,企业采购存货存在怎样的发票风险?答案:国税发1995192号,04:21:22,58,归纳:发票差错补救策略1.补(重)开策略2.更正策略3.调整策略流行发票处理策略风险分析,04:21:22,59,筹划运用材料采购中的发票筹划无票不能抵到有票可抵筹划策略改变进货方式与挂靠优惠实现抵扣转换思路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04:21:22,60,案例11:材料采购数量,一场游戏一场梦?时间:20102011年地点:江苏苏州事件:苏州利衡有限公司为了增大增值税进项抵扣,同时虚增企业存货成本,将其他单位与个人的材料采购数量记入自己的账,04:21:22,61,案件回放:苏州利衡有限公司所谓的纳税筹划策略风险:满足偷税的全部要素风险发现路径:答案,04:21:22,62,案例启示:合同是可以造假的,发票也是可以造假的。但是资金流是不会说谎的。假付款,真提现呢?对方的付款方做不了假!,04:21:22,63,原材料数量造假风险类型化案例完全虚假采购数量既然已有入库单,为何却不见付款?(类似利衡公司N)非正常损失不剔除不管正常不正常,全部都作采购量?(下文介绍)低价品冒充高价品材料采购数量,岂可如此张冠李戴?思考题:虚构存货数量能不能构成偷税?,04:21:22,64,案例12:途中材料损耗,我的定额我做主?时间:2011年地点:湖南长沙市事件:长沙晶鑫有限责任公司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短缺,不区别原因,全部计入原材料成本,04:21:22,65,向B企业采购原材料一批,合同约定的数量为3000吨,不含税价格为240万元(即每吨800元)。但实际入库数仅为2400吨。造成原材料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运输途中存在定额损耗,并且发生了盗窃、车祸等。其中定额损耗为200吨,盗窃与车祸(企业方责任)损耗为400吨。企业作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2400000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408000贷:银行存款2808000借:原材料2400000贷:在途物资2400000,04:21:22,66,错误与分析:会计处理错误增值税处理错误企业所得税处理不当跟我来看看答案,04:21:22,67,风险化解:问题:提高定额,能不能化解风险?案例:为了抵扣进项税,定额也穿增高鞋?筹划与运用:把风险降低到最低,而不是零!零风险是不现实的只要不出轨,非常损耗进项税照样扣!,04:21:22,68,一点提示:定额也是有行业规范的!材料采购的损耗定额行业标准一般都在2%以下。现实中0.5%与1%的较多。当然,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但是在制定时,应当由供应、采购、工业、生产、技术确定,而不能由财会部门定。,04:21:22,69,例案13:“运保”费用是个框,什么都能装?时间:2009年、2010年地点:江苏泰州事件:泰州捷龙有限责任公司泰州捷龙公司改过去自己直接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为让运输公司代理办理运输保险,同时以向运输公司支付额外代理费的方式,将保险费用全部开进运输发票(具体案由),04:21:22,70,案例分析前,请看题:下列哪些费用可以计算抵扣增值税?A.运输费B.保险费C.装卸搬运费D.建设基金,04:21:22,71,问题:捷龙公司把保险费转换成了运输费后能不能扣除进项税额?能不能,政策说了算:1.国税函发1995288号:准予抵扣的货物运费金额是指在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上注明的运费、建设基金,不包括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04:21:22,72,2.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运输费用抵扣政策回顾,04:21:22,73,可不可以认为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就是运输发票?如果是,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捷龙公司筹划成功?回到发票才是根本(22条)看看税务机关的处理,04:21:22,74,结论与启示:业务转换与思路转变,无疑是我们防范风险与开展纳税筹划所必须的。但前提仍然是合法与守法,04:21:22,75,实际上,纳税人将在运输费用上做文章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将保险费转换为运输费应当算是小动作。更大的动作还有很多,包括完全直接虚开运输费发票,还有把建筑工程材料运输费用也计入一般原材料采购的运输费用中抵扣进项税。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工程材料运费可以男扮女装?,04:21:22,76,有时候,纳税人自己负责运输,没有装卸费用。但税务机关却过于左倾,发现纳税人没有装卸费的时候,就对纳税人的运输费用进行调整,使纳税人实际发生的一部分运费费用中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那么,对于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进行风险防控呢?用案例说话:自装自卸原料怎样避免进项转出,04:21:22,77,案例14:农产品收购发票,增值税管理的痛时间:20032005年地点:湖北襄樊事件:襄樊绿叶食品加工贸易公司在没有实际收购农产品的情况下大量自开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3年间虚构收购量36900余万元,多抵扣增值税计近4800万元。税务机关花费近一年的时间进行稽查,最确认企业偷税,法人代表最终被处刑事制裁,04:21:22,78,农产品收购发票,增值税管理的痛国家税务总局一直想取消农产品收购发票。事实上,其间也是乱象环生材料:农产品收购行业乱象与农产品收购发票一样的还有运输发票!改革进行时:财税201238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5号,04:21:22,79,发现并挖掘风险点!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与运输发票如何被发现?用案例说话:收购发票花,肚子被搞大,04:21:22,80,案例15(N会计制度已经停用):原材料加口添丁,初始计量该厘清时间:2011年9月地点:上海浦东事件:鑫乾建安有限公司公司购入建材一批,发生运输费用23万余元,企业作如下分录: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04:21:22,81,风险:采购材料的运输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是不是是太直接了?(该不该)小企业会计准则65材料运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可能面临怎样在的不利后果?(损益比较)材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能不能少纳税?(有没有必要,值不值),04:21:22,82,风险发现:目的:企业自查、内部控制、风险防控路径:检查材料采购明细账检查原材料明细账及单价变化管理费用变动率管理费用内科目大额支出案例:采购价在涨,产品成本却在降,04:21:22,83,结论与总结:会计与税法对原材料初始成本的构成都有明确和相当具体的规定,对企业来说,必须明确地划分,而不是有意无意地搞混。原材料初始计量的类型化案例:委托材料加工费变换货样也很累,04:21:22,84,筹划与运用:接受捐赠原材料,大家少才是真的好接受投资原材料,票据价款讲技巧,04:21:22,85,案例16:管理领用原材料,进项税额要转出?时间:2012年6月地点:武汉江岸事件:德隆机械有限公司国税局在对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公司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了企业外购原材料,其中2009年领用材料25.93万元,2010年领用24.57万元,2011年领用原材料27.51万元。企业所作的分录均为借:管理费用贷:原材料,04:21:22,86,按照增值税的规定,纳税人将其外购原材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时,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也就是说进项税额必须转出。因而,税务机关认定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方面存在差错,要求企业补缴增值税13.26万元,并加收税收滞纳金总计3.11万元。企业认可税务机关的做法,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作补税处理!,04:21:22,87,正确不正确,必须看政策(不是我认为)条例第十条、细则第二十三条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四项内容须记牢启示与结论: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知道股权转让为什么不征收营业税吗?,04:21:22,88,案例17:发出原材料计量,多种方法随便换?时间:2011年12月地点:江苏镇江事件:龙腾贸易有限公司公司经过测算,预计2011年的应税所得额较大,并且企业当年的原材料涨价幅度较大,因而企业于12月份作出决定,对全年的原材料核算方法进行调整,改先进先出法为后天先出法,并对原材料等账目全部进行调整。最终企业调减应税所得367.29万元,04:21:22,89,问题1:企业可以调整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问题2:发出存货可不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税收风险:多一份差异就多一份风险在会计与税收之间,企业应当避免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协调(上市公司例外)如果有差异该如何调整?,04:21:22,90,风险发现:通过怎样最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发现企业对存货计价方法作了调整呢?倒挤法延伸:调整存货的计价方法有没有必要?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可不可以通过存货计价方式筹划?国税函2007753号,04:21:22,91,结论:必须消除一种误区:后进先出法能够增大货物的销售成本。实际上,可能比其他方法更少一些。在新会计准则下,为规避通涨与原材料涨价给企业造成的影响,最好的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为移动加权平均法,04:21:22,92,案例18:职工福利费也能作挑选整理费?时间:2011年地点:上海杨浦事件:上海嘉利有限公司7月初,稽查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职工福利费超标,被补征企业所得税87万余元。于是企业开始着手对2011年的职工福利费进行筹划:,04:21:22,93,企业全年的原材料费用较多,达到2亿元左右,如果将每年超标的职工福利费作为挑选整理费记入原材料成本,那么,税务机关显然很难发现,于是,一批挑选整理费用,包括工资、加班费、奖金等资料等便产生了。企业作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挑选整理费贷:应付职工薪酬2011年计入材料成本的挑选整理费计387.91万元,04:21:22,94,风险分析:嘉利公司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纳税筹划(转换筹划)还是其他?风险发现:比较分析方法:企业原材料的单价是否有突变、原材料数量与挑选整理费比例是否均衡、挑选整理费的变动比率核对分析方法:员工工资与职工福利增减变动走访调查方法:调查仓库及生产人员,04:21:22,95,风险发现:不看广告,看疗效:用案例说话:职工福利费也可往材料成本里装延伸与启示:职工福利费超标,可不可以筹划?转换思路,海阔天空!,04:21:22,96,类型化案例:发出原材料计量,您能耍出多少花样福利部门领用材料,是否都按采购价?边角废料不见踪影,补税处罚哪能免?假领料真销售,一直挂账不用愁?原材料视同销售,怎样理解其精髓?委托材料加工费,机关算尽仍要受罪!材料水电不配比,只因企业出内鬼!,04:21:22,97,案例19:账面、库存不相符,责任该由谁来负?时间:2010年12月地点:湖北宜昌事件:宜昌胜利纺织有限公司年底,企业预测确定本年预计可实现利润400万元,这意味着企业于2005年发生的1900万元的亏损尚有300万元不能弥补完毕(亏损及弥补情况见下表),并且以后年度也不能再行弥补。,04:21:22,98,企业决策层要求财务等相关部门联合筹划:将实际领用原材料83200万元,调整为账面领料额为82897万元,即少结转原材料成本303万元。当然账面原材料结存量比实际原材料结存量多出238吨。,2011年,相关部门继续合作,在上半年即成功地将2010年少结转的303万元的原材料成本“多”结转完成。企业行为如何定性?,04:21:22,99,问题实质:少结转成本,增加应税所得!调整收益:永久性差异变成了时间性差异风险分析:少结转成本,多确认应税所得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偷税吗?,04:21:22,100,关键问题:有没有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满足不满足税法界定的相关行为有构成要素!风险处理:企业账实不一致的风险与处理,04:21:22,101,延伸分析:1.期末库存原材料结存盘点与调整问题(两种盘存制)存货盘存的避税筹划技巧2.企业的亏损如何不受弥补年限的限制(案例会说话),04:21:22,102,案例20企业清算时存货如何处理通达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于转产等方面的原因,拟将现有的企业注销。注销时尚有存货(不含税)成本价200万元,销售价340万元。申请注销时尚有留抵的增值税进项税额45.6万元。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请问:通达公司注销时,对于存货及其留抵的进项税额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04:21:22,103,涉税点:1、增值税:存货应否作销售?留抵税款是否需要补税?2、企业所得税:是否需要确认收入?政策与依据辨析,04:21:22,104,案例21“材料成本差异”如何才能无差异?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往往被企业用来调节利润,其中主要的是将超支差转入生产成本,将节约差留存差异账,有时为了调节利润,对差异不进行分配或者少分配案例:材料成本差异不结转,只因企业打着小算盘,04:21:22,105,案例22:周转材料,别转晕,得平安无事!周转材料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周转材料的发出环节。1.健全制度完善规范,是减少风险的保障2.周转材料,一次摊销好还是分次摊销3.包装材料包装物,租后再售合不合算?问题:包装物押金筹划真的有意义吗?收取押金缓纳税一家欢喜一家愁,04:21:22,106,案例23:建筑业务中材料的处理与筹划时间:2011年8月甲公司将一项工程承包给了乙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合同总价8000万元,其中包括设备款2200万元,建筑用材料款3500万元。试问:此项业务应当如何计算纳税?,04:21:22,107,涉税政策:设备与材料的营业税政策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政策,总是被让遗忘,甚至于被曲解。财税200316号,04:21:22,108,涉税点:设备与材料的区分权威依据:建设工程计价设备材料划分标准具体的标准与依据参考解释:存货与固定资产,04:21:22,109,涉税点:发票的处理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开具发票?合同涉税处理甲购发票能否入账?不能不考虑的风险!,04:21:22,110,涉税点:建筑工程中材料与设备的筹划甲供材料就一定需要缴纳营业税吗?延伸:甲供设备的一般筹划甲供设备的特殊筹划:突破常规才能得胜利,04:21:22,111,三、“库存商品”及其相关科目的涉税风险与防控,04:21:22,112,库存商品风险概括:库存商品的风险基本上与原材料等的风险相似。比如说库存商品的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以及存货的期末计量等。但存货本身也有独立的风险:,04:21:22,113,1.将已经完工的产品但未销售部分不计算产量2.将半成品、废品冒充库存商品顶库3.将完工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福利部门等部门不计算产量;4.将完工产品用于检验品、展览品、样品以及赠送等不计算产量;5.随意变动成本计算方法,改变成本计算方法的。6.不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正确核算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04:21:22,114,7.主营业务成本会计处理与税法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不进行纳税调整;8.有无将甲产品(劳务)成本按乙产品(劳务)成本结转的情况;9.“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业务成本”结转时间不一致。10.虚计销售数量,多转主营业务成本;11.计价不正确或有意改变计价方法,导致多转销售成本;,04:21:22,115,12.对发生销货退回的,只冲减收入不冲减销售成本;13.在建工程等非销售领用产品所应负担的成本,挤入“主营业务成本”。14.长期挂账的发出商品是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15.代销收入不入账,延缓实现销售收入时间的问题。16.计提存货减值准备不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7.商品进销差价核算不规范,04:21:22,116,如何发现风险点:1.结合“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核实有无视同销售2.结合“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等账户,核实视同销售处理。3.结合“金融资产”有关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付款”、“营业外支出”等账户,核实企业有无用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偿债或对外捐赠等未作视同销售处理。4.结合“生产成本”、“原材料”或“库存商品”明细账5.结合“库存商品”、“原材料”等存货类账户明细账,04:21:22,117,6.查阅相关合同和负债类账户的明细账,审核是否存在以货抵债事项;7.检查“库存商品”、“原材料”、费用、成本等账户,看是否有红字冲减记录,并查阅原始凭证,看是否属销售残次品、废品、材料、边角废料等取得的收入;8结合投入产出率、企业消耗定额、废品率等指标分析企业残次品、废品、材料、边角废料等数量9.确定减免税项目和应税项目的范围10.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单”和“产品入库单”与“库存商品”明细账的收入数核对,看完工产量与入库数量是否相符;,04:21:22,118,11.结合“生产成本”明细账与仓库“库存商品保管账”收入数核对12.根据生产车间的产量记录与产品收入凭证核对是否相符13.根据投入产出法计算应产出产品数量,并与入库、入账产品数量核对是否相符。14.完工产品成本分配方法的发现会计和税法差异15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定额法)的检查发现会计和税法差异用我们的工具与模型,04:21:22,119,案例24商场收取进场费,增值税能变营业税时间:2010年2011年地点:江苏南通事件:南通新世纪商场新世纪商场将向工业企业收取的平销返利改成为增值税进行纳税筹划,使相关收入从适用17%的税率调整为适用5%的营业税税率,取得降低12个百分点流转税负的效益。,04:21:22,120,事件回放:新世纪商场(甲)与某工业企业(乙)商定:甲设立专门柜台销售乙的商品,每月根据所销售产品金额的5%收取销售费用。2010年甲实现销售3800万元,向乙收取销售费用190万元(38005%)。2011年,两企业续签合约,仍按商品销售额的5%收取销售费用,全年甲实现销售4000万元,向乙收取费用200万元(40005%)。商品的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04:21:22,121,根据国税发2004136号的规定,此时,甲企业收取的销售费用是与商品销售金额挂钩的,因而应当计算冲减增值税进项税额:2010年应冲减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90(117%)17%27.6068万元;2011年应冲减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00(117%)17%29.0598万元。而对于乙企业来说,向甲企业所支付的款项只能作为销售费用,并不能冲减增值税销售收入。,04:21:22,122,考虑到营业税税率仅为5%,比增值税17%的税率低了12个百分点,因而,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考虑,有人建议选择缴纳营业税而非增值税。即将合同收费条款修改为:2010年,每月根据占用场地和柜台使用量收取15.8333万元(19012);2011年,每月根据占用场地和柜台使用量收取16.6667万元。由于修改合同后,商业企业所收取费用的依据是场地和柜台的使用量,因而应当缴纳营业税:,04:21:22,123,2010年应缴的营业税为:1905%9.5万元;2011年应缴纳的营业税为:2005%10万元。与筹划前相比较,可以发现,缴纳营业税时,企业2010年和2011年合计少缴纳税款:37.1666万元。请问:这一筹划思路是否准确可行?不看答案不知道,一看答案吓一跳请看答案,04:21:22,124,总结:平销返利并不需要筹划案例启示:筹划,别简单地拿来筹划,需要注意风险筹划,放弃也是选择,04:21:22,125,案例25外购商品整理费,处理核算须分类时间:2012年7月地点:上海浦东事件:浦东鑫源公司浦东鑫源公司购入材料,发生商品整理费用5万元,企业作如下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50000贷:应付工资50000,04:21:22,126,看行业、看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第一条风险点:不同会计制度之间存在差异,纳税人应当避免发生混用目前企业会计制度的混用是非常普遍的。,04:21:22,127,结论:防范涉税风险与实施纳税筹划,仅仅关注税法与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制度间的差异是不够的。,04:21:22,128,案例26库存商品对外捐赠,确定价格得算准时间:2011年12月地点:上海虹口事件:上海美鹂商业批发公司美鹂公司拟通过民政局向向某灾区捐赠商甲1000件,该品不含税购入价800万元,不含税销售价格1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未发生捐赠时公司的会计利润为9000万元。公司可以选择两种方案进行捐赠:其一,以成本价进行捐赠;其二,以销售价进行捐赠。,04:21:22,129,风险提示:一种误区:认为实物捐赠支出(营业外支出)额度越大越好。案例分析一般模型选择风险:为规避纳税调整,企业可以直接按照税法的规定处理,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选择,04:21:22,130,风险分析:1、捐赠方向:公益2、捐赠途径:县级以上及非盈利3、捐赠方式:直接与间接4、捐赠额度:比例与基数5、捐赠凭证:捐赠专用收据6、双重调整:收入与支出7、价格确定:实物捐赠财税2008160号捐赠细节,04:21:22,131,案例27已销商品成本一定要提前扣除吗?时间:2012年3月地点:上海普陀事件:上海静恬商贸公司关于商品已销,但发票未到时,汇算清缴中可不可以扣除的税企争执!,04:21:22,132,静恬商贸公司于2011年11月底购入商品一批,合同成本870万元,运输及保险费用30万元。该批商品已于当年12月底前销售。2012年3月,企业在进行汇算清缴时,采购发票仍未到达。企业向税务机关咨询后,税务机关认定应当按照34号公告处理,即未取得发票的不得扣除。征纳双方间发生争执。先看政策。政策是不会争的。34号公告税法条例,04:21:22,133,如果不许扣除,企业该怎么处理?退一步海阔天空!且听我分析不听不知道,听了睡好觉,04:21:22,134,案例28产品送外地销售,仍在本地纳税!企业设立于A县城,在B市设立有分支机构。现将其产品从A县城移送至B市进行销售,企业不想在B地缴纳增值税,因为A地适用的城建税税率为5%,而B市适用的城建税税率为7%。试问:企业应当如何进行纳税筹划?,04:21:22,135,这是一个视同销售问题:移送外地视同销售是有条件的:(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如何不作视同销售呢?请跟我来找答案,04:21:22,136,四、成本费用相关科目的涉税风险与防控,04:21:22,137,成本费用相关科目都有哪些风险点?1基建部门、职工福利部门发生的料、工、费直接计入成本、费用,2对外投资发出的存货成本、费用等挤入成本、费用3将因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材料短缺挤入成本并少转进项税4提供劳务收入未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劳务收入5以非货币形式取得提供劳务收入,是否按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04:21:22,138,6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