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教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教后反思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问题的提出】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文学素养。因此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不少文言文。如何教好文言文,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都要认真思考,潜心研究的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老师逐句翻译,学生逐字逐句记。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一篇文言文学完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颇感枯燥乏味。现以湖心亭看雪这篇文言文教学为例,谈谈本人如何通过次不同的教学方式,摸索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目标:1.诵读积累,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提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引导学生理解、学习作者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前准备:1.借助注释、工具书,对作者、课文有大概了解;2.预习课文,疏通文义,发现并提出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次授课设计 设计思路:由老师讲解、分析课文,学生听讲、质疑、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作特色。 (一)导入新课:由描写西湖的古诗词引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投影展示。 (三)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2.有节奏地朗读。 (四)朗读课文:正音释词,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教师提示以下字音: 更(?n?)定毳(cu)衣雾凇(sn?) 沆砀(hn?dn?) 一芥(ji) 2.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多媒体显示文言词语解释)。 3.教师串讲课文,疏通文句(多媒体显示主要译句)。 4.多媒体显示全文翻译。 5.学生朗读词语解释、课文翻译。 6.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7.学生齐读课文。 (五)分析课文: 1.归纳段意。 2.概括中心。 3.简析写作特色。 理解白描手法的运用。 体会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特色。 (六)课堂小结: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让我们颇为感叹。只是应该批判地对待作者消极避世的情绪。 (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翻译课文。 教学成效与反思: 成效:课前的预习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教师耐心地讲解词义,疏通文句,分析课文,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基本能理解。 不足: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纯粹地听、机械地记,并没有认真地动脑思考,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 改进措施:针对这些问题,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同备课组教师共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即课堂上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加强朗读;让学生能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学生能讨论交流,质疑解难;让师生、生生互动,共同探讨,合作探究课文有关问题,学生主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次授课设计 设计思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探究理解课文。 (一)激趣引读,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杭州西湖的,再创设情境,用“西湖泛舟”图片投影,引出西湖。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张岱的一篇小品文,跟随他去西湖的湖心亭走一遭,去看雪。看看他又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教师范读小品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 2.理解文意:学生圈点勾画,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同时质疑解难。 3.感知课文内容。 作者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 明确: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 作者在湖上看到怎样的雪景? 明确: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三)自主探究,理解课文。 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 1.你觉得作者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交代这些都是为了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2.你能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吗?在写景上,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营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依的伤感。 3.既然是写景,作者为什么又用近一半笔墨写人,最后还用舟子的话作结,说到了“痴”,这样有何意义? 明确: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 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说明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这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四)课外拓展,对比理解。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之处。 提示: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则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1.小结课文。 课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我们应该认真体味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2.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 课外收集描写西湖的诗文作品,并相互交流。 教学成效与反思: 成效:本次教学重视学生的“读”,通过诵读,学生初步体会文章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慢慢体会,再通过表达与同学交流。学生动脑、动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相比第一次教学,教师讲得少了,教师主要起引路人的作用,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更高。 不足:学生自主学习多,而一起合作讨论交流不够,师生互动多,而生生互动少。 改正措施:针对此问题,我们备课组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即加强生生互动,且互动最好形式多样,并增加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的时间。 第三次授课设计 设计思路:加强朗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特别体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义,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了解。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齐读课文,师生互助完成朗读节奏的划分。 (四)合作释疑,理解文意:先围绕课前布置的预习问题自主学习,然后以同桌为单位互问互答,最后老师点拨,多媒体显示主要问题答案。 1.课题:湖心亭在哪个地方?谁去湖心亭看雪? 2.作者:张岱是哪个朝代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正音:互相选出课文中的生字给对方正音。 4.释义: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给对方解释。 5.译句: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给对方翻译。 (五)合作探讨,研究问题。 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质疑、讨论前3个问题,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发言,最后老师小结。 对第4、5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学生一起探讨、质疑。 1.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大意来评价一下吗? 明确: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为痴行,绘痴景,现痴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3.结尾引用舟子的话,是贬?是褒? 明确:舟子本意是贬,因为不理解“我”大雪中独往西湖的意趣。作者引用是褒,“痴”亦指追求理想境界的执著精神。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4.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5.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学生分组探讨了前3个问题,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与写作特色结合起来,探讨第4、5个问题,重点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片段: 师:大家能说说这篇叙事散文写了何人在何时干了什么事情吗? 生: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喜遇知己与之畅饮而别的事情。 师:很好。由此可知文章中既写了人的活动,又写了雪景。那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雪景呢? 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大家一起朗读上面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西湖雪景。 生: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人像两三粒人影罢了。 师:想象一下这幅画面,用几个词概括西湖雪景特征。 生:清新、悠远。 生:宁静、淡雅。 师:大家想一想这种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勾画景物的写法叫什么手法? 生:白描。 师:对。你能简要分析一下文中白描手法的作用吗? 生: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概括描写,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生: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 生: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 师:很好,你们认为白描是不是只用于写景呢? 生:不是,如描写人物也可简单几笔勾勒人物的外表神态等。 师:对。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多运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如鲁迅在故乡中描写的杨二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作者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杨二嫂这个人物,使人难忘。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将慢慢体会。 师:这么冷的天气,雪后西湖人鸟声“俱绝”,作者却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 生: 超凡脱俗、 孤芳自赏。 生:作者行事很特别,课文表现了他的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愿意与世俗之人为伍的心态。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热爱自然,痴迷自然。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师: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生:文章开头叙事,中间写景,在叙事写景中抒发作者感情。 师:对。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六)赏析拓展,互动释疑。 1.赏析拓展: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试将与本文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或自己欣赏的地方找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解疑品评,推举其中优秀或无法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2.运用白描手法写一写你的同桌,200字左右。 教学成效与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新教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朗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此举利用听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读能力。学生在朗读中领会了文章的意义、意境以及句式美,不断深化了对文意的理解。 2.探究交流:本节课无论在理解词义、疏通文意,还是在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课文主题及写作方法时,都采用了探究交流学习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研究总结】 三种教学模式,第一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第二种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参与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老师归纳总结;第三种以教师为主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力资源专员招聘笔试备考要点与试题集
- 2025年站台安全门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钢)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经济与商务咨询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年化妆品原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抗滴虫病药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虚拟轴坐标测量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行李自动分检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植物施药保护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2025企业销售人员劳动合同
- 2025年甘肃省工会系统招聘工会工作者18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华东阳市人民医院公开招聘编外人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宿迁沭阳县司法局招聘人民调解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白内障手术培训课件
- 民族宗教知识课件
- 西藏朗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科学版(2024)一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表格式)
- 2025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药学硕士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水彩画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