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_第1页
【浅谈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_第2页
【浅谈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_第3页
【浅谈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_第4页
【浅谈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 浅谈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 刘伟军 张佩华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0051) 摘 要:概述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对车内环境的影响及国际上相关的检测标准,并举例说明。关键词:汽车内饰纺织品,检测,标准,雾化,气味,有害气体 :TS107. 7;U465. 4 :A :1004-7093(xx)08-0041-03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昔日的奢侈消费品汽车(主要是轿车)已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年6月制定的汽车产业发展指出:中国汽车业要在xx年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届时中国要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产品满足大部分国内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汽车空间狭小,车内空气量有限,加上汽车密封性比较好,因此汽车车内的污染比室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汽车内饰纺织品在汽车内装饰中应用广泛且在车内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因此对汽车车内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汽车内饰纺织品对车内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雾化、气味、有害气体。欧美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汽车车内污染问题进行研究,汽车内饰纺织品的检测标准比较严格和完善,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落后,对汽车内污染的检测至今仍采用室内环境标准。本文概述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对车内环境的影响,介绍国际上相关的检测标准。 1 雾化特性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雾化特性,是指汽车内饰纺织品挥发出的以气体形式存在的微小的物质,在汽车中温度较低的地方冷凝,特别是在挡风玻璃 1 上。这种冷凝物在汽车玻璃上特别是冷凝在前 风窗玻璃上的能力,形成致使玻璃模糊不清的一层薄膜。在这层薄膜物质中人们可以找到诸如粘合剂、阻燃剂等物质。在灯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这种烟雾可能妨碍视线穿过前车窗玻璃,给驾驶员正常行驶带来影响。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雾化并非源自汽车内饰纺织品本身,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助剂是雾化的主要原因。汽车内饰纺织品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拉幅或精练,会因为在纱线染色、整经、织造和后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助剂的积累而 2产生严重的雾化现象。在汽车内饰纺织品中绒 类织物正面的纤维表面积相对较大,雾化现象也相对严重。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雾化检测可参照的标准如下:德国工业标准DIN 75201、英国标准BS AU 168:1978、美国机动工程师协会SAE J1756:1994、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D5393。 德国工业标准DIN 75201中标准化的测试过程,试图对汽车内饰纺织品的雾化现象进行模拟。将被测的试样加热,使其散发出所含的化学物质,并凝聚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这整个过程在一个直 41 :xx-07-20 作者简介:刘伟军,男,1980年生,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汽车用纺织品的研究。 径为8cm 的玻璃缸中进行。在该玻璃缸底部安置测试材料,然后将其试样加热到l00C 。之后再用一块冷却到2lC 的玻璃板将玻璃缸封住。根据测试类型的不同,板的表面或者为玻璃或者为铝 3 。如图l 所示。箔 下,新车的气味还是人们期望中的汽车特性。许多汽车制造商仅简单地要求汽车内饰纺织材料必须没有任何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然而随着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汽车车内气味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图l 汽车内饰织物雾化装置示意图 2 雾化测试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反射性测试、重量测试 2 。 ! . ! 反射性测试 通过反射性测试人们可以确定,在化学物质凝聚在玻璃板表面的3h 中,玻璃表面的反射过程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项测试的目的,是使玻璃板表面尽可能少地失去其反射能力,也即被分离的物质尽可能少地对玻璃的光学性质产生影响。但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凝聚物的飞沫和晶体会产生不可预期的和不可控的影响,因此对这种测试存在争议,人们常常用重量测试替代之。! . #重量测试 重量测试确定了保存l6h 后凝聚在铝箔上的物质的量。这可以通过用微电子秤对铝箔重量进行再称量来实现。确定的量通常在毫克的范围内。 在这两种测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测量前的实验品及需要测定数值(反射活动或重量)的凝聚物都必须保持干燥,因为水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通常情况下,汽车制造商通过改变试验的加热温度、时间和冷却温度来达到更高的测试要求。 2 气味 对于刚刚拥有新车的消费者来说,车内空气的气味是第一个通常也是他所知道的唯一的空气。气味很少被列为“污染物”,很多情况42 用于汽车内饰的各种材料是汽车车内气味的主要,它们或多或少具有气味。包括汽车内饰纺织品在内的所有汽车内饰材料必须采用更好气味的,显然,必须改变特殊材料特别是气味浓烈的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更重要的是汽车车内气味是所有内饰材料气味的简单相加的结果,单个的改善不会被认为达到了总体改善。这可以通过气味测试中的“之前之后”比较原则得以确定,即比较单个材料气味改善之前与改善之后车内整体气味是否得以改善。 汽车内饰纺织品的气味检测可参照的标准如下:美国机动工程师协会SAE J35l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第270项。 德国汽车制造业对气味测试过程的统一规定,列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第270项。这一条款试图使相关的车用测试材料达到尽可能好的状态。根据材料大小和重量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在对气味进行评价之前,也分三种情况进行存放。这样可以在测试中将零件的安装位置考虑在内。那些须在阳光下暴晒的零件自身温度会有很大提高,在对这些零件进行测试前,须在80C 的情况下先保存2h 。又如,对于处在脚部区域的零件,适用于第2种保存情况,它们必须能够适应24h 保存在40C ,同时附有水的情况下。对纺织品湿度的测定在一个封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保存时间结束后将玻璃容器打开。之后,一个至少由3人组成的气味评定小组对玻璃内物质的气味进行评定,按照该标准的评分模式打分,这类似于德国体制中的评分方式。分类结果大部分是3分(气味明显,但并 无妨害)和4分(有妨害) 3 。另外,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几年前首次采用“电 子鼻”测量汽车车内气味,即通过电子装置分辨车上散发味道的,从l 分至4分通知车主(4分代表恶臭)车上是否有长时间吸入令人不愉快的味道。相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标准而言,该方法更加简单且有效减少了人为不确定因素。 “污染物” 出的甲醛,并进行收集。下一步,是对这一水解阶 3 有害气体 汽车车内有害气体主要有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有害气体主要汽车内饰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含有害物质的化学制剂。如:与泡沫塑料的粘合过程中所使用的粘合剂以及在阻燃加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这些产品在高温条件下挥发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超标后,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损害。如异味刺激咽部,易引起咽部疼痛,引发感冒;异味刺激眼部,影响视觉,给行车带来不安全隐患;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车内,还会给人体造成更为严重的疾病。 汽车内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因此对车内有害气体的检测标准远高于室内有害气体的检测。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第275项是关于汽车车内甲醛含量的检测的,该标准设置了甲醛的车内使用条件。不同于已经设置了相关测试标准的家具行业,对于汽车制造业,必须设置不同的温度。为了模拟极端情况,选择了60C 。实验材料须在封闭的实验容器中保存3h ,并进行水分测定。装入实验容器里的物质也不能像家具模拟实验中那样,为每立方米对1平方米的比例。在车内空间,每立方米使用的材料要多得多,这一点人们必须考虑在内 4 段进行研究,查明水中甲醛的含量。最好所得期望值描述了汽车内饰纺织品甲醛的潜在甲醛散发量,这一期望值还与内饰纺织品的重量有关。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对车内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了国际上相关的检测标准。由于我国相关检测标准还没有正式颁布,未进行阐述。但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对车内环境的影响应该予以重视,研制和应用低污染和无污染物的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利于提升我国汽车品质,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钱东平,陈运能. 汽车内装饰用纺织材料烟雾特性测 定. 产业用纺织品,1996,14(3):2628 2 Fung Waiter and Hardcastie Mike. Textiies 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UK :Woodhead Pubiishing Ltd. ,xx. 211213 3 Harch P. Estimation of Amounts of Voiatiie Substances as Appiicabie to Stenter Frames for Automotive Fogging. Dornpin :Internationai Man-Made Fibers Congress ,1993. 5160 4 Geiger Luessmann H (Audi ). Emission from Vehicie In-terior Components Containing Textiies and How to Re-duce Them. Dornpin :Internationai Man-made Fibers Congress ,1999. 93103 。 除了实验材料的水分外,实验容器中也要注水,并测定水分含量。这样就营造了一个持续湿润的环境,模仿了所需的条件,并为可能发生的甲醛的水解分离做好了准备。另外,水还能溶解散发 Harmfui Substances Testing for Automotive Textiies Interiors Liu Weijun ,Zhang Peihua (Coiiege of Textiies ,Donghua University )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iy introduced the harmfui substances eff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