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10229—2001 螺纹铣床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_第1页
JB 10229—2001 螺纹铣床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_第2页
JB 10229—2001 螺纹铣床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_第3页
JB 10229—2001 螺纹铣床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_第4页
JB 10229—2001 螺纹铣床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螺纹铣床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 0229 2001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01 03 29批准 2001 07 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第 3章及 4 2 6 3、 4 3 2 3、 4 6 2、 5 2 6 1、 5 3 2、 5 6 2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根据 5760一 1995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结合螺纹铣床的结构特点制定的,是对 5760的补充和具体化。本标准在编写规则上符合 T 16755 1997机械安全安全标准 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的要求。 与本标准相配套的标准有: T 5573 1991 螺纹铣床 精度; T 6605 1993 螺纹铣床 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圆柱齿轮机床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第二机床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林、韩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螺纹铣床安全防护的主要技术要求、措施和评定。 本标准适 用于最大铣削直径至 32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893 1982 安全色 T 3167 1993 金属切削机床 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 T 5226 1 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T 6527 2一 1986 安全色使用导则 T 6576 1986 机床润滑系统 196一 1987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T 15706 1 1995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 本术语、方法学 T 15706 2 1995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 2 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5760 1995 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T 16769一 1997 金属切削机床 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T 8356 1一 1996 机床包装 技术条件 T 8356 2 1996 机床包装箱 3 机床的危险 3 1 机械的危险 3 1 1 机床外露部分的尖棱、尖角、凸出部分和开口可能导致人员刺伤及划伤的危险。 3 1 2 溜板纵向运动可能超出行程范围导致的危险。 3 1 3 机床飞轮旋转可能导致缠绕及甩出的危险。 3 1 4 外露带与带轮在运动状态下可能导致卷入及缠绕的危险。 3 1 5 因位置原因,花键轴、进给丝杠在运动状态下可能导致缠绕的危险。 3 1 6 控制系统设计不当或失灵可能造成 的危险。 3 1 7 润滑不当可能造成的危险。 3 1 8 冷却不当可能引起的危险。 3 1 9 切屑飞溅可能造成的危险。 3 2 动力系统的危险 3 2 1 触电的危险 3 2 1 1 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可能导致触电的危险。 3 2 1 2 带电体的屏护不当可能导致触电的危险。 3 2 1 3 电气设备接地不良可能导致触电的危险。 3 2 2 电气设备因保护不当引起的危险 3 2 2 1 电气设备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可能造成其损坏。 3 2 2 2 电动机过载可能导致其损坏。 3 2 2 3 电源中断或电压降落引起电气设备误动作。 3 2 3 紧急状态引起的危险。 3 2 4 液压系统压力变化造成液压控制部位误动作引起的危险。 3 3 噪声的危险 由于噪声不符合规定而导致人产生听力损害及产生身心疾病的危险。 3 4 材料产生的危险 机床零部件材料选用不当可能产生的危险。 3 5 机床设计时忽视人类工效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 3 5 1 机床手轮、手柄的操纵力过大影响操作者的健康。 3 5 2 机床操作手柄由于安装高度不当而影。向操作。 3 5 3 照明不符合规 定引起的危险。 3 6 安全防护措施不当产生的危险。 3 7 未提供必要的使用信息可能造成的危险。 3 8 包装储运不当可能造成的危险。 4 安全要求和措施 4 1 一般要求 4 1 1 应通过设计尽可能排除或减小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一般可按 T 15706 1 1995中 5 1 5 3及 T 15706 2 1995中第 3章的规定执行。 4 1 2 对于不能排除的危险,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4 1 3 对于某些不便防护的危险,应在使用说明中给出使用信息,必要 时还应在危险部位附近设置警告标志。 4 2 机械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4 2 1 可能触及到的外露部分应尽量平整、光滑,不应有可能导致刺伤或划伤人员的尖棱、尖角、凸出部分和开口。 4 2 2 溜板纵向运动应设有可靠的限位装置。 4 2 3 机床飞轮应采取切实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在运动中不会因其松脱、甩出及缠绕而出现危险。 4 2 4 外露带和带轮应设置防护罩。应在遮蔽危险部位的防护罩内表面、挂轮箱内表面涂上安全色,以提醒操作、调整和维护人员注意危险的存在。安全色的使用应符合 893和 T 6527 2的规定。 4 2 5 因位置原因,在运动中可能造成缠绕危险的花键轴、丝杠应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 2 6 控制系统不应有导致危险情况的出现。 4 2 6 1 电力偶然中断,不应给人员造成危险;电力重新恢复后,机床不应自行起动。 4 2 6 2 按钮、指示灯、开关等控制器件的位置应确保操作时不会引起误操作和附加的危险。 4 2 6 3 控制器件应清晰可辨,易于区别,必要时应设置表示其功能或用途的标志。标志一般应符合 T 3167的规定。 4 2 6 4 控制器件的颜色应符合 T 5226 1一 1996中 10 2 1和 10 3 2的规定。 4 2 6 5 在每个“起动”控制器件附近应设置一个“停止”控制器件。在每个操作位置应设置一个紧急停止控制器件,紧急停止控制器件的动作不应影响保护操作者或机床装置的功能。 4 2 7 润滑系统的安全一般应符合 T 6576 1986中 5 9和第 7章的规定。 4 2 8 冷却系统应能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4 2 8 1 机床应能有效地回收冷却液,应设置防止冷却液飞溅的防护挡板。 4 2 8 2 冷却液喷嘴应能方便、安全、可靠 地固定在所需位置上。 4 2 9 应设置防止切屑飞溅的防护挡板。 4, 3 动力系统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4 3 1 触电防护应符合 T 5226 1 1996中第 6章的有关规定。 4 3 1 1 带电体的绝缘防护应符合 T 5226 1 1996中 6 2 2的规定。 4 3 1 2 带电体屏护防护应符合 T 5226 1 1996中 6 2 1和 6 3 1的规定。 4 3 1 3 电气设备接地应安全、可靠,接地保护应符合 T 5226 1 1996 中第 8章的规定。 4 3 2 电气设备的保护应符合 T 5226 1 1996中第 7章的有关规定。 4 3 2 1 过电流保护应符合 T 5226 1 1996中 7 2的规定。 4 3 2 2 电动机过载保护应符合 T 5226 1 1996中 7 3的规定。 4 3 2 3 对电源中断或电压降落的保护应符合 T 5226 1一 1996中 7 5的规定。 4 3 3 紧急停止应符合 T 5226 1一 1996中 9 2 5 4和 10 7的规定。 4 3 4 机床液压系统安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规定 的系统压力下,各液压控制部件的动作应安全、可靠; b)应设置监视系统压力的压力表。 4 4 噪声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4 4 1 机床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尖叫声和冲击声。在空运转条件下,机床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 83)。 4 4 2 在相应产品设计规定的切削条件下,机床负荷噪声应符合环保、卫生的有关规定。 4 5 材料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机床零部件所用材料应符合环保、卫生的有关规定。 4 6 根据人类工效学原则采取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4 6 1 机床手轮、手柄的操纵力在行程范围内应 均匀,手轮、手柄的操纵力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表 1 手轮、手柄操纵力的限值 机床重量 t 手轮、手柄操纵力 N 径向进给手轮 尾座顶紧手轮、手柄 其他手轮、手柄 2 5 60 60 100 5 10 80 80 120 4 6 2 操作手柄的安装高度 (从地面或操作站台面至手柄中间位置 ),一般应按 5760 1995中 7 11 的规定。 4 6 3 机床照明装置不应有频闪效应和干扰性的眩目现象,同时应符合 T 5226 1 1996中 17 2的规定。 4 7 安全防护装置 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4 7 1 安全防护装置性能应可靠,且固定牢固,不应引起附加的危险。 4 7 2 防护罩的材料应符合 196的规定。 4 8 使用信息 4 8 1 一般要求 4 8 1 1 使用信息由文字、信号、符号或图表组成,它们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的形式,向使用者传递信息。 4 8 1 2 使用信息应明确规定机床的预定用途,并应包括保证安全和正确使用机床所需的各项说明。 4 8 1 3 使用信息不应用于弥补设计的缺陷。 4 8 1 4 使用信息必须包括运输、交付试验运转 (装配、安装 和调整 )、使用 (设定、示教或过程转换、运转、清理、查找故障和机床维修 )。 4 8 2 使用信息应根据机床的结构、风险及使用者需要使用的时间来配置。 4 8 3 使用信息可以由机床自身、随机技术文件 (尤其是使用说明书 )及其他方式 (如各种信号和文字警告等 )给出。在机床使用说明书中应阐明机床的安全性能、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对操作、调整和维护的安全要求。 4 8 3 1 标志、符号 (象形图 )、文字警告应符合 T 15706 2 1995中 5 4及 T 3167的规定。 4 8 3 2 随机技术文件一般应 符合 T 15706 2 1995中 5 5的规定。 4 9 机床包装储运的安全要求和措施一般应符合 T 8356 1 8356 2的规定。 5 安全要求和措施的评定 5 1 评定机床是否通过设计减少了风险。 5 1 1 评定机床设计是否符合 4 1的规定。 5 1 2 评定机床的使用信息,是否通知和警告使用者有关无法通过设计来消除或充分减小的,而且安全防护装置对其无效或不完全有效的遗留风险。 5 2 机械安全要求和措施的评定 5 2 1 检查机床外露部分是否平整、光滑,不存在尖棱、尖 角、凸出部分和开口。 5 2 2 在全行程范围内对溜板进行往复快速移动试验,检验其限位装置是否可靠。 5 2 3 检查机床飞轮的防护措施是否可靠。 5 2 4 检查机床是否符合 4 2 4的要求。 5 2 5 检查因位置原因可能造成危险的花键轴、丝杠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 5 2 6 评定机床控制系统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5 2 6 1 检查机床控制器件及其标志是否符合 4 2 6 3的规定。 5 2 6 2 检验控制系统其他安全措施是否符合 4 2 6 1、 4 2 6 2、 4 2 6 4和 4 2 6 5的规定。 5 2 7 检查机床润滑系统是否符合 4 2 7的规定。 5 2 8 检验机床冷却系统是否符合 4 2 8的规定。 5 2 9 检查机床切屑飞溅部位是否设置了防护挡板。 5 3 动力系统安全和措施的评定 5 3 1 电气设备应按 T 5226 1 1996中第 20章的规定,进行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绝缘电阻、耐压、残余电压的防护及功能试验。 5 3 2 评定机床电源中断或电压降落的保护是否符合 4 3 2 3的规定。 5 3 3 检验机床动力系统是否符合 4 3(4 3 2 3除外 )的规定。 5 4 机床噪声的评定 按 T 16769的规定检验机床噪声声压级是否符合本标准 4 4的规定。 5 5 材料的评定 评定是否合理选用了机床零部件的材料。 5 6 对机床是否按人类工效学原则采取了防护措施的评定 5 6 1 检验机床手轮、手柄操纵力是否符合 4 6 1的规定。 5 6 2 检验机床操作手柄安装高度是否符合 4 6 2的规定。 5 6 3 检查机床照明装置是否符合 4 6 3的规定。 5 7 对安全防护装置的评定 检查机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 4 ?的规定。 5 8 对使用信息的评定 5 8 1 评定机床使用说明书是否明确规定了机床的安全性能、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在操作、调整和维护时应遵守的安全规程。 5 8 2 评定使用信息是否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