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艺术布局原则》PPT课件_第1页
《景观艺术布局原则》PPT课件_第2页
《景观艺术布局原则》PPT课件_第3页
《景观艺术布局原则》PPT课件_第4页
《景观艺术布局原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观艺术布局,园林景观的布局,既要有很强的条理性,又要有丰富的变化性,才能使景观达到丰富多彩而又协调统一的艺术境界。静态风景、动态风景的合理组织是园林景观布局最重要的环节。,上一节,下一节,本章目录,返回,一、园林布局原则综合性与统一性原则1.综合性考虑和安排各种功能关系:布局过程中对园林的各种功能都要考虑到,要作出全面的统筹安排,避免片面性。2.结构要素的布局要体现协调性和统一性:对于各种结构要素一定要进行有机地组,认真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增强协调性,使园林绿地结构的整体性得到加强。3.按“多样统一”规律处理园林形式:园林景观和功能结构的处理,都要以多样统一为最终标准。,第一章园林艺术概论,上一节,下一节,本章目录,返回,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原则1.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布局;规划项目的安排必须根据实际地形地貌条件而做出,必须切合实际;并要根据具体环境特点,巧妙借景,尽量扩大园林景观容量。例如:低洼地布置水体高燥地堆土为山不同环境岛、半岛布置亭、榭不同布置回湾处布置廊馆僻静处设置斋、馆、兰园、盆景园、,2.根据气候、水土条件布置植物;即要做到“适地适树”,要照顾植物生态习性与不同生态条件之间的协调关系。北方:耐寒植物,以耐寒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不同气候南方:耐热植物,不同植物以耐热针叶树、常绿阔叶树为主;干旱区:多用耐旱植物湿热区:多用耐湿植物,3.根据环境景观布置借景点。这就是说要解决好造景与观景的关系;安排的景点要考虑从什么地方观看和观看的效果问题。在设置观景点时,也要注意使该点能够处在最佳的观赏视距和最佳观赏角度位置上。,借水景;借山景;借雪景;借林景;借田园;借草地;借建筑景;借构筑物。,根据环境景观借景,强化主题,突出主景原则做文章要有中心思想,要围绕主题展开文字叙述。园林布局也是如此。园林景物、功能设施的布置应当紧扣主题,围绕中心进行,作品的结构才不会松散。1.园林主题类别植物主题:如竹林、梅岭、松涛建筑主题:如黄鹤楼、望江楼山水主题:如水景、山岳、石林纪念性主题:革命圣地历史文化主题:古迹名人民情风俗主题:民族礼仪,图1-89路边植物的“干热”主题,图1-90休息绿地设计中的月牙主题,图1-92建筑单坡屋面揭示出滑雪风景区的“雪坡”主题,2.主题的突出方式开门见山式:主题景观直接展示,一览无余,随处可见。障景突现式:主景欲扬先抑,突然展现。层层深入式:层层前景不断地渲染,逐渐强化主景的表现。,时空规定性原则1.用地面积要足够大;园林类别不同,其用地面积总有一个低限,而实际用地面积一定不要小于低限面积。2.环境空间有延伸余地;园林周围环境空间应有比较开敞的一方或几方,以便造园时能够向外部空间借景;并通过开辟透景线扩大园内的空间范围。3.园林布局要适应季相景观的变化。园林布局要注意不同季相景观最适宜展现的地点,和最适宜观赏不同季相景观的地点安排。,本课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园林布局的几项原则,要点如下:1.综合性与统一性原则,要求布局时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功能需要,统筹兼顾,综合安排,消除片面性。2.因地制宜和巧于因借原则,要求布局中紧密结合具体的地形地貌、气候水土和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使规划设计方案做到真正切实可行。3.强化主题,突出主景原则,是指布局的重心要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展开,布局有重点,有核心,结构才紧凑、完整。4.时空规定性原则,则在园林空间和时间的范围方面规定了留有余地和加强针对性的原则性要求。,二、静态景观序列布局静态风景布局1.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视域:即视觉感知的范围。园林景观主要是诉诸视觉感官的,因此在造景布局时必须考虑到视域的范围大小。,表2-1视域的比较,第一章园林艺术概论,上一节,下一节,本章目录,返回,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能看清景物垂直视场为2630水平方向为45超此范围则需转头,否则对景物的整体构图或整体印象就不够完整,而且容易疲劳。,景物的最佳视距:a.依垂直视角30,可按公式(2-1)确定视距:D3.7(Hh)(2-1)式中:D最佳观赏视距(m)H景物高度(m)h视点高度(即人眼高度,一般取1.5m)例题1:某机关大门内花园广场中需设置5.5m高(连基座)雕塑一尊,以大门中心为视点位置,计算该雕塑的最佳观赏视距应在大门以内多少M处?解:D=3.7(Hh)=3.7(5.51.5)=14.8m答:该雕塑距大门视点的最佳观赏视距是14.8m。,b.依水平视角45,则按公式(2-2)确定视距:D=1.2W(2-2)式中:D最佳观赏视距(m)W景物宽度(m)例题2:街道旁某小游园一侧需设置艺术墙一道,墙的设计宽度为18m,请问艺术墙前应留出多少距离才能保证得到最佳观赏视距?解:D=1.2W=1.218=21.6m答:该艺术墙前应留出的最佳观赏视距为21.6m。,2.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平视风景:平常效果,景观亲切、自然。仰视风景:夸大的效果,景观雄伟、崇高。俯视风景:压低的效果,景象广阔、平远。,图1-94园林河流的平视风景,图1-95亲切自然的平视风景,图1-96,雄伟崇高的仰视建筑风景,图1-97有广阔、平远特点的江南城镇俯视风景,开朗、闭锁与幽深风景1.开朗风景处理:概念:开朗风景就是园林开敞空间中有开阔、辽远特点的系列风景。开敞空间是形成开朗风景的必要条件,而这种空间可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出现:开敞空间:a.在高视点空间中;视点高于四周景观。b.在仰角小于6的低视点空间中。视点虽低于四周景物,但视点处空间仰角很小,不形成闭锁感。,图1-98,开敞空间中的开朗风景,景观特点a.景观有辽阔感;视线开敞,无阻挡。b.景观平和、宁静;景物的动态被掩藏。c.景观层次多而低矮;所谓“一览众山小”d.远景比较模糊。远处景物透视变形大,颜色变浅淡,细部不能分辨,故中国画画论有“远山无树,远树无叶”之说。,图1-101园林闭合空间中的庭院闭锁景观,图1-102峡谷纵深空间中的幽深风景,3.幽深风景的处理:概念:幽深风景就是在狭长的纵深空间中呈带状布置的序列风景。幽深风景离不开纵深空间的支持,纵深空间是这种风景形成的常备条件之一。纵深空间:是指两端开敞两侧闭合的狭长空间。纵深空间的方向性很强,空间的指引性、风景的序列性都很明显,因此容易形成深邃、幽静的风景表现。,幽深风景处理方法:a.两侧布置序列风景;应使风景序列层次分明。b.在纵深空间端头设集聚风景。集聚风景就是纵深空间端头的重要主景或对景景物。4.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的结合采用对比手法;(开合对比)插入纵深空间,协调二者关系;与地块功能结合布置两类风景。,本课小结:,以下几点是学习本课必须认真掌握的知识要点:1.园林景物布置中最佳观赏视距的确定可根据公式D=3.7(H-h)和D=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