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规律实事求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物质),本框题我们来探讨物质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怎样存在的?,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两个概念,两对关系,运动,静止,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学习目标:,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客观世界(物质世界),主观世界(意识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物质的存在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自然界的运动,机械运动,四季更替,物理运动,光合作用本质上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它对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本质上属于什么形式的运动?,自然界的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婴儿期,少儿期,青年期,老年期,中年期,人一生的变化过程,生命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低,高,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力高度发达,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的运动,天圆地方盖天说,犹如鸡蛋浑天说,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河外星系说,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思维运动,对宇宙认识的发展,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思维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化发展,思维运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物质本质上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各种具体的运动形式拥有的共同本质:运动是其物质存在方式。,思考:,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那么物质与运动是怎样的关系?,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无不运动的物质?,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离的,(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运动,本身就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于它的,特性:指一事物具备的,可以使自身和他事物相区别的独特之处。,属性:一般是指事物具备的各种各样的性质。,刻舟求剑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犯了什么错误?,否认事物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在把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要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1.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错误;2.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错误。,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平常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伸手把子弹抓住呢?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以每秒800米一900米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速度逐渐降下来,而在它的射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只有每秒40米。这个速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景: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则是静止的,或者只是略微有些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把它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1)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子弹?,(1)材料中的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质都在运动。,(2)静止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材料中“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而言,则是静止的,因而飞行员能够抓住飞行中的子弹。,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事物运动的平衡状态空间位置未发生变化,b.事物运动的稳定状态性质未发生变化,静止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处于相对稳定和暂时平衡的状态,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的两种情形,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如,某些物体从出现时就没动过,静安寺在上海,大明寺在扬州。请你分析一下,此话错在哪里?,它只看到了相对静止,而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中又包含着绝对的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思考与理解,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认为:当人第一次踏进河流时,河水虽然在流动,河床也在变动,但毕竟是这条河流;当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时,这条河流发生了变化,河水已不是原河水,而是新的河水,河床也发生了变化。,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观点碰撞,辨析,错误,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芝诺:飞矢不动,错误,把飞矢在某一点上的相对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思维运动是有规律的,整个世界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理解“规律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2、新陈代谢3、阶级斗争规律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结论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1、价格涨落,结论2:,2、价值规律,3、苹果落地,4、万有引力规律,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结论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红灯停,绿灯行,()乌鸦报丧,喜鹊叫喜()国之将亡,必有妖异;国之将兴,必有吉兆,()新陈代谢,规则,人制定的,强加的,主观意识赋予,规律,生物体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下列哪些属于规律,为什么?,主观意识赋予,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客观的、普遍的、不能创造和废止,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废止,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正确、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规律与规则的关系,20分钟内遗42%,1小时后遗忘56%,9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1%,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规律的特征:,(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人工降雨,“对牛弹琴”番茄听音乐,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如何对待规律,(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方法论),(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人与规律的关系),【在规律上能用和不能用的词语】,发明规律,发现规律,消灭规律,尊重规律,创造规律,认识规律,改变规律,利用规律,1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质的固有属性2物质要么运动,要么静止。3任何联系都是规律。4人可以改变、创造、改造、消灭规律。5.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法律是规律6.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小结,两个概念,两对关系,运动,静止,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物质,静止,主体,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变化发展,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慧能大师“心动”,刻舟求剑,运动与静止(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3)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整个物质世界,物质的具体形态,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性质相对稳定;位置或运动状态相对稳定,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区别,联系,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承认运动绝对性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存在。制定政策既要不断推陈出新,又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2.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具体表现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4.“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观点既承认运动又肯定了静止。5.规律是永恒不变的6.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7.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8.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符合规律的普遍性,三.走出误区,1、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A,单项选择题,2、坛经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A、B、C、D、,B,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物质的C、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D,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A: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B:前者承认物质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C:两者都正确说明了物质和意识关系D:两者都割裂了物质和运动关系,B,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这两种观点的相同点是()A、都认为静止是绝对的B、不认为运动是绝对的C、都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都认为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C,8、“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静”是指()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的绝对不动,完全静止A、B、C、D、,C,9、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
- 建设工程分包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研究
- 高校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方案
- 青少年视觉健康与心理状态的交互作用及干预策略
- 仓储物流作业流程优化与绩效提升
- 钢结构设计大作业指导与范本
- 2026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107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栏买卖合同风险管控方案
- 小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详细解析
- 长期护理机构照护服务记录表(护理员用表)2-4-5
- 2024年江苏省射阳县事业单位招聘35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标签打印机的快速批量打印方法
- 产品营销市场调查报告
- 传奇地图编号
- 宠物用品授权书
- GB/T 1504-2024铸铁轧辊
- 食品行业创新与研发
- 钛铝复合材料
- 电力各种材料重量表总
- 石英晶体谐振器分析与设计基础-宁波大学压电器件实验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