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高分作文训练的备考策略,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一、作文是中考语文的生死阵地,不管中考语文命题如何变化,作文占50分是不变的(按120分计算约占42%),这和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40%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对优秀生而言,如果作文拿不到45分左右,就意味着该生语文这一科基本上退出高分行列。对一个班而言,如果出现几个低分作文,就意味着平均分大幅下降。所以,对于奋战在中考第一线的语文老师而言,占领了作文这个阵地就意味着基本上处于不败之地。,二、中考作文考点要求(摘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写记叙性的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内容要求,写法要求,文体要求,三、中考作文评价的主要标准,切题:不走题,不偏题,主题积极健康。丰富:内容丰富,具体而言就是情节和情感曲折有变化。生动:写好细节描写是文章生动的关键。通透:结构清晰,分段合理,书写工整美观。,四、广东省中考语文作文题回顾,2012年: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2011年:自拟一个包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与08年类似)2010年: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2009年:我和一起2008年:“脚步”或“脚步”或“脚步”2007年:最好的奖赏2006年:根据有关诗句自拟题目作文2005年:(1)另一种(2)我看见了,五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与启示:,特点:1、都可以写成记叙文。2、都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自己身边的事。3、多数以命题或半命题形式呈现。,启示:根据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可以发现:中考作文其实主要就是考一篇记叙文。所以,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就可以把握中考作文的主动权,就可以占领中考语文的生死阵地!,六、作文训练为什么低效?,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课文中找几段经典的描写分析一下,让学生模仿。课堂效果不错,一写作文就没用。2.大量的片段作文训练,也不乏精彩的文字,但都是一些散乱的珍珠。3.弄一幅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照猫画虎”。4.一周一篇作文甚至几篇作文,劳民伤财,搞得师生疲惫不堪。原因:写作训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六、作文训练为什么低效?,关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范围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自然),核心内容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因此,中考作文不会离开这个大的范围和方向。在初三第二学期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重视写好和这三个方面有关的三篇作文。这样,面对中考作文题,首先有米下锅就不慌,其次,训练时精雕细琢过的文章稍加改造就能用上(特差的学生可以原文照搬)。注意:每个学生一定要自己写、自己改,才能避免雷同。,六、作文训练为什么低效?,关于训练的针对性:学生写不好作文,有共性的原因,也有个性的原因。课堂上要解决的是共性的问题。如记叙文写作的系统知识、记叙文评价的基本要求、记叙文修改(升格)的基本方法等。个别辅导要解决的是个性的问题。如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写作要求是不同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低层(25-35分):语言通顺、内容具体、结构完整。中层(36-43分):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结构巧妙。高层(44-50分):语言优美、内涵深刻、结构精美。,六、作文训练为什么低效?,关于科学性:科学性就是要按照作文的规律来训练。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来做1.基础性积累工作。包括生活材料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和写作知识积累。这个工作是初三第二个学期之前要完成的工作。2.作文升格训练。除了常规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基本训练之外,还需要训练学生运用基本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如:渲染、对比、烘托、穿插、铺垫、伏笔和照应等。,七、作文训练思路,1.强化入格意识。写文章就像建房子,第一步是画图纸(审题、立意),第二步是打桩立架子(构思文章的行文结构,理清两条“线”,即情节线和情感线),第三步是选材料、砌墙(具体的写作过程),第四步是搞装修(调整、修改、润色)。2.分步分点训练。当学生对一篇记叙文的整体格局有了了解之后,就要开始分步分点训练了。分步分点如下:定好调写好背景构思有变化情节线添加情感线交代事件背景、缘由写好铺垫、伏笔和照应议论、抒情,升华文章主题扣题、以不变应万变。,中考高分记叙文训练的基本程序,1.给内容定一个积极的调,如影随形的情感线(随情节变化而变化,提升文章主题),轻波微澜的情节线(写好变化、详略和细节),4.抒情、议论,升华主题(扣题),3.写两条变化的“线”(对比、烘托、照应),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定调、渲染、伏笔),5.修改、润色,1、给内容定一个积极的调,中考作文审题难度不大,走题、偏题现象不多,但是,很多同学选择了消极、灰色材料,导致扣分严重。因此,首先要定一个积极的调。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可以是没有感情的,但是,一旦把它们写进作文里面就不一样了:它一定是赋予作者感情的,它一定是表现作者喜怒哀乐情感的载体。因此,当我们决定要写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定好一个积极的感情基调。不是负面的材料不能写,而是考场上不能写,主要的原因是不好把握,很容易引起“核爆炸”。考场是决定前途和命运的地方,是不能冒险的地方。,1、定一个积极的调,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问题:1、把老师写成暴君、魔鬼甚至怪兽。2、把母亲写成泼妇、悍妇,人见人憎。3、把同学朋友写成自私小气的小人等。4、社会上的人没有一个好人都是坏人。所以,一定要换一种眼光看世界。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要把生活中最美丽、最感人的东西展现出来。这个问题很重要,要高度重视。它是高分作文的首要条件!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生活材料中提炼出积极的主题呢?,回家“定调”思路示例,积极方面:1.浅层理解: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2.一般理解: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或父母身边。3.深层理解:家是有亲情的地方。所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享受家庭的亲情是回家。家也是有爱的地方。因为有“爱”,其他的地方如学校、老师的家、同学的家、甚至一个陌生人的家等,也可以是特殊的“家”。消极方面:描写家庭的冷漠、暴力等。,1、定一个积极的调,例:材料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老师的误解朋友的责怪生活的磨难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片落叶,思考方法1.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要从正面去思考。2.坚持用积极的态度看问题。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始终看到积极的一面。3.坚持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因果联系,由果及因是不错的思考方法。4.坚持用感恩的心去感受。要感谢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苦痛和不幸。,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一篇记叙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的,都离不开人物描写。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给人物的出场交代一个合理的背景。人物活动的背景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的。这种背景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它的作用可以渲染氛围、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伏笔或铺垫)。好的环境描写还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下面我们以“回家”这个最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例进行实例分析。,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示例:人物活动背景选择的思路: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时间和地点是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它们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选择得好,看似偶然的事件可以成为必然,也是为表现人物和主题做伏笔,对推动情节发展和烘托人物性格很有帮助。时间1: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时间都要上课,假如选择这其中的一个时间段,就必须说明原因。时间2:周一到周五某一天的傍晚或晚修之后(外宿生是可以的)。时间3:周五放学之后或(周六)地点1:校园里。地点2:公交车上。地点3:私家车上。地点4:单车上。地点5:走路回家的路上。,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确定相应的情感基调。情感是文章的血肉。情感表现涉及到文章的主题、构思和写法,是要综合考虑的。但是,我们可以先假设一种情感基调:如喜悦、痛苦、悲伤、焦急、郁闷、愤怒、憎恨等。具体选择哪一种基调需要根据文章的构思而定,并在背景描写中体现出某一种情感。这样说起来还是很抽象的,我们来看看真实的例子吧。,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例1(喜悦之情)又是一个期盼的周末。深秋的太阳已经不那么火辣辣的了。一路上微风吹拂着我的脸,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笔下写过的“像母亲的手”。马路两旁的树微微地摆动着,像是向我点头微笑。骑了10几分钟单车回到家门口的时候,竟也有些汗流浃背的感觉。回家开头,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例2(无奈之情)冬日的清晨,阳光已经从窗外照进房间,洒在我的身上。我睡眼惺忪地看了一眼时钟,还有几分钟就是八点了。我伸了个懒腰继续享受着我的懒觉。回家的感觉真好!,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例3(焦急之情)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的目光不时地投向教室外乌云密布的天空。已经是入秋的傍晚了,教室里的风扇却依然和盛夏一样呼呼地搅动着热风。平时我很喜欢老师讲课的声音此时却像一个老妇人的絮絮叨叨。回家修改文的开头,2、写一个人物活动的背景,如何使文章的内容变得丰富和生动?选点和变点。环境描写也好,人物描写也好,写得丰富和生动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很多同学不是完全不会写,而是没有找到描写的角度变化、层次和方法。只要学会了最简单有效的“选点和变点”的描写法就不难解决这个问题。(有关方法介绍和示例后文详谈),训练示例,话题:春雨训练要求:1.以“春雨”作为描写内容,抓住“春雨”的某一个特征写一段人物活动的背景。2.描写时要注意运用“抓特征选点变点、加修饰运用修辞”的描写方法。3.可以单独写,也可以小组讨论合作。4.不少于80字。5.时间:五分钟。,实战演练二:写作过程展示,第一步:抓特征“春雨”的特征是什么?联系生活、结合学过的古诗词选择一种来写。1.“春雨贵如油。”(解缙春雨)2.“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张志和)3.“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4.“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杜牧)5.“天街小雨润如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6.“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韦应物)主要特征:细密连绵,实战演练二:写作过程展示,第二步:运用背景描写方法扩展与丰富内容总写一笔:春雨下个不停。(总)分写几点:雾霭笼罩着田野。榕树更绿了。小花长得挺精神。我走在校园里(分)问题分析:上面的内容体现了总分的结构方式和选点变点的写作方法。但是,字数不合要求,语言也不生动。怎么办?加修饰运用修辞,实战演练二:写作过程展示,总写一笔:(初稿)“春雨下个不停。”(加修饰)细密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用修辞)像无数条细丝飘洒下来,似乎要把整个天空包裹起来,把所有人都变成蚕茧似的。如果你想表达更加郁闷的心情,也可以这样写:细密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有一只巨大无比的蜘蛛在布织着一张天罗地网,似乎要把所有人都网罗进去。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修辞方式。,实战演练二:写作过程展示,分写几点:(初稿)雾霭笼罩着田野。榕树更绿了。小花长得挺精神。我走在校园里浓浓的雾霭笼罩着田野,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到一小片的庄稼已经绿意盎然。校园里榕树的叶子被细雨清洗得干干净净,更加绿得逼人的眼。花坛里的杜鹃花红得特精神,一簇一簇地开着,像灿烂的笑脸。我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校园里现在文章是不是生动多了?而且富有感情了?,3、写两条变化的线,如何构思轻波微澜的情节线作文水平低的同学一看到作文题就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当然也就不知道怎么写。因此,我们要训练学生从最简单的生活材料中构思有变化的情节的能力,写好关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的三篇文章,就可以解决中考的作文问题。记叙文写作按内容分,可以分为以人物、事件和事物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类,不同类型的文章在构思上会有不同的特点,同一类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下面讲几种典型类型的构思规律。,3、写两条变化的线,如何构思轻波微澜的情节线第一,以事件为核心的记叙文构思规律:段:有情感的环境背景描写(为人物出场做准备)。段:用穿插的方式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简洁)段:简写事件的发生(伏笔)-段:细写事件的发展(铺垫、照应)段:交代事件发展的转折点,细写事件的高潮(照应,为议论或抒情做铺垫)段:简写事件的结局,扣题议论,升华主题。,3、写两条变化的线,如何构思轻波微澜的情节线第二,以人物为核心的记叙文构思规律不同的写法(前后对比式、自然发展式、总分并列式)可以有不同的构思方法,下面是总分并列式的构思规律。段:总述人物性格特点。段:概括描写几个事例(简写)段段:细写一个事例(详写:写出背景、起因、过程、结果)段:重点写事件的意义或影响。段:扣题,贯通全文。,3、写两条变化的线,如何构思轻波微澜的情节线第三,以事物为核心的记叙文构思规律被描写之物既是文章线索,也是文章主要内容。段:巧妙开头,引出被写之物。段:描写与描写对象相关的背景。段段:重点写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突出描写对象的意义。段:照应开头,形成结构上的贯通。段:扣题,升华主题。,问题作文陪伴(原文照录)(全文410字左右)在学习的生活当中,有许多人都会有人陪伴着我们。其它的地方也会有人不时有人陪伴了我们一生。记得有一次,我在放学的过程中,因为我不会自己一个人去乘公交车回家。所以,我的一个好朋友:小豪答应来陪我。我们在走路的过程中,过斑马线的时候。小豪一直陪伴着我,并时时刻刻留意我。下雨的时候,他拿出伞了一起遮伞走。我还记得,有一次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有一回头晕并且发冷。老师见到我之后,便安慰地陪伴着我到办公室,并且打电话给我的家长。过来接我。打完电话之后,老师又陪伴着我到门卫室里等。在门卫室里,老师一直在陪伴着我等家长接我。不一会儿,家长来到了。我的老师陪着我去上车。等我离开后才走回学校里。我的家长,也就是我的母亲。她接我到了医院以后。便陪着我进入医院。来到医院里,我们便来到大堂取药到单。取药单之后,我们便到医生那里看病。医生说我只吃药不用打针,于是,母亲拉着我的手,来到取药台取药。取药之后,母亲便送我回学校,然后就回了家。,简评:这是一份低分作文卷,其主要问题如下:第一,一篇完整的作文首先应该写好一件完整的事情。该文就写了三件事:小豪陪我回家;老师陪我等家长;母亲陪我去医院。三件事中的三个主体对象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因此,三件事之间也就没有了关联这样,文章的材料就散了,不能统一到同一个中心上,同时,也使文章没法深入描写,使文章没法生动起来。这是本文致命的毛病。那么怎么修该呢?第一步,从三个材料中选一个来写。只写一个材料的话这位同学一定没法把字数写到500多字(现在三个材料堆在一起才410字)。因此,第二步,就要对其中一个材料进行扩展,写出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起因、发展、转折和结局,同时要安排好情节线和情感线。这样字数就没有问题了。第二,该文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写了具有总起全文作用的第一段(虽然语言不通顺),说明作者还是有一点点写作知识的。但文章没有结尾把一件事写完就算数,没有总结性的感悟或者思考,使文章的结构不完整。这是要扣分的。第三,文章第一段的句子有语病,也很罗嗦,一开始就给评卷老师不好的印象,虽然后面的文字还算顺畅,但是没有描写,很不生动,这就让评卷老师没有给分的欲望。,3、写两条变化的线,以刚才的问题作文为例,我们来设计一下情节:材料一:小豪送我回家1.回家的背景(一个初中生为什么不会自己回家呢?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的情景)。2.回家的过程(回家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的?)。3.小豪送我回家(小豪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是偶然的还是有意的?我们是坐车回家还是走路回家?期间又会发生什么事?)4.与小豪告别(文章的主题在哪里?怎样让文章的主题更深刻?),3、写两条变化的线,材料二:老师陪我等家长材料三:母亲陪我去医院如果大家注意思考,你会发现,三个材料的行文过程可以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具体的内容不同而已。都可以是以下模式:背景起因过程结果意义这就是记叙文构思的基本规律!掌握了这个基本规律之后就可以衍生出无数的变化。,如何构思如影随影的情感线情节是文章的骨架,情感则是文章的血肉。骨架不全,那是残废,血肉不足,那就没有美感。那么,如何写好文章的情感线呢?前面我们说过了,“要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苦痛和磨难。”这样,我们在描写人、事、物(景)的时候就会饱含情感,就会有议论抒情,就会有联想感悟。因此,情感线始终是和情节线如影随形的。我们再次以“小豪送我回家”为例加以说明吧。,3、写两条变化的线,3、写两条变化的线,情节线得知独自回家的消息回家时不会坐车小豪送我回家我与小豪告别,情感线焦急、害怕焦急、埋怨感激、喜悦感悟、升华,下面来看看怎么修改这篇问题作文的吧,修改稿1:陪伴(材料:小豪送我回家),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的目光不时地投向教室外乌云密布的天空。已经是入秋的傍晚了,教室里的风扇却依然和盛夏一样呼呼地搅动着教室里的热风。平时班主任甜美的声音此时却像一个老妇人的絮絮叨叨。中午班主任告诉我,今天爸妈不能来接我了。虽然读初一了,由于学校离家较远,我还没有单独回过家。此时,我满脑子都是怎样回家的念头,我甚至想去同学家住一晚算了,等明天爸爸再来接我吧。(160字)简评:首先交代时间背景,因为不会无缘无故回家,如果是走读生就没有理由不会回家。其次交代自然背景(天气),为后面的行文做伏笔。第三用对比的写法交代我的心情,为“小豪送我”的情节发展做准备。,校门口拥堵得如节日的菜市场。一辆辆光鲜铮亮的小汽车不停地载着满脸笑容的同学趾高气扬地疾驰而去。我独自站立了好一会,脑海里依稀记起了以前爸爸说过的坐公交车的地方。当我横过马路来到公交车站的时候,等车的人却少得可怜。看着一张张陌生而憔悴的脸,我的心更加沉重。我该坐哪一路车呢?我想找个人问问,可是,我的羞涩和腼腆却让我怎么也开不了口。(168字)简评:先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我”郁闷的心情,再通过心理描写交代我内心的彷徨。以此为情节的发展蓄势,营造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氛围,同时为故事的发展设置了悬念,也为小豪的出场做足了铺垫。,说明:情节发展到这里,还没有任何波澜,此时,需要一点变化了。且看下文一班车过去了,我没敢上。又一班车过去了,我还是没敢上。我到底该坐哪一班车才能回家呢?我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汗水很快湿透了衣服。我开始在心里埋怨爸爸为什么不来接我了。有什么要紧的事非得今天办啊?“嘿,一明。”突然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块木板。“你不知道坐哪班车回家?”小豪惊异地看了我半天说,“我告诉你吧。”小豪的话刚说完,就来了一辆车。我正在吞吞吐吐的时候,小豪把我推上了车。“干脆我送你吧。”听到小豪的话,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243字)简评:段把我内心的郁闷推向极致,为行文的转折做准备。段则“柳暗花明”。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变化,这是情节变化的基本要求。这一部分的难度在于对话描写既要简练又要把事情交代清楚。,说明:行文至此已有570多字,下面该怎么结尾呢?还能设置出什么合情合理的情节吗?车上的人都警惕地把各式各样的袋子抱在胸前。我感激地望着小豪说“谢谢你。”小豪爽朗地一笑:“你这书呆子总有一天会把自己丢掉,将来你怎么混啊!你忘了班主任说的要学会独立吗?当然,她也说了互相帮助,所以我才送你的嘛。”小豪的表情一会严肃得像个长者一会调皮得像个小孩。我望着车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散了乌云的天空,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无能。班主任那甜美的声音和甜美的笑容也萦绕在我耳边脑际。“你到站了。我到前面转车。”突然。小豪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我站起来,用坚定的目光看着小豪。小豪却对我做了一个鬼脸,推搡着我下了车。(276字)简评:这一段也可切分成两段。前半部分先写我的“感激”,再用小豪的话点明我的不足,引起我的思考,也交代了小豪送我的原因。后半部分则照应文章开头关于天气和班主任的描写,使文章首尾一致,前后贯通。,说明:行文至此,只差结尾和点题了。题目是陪伴,那么,该怎么切入题目呢?公交车慢慢开动,小豪在窗前对我挥手。我以感激的目光专注地看着小豪,心中荡漾着甜蜜与幸福。我不停地挥动着右手,当公交车在我眼前消失了的时候,我的右手居然慢慢地停留在我的耳际这时候,我才发现,我居然像军训的教官一样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人生中有良师益友的陪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150字)简评:本文的结尾还是很有特色的,用特写的方式定格了“我”的一个“军礼”,既包含着对小豪的感激,也用特殊的方式表达了“我”将重新面对生活、增强独立能力的决心。,情节线与情感线的关系,情节:独自回家不会坐车小豪送我分别情感:担心害怕迷茫焦急惊喜感激坚定、顿悟,总评:全文789字,共分九段。其中,第一段写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也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好相应的铺垫。这就是构思,是下笔之前要想好的。第二段到第五段写“我”面对“一个人回家的困惑”,为小豪的出场提供可能性,这是情节的发展阶段。第六段和第七段写小豪的意外出场和对我的主动帮助,借机交代小豪帮助我的原因是班主任的教育结果,这就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也为后面升华文章的主题做好了必要的准备,看似“随手一笔”,实则“匠心独运”。这几段是情节的进一步发展。第八段的开头表面是写天气的变化实则写“我”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变化。因此,文章中的写景除了有烘托作用以外,还有象征作用。此外,此处的写景和再次写班主任也是对文章的照应。这一段是文章的高潮。第九段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写镜头升华文章的主题,表达方式独特而新颖,比直白的点题和抒情更具有想象空间。,刚才的文章如果出现在考场上,无疑是高分或满分作文了。那么,它是不是就是最好的构思呢?不!还可以有更好的构思!怎么改?首先要能找到可以修改的点在哪里。为什么要改?为了使行文更加合乎生活逻辑,为了体现更高的思想境界。这就需要提高认识水平。我们先来看看可以修改的点在哪里吧!得知独自回家的消息(惊恐害怕)一个人去车站不会坐车(慌乱埋怨)小豪出场并送我回家(惊喜感激)小豪送我回家的原因与小豪分别(感悟人生道理)大家找到了可以修改的地方了吗?,修改稿2:改写文章第二段和第九段,其他内容不变。校门口拥堵得如节日的菜市场。一辆辆光鲜铮亮的小汽车不停地载着满脸笑容的同学趾高气扬地疾驰而去。我独自站立了好一会,脑海里依稀记起了以前爸爸说过的坐公交车的地方。我艰难地横过马路来到公交车站台,居然一个等车的人也没有。(设计一个过渡情节)我该坐哪一路车呢?我想找个人问问,远处依稀有个载客的摩的司机,可是当我走过去打算问路的时候他却转身走了。(为后文写老爸的出现做伏笔),公交车慢慢开动,小豪在窗前对我挥手。我也举起了手,可是,眼前突然出现了一辆男装摩托车,开车的居然就是老爸。(照应第二段的修改内容)我不知道当时我是惊喜还是诧异,虽然我已经不再怨恨老爸了,但是一丝埋怨还是像风一样从我心底吹过。(照应第一段对老爸的埋怨)“一明,你好样的!”老爸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我的不满,满脸的兴奋和喜悦,“老师说你需要锻炼独立能力,还说你能够自己回家。果然没错。”此时,我猛然惊醒过来。难怪中午老师和我说老爸不来接我的时候神情有点异样。难道小豪也是老师安排的?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在我后面?(释疑情节悬念)我不禁羞愧难当。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人生中有良师益友的陪伴和指引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第二次修改的意义在哪里?第一,一稿中“小豪送我回家”的情节总觉得还不太真实:一方面是过于偶然了,另一方面小豪也有点过于热心了。修改之后,变成了老师和父亲的刻意安排,那么,一切就显得很合理自然了。第二,如果仅仅是“小豪主动送我回家”,文章主题最多也只能提炼出“互助友爱”,总觉得还有些肤浅,也显得有点陈旧。修改后就变成老师和父亲对我进行有计划有预谋的“独立能力训练”,这样文章的主题就大为提升了。因为现代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强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文章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思想更有深度了。,还可以有第三种构思吗?有!请看构思三:把材料中“小豪送我回家”改成“我独自回家”,同时把情节改写成如下内容:老师转告爸爸妈妈因事不能来接我的消息我一个人来到公交站问路找到回家的方法上车下车与父亲相见。具体修改内容如下,段不变。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个站牌。我仔细看了看,知道我该坐哪一班车回家了。我突然有一种成功感,就像攻克了一道数学难题一样激动得有点欣喜若狂。(解决独自回家的难题)车上的人都警惕地把各式各样的袋子抱在胸前。我买了票,目光紧盯着车窗外面,生怕错过了下车的地点。(体现独自回家的心理)不多久,车外的田野和河流开始变得熟悉起来。我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总算到站了。我轻巧的跳下车,目送着公交车缓缓地启动,慢慢地消失。此时,原来乌云密布的天空居然晚霞满天,绚丽夺目。,“一明!”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我不用转身就知道是老爸。我懒得搭理他。先前的怨恨并没有随着傍晚习习的凉风飘散。可是,老爸似乎并不在意我的怨恨,把那辆破旧的摩托车横在我面前,滔滔地说:“老师说你要学会独立,我总是不放心”老爸后面的话我没有听清了,此时,老师那甜美的声音和甜美的笑容又萦绕在我的耳边脑际(照应)。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才明白:父亲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陪伴着我成长!(870字),第三次修改的意义在哪里?,1.作为一个初中生,“独自回家”更符合生活的真实性。2.情节的发展更能体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和巧妙。3.修改后的情节更能体现父爱如山的深沉和良苦用心,从而更生动而深刻地表现出文章的主题。结论:修改是无止境的。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修改的要求可以不同。,关于“分步分点”训练中的项的处理,在“分步分点”训练中,“交代事件背景、缘由写好铺垫、伏笔和照应”属于构思情节线和情感线的内容。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单独和大家谈,都体现在作文的修改之中了。相信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情节修改训练举例,扩展写出情节的曲折美,4议论抒情,升华主题,这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从刚才的三次作文修改中,应该已经知道怎么操作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抒情或议论一定要水到渠成。构思的时候就要挖掘好文章的主题,这样在行文的时候才会处处为后文的抒情或议论做准备。2.抒情或议论一定要找准“扣题”的切合点,这样才会自然而不生硬。3.议论切不可太多太滥,点到即止,文已尽意无穷。其实,写好一篇属于自己的好作文,是可以和很多题目结合的。考场上只要稍作变化就可以了。基于回家这一材料的扣题示例,扣题示例1,文题:最美的爸爸(2012年中考题)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在我心目中,老爸一直是个过于安分守己摩的司机。今天,我才真正了解到:他是天下最美的爸爸!最美的爸爸,扣题示例2:文题:前行(2011年省中考题)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才明白:父亲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陪伴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前行扣题示例3:文题: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2010年省中考题)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才明白:父亲是多么伟大!以前父亲的严厉和苛刻瞬间成为了我快乐的钥匙。,扣题示例4:文题:我和一起(09年省中考题)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才明白:父亲不仅仅是和我一起回家,更是在引导着我独自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我和父亲一起回家扣题示例5:文题:脚步(08年省中考题)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才明白:父亲是多么伟大!父亲正是用他的良苦用心指引着我在人生的路上走出坚实的脚步!脚步,扣题示例6文题:最好的奖赏(07年省中考题)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才明白:父亲是多么伟大!在我成长到现在为止,这是父亲给我的最好的奖赏。最好的奖赏扣题示例7文题:另一种(关爱)(05年省中考题1)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才明白:父亲是在用另一种关爱引导着我成长!另一种关爱,扣题示例8:文题:我看见了(父亲的良苦用心)(05年省中考题2)我似有所悟“难道老爸一直骑车跟着我?没错,原来这是老爸的预谋啊!”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才明白:父亲是多么伟大!从此,我看见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看见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如果能够从开头到行文过程都注意扣题就会更好一些。注意:这里只是列举了结尾的扣题,在开头和行文中适当扣题就会更好。,八中考作文训练中的其他问题,1.关于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一旦审题出现问题,就宣告作者退出了高分作文竞争的行列。由于中考作文要求不设置审题难度,因此,只要掌握一些基本要求就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但是,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要严格履行审题的基本程序,这样就不会在审题这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八中考作文训练中的其他问题,审题方法:审清提示性语言和要求(用不同符号画出来)一道作文题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提示性文字,后半部分是限制性(要求)文字。提示性文字告诉我们写作的基本思路和取材范围,是对文题中关键词的解释或提示。限制性文字主要告诉我们写作的基本要求,如文体、字数等。审清文题中的关键词,主要是动词、副词和有深层含义的词。如:前行、脚步、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我和一起等。,八中考作文训练中的其他问题,审题示例:2010年浙江金华中考作文题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16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审题分析:该考题前半部分是提示性语言,告诉考生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因此,该提示就要求考生要写自己身边的事情。同时,这些提示性语言也为考生打开了思路,降低了审题难度。该题的后半部分是要求,是不可以逾越的警戒线。文题这就是幸福中关键词是“这”和“幸福”。它要求作者把“一件事”和“幸福”联系起来。,八中考作文训练中的其他问题,2.关于选材:选材方法:根据提示性文字进行相关联想或相反联想,寻找写作素材。相关联想: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与提示性文字内容相类似的材料。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相关或相似的事物。相反联想:从自己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合同负债审计与税务筹划专业服务合同
- 2025年冬季校园道路扫雪安全保障合同协议
- 2025版生猪养殖与冷链运输企业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砂石料供货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设备供货与委托运营管理协议
- 2025版商场清洁服务与品牌合作推广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厂区原材料运输及环保安全协议
- 2025版人参产业绿色发展合作协议
- 2025年二手房转让协议书范本:带独立厨房交易合同
- 2025版建筑设备设计合同范本
- 幼师面试精 选题目及答案解析
- 通信技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 医院招聘面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 神经外科护士进修汇报:专业提升与实践应用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专项练习卷含答案
- 消防监督员业务培训课件
- 特级建筑集团资金管理副总职责
- (高清版)DB34∕T 486-2025 霍山石斛
- 升降平台车培训
- 2025年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讲评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