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关心老师谈话记录校长要学会关心老师_第1页
校长关心老师谈话记录校长要学会关心老师_第2页
校长关心老师谈话记录校长要学会关心老师_第3页
校长关心老师谈话记录校长要学会关心老师_第4页
校长关心老师谈话记录校长要学会关心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长关心老师谈话记录校长要学会关心老师 假如问我们的中小学校长:“你关心教师吗?”相信每一位中小学校长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肯定回答。假如再问我们的中小学校长:“你会关心教师吗?”恐怕不少校长就需要在认真思考后慎重回答了。的确,校长只有关心教师,才能赢得教师的爱戴,真正建立自己的威信。这一道理,中小学校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笔者近日对河南省周口市200名中小学校长的调查发现,超过半数(56?)中小学校长想关心教师,但并不懂得怎样去关心教师。 好心走了“岔道” 具体说来,中小学校长对教师存在着明显的“不当关心”问题。校长对教师的“不当关心”表现在: 1.关心教师就是对教师“有求必应” 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满足了一个需求又会产生另一个需求。教师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和学校的目标一致,有的却与学校的目标背道而驰。作为中小学校长,只能尽量满足教师那些与学校目标一致的需求,对不合理的需求要敢于拒绝,甚至给予严厉的批评。否则既害了教师,到头来也会害了自己。 2.把关心教师的业务混同于关心教师 中小学校长都很关心教师的业务,毕竟这关系到自己业绩的好坏。但过于关心教师的业务,反而会使教师反感,觉得你对他不放心,在怀疑他的工作能力。而且,教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多种需求,如果你只关心其业务情况,没准儿会落个“冷血动物”的谑称。 3.关心的内容与教师的真正需求背道而驰 例如,一名年轻的教师向校长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校长可能觉得教师希望增加福利,于是想方设法提高他的福利。其实,该教师感觉到累的 _是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是“心累”,真正需要上级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关心。这就需要校长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师,从而使自己对教师的实际关心与教师的真正需求相吻合。 4.关心教师的方式、方法不正确 如对一位新教师,校长详细询问他的家庭、 _、有何特长等,校长可能觉得这样做是在帮助教师,但教师的感觉可能完全相反。又如,校长在例会上对一位年龄较大的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但他可能觉得校长并不是在关心他,而是让他出丑。以上两种情况,校长的关心容易引起教师误解,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5.向教师施以小恩小惠 一些中小学校长觉得,既然自己对教师涨工资、晋升等没有“生杀大权”,因此只能靠小恩小惠来表明自己在关心教师。小恩小惠固然能博得教师一时的欢心,然而更多的时候,教师关注的是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旦你满足不了教师稍高一点的需求,他们就觉得你不是在真正关心他们。况且,小恩小惠往往是以牺牲学校整体利益为代价的,一旦曝光,对校长自己也很不利。 6.不能一碗水端平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小学校长对一些人倍加信任,视其为心腹,对其他人则处处防范,甚至让心腹去监视那些人。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对心腹有求必应,特别优待;对那些与自己不冷不热的,用小恩小惠进行笼络或者不闻不问;对那些不听话的、有棱角的,则寻机给“小鞋”穿。不能一碗水端平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对男女教师不能一视同仁,觉得女性对成就的内驱力不够,希望稳定、舒适的工作。于是,对她们的一些基本需求关心得多,而很少关心她们的职业发展等高级需求。不能一碗水端平,势必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内耗,不利于教师的团结。 7.好许诺,开空头支票 每个教师都有获得涨工资、晋升的期望,作为中小学校长,自然想抓住他们的这个需求进行激励。是直接告诉校长在为他们的涨工资、晋升而努力,还是不说为妙呢?不说,担心教师觉得校长根本不关心他们。但是,轻率许诺的结果其实更糟。一旦许诺落空,校长在教师面前就威信扫地了。因此,不要轻易许诺。关心教师,重要的不在于说,而在于做,要让教师感受到校长真正在为他们的期待而努力行动。比如在上级、同事面前夸赞教师,给教师展露才华的空间,放手让教师挑重担等等。如果校长已经许了承诺,而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以致无法兑现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向教师道歉并坦诚不能兑现的缘由,以求得到教师的谅解。 8.关心教师就是不批评教师 批评也是关心教师的一种方式,恰当的批评有助于教师的改进提高。如果教师有了问题,不及时进行批评,将会使教师在偏离学校正确发展目标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犯的错误越来越严重。当然,批评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有副作用,如造成教师的逆反情绪、使上下级关系紧张等。因此,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考虑教师的自尊心,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关心如何变“正当” 中小学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所以,校长不关心教师是不行的,但“不当关心”也会事与愿违。要正确地关心教师,校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 让教师感受到校长的关心,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倾听教师的心声。为此,校长就要掌握倾听的技巧:第一,要有正确的“听”的态度。校长要专心地听教师谈话,态度谦虚,始终用目光注视对方,不要做无关动作,如看表、修指甲、打哈欠等;第二,要善于通过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给予教师必要的反馈,做一个积极的“听话者”;第三,提出问题。凭着你所提出的问题,让对方知道,你是在认真地听他说话,并通过提问使谈话更深入地进行下去;第四,不要中途打断对方,让教师把话说完,讲话者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打断他的讲话。因为这样,在打断他的思路的同时,又让他意识到你不尊重他;第五,要巧妙地表达你的意见,不要表示出明显与对方不合的意见,因为对方希望的是听的人“听”他说话,或希望听的人能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而不是给他提意见;第六,要听出言外之意。一个聪明的倾听者,不能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理解,而要从说话者的言语中听出话中之话,从其形体的动作中解读出隐含的信息,把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教师真正的心声。 2.理解教师的真正需求 关心学派的首要代表人物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认为,关心是通过关心者的关注、动作移植使被关心者作出相应反应而完成的。关心者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接近被关心者,当这一切顺利进行时,被关心者积极地接受了关心者的思想和行为,分享他的赞美和成就。当我们想去关心别人时,第一步是从自我移开,在感情上去接受对方。第二步是回应,回应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行动。关心者应随机应变,而不是将关心视为例行公事去做,不考虑对方的真正需求。 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关心的内容还是关心的方式中出现的关心不当,都是因为校长没有了解教师的真正需求,不知道教师需要哪方面的关心而去关心,导致关心变得无效。所以,从关心不当的本质上看,是校长不了解教师。校长之所以不了解教师则是因为校长很少与教师沟通交流或者在沟通交流时缺少方法、技巧。校长与教师沟通的时候,要学会用聊天的方式去了解教师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教师感觉到校长对待自己的平等态度,也就会乐于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知道了教师真实想法,你才知道教师最需要什么。 同时,校长要注意关心的范围。关心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教师必须适度,要讲求成本核算,要限定在学校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自己不能完全控制的关心少做。如教师涨工资、晋升等都不是校长可以控制的事,就不要轻易许诺。校长要关心教师与学校目标一致的需求,而对其不合理的需求加以引导。 3.要掌握关心的分寸 要让教师感觉到你的关心恰如其分。中小学校长希望教师对自己而不只是对学校有感激之情,但要恰如其分,不可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揽,坏事都往别人身上推。曾听到有的中小学校长对教师说:“你之所以获得是因为我向上级极力推荐是因为我据理力争”这样说教师并不领情,因为这本来就是校长的工作。中小学校长在与教师谈这件事的时候,要分清主次,首先肯定这主要是教师努力工作的结果,顺便提到自己也尽了推荐的微薄之力。有的中小学校长遇到自己办不成的事,习惯向教师抱怨:“不是我不想办,是上级糊涂”或“上级太官僚”这样做的后果是,第一,使教师对校长失去信任,认为校长无能;第二,对组织失去信任,不再安心工作,最终会影响校长的工作业绩。这样做既害了组织,又害了自己。 4.要敢于承担责任 当教师出现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