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人与自然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人际传播 【摘 要】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古代中国有着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传播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存在着不同的传播关系,并具有儒家思想主导的规范传播行为的原则。本文将以系统论为视角,深入研究并探讨古代中国的人际传播关系。 【关键词】系统论;人际传播;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当中,形成了一套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稳定的传播体系,在系统论的视角下,研究这一体系中的传播形式和协调 _等方面的功能和影响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古代中国传播体系 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 _就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控制社会 _的一种软力量,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协助封建统治阶级安邦定国,进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等级秩序之下,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传播形式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组织传播的体系。 组织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五种类型中的一种,其余四种传播类型是: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在这五种类型当中,除自我传播外,其余传播类型均为个体对外进行的传播,而这其中,人际传播是其他传播类型得以进行的基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系统论是由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这一理论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系统论主张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通过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都可以视为系统。 因此,我们可以将古代中国的组织传播体系视为一个传播的系统,而维系这一传播系统的基础则是这当中的人际传播。 二、封建社会传播体系的建构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具有等级制、整体性、相互依存性和平衡性等特征,所谓等级制,指的是一个系统是另一个高一级的系统的一部分。系统要保持生存,就必须保持平衡。子系统与超系统之间存在互相依存性的特征,子系统的平衡稳定直接决定了超系统的安稳。 在古代中国这个最大的系统中,子系统主要包括以地缘为特征的家乡和以宗族为纽带的家族,最小的子系统便是封建家庭。协调好各子系统中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权力的人的关系,超系统才能长久维持。为了维持这些子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儒家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的说法以规范社会规范,协调了不同阶层和同一阶层中的人际关系,制约并影响着封建社会的人际传播。 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别显著,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孔子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协调封建社会当中君臣、父子和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从而协调不同阶级、不同地位和不同权力之间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悬殊的,分等级的,主从的关系。 确立了社会子系统各主体关系之后,必须实施一套与之相应的行为准则,“五常”就是它的配套措施。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仁”是指人生活在群体和社会中就要传播,而想达到传播的和谐状态必须胸怀仁爱之心;“义”者,宜也,是指人际传播中要注重传播的时间、地点、传播对象和传播内容,均要适宜;“礼”要求在人际传播中要有礼节,注重长幼尊卑和人伦,人际交往建立在礼的基础之上;“智”要求传播者在人际传播中具有渊广的知识,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在人际传播中给受众带来有价值的新信息;“信”要求在人际传播中不得捏造事实,要遵循真实客观性的原则。 “三纲五常”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牢牢地控制了 _领域,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理所当然地反映在人际传播中,以维持系统内部的各种不平等关系,建构了封建社会权力差距下的人际传播的传播理念。 三、封建社会中的主要传播关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传播系统下的人际传播强调三个传播关系:上下关系、内外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 1、上下关系。上下关系是系统内部存在权力差距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关系严格遵守封建等级秩序,构成了整个封建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封建统治阶级树立权威的根基,不容怀疑和挑衅。在这种关系当中,以下犯上是忤逆大不道,必须受到严厉惩罚,所以,上下传播对象之间必须严格遵守该传播秩序。这就要求个人在系统内的的社会地位成为人际交往中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个人会依据自己与别人的地位对比或权力关系来调整自己的情感表达。在权力差距悬殊的个人之间,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都不得违背严格的封建传播秩序。 2、内外关系。内外关系是指传播系统内外成员的关系。在封建社会,各级系统为了维护自身的长久稳定,尤其注重系统内外之别。个人也会依据系统内外差异来调整他们的情感行为。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传播的表现形式是依照传播者是群体内部还是群体外部成员而有所不同,系统的内外之别让系统外部的成员及其思想难以进入系统内部,系统不易遭受影响和破坏,从而确保系统的平衡和稳固。在系统内部,各成员不但有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而且常常有着接近一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集体文化中存在的高度一致性容易引起集体共鸣,确保了人与人之间的高度相容,有利于系统内部的和谐相处。 3、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封建系统为了维护自身的稳定,要求系统内的个人服从集体,个人的权利不如集体的目标重要,这样的原则给传播者烙上了深深的集体主义印记,家族和家乡是人际传播的最常见集体。封建传播体系中,家族和家乡是一个稳定的子传播系统,是个体归属的集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让步于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之间的矛盾也会轻易地演变为集体之间的纷争和冲突。集体为了本集体内的某个个体利益而出面干涉,这既是为了处于集体保护之下的个体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同样,当个体贬损了集体的形象时,也将遭到其他成员的唾弃和谴责,甚至会被踢出集体。个体与集体的这种亲密关系,既有利于在封建中国维护弱势的个体利益和保障个体的生存,也有利于集体的稳固,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结 语 在封建社会当中,上下关系、内外关系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构成了维持这一系统内的人际传播的主要关系,这三种传播关系是以儒家“三纲五常”为规范的。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通过协调封建社会权力差距的人际关系、规范人际传播理念,建构并维护封建传播秩序,为统治阶级控制了 _领域,最终为封建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无形保障。 【 _】 1 斯蒂文. 小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BT盒子用户协议书
- 深圳辅警招考试题及答案
- 南京招聘辅警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云南医院护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
- 2024年萍乡市直高中引进教师笔试真题
- 2024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仪表安装调试工程师团队建设方案
- 信息安全员团队建设方案
- 产品研发工作计划及进度管理方案
- 4.2 用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 电梯安装技术交底
- 市场分析与定位信息表格
- 菌种管理规定
-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整式(一)
-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疗指南
-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职业规划
- 物流公司整改报告物流公司安全整改报告2025
- 差旅费修订工作汇报
- (标准)驿站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
- 社区警务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