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治理结构XX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研究_第1页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XX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研究_第2页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XX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研究_第3页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XX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研究_第4页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XX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XX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研究 摘 要:首本文先介绍IT治理的概念和要素,然后给出美国高校的分类。接着结合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等高校的情况,从IT治理模式、IT组织结构、IT队伍和IT经费支持等4个方面对美国研究型高校的IT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美国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IT治理策略;IT组织结构;IT规划;IT绩效评估 :C931 :B :1673-8454(xx)01-0009-03 IT治理结构(IT Governance Structure)也称IT治理(IT _)或IT治理安排(IT Governance Arrangement)。IT治理的思想Brown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信息系统治理(IS Governance)的概念。1 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规模的扩大,IT应用已经深入渗透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成为支撑这些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环境和平台。随着高校IT投资的不断增加,政府、学校等利益相关方对提高IT投资回报率和控制IT风险的要求也逐步增多,有关IT治理的研究也开始从企业管理领域延伸到高校管理领域。2合理的IT治理结构是高校理顺学校内部相关部门等IT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保证信息化与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取得好的投资回报率的基础和保证。 美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对国内高校起步较早,建设水平较高,其IT治理结构也更为成熟。根据美国高校信息化组织EDUCAUSE的年度调查,研究型高校对信息化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在美国的各类高校中最多,其IT治理结构也最为成熟。因此,研究美国研究型高校的IT治理结构,分析其中的规律,对于研究建立适合国内高校的IT治理结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IT治理的概念和要素 1999年,Sambamurthy等人首先明确提出了IT治理安排的概念。Sambamurthy将IT治理安排定义为“公司中IT基础设施、IT使用和项目管理等关键IT活动的权力模式”。3 Sambamurthy提出,IT治理有集中式、分布式、联邦式3种基本模式。Peterson认为“IT治理是决定IT价值实现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相互关联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组织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IT决策权和责任,另一方面是制定和监控有关IT战略的决定的规则和程序”。4 Grembergen认为“IT治理包括战略一致性、价值传递、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4个核心问题”。5Weill和Ross认为“IT治理是确保IT被以期望的方式使用的决策权力和责任的框架,它决定谁来系统地制定和影响IT决策”。6 虽然学术界对IT治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认识IT治理。首先,IT治理是组织治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利用IT来为组织创造价值,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衡量IT治理的标准是组织对IT投资能否得到良好的收益,能否实现较好的风险管理,以促进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最后,IT治理确定组织中IT要素的权责分配以及相关的规则和程序,以协调组织中IT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具体来说,IT治理结构包括IT治理模式、IT经费支持、IT组织机构和IT队伍等4个方面的内容。 二、 美国高校分类 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于1970年推出的高校分类是被美国高等教育界广泛认同并被高等教育研究和政策分析人员广泛采用的高校分类标准,这一分类又被称为卡内基分类(Carnegie Classification)。7为了满足更多研究人员的需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1973年、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xx年和xx年对卡内基分类进行了修订。 xx版卡内基分类的基本分类将美国高校分为副学士学院(Associates Colleges)、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Doctorate-granting Universities)、硕士学院和大学(Mast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学士学院(Baalaureate Colleges)、专业学院(Special Focus Institutions)和部落学院(Tribal Colleges)共6类。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应至少具有2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可分为科研活动非常活跃的研究型大学、科研活动活跃的研究型大学和博士学位/研究型大学共3类。本文所指的研究型高校即指其中的科研活动非常活跃的研究型大学,以下简称研究型大学。8 三、美国研究型高校的IT治理结构 1.IT治理模式 美国研究型高校多采用联邦式的IT治理模式,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学院都设有专职的首席信息官(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学校还设有CIO办公室。学校CIO的汇报对象一般是学校的教务长(相当于国内大学常务副校长)。学校CIO的职责明确,学校内有关IT的主要工作,都由CIO负责总体规划。为了保证学校CIO能够做出与利益相关方中立的决策,得到利益相关方的认同,学校的CIO均不兼任中央IT部门的负责人。例如,在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学校CIO直接向常务副校长汇报;而哥伦比亚大学则是由技术副校长直接担任学校的CIO。学校CIO和学院CIO之间设有经常性的CIO沟通机制,如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并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学校领导和院系领导进行协调。 2.IT组织机构 美国研究型高校在IT的执行机构上比较明确地划分了中央IT部门和院系IT部门,但是不同学校中央IT部门和院系IT部门的分工并不完全相同。 中央IT部门的名称大都是信息技术服务(I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其使命大都以支持研究和教育、支持跨地域和跨机构的合作和协作、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为核心,包括推进IT技术传播能力以加强质量和效率,推动聚焦和结盟,交付性价比高的管理系统、共享技术架构,提供对于信息和技术资源的安全、可靠、全面的访问,以及通过将IT技术在大学内的应用标准化和集成化提升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如表所示。 因为中央IT部门在学校中地位都比较高,所以许多由于管理、制度等的变更而引起的信息化调整,或由于引入信息化支持而需要管理进行改变等情况,都能相对比较容易地让学校其他管理部门接受。中央IT部门明确定位为服务单位,没有研究的职能。中央IT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主要工作是与各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都关心的共性问题上,包括公共的网络基础设施、邮件服务、学生实验室、网络学习平台。中央IT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网络、电话、CATV、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电子教室和公共设施的管理,研究支持,以及技术策略和标准的制定。其中,服务于中央行政部门的人力资源、工资、财务等系统的IT支持和服务是中央IT部门的重要职责。此外,中央IT部门还负责大学IT策略和标准的制定,为院系信息化提供相关指导。中央IT部门与学院IT部门之间、各个大学的中央IT部门之间以及大学的IT部门与软、硬件供应商之间都有比较成熟和稳定的交流机制。 3.IT队伍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央IT部门的全职员工规模在300400人之间,学院等学校其他部门IT人员的数量约为中央IT部门的两倍。此外,中央IT部门和学院等学校其他部门还聘用了大量学生助理来承担学生实验室值班等服务工作。 总体来说,美国研究型高校IT部门员工的薪资和福利水平处于社会的中上游,因此中央IT部门员工的人员流动率较低,较为稳定。中央IT部门的人员流动率平均在5%至10%之间,员工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020年。 4.IT经费支持 美国研究型高校不仅有用于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的经费,而且其中央IT部门有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持。中央IT部门的运行经费的主要包括学校专项拨款、按照公开比例从学生学费中提取的技术费用、与院系合作的项目经费、合作公司赞助等。总体来说,中央IT部门的经费较为充足,而且其中用于部门员工薪资和福利的费用在部门总运行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四、结论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能够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积累创造的价值,与高校的IT治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IT治理结构在教育信息化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研究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总体较高,其IT治理结构也较为成熟。总的来说,其IT治理结构具有以下4个特点。首先,在IT治理模式方面,美国研究型高校大都采用联邦式的IT治理模式,学校都设有专职的CIO和独立的CIO办公室。其次,在IT组织机构方面,美国研究型高校在IT的执行机构上比较明确地划分了中央IT部门和院系IT部门,且中央IT部门在学校中地位都比较高。第三,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央IT部门的全职员工规模在300400人之间,学院等学校其他部门的IT人员的数量约为中央IT部门的两倍。最后,在IT经费支持方面,美国研究型高校不仅有用于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的经费,而且其中央IT部门有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持。研究美国高校的IT治理结构,对于我们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IT治理结构,促进高校信息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_: 1Carol V. Brown. Examining the Emergence of Hybrid IS Governance Solutions: Evidence From a Single Case Stud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arch 1997 8(1): 69-94. 2Ronald Yanosky, Judith Borrenson Caruso. Process and Politics: IT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EDUCAUS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ECAR Key Findings. xx cause/ECAR/ProcessandPoliticsITGovernance/163110 3Sambamurthy V, Robert W Zmud. Arrangement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a theory of multiple contingencies J.MIS quarterly, 1999, 23 (2):261-290. 4R. Peterson. Integratio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Ed. Wim Van Grembergen, Idea Group Publishing, xx. 5W. Van Grembergen. Strategi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Idea Group Publishing, xx. 6Peter Weill, Jeanne Ross. IT Governance: How Top Performers Manage IT Decision Rights for Superior Result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xx. 7Alexander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