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金色的鱼钩》特级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金色的鱼钩》特级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 辨析多音字“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 默读课文,说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读出来的。3. 和同学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重点、难点重点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班长言行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老班长的品质。突破方法 (A案)圈画出描写言行的词句,批注其心理活动,感受人物品质。(B案)通过填写表格和交流,感受人物品质。难点 揣摩人物心理,感受老班长的品质。突破方法 (A案)圈画出描写言行的词句,批注其心理。(B案)通过填写表格和交流,感受人物品质。教法与学法教法 (A案)讲授法、批注法。(B案)讨论法、填表法、练习法。学法 (A案)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B案)分组学习法、实践学习法。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B案)多媒体课件、学习表格。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A案一课时课时目标1. 辨析多音字“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 默读课文,说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读出来的。3. 和同学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一、出示生字,检查预习1. 认读生词。青稞搪瓷碗收敛搀扶抽噎瞻仰生锈鱼饵奄奄一息2. 辨析多音字。和:A: h 平和,和缓。组词:和缓。 B: hu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组词:和面。C: h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D: h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组词:和牌。E: hu 把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组词:和药。二、初识老班长1. 老班长是什么人?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对他的介绍。(第自然段)2. 朗读第自然段,问:从这一段的介绍中,你们发现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3. 交流要点:从年龄上看,正值壮年;从外貌上看,十足的老人;从别人对他的态度看,是个和蔼的人。三、走近老班长1. 画出句子:课文除了这一段外貌描写,更多的是对老班长言行的描写。请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老班长做的事,用波浪线画出老班长说的话。2. 朗读画出的句子。3. 师:在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们一定对老班长有了更深的了解,说说看。(学生简单描述对老班长的印象,如舍己为人、为别人想得多等)4. 补充资料:红军长征过草地。(1)草地: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四川西北若尔盖地区。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看上去是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的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沼,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此时,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2)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的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四、了解老班长1. 师:课文主要写老班长为三个病号做了一件什么事?挑选你们最有感触的两三处地方,一句一句慢慢读,细细品,尝试着走进老班长的内心世界。2. 学生批注。3. 交流感动:(1)师:第一次喝鱼汤的情景是怎样的,从中能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勤劳乐观)(2)师:交流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你们通过哪几句话能体会到老班长心系他人、忠于革命的闪光品质?(“我”起初不喝鱼汤,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看课文插图,观察人物神态,体会人物内心)联系前文老班长“硬咽鱼骨头”和“摸黑找野菜”等感人场面,体会老班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3)师: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找出让你们深受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启发想象:假如你们是课文中的小梁,此时此刻,手掣鱼竿,会想些什么?(4)小结:老班长做的事情让人感动,其中细微的动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内心温暖。4. 师:除了动作描写,文中还有大量对老班长语言的描写。请挑出两处写批注。5. 学生批注。6. 批注交流:(1)第二次喝鱼汤时和小梁的对话:体会“严厉”的意思,领悟到老班长尽职尽责的品质。(2)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思考: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为什么老班长这么说?体会“浪费”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舍己为人的品质。五、总结升华,留下疑问1. 畅谈课题:说一说你们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交流要点:首先,鱼钩有些生锈,带点红色;其次,这个鱼钩凝结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是金子般的,所以叫金色的鱼钩。这个标题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贵品质的深情赞颂。2. 文中对“我”的几次心理描写很精彩,摘抄下来,仔细品品“我”当时的内心。板书设计13*金色的鱼钩动作忠于革命语言舍己为人课时作业朗读句子,感受品质。1. 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这句话是对老班长的(语言)描写,这句话是在(他被小梁发现没吃鱼)的情况下说的,是对小梁的(要求),也是对他的(批评)。说这话时,老班长的表情是(严厉)的,心情是(着急)的,他唯一关心的是(三个小同志)能不能走出草地,自己能不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表现了老班长的(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2.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毛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两句话都是对老班长的(神态)描写。第一句话写的是他看到三个小同志不吃鱼时的(严肃),第二句写的是看到三个小同志吃完鱼后的(欣慰),体现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的品质。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阅读提示”中可以知道,教学的重难点均和单元目标紧密相连。根据“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默读体会活动,从外貌初识人物,到从主要事情和课外资料近距离了解人物,最后精选两句话进行研读,揣测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品质,从而实现读中交流,读中感悟,进而深入理解人物。教学中,对于草地和红军过草地前筹粮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所面临的困难,为感受老班长崇高的品质打下基础,缩短与人物的距离。一般人越缺少什么越需要什么,而精神崇高之人却能反其道而行之,我通过介绍相关背景,意在激发学生对崇高精神的向往。B案一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1. 我会认。青稞搪瓷碗收敛搀扶抽噎瞻仰生锈鱼饵奄奄一息2. 我会辨析、选择。和:h平和,和缓;hu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h和谐地跟着唱;h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hu把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曲高和寡()缓和( )和牌( )和面( )和药( )参考答案:1. 略。2. 一、质疑导入,自学生字1.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题叫金色的鱼钩。(板书课题)对于课题,同学们有疑问吗?2. 圈出生字,读正确。3. 辨析多音字“和”。二、朗读课文,交流背景学生自主读课文,明确任务:1. 读一读:课文写的故事发生在什么环境中?(学生交流关于草地的资料)2. 想一想:课文中的人物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交流过草地前的食物准备)3. 师:关于文中人物,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学习生字词是语文的基础教学内容,需要课课关注。前两问是为课文的学习做准备的。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1. 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2. 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关心同志等。2. 示例:当老班长突然发觉“我”已知道他在吃剩下的鱼骨头时,他竟然支吾着告诉“我”他早就吃过了。他明明可以光明正大地和同志们一起吃,他明明可以不用这么痛苦的,可是他心里疼爱小同志,时刻把自己的责任放在第一位。他把最艰难的担子给自己扛,却把所有的享受都让给了三个小同志。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1. 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能看出老班长品质的句子,并将自己的评价和感触写在旁边,完成表格。吃 鱼语 言动 作品 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2. 小组根据表格内容交流相关批注。3. 全班交流,感受品质。吃 鱼语 言动 作品 质第一次跑、取、烧、弯关心同志第二次严厉地说摸、回味、摇头舍己为人第三次不要太脆弱笑、收敛笑容、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第四次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睁、看、抚摸、垂忠于革命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即使阅读同一个句子,不同人仍会有不同的感受与联想。因此,交流表格后,更重要的是交流自己朗读时产生的想象和内心的感动。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1. 文中对“我”的几次心理描写很精彩,摘抄下来,仔细品品“我”当时的内心。2. 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四、课堂拓展完成“随堂练习”。左侧三题参考答案:1. “难过、悲伤、沉重”等。2. 首先,鱼钩有些生锈,带点红色;其次,这个鱼钩凝结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是金子般的,所以叫金色的鱼钩。这个标题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贵品质的深情赞颂。自主交流时侧重于对老班长正面描写的句子,因此在练习中,应设计对侧面描写的句子的品析,并且通过对课题的讨论深化中心。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五、课堂小结师:学习了金色的鱼钩这一课后,我们知道红军长征过草地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老班长。透过老班长,我们看到的是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感受到的是战友之间伟大的爱。用深情小结结束本节课,起到“言尽意不尽”的效果,让这样伟大的爱在学生心中回荡。资料链接半碗青稞面佚名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地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他冒着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烤暖了战士们的心。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