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壶口瀑布,1,散文,1,2,3,4,5,6,7,同学们见过黄河吗?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黄河,你会用哪个词?那么当代作家梁衡站在壶口观看黄河的时候,他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写的壶口瀑布,去一探究竟。,8,9,(重点),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感受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品位文章写景寄情的方法和形象可感的语言特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难点),10,梁衡,山西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红毛线、蓝毛线。,11,游记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壶口瀑布属于写景型游记。,12,弥漫霎时推搡旋涡寒噤汩汩潺潺迂回怒不可遏挟而不服,m,sh,sn,g,chn,y,xun,jn,xi,13,雾i()驰chn()zhn()耳欲聋,霭,骋,震,14,1.迂回:回旋;环绕。2.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3.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4.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15,震耳欲聋、振聋发聩辨析同:都有声音很大的意思。异:“震耳欲聋”只强调声音大。“振聋发聩”除指声音很大外,通常用于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含义更深。例:(1)建筑工地上震耳欲聋的声音让周围居民有苦难言。(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言论真是振聋发聩。,16,5.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例句:他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顿时怒不可遏。,17,导思1:作者描述了自己几次到壶口的情形?,导思3:作者在描写枯水季节的壶口景象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一处加以赏析。,二访壶口,修辞手法,导思4:文章在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两种情感,关键词:美景浓情,导思2: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有哪些方面的不同?,景物特点,18,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壶口瀑布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19,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描写两次到壶口,感受到壶口瀑布的不同特点。,由物及人,赞美中华民族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20,1.“第一次是雨季根本来不及上岸。”一句写别人的劝诫,有什么作用?,【答案】写别人的告诫,侧面描写壶口瀑布,写出了壶口瀑布之险。,21,2.“果然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凶猛景象。,22,3、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明确:“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23,4.品析“冲进去,冲进去”的表达效果。,【答案】“冲进去,冲进去”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意思上形成递进关系,将沟里的水势大和急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去掉一个“冲进去”,这种水势特点就无法表现出来了。,24,5.“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心还在不住地跳”这句话是否多余?为什么?,【答案】不多余。第一次看壶口瀑布的感受初步勾勒了其壮阔的气势和雄伟的形象,为下文详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作铺垫,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25,6.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6,27,7.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壶口瀑布的?写出了壶口瀑布的哪些特点?,【答案】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写壶口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了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28,8.第段连用动词有什么好处?,【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多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奔流而下的场景,流露出作者对其浑厚、壮阔、猛烈、凝重等特点的赞叹、敬畏之情。,29,30,阅读方法解密,动词连用作用分析法。动词的连用,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或事物的形象,都能收到淋漓尽致、形神兼备等独特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此处连用几个动词,写出一系列的动作,准确而形象地描写了人物(景物或事物)的特点,流露(刻画)出的心情(性格)。,31,9、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答案】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常见的写法是:一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联想。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32,10.作者为什么会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的?,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的特点与人的各种感情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两者的相通相似:如海、河、瀑激越奔涌,与喜、怒、愁相似;水流经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形态,人碰到不同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相似。作者将思辨融入到山水之中,通过描写黄河,赞美了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33,11、“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的理解?,含义:造物者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既指客观世界,也指主观世界)。句式:反问句。加重语气,感染力强,表达人的情感,立意深刻。蕴含的道理: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宽广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外表虽柔弱,内心却无比坚韧,是任何力量也压不垮的,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顽强精神。,34,重难点小结,本段文字重点写第二次到壶口瀑布的情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多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流而下的场景,写出了壶口瀑布气势磅礴、刚中带柔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雄浑、壮阔、猛烈特点的赞叹、敬畏之情。,35,12.“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奋力抗争。”这句话有什么深意?,【答案】以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36,13.“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赏析句中“剁”字的表达效果。,【答案】剁”字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了黄河水坚韧不屈的特点,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与不懈伟力,表现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37,38,14.结尾段有何深意?,【答案】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借物喻人,通过描写黄河水宽厚的雄壮之美,抒发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39,【答案】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1.【手法探究】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40,【答案】作者写黄河不仅将它作为一条河来写,还赋予它一种无坚不摧、坚忍刚强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的美,在于充满阳刚之气的惊涛拍岸的过程中,在于惊雷行空般的咆哮声中,显示出祖国山河的粗犷雄伟,壮丽浩渺显示祖国壮丽山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以它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自然品格,孕育出中华民族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勇往直前的伟大品格歌颂中华民族;黄河,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继往开来希望中华民族永远保持、发扬这种民族精神。,2.【难点探究】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1,壶口瀑布,壶口位置及“我”到过的次数,访问壶口,初识壶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再访壶口:气势磅礴刚柔并济,勇往之前百折不挠,由物及人民族精神,42,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43,1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作者在写景过程中善于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情味。如作者再访壶口,对龙槽壶口的描写中写道:“(它们)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这里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突出其柔的一面。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新颖、形象,富有表现力。,44,2.多感官写景。在初识壶口时,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壶口瀑布。听觉,如: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视觉,如:“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把雨季中的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45,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46,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护安全培训做法与意义课件
- 商铺门面租赁合同解除协议书9篇
- 到山下去看树课件
- 化工企业机电安全培训课件
- 初级起重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兴县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课件
- 国产无人机营销方案(3篇)
- 媒体营销项目营销方案(3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重点校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 内蒙古银质针课件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前药效学与安全性研究技术指南
-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培训
- 质量源于设计课件
- 2023年快递员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600题)
- 郭天祥51单片机教程
- GB 3164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完美版)Review of Unit 5
- 掌骨骨折查房课件
- 大学食堂装饰装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