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14820-2004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资料_第1页
EN14820-2004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资料_第2页
EN14820-2004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资料_第3页
EN14820-2004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资料_第4页
EN14820-2004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标准 EN14820:2004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体外诊断检查的、制造商预期一次性使用的人体静脉血样采集贮样器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也适用于含血液培养基介质的贮样器。本标准未规定毛细血管血样贮样器或动脉血样采集贮样器的要求。本标准未规定用于一次性使用非血液样品的采集贮样器的要求和试验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EN20594-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 第1部分:通用要求(ISO594-1:1986) EN ISO3696,分析实验室用水 规范和试验方法(ISO3696:1987)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使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 附加剂 additive 为了进行预定的检验,放置在贮样器内的便于血样保存的或特意用于与血样反应的物质(不包括用于内表面处理的不能清除掉的物质)。3.2 血样采集系统 blood collection system采集血样所需的所有组件。3.3 封闭扭矩 closing torque 制造商规定的,用扭力扳手将塞子固定以使容器密封所需的扭力。3.4 塞子 closure 密闭容器的组件。3.5容器 container贮样器上除去附加物和塞子用于装血样的部分。注:根据具体应用,装血样的贮样器部分也可称为“管”“瓶”“管瓶”或其它类似名称。3.5 抽吸体积 draw volume抽吸到真空贮样器内的液体样本的体积。3.6 真空贮样器 evacuated receptacle 利用抽空的方法采集血样的贮样器,该真空容器是在生产时形成的(即预抽真空贮样器)或是由使用者在采样前形成的。3.8 失效日期 expiry date在此日期后,贮样器不宜再被使用。3.9 充装容量 filling capacity达到规定的附加剂与样品之比所需液体样品的体积。3.10自由空间 free space为贮样器的内装物提供充分混合的额外容量或顶端空间。3.11 刻度标志 graduation mark容器上或其标签上能估计采集样本的体积。3.12 重量测定分析法 graduation analysis通过称重和校正液体的质量密度测定液体体积的方法。注: 在本标准中,认为1000mL水的重量为1000g。3.13 最大充装线 maximum fill line标于容器上或其标签上的,用于标明用于体外诊断试验时,确保得出准确结果所需样品的最大体积。3.14 最小充装线 minimum fill line标于容器上或其标签上的,用于标明用于体外诊断试验时,确保得出准确结果所需样品的最小体积。3.15 针和握持器组件needle and holder assembly用于与真空贮样器相连接,能进行静脉穿刺并采血的器械。3.16 公称液体容量 nominal liquid capacity贮样器用于容纳样品及附加剂的体积。注:该体积在标签上和(或)使用说明书上表述。3.17公称充装线 nominal fill line标于容器上或其标签上的,用于指示贮样器的公称液体溶积的标志。3.18初包装 primary pack贮样器的最小包装。3.19 贮样器 receptacle带有附加物、附加剂和塞子的用于装装样品的真空或非真空器皿。3.20 贮样器附加物receptacle accessory生产者放于贮样器内部, 用于协助采集、混合或分离样品的部件。注:贮样器附加物示例如放入血清或血浆贮样器中的小型塑料惰性球(或分离凝胶块),用于离心后从细胞液中分离血清或血浆。3.21 贮样器内部 receptacle interior 贮样器或塞子的内表面以及贮样器附加物与样品相接触的面。3.22 样品 specimen 获得的生物物质(如静脉血),用来检测其特性或测量一个或多个特性。3.23 目力检验 visual inspection 在平均照度为300lx750lx范围内且无放大条件下, 观察者以正常或矫正视力检验。4 材料4.1 如果贮样器所装的样品用于特定检验,塞子材料、容器、内部涂层、附加剂或附加物(如果有)可能会影响最终试验结果, 那么受这些物质污染的最大限量以及其所用分析方法应由制造商在标签、包装或参考文件上注明(另见11.3)。制造商有责任对材料与贮样器预期使用的适合性进行确认。注 1:本标准不规定材料适合性的确认程序。注 2:对某些不经常进行的检验,可能还没有测定过其干扰限度,建议使用者向制造商进行咨询。注 3:容器宜用可清晰观测内容物的材料制造(除非在紫外光或可见光下会使内装物质量下降),以便观察者以正常或矫正视力在平均照度为300lx750lx,且无放大条件下进行目力检验(见3.22)。注 4:如果容器是用不能以目力检测清晰观察内装物的材料制造,可去掉塞子以便检查内装物。4.2 在进行目力检查时,贮样器材料不应有杂质。4.3 装有微生物助长附加剂的贮样器,应是经过了一个确认的过程,以去除附加剂和贮样器内部的微生物污染。该过程的确认应由制造商负责。5 公称液体容量5.1 按附录A或附录B规定的方法试验时,从滴定管加入或抽出的水的体积加上所有附加剂的体积,应在公称容量的90%110%之间。5.2 对装有附加剂的贮样器,应提供混合的自由空间或其它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的方法。5.3 在用自由空间进行混合时, 应留有足够的能用机械的或手工的方法进行混合的自由空间。5.4 制造商应对样品,包括附加剂是否得到充分混合进行确认。注:本标准不规定血液样品充分混合的确认程序。6 刻度标志和充装线 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对容器上或容器标签上标有充装线的真空贮样器试验时,液体的弯月面应不超出或不低于充装线位置的10%。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对有刻度标志的非真空贮样器试验时, 水的体积应为标识体积的90%110%之间。注: 见附录A, A.3.6。7 设计7.1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容器泄漏试验时,塞子不应松动。贮样器应通过该泄漏试验,即未检测出荧光。7.2 当塞子预期取下以便于取贮样器中的内装物时,其设计应合理并实用,以便能用手指和(或)机械方法握住后取下,而手指或机械取下装置不能触及到塞子与样品接触的那一部分,以免造成污染。注:样品贮样器宜尽量设计成在打开时,避免内装物的自然溅出。本标准未规定这一试验方法,这是因为设计一个既客观又有重复性的试验尚不可能。7.3 按附录C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贮样器进行泄漏试验时,浸过贮样器的水中不应检测出荧光。8 结构 8.1 按制造商说明书的要求,贮样器应能经受4次取下和装上塞子,和按附录A、B、C和D试验时,贮样器应无破裂、塌陷、裂缝或其它可见损坏。若初次打开贮样器时损坏了塞子,那么这些要求仍应适用于该塞子。注1:该项要求不适用于开启后留有迹象的密封(tamper-evident seals)。注2:已证实, 要难以规定一个强牢固度试验方法。上述规定的要求期望模拟在正常充注贮样器、贮存、运输和取出样品时产生的机械应力。贮样器中样品的运输要求见UN6506。8.2预期经受离心的贮样器, 按附录规定试验时, 贮样器纵轴方向应能承受最小 3 000gn(或由制造商规定的加速度)的离心加速度, 且无断裂、塌陷、裂缝或其它可见缺陷。8.3 以目力检验时,贮样器上不应有能使使用者的皮肤或手套受到意外划伤、刺破或磨伤的锐边、毛刺或粗糙表面。9 无菌和特定微生物状态9.1 如果制造商声称未打开和未使用过的贮样器内部或整个贮样器无菌,或处于一种特定微生物状态,则容器内部及其附加物或附加剂应是经过了一个确认过的过程来实现。 注:灭菌程序的确认过程见 EN550、EN552和EN554。9.2 如果容器在采集血样时,容器内部与病人血流之间有直接接触的可能,产品则必须无菌。9.3 当血液采集系统用于血液中微生物的培养和(或)贮样器装有培养基时,无菌,或无菌的过程(例如:确认过的特定微生物状态如:两相培养基, diphasic culture media)是强制性的。10 附加剂10.1 每一贮样器中附加剂的实际量应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之内。10.2 液体附加剂最大容许公差间隔应为规定体积的90%110%。附加剂(包括培养基)的选择、效力和规定的浓度范围的确认应是制造商的职责。注 1:如果适合,宜用精确度为0.001g的天平,用重量测定分析法,并用液体的质量密度,测出贮样器中附加剂的量。注 2:本标准未规定附加剂选择的确认的试验方法。注 3:本标准未规定适用于血液培养的培养基一览表。注 4:参考文献中的参考书目中包含了推荐使用的附加剂5,7。10.3制造商应确保特定附加剂的物理形态适用于其使用目的。10.4制造商应确保在产品的贮存期内,始终能满足预期的血液与附加剂比。11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11.1 每一贮样器都应附有关于正确使用的信息,信息中应考虑对用户的培训及其知识水平,并能识别出制造商。如果空间允许,这些信息应标在贮样器上、随机文件上和(或)初包装上。注:建议制造商利用电子手段,如互联网,作为附加手段,将产品的应用和功能方面的信息传递给最终使用者。11.2 只要可行,安全和正确使用贮样器所需的信息应标在贮样器上和(或)初包装上的适宜位置。如果一个贮样器的标签上进行标注不可行,这些信息则应标注在包装上和(或)在为一个或多个贮样器提供的使用说明上。如果适宜,这些信息应采用已公布的符号和色标的形式。在无此类已公布的符号或色标的地区,应在贮样器所提供的文件上对所使用的符号和色标进行说明。11.3 如果贮样器是专门用来测定或检测某一物质的,则受此物质污染的最大限量应直接标注在贮样器或标签上(如可能)和(或)随机文件上和(或)初包装上。11.4 标签上应相应地标有下列信息: a)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和地址,对于出口到欧洲国家并在欧共体中分发的贮样器,其标签、外包装或使用说明书应有制造商批准的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b) 便于使用者识别包装内装物所必须的说明;c) 相应的“无菌”字样表明特定微生物状态或洁净度状态的陈述;d) 批号,以批字开头或系列号;e)必要时,贮样品或其部件性能无降低的安全使用日期的陈述,以年月或年月日表示,如年月(CCYY MM)或年月日(CCYY MM DD);f) 如果贮样器用于性能评价,“仅供性能评价”字样;g)如适宜,标明装置(贮样器)体外使用的陈述;h)特殊贮存和(或)处置条件;i)如适宜,特殊操作说明;j)如适宜,附加剂的识别和浓度;k)贮样器的公称容量;适当的警示和(或)注意事项;如果装置用于自验,则应清晰标明;l)充装线, 必要时;m)相应的警示和采取的措施。11.5 如果贮样器预期在规定条件下贮存和使用,这应在容器上、标签上或初包装中承随机文件上清晰地表述出来。12 贮样器和附加剂的识别12.1应通过在容器标签上或直接在容器上给出内装附加剂的字母代码或文字描述,来对贮样器进行标识。较常用的附加剂的选择和字母代码见表1。如果使用其它附加剂,贮样器应通过容器标签上或直接标在容器上的描述予以识别。注1:目前国际上在色标方面尚没有统一。注2:建议塞子的颜色与容器标签的颜色或直接印在容器上的颜色相近。表1 识别贮样器常用血样附加剂的字母代码附加剂字母代码EDTAa 二钾盐三钾盐二钠盐K2EK3EN2E柠檬酸钠 91b9NC柠檬酸钠 41b4NC氟化物/草酸盐氟化物/EDTA氟化物/肝素FXFEFH肝素锂肝素钠LHNH无CZa) 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的惯用缩写,比其学名即(ethylenedinitrilo)tetraacetic acid)更为常用。 b) 表示血液体积与液体抗凝剂体积之比(如9体积的血比体积的柠檬酸溶液)。 c) 带有促凝剂的容器,建议也用字母代码Z。附录 (规范性附录)非真空血样贮样器的液体公称容量和刻度标志试验A.1 试剂与仪器A.1.1 水, 符合ISO 3696的要求,温度在2025。A.1.2 滴定管, 容量为50mL,分度值为0.1mL(精度为0.1mL),底部或旁边带有开关。A.1.3 分析天平, 精度0.001g, 且称量能力满足本试验。A.2 试验条件A.2.1 试验应在101kPa和2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使用其他环境条件,应进行适当的校正。A.2.2 供试贮样器应是未使用过的,具有充装线或刻度线。A.3 试验步骤A.3.1 关闭滴定管上的开关,并加入水至零标志。A.3.2 打开贮样器的塞子,将容器放到滴定管出口下方。A.3.3 慢慢使水流入容器,水的弯月面至容器第1个刻度标志(如果有)或充装线时,关闭开关。A.3.4 读出滴定管中流出水的体积精确至0.1mL。A.3.5 如果容器带有刻度线,对每一刻度线重复A.3.3和A.3.4,直至弯月面达到充装线。读出每一体积,精确至0.1mL。注: 该试验不适用于带有液体附加剂和刻度标志的贮样器。附录(规范性附录)真空贮样器抽吸体积试验B.1 试剂与仪器B.1.1 水, 符合ISO 3696的要求,温度在2025。B.1.2 分析天平,精确至0.001g,且称量能力满足本试验。B.1.3 针握持器组件, 由血样贮样器制造商推荐。B.1.4 架子,在称重期间保持真空贮样器直立(非强制的)。B.2试验条件B.2.1 试验应在101kPa和2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使用其他环境条件,应进行适当校正。B.2.2 供试容器和针握持器组件应是未使用过的。B.3 试验步骤B.3.1 称量空贮样器。B.3.2 如果针握持器组件是散装供应的,先按制造商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装配。如果提供的不是预抽真空的贮样器,则抽空至公称抽吸体积。B.3.3 将针插入水中,并充注贮样器至少1min, 或按制造商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充装。B.3.4 去除针和握持器,擦干贮样器的外表面(如必要),重新称重贮样器,测定抽出水的量。附录 (规范性附录) 贮样器塞子泄漏试验C.1 试剂和仪器C.1.1 溶液, 将2.5g荧光素钠(uranine;CAS1) CAS号=化学文摘服务注册号)号518-47-8)溶解于100mL含有60gL右旋糖酐70(CAS号9004-54-0)的0.15mol/L氯化钠(NaCl;CAS号7647-14-5)(水)溶液中,或其它等效溶液。C.1.2 水, 在暗室中紫外光(C.1.4)下,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观察者以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观察时无荧光。C.1.3 储液器(用于装荧光素钠溶液),测试非真空贮样器时,连接一带有开关的适宜长度的塑料管路(长1m为宜)。当测试抽真空的容器时,塑料管上应配有一制造商推荐的采血针。当测试其它贮样器时,塑料管应配有一刚性材料的中空接头,该接头末端有一符合EN20594-1规定的6%(鲁尔)锥度的外圆锥接头。C.1.4 紫外(UV)光源,发射475nm的单一波长。C.1.5 滚动式混合器或容器制造商推荐其它混合器。C.1.6 扭力扳手(必要时使用)。C.2 非真空容器的试验步骤C.2.1 将溶液(C.1.1)加入贮液器内。C.2.2 从贮样器上取下塞子,通过贮液器软管充至公称容量,注意不要使溶液污染容器和容器口,按制造商的规定, 正确安装塞子。对于螺纹盖,按制造商规定的封闭扭矩旋紧;对于推入式盖,则推入管口扣紧位。C.2.3 在无放大条件下,在暗室紫外光下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检验时,确保外表面没沾上溶液。必要时用水冲洗污染物,按上述方法在紫外光下重新检验。C.2.4 将贮样器在滚动式混合器上旋转2min,或按贮样器制造商推荐的方法混合,将贮样器倒置浸入含水不超过100mL的器皿内,使水浸没塞子,在1525下放置60min,取出贮样器,在紫外灯下按C.2.3检验水。 C.3 真空容器试验步骤C.3.1 将溶液(C.1.1)加入贮液器中。C.3.2 按制造商的说明将针和握持器(如果使用)装配到贮样器上。抽空容器(除非事先已抽真空)至公称容量。C.3.3 将针插入贮液器中,按制造商的说明给贮样器充注。C.3.4 如果制造商规定去除针和握持器组件后应盖上塞子, 则应按制造商的规定(见C.3.2)盖好塞子。C.3.5 按C.2.3和C.2.4步骤进行。附录(规范性附录)用于离心的贮样器的强度试验D.1 试剂与仪器D.1.1 水, 符合ISO 3696的要求,温度在2025。D.1.2 摆臂式(swing-out arm)离心机, 能使容器底部承受3 000gn(纵向)离心加速度10min, 或制造商规定的加速度。注: gn=9.80665m/s2D.2 试验条件D.2.1 试验应在101kPa和2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使用其他环境条件,应进行适当校正。D.2.2 供试贮样器应是未使用过的。D.3 试验步骤D.3.1 按制造商规定的方法向容器内加入公称容量的水,必要时打开并再盖上塞子。向未抽真空的真空贮样器抽入公称容量的水。D.3.2 确保贮样器在离心桶中按制造商的说明正确支撑和充分平衡。D.3.3 对充满后的贮样器离心,使其底部承受3 000gn的纵向离心加速度10min,或按制造商的规定, 但不包括达到规定加速度之前的时间。D.3.4 离心结束后, 从离心管中小心地取下贮样器,检查是否有物理损坏。参考文献(略)1 ISO 7000 仪器用图形符号 索引和提要2 ISO11134 保健产品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工业湿热灭菌3 ISO11135 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4 ISO11137 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