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院 (系):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年级专业: 2009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1 班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六月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题 目目 折弯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折弯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在完成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基本知识,根据 液压元件、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液压回路设计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完成液 压回路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元器件性能的掌握,理解不同回路在系统中的各自作用。 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液压传动理论的掌握和强化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 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 、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 ;滑块重量 ;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185mm速度 6 2.15 10 N 4 2.45 10 N () 31 ;慢速下压(折弯) 行程35mm 速度() 12 ; 1 v/mm s 2 v/mm s 快速回程 行程 220mm 速度() 52 液压缸采用 V 型 3 v/mm s 密封圈,其机械效率 要求拟定液压系统图,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0.91 cm 3、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王积伟,章宏甲,黄谊.主编. 液压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 2成大先. 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 3何玉林,沈荣辉,贺元成.主编.机械制图.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8 4 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内容学时 明确机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进行工作过程分析 6 初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进行工况分析和负载图的编制 16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拟订液压系统图 8 确定液压制造元件的类型并选择相应的液压元件,确定辅助装置 6 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4 合计1 周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日期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教研室意见: 年 月 日 学生学生(签字): 接受任务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题目名称题目名称 评分项目评分项目 分分 值值 得得 分分 评价内涵评价内涵 01学习态度 6 6 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 工作态度。 02科学实践、调研 7 7 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 道获取与课程设计有关的材料。 工 作 表 现 20% 03课题工作量 7 7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 04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010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 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5应用文献的能力 5 5 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 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 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06 设计(实验)能力,方案 的设计能力 5 5 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 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研究思路清 晰、完整。 07计算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5 5 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能运用计算机 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 能 力 水 平 35% 08 对计算或实验结果的分析 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技 术经济分析能力) 1010 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 09 插图(或图纸)质量、篇 幅、设计(论文)规范化 程度 5 5 符合本专业相关规范或规定要求;规范化符合本 文件第五条要求。 10设计说明书(论文)质量 3030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 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 成 果 质 量 45% 11创新 1010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成绩成绩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评评 语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摘摘 要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 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 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 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 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 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 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 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 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 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 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关键词 板料折弯机 ,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ABSTRACT Vertical plate bending machine is a mechanical, electrical, hydraulic three closely link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complex. Hydraulic drive and mechanical drive, electric drive and tied for the three major traditional form,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in modern machinery design work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erefore, hydraulic course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fering. It is not only a theory, but also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are closely linked. In order to learn such an important course, except in the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outside, still should set the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enable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master the skills of design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urse design the purpose of the following main points: In 1, the integrated use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urse and other related cours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production only, hydraulic transmission design practic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classified together, so that these knowledge get consolidate further, deepen the enhancing and expanding. 2, in the design practice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general hydraulic components, especially all kinds of standard components of the selection principles and circuit combination methods, training design skills, improve students analysis and grafting production actual problem ability, for the design of future work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3, by design, drawing, calculation, students should apply and be familiar with the design data ( including design, product samples, standards and norms ) and estimates of practical training. KeyKey wordswords: sheet metal bending machine, hydraulic system,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urse design. 目录目录 摘摘 要要.I I ABSTRACTABSTRACT.IIII 1 1 任务分析任务分析.1 1 1.11.1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1 1 1.21.2 任务分析任务分析.1 1 2 2 工况分析工况分析.3 3 2.12.1 运动分析运动分析.3 3 2.22.2 负载分析负载分析.3 3 2.32.3 确定液压缸主要尺寸,编制液压缸工况图确定液压缸主要尺寸,编制液压缸工况图.5 5 2.3.1.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5 2.42.4 编制液压缸工况图编制液压缸工况图.6 6 3 3 拟定液压系统图拟定液压系统图.9 9 3.13.1 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图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图.9 9 4 4 液压元件选型液压元件选型.1010 4.14.1 液压泵及其驱动电机的选择液压泵及其驱动电机的选择.1010 4.24.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1010 4.34.3 油管元件油管元件.1111 4.44.4 油箱的容积计算油箱的容积计算.1212 4.54.5 油箱的长宽高油箱的长宽高.1212 4.64.6 油箱地面倾斜度油箱地面倾斜度.1313 4.74.7 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1313 4.84.8 过滤器的选取过滤器的选取.1313 4.94.9 堵塞的选取堵塞的选取.1313 4.104.10 空气过滤器的选取空气过滤器的选取.1313 4.114.11 液位液位/ /温度计的选取温度计的选取.1414 5 5 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1515 5.15.1 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 .1515 5.1.1 沿程压力损失.15 5.1.3 压力阀的调定值计算.16 5.25.2 油液温升的计算油液温升的计算.1616 5.2.2 快退时液压缸的发热量.16 5.2.3 压制时液压缸的发热量.16 5.35.3 油箱的设计油箱的设计.1616 5.3.1 系统发热量的计算.16 5.3.2 散热量的计算.16 6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818 1 任务分析 1.1 技术要求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 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 、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 6 2.15 10 N 滑块重量 4 2.45 10 N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85mm 速度() 31 1 v/mm s 慢速下压(折弯) 行程 35mm 速度() 12 2 v/mm s 快速回程 行程 220mm 速度() 52 3 v/mm s 1.2 任务分析 根据滑块重量为,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 4 2.45 10 N 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 为。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20mm),故可0.2tsA 选单为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因为板料折弯机的工0.91 cm 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 、快速回程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转换由 一个三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控制。当电液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时实现快速回程。 中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卸荷,工作在右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快速和工进。其工进速 度由一个调速阀来控制。快进和工进之间的转换由行程开关控制。折弯机快速 下降时,要求其速度较快,减少空行程时间,液压泵采用全压式供油。其活塞 运动行程由一个行程阀来控制。当活塞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行程 阀接受到信号,并产生动作,实现由快进到工进的转换。当活塞移动到终止阶 段时,压力继电器接受到信号,使电液换向阀换向。由于折弯机压力比较大, 所以此时进油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由工进到快速回程阶段须要一个预先卸 压回路,以防在高压冲击液压元件,并可使油路卸荷平稳。所以在快速回程的 油路上可设计一个预先卸压回路,回路的卸荷快慢用一个节流阀来调节,此时 换向阀处于中位。当卸压到一定压力大小时,换向阀再换到左位,实现平稳卸 荷。为了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控,在液压泵出口安装一个压力表和溢流阀,同时 也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因为滑块受自身重力作用,滑块要产生下滑运动。 所以油路要设计一个液控单向阀,以构成一个平衡回路,产生一定大小的背压 力,同时也使工进过程平稳。在液压力泵的出油口设计一个单向阀,可防止油 压对液压泵的冲击,对泵起到保护作用。 2 工况分析 2.1 运动分析 首先根据主机要求画出动作循环图如图 1-1 所示: 图 2-1 动作循环图 2.2 负载分析 (1)根据给定条件,先计算液压缸快速下降时启动加速中惯性力和反向 1m F 启动加速中的惯性力,取加速(减速)时间为 0.2 s m2 F 惯性负载: (2-1) 43 1 12.45 1031 10 387.5 9.89.80.2 m Gv FNN t (2-2) 43 2 22.45 105210 650 9.89.80.2 m Gv FNN t (2)初压力:在慢降阶段,因为油液压力逐渐升高,约达到最大压紧力的 左5 右 = 1e F%5 压 F 65 2.15105%1.07510 N (2-3) (3)各阶段运动时间: 快速下降: (2-4) 1 1 1 185 5.0 31 L ts V 工作下压:折弯时分为两个阶段,初压阶段的行程为 30mm,终压阶段行程 为 5mm。 初压阶段 (2-5) 2 2 2 30 2.5 12 L ts V 快退 工进 快进 终压阶段 (2-6) 2 3 2 5 t0.42 12 L s V 快速回程: (2-7) 3 4 3 220 4.23 52 L ts V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取。工作台的液压缸在各工况阶段的负载值如表 2-1,9 . 0 m 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如 2-2 所示。 工况计算公式负载值 F/N推力 m F/ 注明 启动 加速 11m FF 387.5425.8 快速 下降 等速-0 0 初压 = 1 Fe%5 压 F 5 1.075 10 5 1.18 10 慢速 折弯 终压 压 FFe 2 6 2.15 10 6 2.36 10 启动 加速 m22 F GF2515027637 等速 GF 3 4 2.45 10 4 2.69 10 快速 回程 制动 G- m2 F 23850 26208.8 (1)由于忽略滑块导 轨摩擦力,故快速 下降等速时外负载 为 0; (2)折弯时压头上 低工作负载可分为 两个阶段:初压阶 段,负载力缓慢的 线性增加,约达到 最大折弯力的 5%, 其行程为 30mm; 终压阶段,负载力 急剧增加到最大折 弯力,上升规律近 似于线性,行程为 5mm。 图 2-2 折弯机液压缸的 F-t 图和 v-t 图 2.3 确定液压缸主要尺寸,编制液压缸工况图 2.3.1.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查手册,预选液压缸的设计压力。将液压缸的无杆腔作为主工 1 25 a pMP 作腔,考虑到液压缸下行时,滑块自重采用液压方式平衡,则可计算出液压缸 无杆腔的有效面积。 6 22 max 1 6 1 2.45 10 0.10771077 25 100.91 cm F Amcm P 液压缸内径(活塞直径) 1 44 0.1077 0.37370 3.14 A Dmmm 根据 GB/T2348-1993,圆整成就近的标准值 D=400mm=40cm。 根据快速下行与快速上升的速度比确定活塞杆直径 d:由于 2 3 22 1 52 1.68 31 vD vDd 故活塞杆直径 d=0.636D=254mm,取标准值 d=280mm=28cm 从而可算得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的实际有效面积为 2 22 1 401256 44 D Acm 22222 2 ()(4028 )640.56 44 ADdcm 2.4 编制液压缸工况图 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和流量见下表 液压缸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和流量 输入流量 q工作阶段计算公式负载 F/N工作腔压力 p/Pa 3 /cms /minL 启动387.533903893.6233.6快速 下行 恒速 11 1 1 ; cm F pqAv A 00 初压 5 1.075 10 5 9.4 10 1507.290.4慢速 加压 终压 1 2 1 ; cm F pqAv A 6 2.15 10 7 1.88 10 1507.2090.40 启动25150 5 4.3 10 恒速 4 2.45 10 5 4.2 10 3331200 快速 回程 制动 2 3 2 ; cm F pqA v A 23850 5 4.1 10 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功率计算如下: a快速下降阶段:启动时(W) -6 11 1 3390 3893.6 1013Pp q 恒速时 1 0P b慢速加压阶段:初压时(W) 5-6 222 9.4 101507.2 101416.8Pp q 终压时,行程只有 5mm,持续时间仅,压力和流量变化情况较复杂, 3 t0.42s 故作如下处理:压力由 0.94Mpa 增加到 18.8Mpa,其变化规律可近似用一线性 p(t)表示,即 (1-1) 18.80.94 p0.940.9442.5 0.42 tt 流量由 1507.2减小为零,其变化规律可近似用一线性函数 q(t)表示, 3 /cms 即 (1-2)q1507.2(1) 0.42 t 上述两式中,t 为终压阶段持续时间,取值范围 00.42s 从而得此阶段功率方程 P1507.2(0.9442.5 ) (1) 0.42 t pqt 这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令,可求得极值点 t=0.199s 以及此处 P 0 t 的最大功率值为 3max 0.199 P1507.2(0.9442.5 0.199) (1)7506.97.51 0.42 PWkW 而 t=0.199s 处的压力和流量可由式(1-1)和式(1-2)算得,即 p0.9442.5 0.1999.40 3 0.199 q1507.2(1)798.82/47.93 /min 0.42 cmsL c快速回程阶段: 启动时 56 444 P4.3 103331 101432.331.432p qWkW 恒速时 56 555 P4.2 103331 101399.021.399p qWkW 制动时 56 666 P4.1 103331 101365.711.365p qWkW 根据以上分析与计算数据可绘出液压缸的工况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功率抛 物线顶点两侧近似当作直线处理) 。 3 拟定液压系统图 3.1 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图 考虑到折弯机工作时所需功率较大,故采用容积调速方式。为满足速度的 有级变化,采用压力补偿变量供油泵。即在快速下降时,液压缸以全流量供油, 当转换成慢速加压折弯时,液压泵的流量减小,在最后 5mm 内,使液压泵流量 减到零。当液压缸反向回程时,泵的流量恢复到全流量。 液压缸的运动方向采用三位四通 M 型中位机能电液动换向阀控制,停机 时换向阀处于中位,使液压缸卸荷。 为防止压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自重而出现速度失控现象,在液压缸无杆 腔回油路上设置一个内控单向顺序阀。 本机采用行程控制,利用动挡块触动滑块运动路径上设置的电气行程开 关来切换电液动换向阀,以实现自动循环。 此外,在泵的出口并联一个溢流阀,用于系统的安全保护;泵的出口并 联一个压力表及其开关,以实现测压。 综上所述拟订的折弯机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下 1-变量泵 2-溢流阀 3-压力表及其开关 4-单向阀 5-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6-单向 顺序阀 7-液压缸 8-过滤器 9-行程阀 10-调速阀 11-单向阀 12-压力继电器 4 液压元件选型 4.1 液压泵及其驱动电机的选择 由工况图可看到,液压缸的最高工作压力出现在加压折弯阶段结束时, 。此时缸的输入流量极小,且进油路元件较少,故泵至缸间的进 1 18.8PMPa 油路压力损失估计取为。算得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0.5PMPa P p 18.80.519.3 P pMPa 所需的液压泵最大供油流量按液压缸的最大输入流量233.6进行估算。 P q/minL 取泄露系数 K=1.1,则 1.1 233.6 /min256.96 /min PV qqLL 根据系统所需流量,拟初选限压式变量泵的转速为 n=1500,暂取泵的容/minr 积效率,可算出泵的排量参考值为0.90 V 10001000 256.96 190.34(/ ) 1500 0.90 V g V q VmL r n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查阅选用规格为 250YCY14-1B 斜盘式压力补偿变量型轴 向柱塞泵,其额定压力 P=32MPa,排量为 250mL/r,额定转速为 1500r/min,流 量为 q=375L/min。符合系统对流量的要求。 有工况图可知,最大功率出现在 t=0.199s 时,由此时的液压缸工作压力和 流量可算得此时的液压泵的最大理论功率 (9.40.5) 1.1 47.93 ()8.7() 60 t Ppp KqkW 由查表取泵的总效率为,则可算得液压泵驱动功率为0.85 p 10.2 t p P P PkW 查表,选取规格相近的 Y160-4 型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功率 11kW,额定转速为 1460r/min。按所选电动机转速和液压泵的排量,液压泵的 最大实际流量为 1460 250 0.9328.5 /min tV qnVL 大于计算所需流量 256.96L/min,满足使用要求。 4.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根据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所在油路的最大工作压力和通过该元件的最大实 际流量可选出这些液压元件的型号及规格,结果见表 4.2。 表 4-2 序 号 元件名称额定压 力 MPa 额定流量 L/min 型号及规格说明 1变量泵32250 mL/r(排 量) 10MCY14-1B额定转速 1500r/min 驱动电机功率为 11KW 2溢流阀 35 400Y2-H*10L通径 10mm 3三位四通换向阀2840034D-6通径 6mm 4 单向顺序阀31.5 400QA-H8最小稳定流量 2.L/min 5单向阀31.5400C2G-805-3/8通径 10mm 6压力继电器25HED20 7调速阀40031-2FRM5 8压力表开关40AF6EP30/Y400通径 6mm 4.3 油管元件 各元件间连接管道的规格按元件接口处尺寸决定,液压缸进、出油管则按 输入、排出的最大流量计算,由下表中数值说明液压缸压制、快退速度, 与 2 v 3 v 设计要求相近,这表明所选液压泵的型号,规格是适宜的。 表 4-3 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流量 由表中数值可知,当油液在压力管中速度取 5m/s 时,由式 算2 q d v 流量 速度 快进压制快退 输入 流量 L/mi n = 1112 ()/()qAKqAA 125647.93 107.6 /min 1256640.56 K L 1 90.4q 1 52.7qKq 排出 流量 L/mi n 2211 /qAqA 640.56 107.6 55 1256 2211 /46.1qAqA 2211 /26.9qAqA 运动 速度 m/mi n 112 3 4 / 47.93 10 (1256640.56) 10 0.86 vq AA K 211 /0.072vqA 312 /0.08vqA 得, 液压缸进油路油管内径; 3 107.6 10 20.021321.3 5 60 dmmm 进 液压缸回油路管内径; 3 52.7 10 20.014914.9 5 60 dmmm 回 这两根油管选用参照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P111,进油管的外径 ,内径,回油路管的外径,内径。34Dmm25dmm32Dmm20dmm 4.4 油箱的容积计算 容量(单位为 L)计算按教材式(7-8) : ,由于液压机是高压系统,V P Vq 。 所以油箱的容量 , 1111 52.7579.7 P VqL 按 JB/T7938-1999 规定容积取标准值.800VL 4.5 油箱的长宽高 因为油箱的宽、高、长的比例范围是 1:12:23,此处选择比例是 1:1.5:2 由此可算出油箱的宽、高、长大约分别是 693.36mm,1040mm,1386.7mm。并选择开式油箱中的分离式油箱设计。其优点 是维修调试方便,减少了液压油的温升和液压泵的振动对机械工作性能的影响; 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 由于系统比较简单,回路较短,各种元件较少,所以预估回路中各种元件 和管道所占的油液体积为 0.8L。因为推杆总行程为 220mm,选取缸的内腔长度 为 360mm。忽略推杆所占的体积,则液压缸的体积为 433 1 1256 10360 100.045245.2vALmL 缸 当液压缸中油液注满时,此时油箱中的液体体积达到最小为: 80045.20.8754VL 油m i n 则油箱中油液的高度为: 1 754 1000/(138.67 69.336)78.4Hcm 由此可以得出油液体下降高度很小,因此选取隔板的高度为 44cm,并选用两块 隔板。此分离式油箱采用普通钢板焊接而成,参照书上取钢板的厚度为: t=4mm。 为了易于散热和便于对油箱进行搬移及维护保养,取箱底离地的距离为 200mm。 故可知,油箱的总长总宽总高为: 长为: 1 2(1386.72 4)1395lltmmmm 宽为: 1 2(693.362 4)701wwtmmmm 高为:(20044)(104042004)1248 1 hhmmmmmm 4.6 油箱地面倾斜度 为了更好的清洗油箱,取油箱底面倾斜度为: 1 4.7 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 在此选用卡套式软管接头 查机械设计手册4表 23.966 得其连接尺寸如下表: 表 4.7 单位:mm 0 D 公称 压力 MPa 管子 内径 0 d mm 公称尺寸极限偏差 min L卡套式管接头 0 d G(25)2218.5250.1053822 4.8 过滤器的选取 取过滤器的流量至少是泵流量的两倍的原则,取过滤器的流量为泵流量的 2.5 倍。故有 : 2.5(52.7 2.5) /min131.75 /minqqLL 泵入过滤器 查中国机械设计大典表 42.77 得,先取通用型 WU 系列网式吸油中过滤 器: 表 7.4 4.9 堵塞的选取 考虑到钢板厚度只有 4mm,加工螺纹孔不能太大,查中国机械设计大典 表 42.7178 选取外六角螺塞作为堵塞,详细尺寸见下表: S d 1 d De基本尺 寸 极限偏 差 Lhb 1 b RC 重量 Kg 型号通径 Mm 公称流量 / minL 过滤精度 m CXL-50250100 12 1.25M10.2221513 0 0.24 4123311.00.032 4.10 空气过滤器的选取 按照空气过滤器的流量至少为液压泵额定流量 2 倍的原则, 即: 22 52.7 /min105.4 /minqqLL p 过滤器 选用 EF 系列液压空气过滤器,参照机械设计手册表 23.8-95 得,将其主要 参数列于下表: 表 7.6 参数 型号 过 滤 注 油 口 径 mm 注油 流量 L/min 空气 流量 L/min 油过 滤面 积 L/min 1 H mm 2 H mm 1 D mm 2 D mm 3 D mm 四只螺 钉均布 mm 空气 进滤 精度 mm 油 过 滤 精 度 m E-50 2 F 323226527015458668296M6 140.105125 注:油过滤精度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是可调的。 4.11 液位/温度计的选取 选取 YWZ 系列液位液温计,参照机械设计手册表 23.8-98 选用 YWZ- 150T 型。考虑到钢板的刚度,将其按在偏左边的地方。 5 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 5.1 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 由上述计算可知,工进时油液流动速度较小,通过的流量为 47.93L/min,主 要压力损失为阀件两端的压降可以省略不计。 快进时液压杆的速度,此时油液在进油管 3 1 4 1 107.6 10 0.086/ 1256 10 p q vm s A 的速度 3 26 107.6 10 3.65/ 0.25251060 p q vm s A 5.1.1 沿程压力损失 沿程压力损失首先要判断管中的流动状态,此系统采用 N32 号液压油,室 温为时,所以有 0 20 C 42 1.0 10/ms , 34 /3.65 25 10/1.0 10912.52320 e Rvd 油液在管中的流动状态为层流,则阻力损失系数, 75 75/0.082 912.5 e R 若取进油和回油的管路长均为 2m,油液的密度为,进油路上的 3 890/Kg m 沿程压力损失为 。 1 225 4 2890 /20.0823.653.89 10 25 102 pl dvPa 5.1.2 局部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包括管道安装和管接头的压力损失和通过液压阀的局部压力 损失,由于管道安装和管接头的压力损失一般取沿程压力损失的 10%,而通过 液压阀的局部压力损失则与通过阀的流量大小有关,若阀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 力损失分别为,则当通过阀的流量为 q 时的阀的压力损失。 rr qq和 r q 由算得小于原估算值 2 () r r q pp q 2 107.6 0.5 ()0.036 400 pMPa 0.5MPa,所以是安全的。 同理快进时回油路上的流量则回油管路 12 2 1 107.6 640.56 54.88 /min 1256 q A qL A 中的速度;由此可以计算出 3 26 54.88 10 1.86/ 60 0.252510 vm s (4652320,所以为层流); 3 4 1.86 25 10 /465 1.0 10 e Rvd ,所以回油路上的沿程压力损失为 7575 0.16 465 e R 。 2 226 4 2890 /20.161.860.197 10 25 102 pl dvPa 由上面的计算所得求出:总的压力损失 p 12 2 1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园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
- 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 精神科睡眠护理
- 教师健康技能培训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防控策略
- 血管外科MDT多学科协作模式
- 噪声与人类健康
- 中班安全教育:不能碰的东西
- 校园健康饮食搭配方案
- 2025年校长职级考试题及答案
-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 化学锚栓承载力计算
- 教育培训机构公司简介范文范本
- GB/T 7409.4-2023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第4部分: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
- 公司合同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看歌词猜歌名
- 中国思想史 马工程329P
- DB65T 2887-2008林业用保水剂应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41813.1-2022信息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测试方法第1部分:语音识别
- SB/T 10569-2010冷藏库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