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报-战略性领导 教育学习_第1页
读书汇报-战略性领导 教育学习_第2页
读书汇报-战略性领导 教育学习_第3页
读书汇报-战略性领导 教育学习_第4页
读书汇报-战略性领导 教育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汇报,1,优质课件,汇报文献,1张征,王玉博,杨霞.战略型领导:概念、测量与作用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04(35):53-65.,2,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的相关实证研究,张征,王玉博,杨霞.战略型领导:概念、测量与作用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04(35):53-65.,3,优质课件,引言,研究现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相关学者对战略型领导(StrategicLeadership)的概念、结构维度和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战略型领导这一领导方式被提出后,西方学者对其内涵展开了热烈讨论,但中国学者并未对这一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张文慧,王辉,2013),导致战略型领导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4,优质课件,引言,研究问题已有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战略型领导的概念未取得共识。并且,不少研究并未检验战略型领导概念的文化适用性。【目前研究对战略型领导究竟是一种能力(IrelandSosiketal.,2005),现有说法并不一致,未来研究需要就战略型领导的性质做进一步探索。】其次,战略型领导的测量存在一定分歧。【研究者们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了应用较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但在测量上仍存在着理论基础与测量对象或层次不一致、测量方法与构念不匹配、量表的文化适用性等问题。】最后,战略型领导的相关实证研究有待加强。,5,优质课件,引言,研究思路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战略型领导的概念、测量、与其他领导类型比较、相关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试图全面呈现出战略型领导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6,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的概念,战略型领导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阶领导理论的基础上深化而来的(BoalJanssenetal.,2009)。战略型领导产生的动因在于领导者工作重心的转移。从传统的关注组织内的领导转向关注组织的领导,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Crossanetal.,2008)。已有文献对战略型领导内涵的研究有四种研究视角:第一,特质观。强调战略型领导者所具备的特质,如战略型领导的个体特征(如人口统计指标、性格、价值观等)来表征战略型领导(HambrickJansenetal.,2009),又包括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如王辉等,2006,2011)。【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高权力距离文化背景下,员工通常很难接近高层领导者,因此对于一般员工能否准确评价高层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值得商榷。】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是由高层领导者自评(如李召敏,赵曙明,2013)。【高层领导者自评的好处在于领导者可能比下属更知道自己是否采取的战略型领导方式,但可能引起共同方法偏差等问题,导致测量不准确。】,12,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的测量,测量对象与层次测量对象是指所测量的战略型领导是谁。测量层次是指所测量的战略型领导是处于个体层面、团队层面还是组织层面。现有研究,在一般组织情境下,通过下属感知来测量战略型领导的居多。这些领导者包括CEO、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副总裁等(Elenkovetal.,2005;Jansenetal.,2009;张文慧,王辉,2013)。团队层面的战略型领导的测量对象主要为高管团队(TMTs)或创业团队(孟瑶,2013)。此外,Simsek,Jansen,MinichilliSimseketal.,2015;张文慧,王辉,2013),提出了战略型领导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如图1),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20,优质课件,21,优质课件,汇报文献,2张文慧,王辉.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的三元模式J.管理世界,2013,07:94-109.,22,优质课件,三元模式的实证研究基础,张文慧,王辉.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的三元模式J.管理世界,2013,07:94-109.,23,优质课件,引言,研究现状为应对巨大变革和激烈竞争的冲击和挑战,中国企业的战略型领导者们多年来一直本着“中西合璧”的理念探索行之有效的领导技能。在中西合璧的探索中,中国战略型领导们所采用的领导行为逐渐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式领导和西方领导都不尽相同的内容(王辉、忻榕、徐淑英,2006;吴春波、曹仰锋、周长辉,2009)。,24,优质课件,引言,研究问题中国学者惯于套用西方领导模型或概念与测量,缺乏对我国战略型领导的系统性分析和研究。迄今为止,到底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应包括哪些内容,具有什么结构,以及如何在中国组织背景下成为有效的战略型领导,依然是谜。,25,优质课件,引言,研究思路综合以往关于组织和战略型领导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提出中国战略型领导的理论模型,讨论其内涵和结构,并以实证研究、社会文化和管理实践等方面的资料,来深入讨论这一模型的现实依据。具体而言,我们将回答如下问题:(1)作为组织领导,战略型领导有什么特征?它的本质与核心是什么?(2)中国式战略型领导包含哪些内容?(3)中国式战略型领导的实证基础、文化根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4)未来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什么?,26,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组织的领导,(一)战略型领导的特征(二)组织的本质与战略型领导(三)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的构成,27,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组织的领导,(一)战略型领导的特征研究对象:全面负责组织运营的战略型领导者(Finkelstein&Hambrick,1996)和高管团队(Hambrick,2007)总结以往文献,从以下三个角度探讨了战略型领导的内涵和特征:战略型领导强调他们能对组织运营和发展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关键行为或特征(House&Aditya,1997)。强调提升组织进化、帮助组织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和行为。Boal&Hooijberg(2000)提出战略型领导具有快速识别和吸收新信息的吸收能力,发起变革和促进战略灵活性的适应能力,以及知觉环境变化和洞察社会行动者和社会关系的管理智慧。战略型领导应综合表征多种相互冲突的需求,具有行为复杂性。,28,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组织的领导,(一)战略型领导的特征复杂性的观点目前在战略型领导领域比较流行,也得到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支持。Hart&Quinn(1993)的行为复杂性模型,首次尝试将CEO强调效率和重视效果这两方面的行为整合起来(?强调又快又好,悖论),提出了一个全面模型。该模型认为战略型领导者扮演4种看似相互冲突的角色,分别是愿景塑造者,激励大师,分析师和任务管理者。通过916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董事长构成的样本,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Q-type聚类分析产生了高行为复杂性、低行为复杂性和不平衡三种领导类型。其中高行为复杂性的高管不但在所有4个角色上得分都很高而且绩效最好。结果说明CEO或董事长有能力同时扮演多种相互冲突的角色,并借助这种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绩效。,29,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组织的领导,(一)战略型领导的特征Boal&Hooijberg(2000)强调战略型领导要具备行为复杂性、认知复杂性和社会复杂性等多种特征。复杂性观点反映了战略型领导的一个本质特征:综合表征组织成长和发展的多样要求。即在组织最顶端战略型领导这一层次,组织的多样要求要得到整合。此外,战略型领导与其他类型的领导一样,其内涵对社会文化背景非常敏感。,30,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组织的领导,(二)组织的本质与战略型领导组织是嵌在动态环境中复杂而开放的社会系统。为了生存与发展,组织必须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和整合内部成员的努力。首先,根据管理和组织认知理论,行动依赖于认知,组织行动同样依赖于组织对自己内外环境的认知(Walsh,1995)。因而,管理和认知流派的学者们认为组织及其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意义建构(DaftThomas,Clark&Gioia,1993)。【在组织中,意义经常以愿景、使命、价值观、规范系统等方式存在(Gioia&Chittipeddi,1991),它们是组织成员赖以认知和行动的信息处理平台。因环境变化不已,意义建构要不断进行。】其次,从内部整合来看,组织需要了解并综合考虑内部成员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够让组织成员高效协作的内部机制,以促进成员实现共享的目标(张志学、张建君、梁钧平,2006)。所以学者们一直强调组织必须建立高效的内部协作机制,才能将多样的成员偏好转化为一致的努力。,31,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组织的领导,(二)组织的本质与战略型领导组织是这样一个开放系统:它面对环境不确定性和成员多样性的挑战,要基于对社会和人的理解,不断从内外部繁杂而模糊的信息中创造出意义和秩序来,并以之为基础,建立出恰当的内在机制,高效整合内部成员的心智与努力,最终将各种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即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依恃其所创造和维持的意义体系(由知识、规范、认知地图和价值观等构成)不断化环境的无序为组织的有序(GioiaMaitlis&Lawrence,2007)。,32,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组织的领导,(二)组织的本质与战略型领导作为组织领导,战略型领导是主导这一转化过程不断高效进行的关键因素(DaftWeick,1995)。战略型领导的核心职能:战略型领导在建构组织现实和内部协作机制时,需要应对组织环境中的主要挑战,呼应社会文化中主要的规则和需求。【建构组织现实要求战略型领导准确概括所在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成员的经验,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建构内部协作机制要求战略型领导基于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前提建构内部整合机制,在他们能接受和理解的范畴内去号召贡献和给予回报,并在二者之间取得众人能接受的平衡。】,33,优质课件,战略型领导组织的领导,(三)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的构成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其典型特征是契约经济尚未形成,行政和血缘关系仍在起作用(Tan张建君、林淑,2010)。中国文化是强调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重视人情,且有较高的权力距离(Farh,Zhong&Organ,2004)。【?制度规范与人情整合是一组悖论,能处理好两者关系的战略型领导是否就是具有悖论思维的战略型领导】,34,优质课件,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三元模式的内涵,领导有效性领导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建构的愿景和使命高瞻远瞩,更取决于领导者建构的愿景和使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脚踏实地。【即愿景和使命要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和接受,并被演绎为组织成员的倾情投入和默契配合。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不外乎约之以法和动之以情两大类。前者是制度规范,后者是人情整合。】,35,优质课件,36,优质课件,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三元模式的内涵,三者间的关系探讨制度规范是一把双刃剑。过高的制度规范倾向,特别是集权倾向,会伤害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领导者得到多样的信息和建议,领导者容易陷入狭窄视域,难以形成对环境的洞察。人情整合也是双刃剑。如果战略型领导过于追求社会归属人际关系,在中国可能会陷入人情困境。Nadkarni&Herrmann(2010)发现,高管随和性与战略灵活性之间是倒U型关系,过低和过高的随和性都不利于战略灵活性。【过低的随和性会让下属不敢挑战领导者的个人信念而限制了领导者视域,过高的随和性会让领导者偏离重要的任务目标、容易妥协和怯于变革,最终都让企业丧失了战略灵活性。】制度规范虽然为组织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基础,但它容易使员工工具化、机器化和碎片化,不利于全面整合和开发员工的心智系统和激发员工的激情。人情整合可以弥补制度化努力造成的管理空白。,37,优质课件,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三元模式的内涵,三者间的关系探讨理念塑造是基础和目标,制度规范和人情整合是手段和工具。制度和情感之间并非相互割裂的关系,管理者通过制度约束被管理者的同时,也在不停地通过情绪和行为来感染被管理者。没有情感的制度会失去活力和弹性,而没有制度的情感会失去章法和框架,二者相互支撑又相互补充。(?一组悖论),38,优质课件,三元模式的实证研究基础,三元模式最直接的实证依据是王辉、忻榕和徐淑英(2006)对中国企业CEO的领导行为的探索。该研究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战略型领导的研究时发现,CEO领导企业要处理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复杂事务,因此CEO需要具备行为复杂性,而且这一行为复杂性在中国可能有独特的内容。首先,中国企业的CEO要提升领导效果有赖于他们的个人魅力,在影响下属的时候他们会通过阐述愿景、明确使命、展现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自信来感染下属。其次,中国企业因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而效率低下,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希望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来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此外,中国企业的领导者还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采用家长式领导,喜欢恩威并施。基于上述理论和观察,王辉等(2006)试图探讨中国企业CEO领导行为的构成,并具体通过两个阶段开展了3个实证研究来实现这一研究目的。,39,优质课件,三元模式的实证研究基础,第一个阶段由两个研究构成,通过关键事件法来确认领导行为的构成并建构量表,验证信度和效度。在第一个研究中,65个来自高科技、服务和制造等多个行业的经理,包括33名中层经理和32名高层经理,完成了一个开放性题目:“你们公司CEO表现出何种领导特征?”65名经理共产生了312个条目。3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根据研究人员提供的行为复杂性和魅力的定义对312个条目进行了分类,最终产生了“对环境敏感”、“激励”、“监控运营”、“人际关系”、“魅力领导”、“创新和冒险”、“表现爱心”、“有权威”和“道德领导”等9个类别。3个分类者分类一致性程度是87.2%,两两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是92.6%。随后,研究人员采用542名在职MBA来检验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初始量表共有45个题目,涵盖9个类别,题目是每个类别中5个最经常被提到的典型条目。采用5点Likert量表,在职MBA学生评估了用这些题目来描述自己所在企业CEO的领导行为时,吻合程度如何。最终,研究人员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了24个题目、6个维度的因素结构。它们共解释了62.35%的总变异,分别被标记为开拓创新、协调沟通、关爱下属、设定愿景、展示威权和监控运营。该量表展现了很好的信度,6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均在0.70以上,重测信度是0.76。,40,优质课件,三元模式的实证研究基础,第二个阶段的研究检验了6个维度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3个与任务最相关的领导行为,包括设定愿景、开拓创新和监控运营会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3个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领导行为,包括协调沟通、关爱下属和展示权威,会经由积极的员工态度(包括组织关怀、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王辉等人(2011)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这6种领导行为会影响组织文化的塑造。即CEO设定愿景和开拓创新的领导行为会经由组织的外部适应价值观,监控运营、关爱下属会经由组织的内部整合价值观,对组织的经营效果产生积极影响。而协调沟通则会同时经由外部适应价值观和内部整合价值观对组织经营效果产生积极影响。,41,优质课件,三元模式的实证研究基础,上述研究展示中国企业CEO处理内外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