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苦斋记(建议用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剑溪之水出焉得其尤绝者家焉B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D刘子闻而悟之 父母者,人之本也解析:选A。A.焉:兼词,“于此”。B.于:介词,比;介词,到。C.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假设。D.之:代词,“这个道理”;结构助词,“的”。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故遂择其窊而室焉B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C左右欲刃相如D野蜂巢其间解析:选B。B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余各项均是名词作动词。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颠沛生于不测 B初食颇苦难C.滵曲折,注入大谷 D今夫膏粱之子解析:选B。苦难:古义,味道苦,难以下咽;今义,痛苦和灾难。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B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C燕坐于华堂之上D群季俊秀,皆为惠连解析:选C。C项,状语后置句,A、B、D三项均为判断句。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而在苏轼看来,一般知识分子恰恰好走这两个极端。苏轼提出“不必仕”,是因为他认为“必仕则忘其身”。苏轼提出“不必不仕”,是因为他认为“必不仕则忘其君”。仕与隐,是古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人生首要课题,从而也构成了古典诗文中的永恒主题之一。一个人如果永远悠游燕息于山林风月之中,固然可以全身远祸,陶情冶性,但却丢开了为君王效力的义务,没有负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一个人如果一心追求功名爵禄,不顾政局的好坏、执政者是否贤明,就会入迷途而不知返,临危境而不知止,必然招来杀身之祸。答:解析: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所给六句话先提出“仕与隐”的话题,然后用苏轼的两种看法来分析“仕”的两条途径,最后加以总结。答案:6某冬天早晨7点10分,小明到楼下车库取自行车上学,发现对门王叔叔的汽车停在楼下过道里,正好挡住了小明家车库的门。眼看上学要迟到了,小明十分着急。没办法,他只好上楼去敲王叔叔家的门,请王叔叔把汽车挪开。以下是小明与王叔叔的对话,请你补写出对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小明:王叔叔:噢,是小明啊,这么早,有什么事吗?小明:王叔叔:是吗?对不起,我没注意,好的,我这就下去!小明:王叔叔:这是我的失误,应该的,你等一下,我穿个外套。小明:解析:题目给定的是一个邻里之间对话的情境,补充的内容既要达到表达的目的,又要注意邻里关系和睦以及对长辈的尊重,内容的补充不难,关键是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答案:王叔叔,您好!打搅您了。您的车不巧挡住了我家车库的门,我着急取自行车去上学,麻烦您把车挪一下可以吗?那太感谢您了,这么冷,实在不好意思。没关系,我不着急,您多穿点,外面冷。7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中国古典诗词深受俊秀神奇的山水的滋养,其意蕴醉人身心。总想泊舟枫桥,静候寒山寺的钟声;总想登上滕王阁,遥望彭蠡之滨的雁阵;_,_;_,_。这样,我才能找到精神的安放之所。解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组织答案。答案:(示例)总想攀登蜀道倾听子规的啼叫总想驻足杨柳岸仰望天穹中的残月8就下面一段文字找出表达上的毛病并改正。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课堂上,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答:解析:此种题型在高考中比较常见,因此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练习,本题难度不大,主要的是要修改正确。答案:“抛砖引玉”改为“悉心指导”;“无所不至”改为“无微不至”;“离我而去”改为“退休在家”;“音容宛在”改为“形象平凡而伟大”。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蓼庄图记清戴名世余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慨然有遗世之思。说者谓渊明生当晋、宋之际,志欲弃尘离垢,高举远引,托而为此记,非真有是事。今以蓼花庄观之,则夫幽岩深谷、灵区异境、隔绝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蓼花庄地近东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居民千馀家,淳淳闷闷,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居人自其始祖迄今,无一识字读书。县吏一来征租,信宿尽收而去。子孙历世无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凌害、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一桃花源也。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居京师,岁戊辰、己巳间始闻其绝境,穷搜得之,构屋筑圃于其间。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其地昔无网罟,河鱼肥美,人不知食。先生结网得鱼,嗣后多有食鱼者矣。先生寻还京师,然抗怀高寄,尝书苏文忠诗于壁曰:“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是先生视京师犹之乎蓼庄也。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渺蓼花弥望无际。呜呼!余久怀遁世之思,嗟宇宙无所为桃花源者,何以息影而托足?不意人间复有之。昔者武陵渔人既出,迷不复能入。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余得以相从终老于其间,先生其许我乎?(节选自戴名世散文选集)【注】奥阻:腹地险要。淳淳闷闷:淳朴笃诚不开化。信宿:连宿两夜。嚣竞凌害:嚣竞,为求功名利禄而喧闹奔走;凌害,欺凌伤害。抗怀高寄:高尚的情怀。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渺蓼花/弥望无际B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渺/蓼花弥望无际C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渺蓼花/弥望无际D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渺/蓼花弥望无际解析:选D。“余尝披图”这句断句并不难,下面是“见”的宾语,四字句居多,显得整齐划一。1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B戊辰,中国传统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年称“戊辰年”。C“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实际上桃花源是在桃源县。唐以后“武陵”一词,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所包含的地域范围,并不完全准确地反映当时行政区划的变更状况;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把武陵县和桃花源附近一带笼统地称为“武陵桃源”。D文忠是指宋代词人苏轼的谥号。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褒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解析:选D。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可褒可贬。1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桃花源”是陶渊明因有所寄托而想象出来的,世间并不存在,而作者对此看法不以为然。B蓼花庄距离京师三百余里,民风古朴,那里的居民原先不读诗书,不求名利,甚至不知种稻、捕鱼等事情。C蓼花庄能成为一方净土,是因为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作者借此隐含了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D本文起笔于桃花源记,末段又以“武陵渔人”与之呼应,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选C。C项“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和“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在原文找不到根据。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译文:(2)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译文:解析:第一个句子的翻译,重在词类活用,“桑麻”“映带”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第二个句子翻译的重点是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焉”,代词,那里;“迷津”,指迷路;“葛巾藤杖”,戴葛巾,拄藤杖;“竟”,直接。答案:(1)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女婚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2)现在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拄藤杖,轻松快乐地直接前往。我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叹不已,不禁产生了弃世隐居的念头。评说的人认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与南朝刘宋之间,内心想要抛弃肮脏的尘世,隐居避世,有所寄托而写成了这篇记,并非真有这样的事。但(如果)从今天的蓼花庄来看,那么那些山谷幽深、环境优美、与世隔绝的地方,世上原来也并非没有。蓼花庄位置靠近东鹿,距离京城有三百多里远的路程,那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外人很少到达。那里的居民有一千多户,淳朴笃诚不开化,浑然是上古之人的样子,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女婚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居民从他们的始祖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识字读书。县里的官吏一来收租,连宿两夜就可以收完回去。历代子孙没有一人到过城市,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世上那些争名夺利、欺凌伤害、偷盗诉讼、争强斗胜之事,亲人离别、孤苦远行的痛苦,祖祖辈辈传了数十代,从来没有听说过。那里的山川风景、民风民俗,简直就是一个存在于燕赵之间的桃花源。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之后住在京城,到了戊辰、己巳年间才听说有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于是尽力寻找,终于找到,并在那里建房子、筑园圃。以前,那里的居民不懂得种植水稻,赵先生说这里土地多水,适合种植水稻,便教他们种植水稻的方法,此后那里种植出的稻谷非常好吃,超过别的地方。那里以前没有渔具,虽然河里的鱼非常肥美,但人们不懂得捕食。先生织了网来捕鱼,之后就有许多人学会了捕鱼吃鱼。先生不久就回到京城(任职),但他的高尚情怀依然如此,他曾经在墙壁上书写苏文忠的诗句:“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这是先生把京城看作是蓼花庄的缘故啊。但先生仍然时常挂念蓼花庄,无法放弃想念,于是让善于绘画的人为他画了一张蓼花庄图。我曾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镇江市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丹阳市妇幼保健院(第二人民医院)校园招聘1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安徽固镇县连城镇招聘村级后备人才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黑龙江黑河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柳州市城中区委社会工作部招聘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2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江口县人民医院招聘青年就业见习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第五师医院招聘劳务派遣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青冈县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学毕业生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省医疗服务评价中心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租赁合同范本:个人汽车租赁协议
- 药房采购员与验收员培训
-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 工人受伤免责协议书
- 航空航天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及流程
- 车库出租放物品合同协议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 2025届上海市华师大二附中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风物志模板范文
- 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