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论趣西 江 月朱敦儒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赏析】这首词写作者晚年以诗、酒、花为乐事的闲淡生活,流露出一种闲旷的情调。“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起首两句写出词人终日醉饮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满”见得饮兴之酣畅,“小圃花开”点出居处之雅致,这正是借物写人之法的妙用。“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三个“自”隔字重叠,着力突出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神态,自然地带出“无拘无碍”一句。至下片文情陡变,两个对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人生的认识,所谓人类的历史不过是几场短暂春梦杂沓无序的连缀,无论怎样的奇士贤才都终究不免归于黄泉。此词写作时代大致是忠臣屈死而奸佞当道之时,因而“不须计较与安排”,只要“领取而今现在”,隐含着作者深深的悲愤之情和自我安慰之情。这是对上片所描述的闲逸自得生活的概括和揭示。【思考】有人说前两句“无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风貌已隐然可见”,根据词句,谈谈你的理解。【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扈从(h)胼胝(pin)(zh)摩顶放踵(zhn)癖嗜(p)(sh)灵犀(x)掮客(qin)2多音字贾商贾禅坐禅chn贾府ji禅让shn色色彩s发启发f掉色shi鬓发f二、字形辨认三、词语辨析1心智心志心智:思考能力;智慧。心理;性情。心志:意志;情感态度。填一填: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开启心智,健康快乐地成长。著名的体育杂志专家答球迷在线提问时指出,阿联已经具备应有的技术,只是还需要磨炼一下心志。2通脱洒脱通脱:通达脱俗,不拘小节。洒脱:(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填一填:那些表面看起来洒脱的人,未必都是通脱之士。四、词语释义扈从:a.帝王或官吏的随从。b.随从;跟随。手足胼胝: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胼胝,即茧子,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通脱自喜:通达脱俗,自己高兴。癖嗜:癖好,特别喜爱。索然寡味: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寡,少,缺少。灵犀:a.指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比喻心心相印。b.指聪敏。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反,类推。掮客术: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技术。走近作者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海人。现代散文家。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考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资料链接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言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在现代,20世纪20年代的小品文,是各式短文的统称,与美文、随笔、杂感、絮语散文大体相当。20世纪30年代前期,小品文盛极一时,多样竞荣,并出现对立的创作倾向和思想论争。林语堂等人推崇晚明小品文,提倡幽默小品文、闲适小品文,把小品文视为个人独抒性灵、消闲自娱的形式。1作者列举“大禹治水”和“墨子摩顶放踵”的事例来说明什么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持什么观点?我的理解作者充分肯定“大禹治水”“墨子摩顶放踵”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理想和信仰,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作者认为:“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是作者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2文章的标题是“论趣”,但在第四段才提到“趣”,前面是否是偏离题意? 我的理解文章第四段才提到“趣”,不是偏离题意。因为:引用传说转入议论道出对人生的看法,名利权色是人生中“趣”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说名利权色也属于“趣”的一部分。再说到自己对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回归到话题,人生乐趣莫如“趣”。3这篇散文的主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我的理解这篇散文,站在“通脱自喜”“适可而止”的人生高度,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解读了人生的“趣”,主张我们去寻此“趣”,加强思想文化修养。文章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4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概述。我的理解开首以乾隆皇帝与扈从的简短对话,引出古人对人生无外乎“名”“利”二字的看法,然后作者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提出自己“名”“利”“色”“权”的观点,其实这都是铺垫与衬托。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一层,指出了在人生中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即“趣”,并围绕“趣”字,谈古论今,纵横中外,论述了“趣”的妙用。林语堂先生在论趣一文中说:“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同趣字得来。”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你对“兴趣”有怎样的看法?我的理解(示例1)我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但是学习不可能完全凭兴趣,因为兴趣只是一时的,不是一世的,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有目标,有明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示例2)我赞同林语堂先生的观点。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对于一个人能否成功是很重要的事情。兴趣可以引导人们去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是工作和创业成功的基础。(示例3)我赞同林语堂先生的观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论趣写法归纳对比手法幽默风趣林语堂先生的论趣一文,从乾隆的轶事开篇,由“名利”说起,进一步扩展为名、利、色、权说。指出这名、利、色、权是许多人的人生宗旨。作者在论述了人生四大宗旨之后,笔锋一转,提出了另一种兴趣盎然的说法:“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同趣字得来。”“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作者在提出“趣”字之后,也把两种大的活动动机摆了出来,即为“名、利、色、权”去做事和为“兴趣”去做事。同时也把两种动机所产生的后果阐述了出来,使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观点主张便鲜明地亮了出来,也为文章最后对青年人读书要靠趣味做了有利的证据。文章层层铺垫,最后直接点明主题“人生快事莫如趣”。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旁征博引,适时穿插上一些有趣味的事例,并夹叙夹议,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也使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说服力。技法指导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1运用对比,要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2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3对比的作用是:运用对比来描写,事物的特征更突出;运用对比来抒情,感情更鲜明;运用对比来议论,是非泾渭分明。随堂练笔“微笑”和“哭泣”是我们常见的两种表情,请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写你对这两种表情内涵的理解。要求:除对比外,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120字。范文示例微笑造就成功,哭泣只会堕落。微笑是什么呢?微笑是千年老窖,开启时酒香万里;微笑是烈火,在燃烧时无限耀眼;微笑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哭泣则与之有天壤之别,它不如美酒愈陈愈香,而是荔枝瞬间美艳;它是一颗孤独的心,加上了冰冷的剑,本身的无助变成了退缩。微笑迎来了春风,获得了甘泉,而哭泣只会错过星星,错过月亮,错过满园春光。论趣是一篇谈趣味的幽默散文。文章作者和文章本身其实就十分幽默有趣。作者说:“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幽默是一种情趣,一种修为,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林语堂先生本人也生性幽默,以至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以至他的每次演讲也是妙语迭出,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林语堂一生的成功与快乐皆由“趣”字而来,其人其文随性旷达、无拘无束。我们在感受他的文风与为人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生活。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别是对于学习而言,只有在学中发现乐趣、培养乐趣、发展乐趣,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收获。要摆脱名、利、色、权的诱惑,以“趣”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只有这样,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才不会因找不到方向而迷茫,也不会因名利而停歇!适用话题悼 鲁 迅林语堂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天见HeraldTribune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若说悲悼,恐又不必,盖非所以悼鲁迅也。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所为何事?碌碌终日,而一旦瞑目,所可传者极渺。若投石击水,皱起一池春水,及其波静浪过,复平如镜,了无痕迹。唯圣贤传言,豪杰传事,然究其可传之事之言,亦不过圣贤豪杰所言所为之万一。孔子喋喋千万言,所传亦不过论语二三万言而已。始皇并六国,统天下,焚书坑儒,筑长城,造阿房,登泰山,游会稽,问仙求神,立碑刻石,固亦欲创万世之业,流传千古。然帝王之业中堕,长生之乐不到,阿房焚于楚汉,金人毁于董卓,碑石亦已一字不存,所存一长城旧规而已。鲁迅投鞭击长流,而长流之波复兴,其影响所及,翕然有当于人心,鲁迅见而喜,斯亦足矣。宇宙之大,沧海之宽,起伏之机甚微,影响所及,何可较量,复何必较量?鲁迅来,忽然而言,既毕其所言而去,斯亦足矣。鲁迅常谓文人写作,固不在藏诸名山,此语甚当。处今日之世,说今日之言,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情所动,纵笔书之而罄其胸中,是以使鲁迅复生于后世,目所见后世之人,耳所闻后世之事,亦必不为今日之言。鲁迅既生于今世,既说今世之言,所言有为而发,斯足矣。后世之人好其言,听之;不好其言,亦听之。或今人所好之言在此,后人所好在彼,鲁迅不能知,吾亦不能知。后世或好其言而实厚诬鲁迅,或不好其言而实深为所动,继鲁迅而来,激成大波,是文海之波涛起伏,其机甚微,非鲁迅所能知,亦非吾所能知。但波使涛之前仆后起,循环起伏,不归沉寂,便是生命,便是长生,复奚较此波长波短耶?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我请鲁迅至厦门大学,遭同事摆布追逐,至三易其厨,吾尝见鲁迅开罐头在火酒炉上以火腿煮水度日,是吾失地主之谊,而鲁迅对我绝无怨言是鲁迅之知我。人世间出,左派不谅吾之文学见解,吾亦不愿牺牲吾之见解以阿附初闻鸦叫自为得道之左派,鲁迅不乐,我亦无可如何。鲁迅诚老而愈辣,而吾则向慕儒家之明性达理,鲁迅党见愈深,我愈不知党见为何物,宜其刺刺不相入也。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杀狗,骨骼尽解。于是鲁迅把玩不释,以为嬉乐,东砍西刨,情不自已,与绍兴学童得一把洋刀戏刻书案情形,正复相同,故鲁迅有时或类鲁智深。故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路见疯犬、癞犬、及守家犬,挥剑一砍,提狗头归,而饮绍兴,名为下酒。此又鲁迅之一副活形也。然鲁迅亦有一副大心肠。狗头煮熟,饮酒烂醉,鲁迅乃独坐灯下而兴叹。此一叹也,无以名之。无名火发,无名叹兴,乃叹天地,叹圣贤,叹豪杰,叹司阍,叹佣妇,叹书贾,叹果商,叹黠者、狡者、愚者、拙者、直谅者、乡愚者;叹生人、熟人、雅人、俗人、尴尬人、盘缠人、累赘人、无生趣人、死不开交人,叹穷鬼、饿鬼、色鬼、谗鬼、牵钻鬼、串熟鬼、邋遢鬼、白蒙鬼、摸索鬼、豆腐羹饭鬼、青胖大头鬼。于是鲁迅复饮,俄而额筋浮胀,睚眦欲裂,须发尽竖;灵感至,筋更浮,眦更裂,须更竖,乃磨砚濡毫,呵的一声狂笑,复持宝剑,以刺世人。火发不已,叹兴不已,于是鲁迅肠伤,胃伤,肝伤,肺伤,血管伤,而鲁迅不起,呜呼,鲁迅以是不起。廿六年十一月廿二于纽约(摘自林语堂文选)【赏评】林语堂先生与鲁迅先生同为中国现代文学之大家,但关系非常微妙:在许多人眼里,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两人何止相知,竟也“相谋、相敬”。读罢此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文的鲁迅素描,而不是一个在人格上被神话了的鲁迅。学生用书P78(单独成册)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诘责/反诘慰藉/声名狼藉供不应求/供认不讳B剥皮/剥蚀 懊丧/婚丧嫁娶 绰有余裕/风姿绰约C颤抖/颤音 角色/群雄角逐 落花流水/不落痕迹D数说/数据 择菜/择善而从 藏巧露拙/风餐露宿解析:选C。C项分别读chn,ju,lu;A项分别读ji,ji/j,n/n;B项分别读bo/b,sn/sn,chu;D项分别读sh/sh,zhi/z,lu/l。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组是()A接着就是一片沉寂,大家不再说话。然而,楼上却是熙熙攘攘,有时还夹杂着刺耳的喊声。B. 古往今来,教育乃是推动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石,无数人在这条道路上,上下求索,鞠躬尽瘁,无私奉献。C习近平总书记对响水 “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各级部门要深刻汲取惨痛教训,举一反三,始终把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任务。D电视媒体广告过多、过滥,时间过长,早已为观众所诟病。当观众正看得如痴如醉之时,电视剧戛然而止,扑入眼帘的便是索然寡味的广告。解析:选A。“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此处指人声喧闹,应该用“人声鼎沸”。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养老是国家大事更是家事,国家将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B我们对职业只要有一颗敬畏和赤诚的心,用“匠人精神”将这份职业做到极致,就有“天天向上”的巨大可能。C“人与自然”摄影展上的这些照片,无论聚焦市井胡同,还是海滨风情,均具有悠远的意境,视觉上带给人清新和素净。D这次参加市演讲比赛的学生,除了市内几所直属学校的学生外,还有来自各区县22所学校的学生也参加了演讲比赛。解析:选B。A项,语序不当,“国家大事”与“家事”交换位置。C项,成分残缺,“带给”缺宾语。D项,结构混乱,删去“也参加了演讲比赛”。4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书中有知识,那是我们聪慧而勤奋的先人们在漫长的时间之流中,探寻和打捞出来的闪光的珍珠;书中有情感,_;书中有精神,_;书中有思想,_;书中有智慧,_。那是勇敢而坚韧的人们将理想上升为行动,生长而成的生命之华那是长久的思考与无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种植的永恒之果那是用生命的证悟与理性的考问,融会而成的灵魂之光那是那些真诚与多情的人们,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结ABCD解析:选C。注意关键词内容的对应,“情感”对应“真诚与多情”,排除A、B两项,根据先为“生命之华”,后为“永恒之果”,则选择C项;同时也可以关注关键词内容。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我想这趣字最好。一面是关于启发心智的事。无论琴棋书画,都是在乎妙发灵机的作用,由蒙昧无知,变为知趣的人,而且不大容易出毛病,不像上举的四端。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顾凝远论画,就是以天趣、物趣、人趣包括一切。能够潇洒出群,静观宇宙人生,知趣了才可以画画。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就做到如米颠或黄大痴,也没有什么大害处。人生必有痴,必有偏好癖嗜。没有癖嗜的人大半靠不住,而且就变为索然寡味的无知趣的一个人了。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灵机一动,读书之趣就来了。无奈我们这种受考试取分数的机械教育,不容易启发一人的灵机。我曾问志摩:“你在美国念什么书?”他说:“在克拉克(Clark)大学念心理学。就是按钟点,摇铃上课,摇铃下课,念了什么书!后来到剑桥,书才念通了。”这就是导师制的作用。据李考克(Stephen Leacock)说,剑桥的教育是这样的,导师一礼拜请你一次到他家谈学问。就是靠一只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意思。灵犀一点通,真不容易,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现代的机械教育,总不肯学思并重,不肯叫人举一反三,所以永远教不出什么来。顾千里裸体读经,是真知读书之趣的。读书而论钟点,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李考克论大学教育文中,说他问过第四年级某生今年选什么课。那位说,他选“掮客术”及“宗教”两课,每周共六小时,因为他只欠这六小时,就可拿到文凭。“掮客术”及“宗教”同时选读,实在妙。但是这六小时添上去,这位就会变为学人了吗?所以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永远必不成器。今日国文好的人都是于书无所不窥,或违背校规,被中偷看水浒,偷看三国而来的,何尝计时治学?必也废寝忘餐,而后有成。要废寝忘餐,就单靠这趣字。5通观节选部分的文字,分条概括“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的原因。答:_解析:这句话在文中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节选部分的第一、三段结尾和第二段开头,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区间。答案:“趣”能启发心智,即使因“趣”痴迷而无害;“趣”能拨动灵机,使人登堂入室;古今有成就的人大都靠这“趣”字。6作者叙说徐志摩和李考克二人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答:_解析:徐志摩认为“按钟点,摇铃上课,摇铃下课”不算“读书”;李考克讲剑桥大学的教授教学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兴趣”的重要性。两个例子一正一反,都是为了说明教育需要“灵机”,不能“机械”。答案:作者叙说徐志摩和李考克二例,实是针砭现代的机械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学趣味。7文中说:“剑桥的教育是这样的,导师一礼拜请你一次到他家谈学问。就是靠一只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这是一段幽默而富有理趣的话,你认为灵魂能这样“冒”出来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解析:这是一种“灵机”的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也与本文作者的观点一致。答案:作者将导师和学生的谈话说得妙趣横生,我们不难想象,拿着烟斗,喷着冒烟,这导师是如何考问这学生的。其中因不明而怒,无知而怯,明而悦,悟而喜,种种滋味随这个特别的“冒”字浮现而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远去的东栅张会芬东栅,是乌镇东边的一条街。2005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看到几只乌篷船泊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西栅,东边即东栅。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在故乡。在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上,我独自慢慢走,慢慢品味着每一道厚实的木门,每一扇木格窗户。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林家铺子里寂静无人,柜台上光溜溜的,静默的物什无声地暗示着曾经的热闹。茅盾故居就坐落在林家铺子斜对面,走进去仿佛就把满屋子的书香带在了身上。河边的木板房里,有几家店铺。一位老太太坐在柴火灶前卖点心,热气腾腾的蒸锅上,是用荷叶包着的粑粑。我买了一个剥开来吃,那淡淡的甜味、清清的荷香让人回味隽永。临街住房的门半掩或敞开,里面的人说话声音极小,有老人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有女子低头缝着蓝花布包我的脚步不想迈动,真想留下来享受这静谧安适的日子。东栅尽头,几个女子在河边浣衣,小孩子们欢快地跑来跑去。我伫立在廊桥上,左岸回廊人迹寥落,中间河水碧澈如镜,右边民居似水墨画。在渐渐退去的夕辉中,乌镇就如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内敛,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不敢与她长久对视,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了。2010年夏再到乌镇,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许多游客蜂拥而来。素净的乌镇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河边,街上,小巷,桥头,到处充斥着导游沙哑的声音、游人的吵嚷和攒动的人头。窄窄的石板街上,游人挨挨挤挤,前脚抵着他人的脚跟,后脚可能被人踩掉了鞋子乌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显得喧嚣和烦躁。东栅临街的人家大门紧闭,似已没人居住的房子杳无生气。河边也消失了浣衣的女子和玩耍的小孩,而那河水,已由澄碧变成黯深的绿。踩在东栅的小街上,我似乎听到青石板的哭泣。有导游说,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发干,心底苦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逃离。梦中的故乡没有了。乌镇这位江南静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前行,已变得面色黯淡,妆容不整,她似乎也逃不出周庄的宿命。在人们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也随之慢慢消逝。再见了,我的东栅!你已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记忆里把你留存,由此而来的思念却越来越浓。(选自短篇原创文学散文精选,有删改)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昔日乌镇视作自己梦中的故乡,徘徊在乌镇恋恋不愿离去,体现了对静谧安适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面对经济大潮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则深怀叹惋之情。B作者初到乌镇时,乌镇就像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再到乌镇,乌镇变成了蓬头垢面的女子。对比鲜明的比喻,表达出作者对变化后乌镇的遗憾与怨愤。C戏楼,青檐黛瓦的房子,寂静的林家铺子,满是书香的茅盾故居,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勾勒出乌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D本文言简字约,对景物的描摹既准确生动,又雅致通畅。语言平直而充满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硬件工程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岗位换新安全知识题库
- 机电设备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机电行业外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播节目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特殊教育师资格模拟题
- 2025年安全长助理笔试通关模拟题
- 2025年宠物医疗AI面试模拟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C证考试难点题库冲刺
- 数学课件动画设计教学
- 2025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素质测试卷
- 机器人学导论 课件全套 王伟 第1-5章-绪论 -操作臂的控制方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稀奶油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DB11T 695-202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高考补习学生管理制度
- 检验科三基培训
- 占用林地补偿协议书
- 信息技术智能办公教程 课件 任务5-邮件合并
- 中建三局项目商务策划书(23P)
-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修二各章知识点总结
- 《拆装液压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