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form学习PPT课件_第1页
Dynaform学习PPT课件_第2页
Dynaform学习PPT课件_第3页
Dynaform学习PPT课件_第4页
Dynaform学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很多同学遇到Dynaform划分网格时出错退出的问题,而且是在某台电脑上每次都会出错。问题原因:Dynaform与某些显卡兼容性不好,尤其是ATI系列芯片的显卡。解决方法:在我的电脑中,控制面板显示设置高级疑难解答中,把硬件加速性能关闭到“无”,就不会再出问题了。后遗症:关闭硬件加速性能将会使你无法玩很多3D游戏。因此玩游戏时要记得重新打开硬件加速。,.,18,问,1.怎样确定中性层并从CAD软件中输出?2.怎样修补网格?3.坯料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4.翻遍时总是不能全部选中展开,.,19,仿真全过程利用快速设置,.,20,导入模型并另存为仿真文件,1.读入成型零件几何模型成型零件的几何模型通常由CAD软件(如UG,Catia等)设计获得,由板料成型数值模拟软件直接导入其几何模型(如UG的*prt文件等),或采用图形数据交换标准IGES文件导入几何模型。启动DYNAFORM后,选择菜单栏“File/Import”命令,导入文件。再单击“取消”按钮,退出文件导入对话框。完成导入文件后,观察模型显示。单击菜单栏“File/FileSaveas”命令,保存并退出对话框。,.,21,创建零件“PART”单元模型(提取中性层),选择菜单“前处理/曲面”命令,点击“生成中间曲面”按钮,弹出“选择曲面”对话框,单击其中的“显示曲面”按钮。零件呈白色高亮显示,单击“确定”按钮,弹出“选择选项”对话框,默认系统缺省项,单击“结束”按钮。零件中性层抽取完毕后,点击“确定”按钮并退出“曲面”对话框。将原导入的零件模型删除(零件层删除在通过名称选择栏选中原零件名称确定),并编辑抽取中性层后的零件,重新命名为零件”PART,并将其ID号数值设置为1(零件层编辑输入名称和ID之后点击修改确定),保存文件。,.,22,创建零件“PART”只适用于有翻边工艺的零件,选择菜单栏“坯料工程/预处理”点击“展开法兰”命令,选择零件的翻边部位(可利用工具栏的“自由旋转”,“移动”,“光标缩放”等工具配合使用),选取全部零件翻边部位,点击“确定”,零件翻边部分边界轮廓呈白色高亮显示(如不符合边界全部高亮显示的要求则选择“调整缝隙的公差”按钮,将公差值改为1,点击确定,检查边界),点击“结束”按钮后,即弹出弯曲角0,点击确定,开始展开凸缘,随即弹出“控制键”按钮,删除零件原有的翻边工艺部位,保留修正翻边工艺后的部位,点击“结束”按钮,系统自动进行零件翻边工艺修正。此时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新零件“UnFolded”,选择菜单栏“零件层/添加.到零件层”弹出“添加.到零件层”对话框,点击“曲面”,弹出“选择曲面”对话框,点击“零件层”按钮,选择系统新创建的零件“UnFolded”,返回“选择曲面”对话框,点击“确定”,返回“添加.到零件层”对话框,依次点击“应用”和“关闭”按钮,退出对话框。点击“零件层/删除”命令,删除新创建的零件“UnFolded”。至此零件“PART”创建成功。,.,23,单元网格模型的创建及填补内孔,选择菜单中的“前处理/单元”命令,弹出“单元”对话框,然后选择“曲面网格划分”按钮,弹出“曲面网格划分”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所示(最大网格尺寸设置为20,其他几何尺寸保持缺省值)。点击“选择曲面”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显示曲面”按钮,此时零件“PART”将呈白色高亮显示,依次点击“确定”和“应用”按钮,并点击“是”按钮加以确认,点击“退出”按钮返回到“单元”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完成零件“PART”的单元网络模型的创建。选择菜单栏“前处理/模型检查/修补”命令,点击“自动填充”按钮,系统将自动填补内孔,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24,确定法线方向及网格检查,将零件“PART”设置成当前零件,再点击菜单栏“前处理/模型检查/修补”命令,弹出“模型检查/修补”对话框。点击“自动翻转单元法向”按钮,弹出“控制键”对话框,点击其中的“鼠标选择零件”选项,选择零件“PART”凸缘面,弹出“Dynaform问题”对话框,观察网格法线方向,单击“是”或“否”按钮,直至确定网格法线方向(法线方向的设置总是指向工具与坯料的接触面方向),完成网格法线方向检查。点击“退出”按钮退出“控制键”对话框,返回“模型检查/修补”对话框。在“模型检查/修补”对话框中点击“显示边界”按钮。进行边界检查时,通常只允许除边缘轮廓边界呈白色高亮显示外,其余部位均保持不变。如果其余部分的网格有白色高亮显示,则说明在白色高亮处的单元网格有缺陷,须对有缺陷的网格进行相应的修补或重新进行单元网格划分。完成边界检查后,若网格边界没有缺陷,可点击工具栏中的“清除加亮图形”,清除边缘轮廓高亮显示部位。,.,25,创建并定义零件“DIE”,在菜单栏中选择“零件层/创建”命令,弹出“创建零件层”对话框。新建一个零件,命名为“DIE”作为凹模零件,点击“确定”按钮确认,此时系统自动将新建的零件设置为当前零件。在菜单栏中选择“前处理/单元”菜单项,弹出“单元”对话框,点击“偏置”按钮。关闭“原始零件层”复选框,使得新生成单元放置在当前零件层中,并且要确保DIE零件层是当前零件层。关闭“删除原始单元”复选框,保留原始的零件(DIE零件)中的单元。“拷贝数量”为1,板料厚度此例设置为0.85(即为0.55t,其中t为板料厚度,零件“PART”单元网格模型是抽取中性层后生成的)。单击“选择单元”按钮,点击“所有显示的单元”,界面的单元全部显示白色,单击“确定”,返回“偏置单元”对话框,单击“应用”,再单击“退出”。返回“单元”对话框,单击“确定”退出界面。,.,26,创建并定义毛坯零件“BLANK”,选择菜单栏中“坯料工程/预处理”命令,弹出“BSE预处理”对话框,点击“毛坯尺寸估算”按钮,弹出“毛坯尺寸估算”对话框,设置“毛坯参数”栏中“材料”选项下板料厚度“厚度”此例数值为1.7,再点击“材料”选项下的“空”按钮,弹出“材料”对话框,点击“材料库”,此例选择材料“BH250(36)”,依次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毛坯尺寸估算”对话框,点击“应用”按钮,进行毛坯展开计算。单击“关闭”退出“BSE预处理”对话框。点击主界面上的“板坯生成器”图标,对毛坯进行单元网格划分,点击“边界线”选择毛坯展开所生成的轮廓线,单击“确定”,弹出“网格大小”对话框,点击“确定”,弹出“DynaformQuestion”对话框,单击“是”。选择菜单栏中的“模面工程/预处理”命令,弹出“DFE预处理”对话框,点击“光顺边界”按钮,弹出“光顺边界”对话框,选择“滚筒”方式,点击“选择零件层”按钮选择“OUTLINE”之后,点击“确定”,返回“光顺边界”对话框,点击“创建边界”即创建光滑过渡的边界轮廓,点击“填充轮廓”按钮,生成新的光滑过渡的毛坯网络模型,单击“退出”退出对话框。,.,27,选择菜单栏的“零件层/添加.到零件层”命令,弹出“添加.到零件层”对话框,点击“单元”,弹出“选择单元”对话框,勾选“选择根据”,点击“未指定”按钮,选择系统创建的零件“OUT_SMH”返回“添加.到零件层”对话框,将“到零件层”后面的名称改为“OUTLINE”,依次点击“应用”和“关闭”按钮,退出对话框。点击“零件层/删除”命令,删除由系统新创建的零件名“OUT_SMH”。点击“零件层/编辑”,将零件名“OUTLINE”修改为“BLANK”。新毛坯零件“BLANK”创建成功。,.,28,创建压边圈零件“BINDER”,点击“零件层/显示/隐藏零件层”,点“PART”和“BLANK”,将其隐藏。选择菜单“零件层/创建”,创建一个新的压边圈零件“BINDER”.选择菜单栏“零件层/添加.到零件层”命令,点击其中的“单元”按钮,显示出“选择单元”对话框。单击“伸展”按钮。将视图切换到YX面视图,按住“角度”滑动条上的滑块向右拖动,设置一个小于3的角度,例如1。在“DIE”的边上任意选一单元,在平面区域,所有相邻单元之间法线夹角小于1的单元都被选中且呈白色高亮显示,点击“确定”“应用”“关闭”按钮,所有被选中的单元叫添加到“BINDER”零件中。点击菜单栏“零件层/分离零件层”命令,将创建的压边圈零件“BINDER”与凹模零件“DIE”的单元网格分离。关闭零件“DIE”,仅将零件“BINDER”设置为当前零件。选择菜单栏中的“模面工程/预处理”命令,弹出“DFE预处理”对话框,点击“光顺边界”按钮,弹出“光顺边界”对话框,选择“扩大”方式,点击“选择零件层”按钮选择“BINDER”,之后点击“确定”,返回到“光顺边界”对话框,将边缘扩展参数“延长”的数值设置为25,并点击“边界扩展”按钮,生成扩展的外轮廓线,点击“展平边界线段”按钮进行轮廓线优化(在边界上选择两点进行优化,点击右键来取消),单击“填充边界”按钮,则生成单元网格模型,点击“退出”退出对话框。将零件层“OUT_SMH”添加到“BINDER”中,将零件层“OUT_SMH”删除。,.,29,调整零件的冲压方向,选择菜单栏“模面工程/预处理”命令,弹出“DFE预处理”对话框,在“工具”栏中,点击“添加”按钮,弹出“选择零件层”对话框,选择凹模零件“DIE”、压边圈“BINDER”和毛坯零件“BLANK”,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到“DFE预处理”对话框。点击冲压方向调整的“Tipping”选项卡,勾选“凹模几何模型一起调整”“所有几何模型一起调整”“负角”等复选框,观察所有零件,若在零件上呈现绿色,则表示零件的冲压方向正确,若出现大面积红色区域,则需点击“自动调整”及局部微调进行合理冲压方向的调整。从对话框还可知道,零件“DIE”的冲压中心坐标点。,.,30,定义工模具及相关工艺参数设置,选择菜单“设置/拉延”命令,在弹出的“快速设置/拉延”对话框中选择拉深方式为“Singleaction(Inverteddraw)”、“LowerToolAvailable”,表示采用单动下模可动的方式进行拉深成形。定义工模具,点击“Binder”按钮,打开“定义工具”对话框,选择“选择零件”按钮,然后选择下面的“添加”按钮,从零件列表中选择“BINDER”。点击“LowerTool”按钮,打开“定义工具”对话框,选择“选择零件”按钮,然后选择下面的“添加”按钮,从零件列表中选择“DIE”,工具定义完毕后,“快速设置/拉延”对话框中相应的部位颜色由红色变为绿色。定义坯料,点击“Blank”按钮,打开“定义毛坯”对话框,选择“选择零件”按钮,然后选择下面的“添加”按钮,从零件列表中选择“BLANK”,退出,返回“快速设置/拉延”对话框,定义毛坯的材料和厚度。点击“应用”按钮,程序将自动创建相匹配的工具、定位工具和生成相应的运动曲线。点击“预览”按钮,进行工模具运动规律动画演示。,.,31,提交LS-DYNA进行求解计算,在“快速设置/拉延”对话框中点击“提交任务”按钮,进入“分析”对话框,在“分析类型”下选择“FullRunDyna”,将任务提交给LS-DYNA求解器,点击“确定”按钮,系统将自动开始进行分析计算。,.,32,后置处理,点击DYNAFORM软件主菜单栏中的“后处理”命令,进入后置处理模块“eta/Post”.在后置处理模块“eta/Post”主界面中,选择菜单“OpenFile”,打开.注意:若打开后处理没有出现专用后处理图标则先去除option/ApplyVGPLayout菜单项前的钩,然后重新启动后处理器。,.,33,计算完成后,便可进行零件的后处理分析。Dynaform的后处理模块中,提供了板料的变形图、成形极限图、应力应变图及厚薄图等,用户可以直观动态地观看板料成形变形过程以及相关的应力应变状况、厚薄状况、成形中的起皱、破裂等,然后通过分析得出分析报告,根据此报告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合理工艺方案、材料和模具设计参数等。,.,34,下面介绍后处理的一般步骤:1.打开后处理界面进入后处理界面的方法有两条,方法一是在前处理中,单击菜单PostProess(后处理)便进入了后处理界面;方法二是在Dynaform是安装目录下单击Post-Proessor.exe可执行文件直接进入后处理界面。2.读入文件d3plot因为除了未变形的模型数据外,d3plot文件包含所有的由LS-DYNA生成的结果数据(应力、应变、时间历史数据、变形等),对于PC用户而言,后处理模块可以处理d3plot文件中所有有效的数据。用户可以在后处理界面中,选择File(文件)Open(打开),选择原数据库目录,找到d3plot文件打开即可。,.,35,3.变形动画演示在d3plot文件完全读入后,用户便可开始进行结果处理。为了验证是否计算了全部过程,这里先进行板料变形过程的动画演示。(1)首先单击PartOn/Off按钮,弹出PartOperation对话框,关闭其他所有零件只保留零件P000001(此零件即为板料),单击Exit按钮退出。(2)在默认的DeformOperation(变形操作)对话框中,选择AllFrame(所有帧),然后选择屏幕下部的Shade、SmoothShade及Background(背景),然后单击Play(演示)按钮,屏幕中就会出现板料变形的动态渲染画面。(3)输出avi动画文件。单击动画演示Play按钮后,屏幕就开始动画演示,接着单击圆形红色动画输出按钮,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选择文件类型为avi,然后输入文件名(如df1.avi),单击Save按钮保存,弹出压缩格式选择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avi动画文件便生成了。,.,36,4.成形极限图(FLD)在工具栏中选择FormingLimitDiagram(成形极限图,缩写FLD)按钮,帧类型选择SingleFrame(单帧),单击第17帧,也就是最后一帧,出现此帧的成形极限图。根据板料上不同的颜色分布,可以直观地看出各个区域所处的状态。5.厚薄图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板料的变形情况,厚薄图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厚薄图中用户可以通过不同颜色代表的数值定量地看出板料不同区域变厚变薄情况。要显示厚薄图,单击成形极限图右边的Thickness按钮,保留CurrentComponent为默认的Thickness(厚度),然后选择帧类型SingleFrame(单帧),单击最后一帧。根据右边的颜色条,可以知道板料不同区域厚度情况。另外,把CurrentComponent改为Thinning(薄度),同样选择单帧的第17帧。注意Thinning图中颜色所代表的数值是以百分比(%)表示的。其中负值表示变厚了。,.,37,6.第一主应变图(MajorStrain)由第一主应变图可以看出应变区域最大的区域,即变形最严重的区域,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区域。7.其他图形和功能Dynaform的后处理模块中除了以上介绍的功能外,还提供了MinorStrain(最小主应变图)、Contour(等值线图)、Vector(矢量图)、CirculorGrid(圆形网格图)及BlankToolDistance(毛坯工具距离)功能等。,.,38,仿真全过程利用自动设置,.,39,导入模型并另存为仿真文件,1.读入成型零件几何模型成型零件的几何模型通常由CAD软件(如UG,Catia等)设计获得,由板料成型数值模拟软件直接导入其几何模型(如UG的*prt文件等),或采用图形数据交换标准IGES文件导入几何模型。启动DYNAFORM后,选择菜单栏“File/Import”命令,导入文件。再单击“取消”按钮,退出文件导入对话框。完成导入文件后,观察模型显示。单击菜单栏“File/FileSaveas”命令,保存并退出对话框。,.,40,创建零件“PART”单元模型(提取中性层),选择菜单“前处理/曲面”命令,点击“生成中间曲面”按钮,弹出“选择曲面”对话框,单击其中的“显示曲面”按钮。零件呈白色高亮显示,单击“确定”按钮,弹出“选择选项”对话框,默认系统缺省项,单击“结束”按钮。零件中性层抽取完毕后,点击“确定”按钮并退出“曲面”对话框。将原导入的零件模型删除(零件层删除在通过名称选择栏选中原零件名称确定),并编辑抽取中性层后的零件,重新命名为零件”PART,并将其ID号数值设置为1(零件层编辑输入名称和ID之后点击修改确定),保存文件。,.,41,创建零件“PART”只适用于有翻边工艺的零件,选择菜单栏“坯料工程/预处理”点击“展开法兰”命令,选择零件的翻边部位(可利用工具栏的“自由旋转”,“移动”,“光标缩放”等工具配合使用),选取全部零件翻边部位,点击“确定”,零件翻边部分边界轮廓呈白色高亮显示(如不符合边界全部高亮显示的要求则选择“调整缝隙的公差”按钮,将公差值改为1,点击确定,检查边界),点击“结束”按钮后,即弹出弯曲角0,点击确定,开始展开凸缘,随即弹出“控制键”按钮,删除零件原有的翻边工艺部位,保留修正翻边工艺后的部位,点击“结束”按钮,系统自动进行零件翻边工艺修正。此时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新零件“UnFolded”,选择菜单栏“零件层/添加.到零件层”弹出“添加.到零件层”对话框,点击“曲面”,弹出“选择曲面”对话框,点击“零件层”按钮,选择系统新创建的零件“UnFolded”,返回“选择曲面”对话框,点击“确定”,返回“添加.到零件层”对话框,依次点击“应用”和“关闭”按钮,退出对话框。点击“零件层/删除”命令,删除新创建的零件“UnFolded”。至此零件“PART”创建成功。,.,42,单元网格模型的创建及填补内孔,选择菜单中的“前处理/单元”命令,弹出“单元”对话框,然后选择“曲面网格划分”按钮,弹出“曲面网格划分”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所示(最大网格尺寸设置为20,其他几何尺寸保持缺省值)。点击“选择曲面”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显示曲面”按钮,此时零件“PART”将呈白色高亮显示,依次点击“确定”和“应用”按钮,并点击“是”按钮加以确认,点击“退出”按钮返回到“单元”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完成零件“PART”的单元网络模型的创建。选择菜单栏“前处理/模型检查/修补”命令,点击“自动填充”按钮,系统将自动填补内孔,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43,确定法线方向及网格检查,将零件“PART”设置成当前零件,再点击菜单栏“前处理/模型检查/修补”命令,弹出“模型检查/修补”对话框。点击“自动翻转单元法向”按钮,弹出“控制键”对话框,点击其中的“鼠标选择零件”选项,选择零件“PART”凸缘面,弹出“Dynaform问题”对话框,观察网格法线方向,单击“是”或“否”按钮,直至确定网格法线方向(法线方向的设置总是指向工具与坯料的接触面方向),完成网格法线方向检查。点击“退出”按钮退出“控制键”对话框,返回“模型检查/修补”对话框。在“模型检查/修补”对话框中点击“显示边界”按钮。进行边界检查时,通常只允许除边缘轮廓边界呈白色高亮显示外,其余部位均保持不变。如果其余部分的网格有白色高亮显示,则说明在白色高亮处的单元网格有缺陷,须对有缺陷的网格进行相应的修补或重新进行单元网格划分。完成边界检查后,若网格边界没有缺陷,可点击工具栏中的“清除加亮图形”,清除边缘轮廓高亮显示部位。,.,44,.,45,分析报告,对于板料成形而言,一般认为变薄率在30%以内都是可行的。,.,46,帧的设置,在Autosetuo设置中的process中,闭合和拉延过程的最下过有一个Frames的设置,你可以在那里添加可以设定啊,如果是在自动设置中设置的话,Process-(要设置的分析步)-D3plotFrames,在其后填入想设置的帧数,一般会比设置的帧数多一两帧,这个不知道为啥关于步数的定义为关键字*databasebinary中的d3plot中设定每步的输出时间(间隔),总的时间除以时间间隔即为步数,但是dyna在运算时会初始化以及最后结束自动生成一步,所以,我们在后处理看到的帧数比实际设定的帧数要多1到2步。楼上的正解,补充一下,关键字中有两种方法定义输出帧数,一种是时间间隔,另一种是定义一根曲线来输出帧为什么我在df52里找不到输出的帧数控制呢,应该在哪里?我在analysis下的controlparameters下是没找到,我看有的教程上说应该在那里的。现在默认输出16帧。在dyn文件裡找到這一段*DATABASE_BINARY_D3PLOT$DT/CYCLLCDTNOBEAM0.0390000修改數值即可!總沖壓時間/要輸出的帧数=修改的數值,再用運算器計算修改後dyn檔就行ex:總沖壓時間為0.33要輸出60帧則將原始數值改為0.0055,.,47,1用Dynaform打开模型*.df,设置好参数后保存;2菜单选择ANALYSIS-LS-DYNAINPUTFILE,生成*.dyn,*.idx,*.mod文件等,记下TerminationTime,然后退出DYNAFORM;3用记事本打开*.dyn文件,找到*DATABASE_BINARY_D3PLOT$DT/CYCLLCDTNOBEAM0.0008485用TerminationTime/(要求输出的帧数)替换DT/CYCL的值,即上面例子中的0.0008485,要注意,小数点后位数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