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8兴贤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8兴贤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8兴贤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8兴贤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8兴贤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兴贤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赏析】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段,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走近作者见答司马谏议书探寻背景仁宗庆历年间,战事不断,宋朝虽有庞大军事系统,但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养成了骄堕的习气,宋军多以败北而告终。 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北宋的冗官、冗兵情况严重,政治腐败极深。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变法上。此篇为王安石为变法制造声势之作,充分论证和说明了在封建时代,任贤使能还是弃贤专己,是辨别明君与昏君的标尺,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文体知识古代散文,是相对于诗歌和骈体文而言的,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先秦诸子的散文,有很多议论性的章节片段,都可以看成是论说文,如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荀子中的劝学等。单篇的论说文,最早的是汉朝贾谊的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论说文可细分为论、说、辨等若干小类。“论”偏重于论理,一般有鲜明的论点、充分的论据、系统的论述,如苏洵的六国论。“说”偏重于申述,一般都是因事生情,有感而发,多一事一议,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师说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苏轼的日喻说。“辨”偏重于辨别、反驳,王充的论衡中多是这类文章,如订鬼。作者轶事王安石是北宋一代名相,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史上,也是知名度、排名次序最高的宰相之一。王安石学识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的作品、医书、小说等无所不读。他很早就显示出了政治才能。年轻时在浙江鄞(Yn)县任知县,为当地兴修水利,博得百姓的尊敬。他任地方官多年,锻炼了才干,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了解。后来他向仁宗皇帝上万言书,分析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提出改革主张,但是没有受到重视。宋神宗即位以前,就读过王安石的万言书,非常欣赏。即位后,他把王安石召到中央,恳切询问变法谋略。王安石指出: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军队没有战斗力,国家财政亏空,官吏习惯于得过且过,这样下去是危险的。他提出改革的具体办法,神宗坚定了变法决心。他有“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正由于这“三不足精神”,王安石被反对派称为“拗相公”,虽有贬义,但这也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是很坚决的。字音仲虺(hu)闳夭(hn)谠直之路(dn) 不迩小人(r)辨形组词 解释加点的词语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即使有贤而用,国之福也:结构助词,的不可遍举:列举不责人以细过:因为文学文化常识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朝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今存他的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一、初步感知通假字践五帝、三皇之涂通“途”,道路一词多义兴虽众犹词类活用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国以任贤使能而兴: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贤能之士。古今异义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古义:才干出众。今义:知识和能力。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古义:这以后。今义:连词,表示连接着某种动作或者情况之后。文言句式此二者必然之势:判断句。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判断句。有贤而用,国之福也:判断句。不拘文牵俗:被动句。翻译下列句子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译文:_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译文:_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译文:_答案:有贤才而且能用是国家的福气;有人才但不能用,犹如没有人才啊。商朝兴旺的时候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相,商朝衰败的时候,也有微子、箕子、比干这样的贤能之士。不求全责备,那么官吏就能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了。名句默写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二、深层探究概括文段内容,理清本文的结构思路。_答案:第一部分:提出“兴贤”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为什么(重要)”的道理。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得贤才者得天下。本文是怎样进行严密的论证的?_答案:文章先讲“兴贤”的重要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讲“兴贤”的做法以提出具体实施措施,从而完整地回答了包括“重才”“用才”两个重点方面的“兴贤”问题,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列举历史事实,以古鉴今,发人深省。文章第一段讲的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_答案:文章的第一段,作者从国家兴衰的角度,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兴贤的重要性,引出“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的结论。文章第二段是如何说明自己的观点?请举例说明。_答案:正反对比论证兴贤则昌(正),反之则亡(反)。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历史事实,以古证今。如“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述“怎么办”的?_答案:本段从五个假设句入手,着重阐明了得贤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三、整体鉴赏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王安石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兴贤篇幅短小,可说理透彻,条理分明地阐发了任人唯贤的观点。结构严整、层次清晰文章开篇便掷地有声地亮出观点:“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强调“兴贤”的重要,接着一一列举盛世和乱世年代贤人所起的作用,“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最后得出结论:“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本文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正反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等。“兴贤则昌”,从正面例证;“反之则亡”,从反面例证。假设论证:“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举例论证也颇具气势。商朝的兴起,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这样的贤人;周朝兴起时,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两汉兴起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这样的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这样众多的贤人。佐证有力,说服力强。把任人唯贤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上,王安石作为一代名相、著名改革家,确实起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作用。“得贤才者得天下”,王安石始终如高山一样屹立在北宋帝王面前,高屋建瓴地提出指导性意见,北宋那个屈辱的年代因为有王安石而生辉。结构图解兴贤中心主旨本文开篇即点明“兴贤”对于兴邦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又运用大量的事实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由古及今,阐明“兴贤”对当前政治现实的作用,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阐明自己的观点,突出文章的主题。写作特色(1)一正一反,事实说话文章第一段中运用了大量的正反对比的事实,说明“兴贤”的重要性,使内容更加深入,论证更加有力。(2)多重排比,整齐划一本文最末一段连用五个假设句,构成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句式整齐划一,工整匀称,在体现了整体美的同时,也使论证更有气势。一、基础知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迩小人,是谗谀者自远矣迩:亲近B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 轶:散失C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践:踏上,走上D至于李唐,不可遍举 举:列举解析:选B。“轶”是“超越”的意思。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B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C况今太宁,岂曰无之D则守职者辨治矣解析:选A。“涂”通“途”,道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B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C古虽扰攘之际D犹有贤能若是之众解析:选A。“这以后。”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此二者必然之势B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C有贤而用,国之福也D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解析:选D。D项为省略句,应为“昏乱之世虽有之(国)亦不兴”。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过:过错B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C以其境过清 过:过于D不责人以细过 过:过错解析:选A。A项中的“过”为人名的一部分。下列加点词“虽”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B古虽扰攘之际C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D虽一能不以废解析:选C。C项意为虽然,其余为“即使”。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陈述了论点“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认为“治安之世”有贤才能造就兴旺之国,而“昏乱之世”,虽有贤才却无法挽回衰败的局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与不用。B作者综观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援引史实,有力地证明:发现贤能、引进贤能,才能使国家再现“三皇五帝”时的繁荣景象。C为使自己的论证有说服力,作者在引用史实的时候,历数古代“用与不用”两种相反的结局,并把这些古代相反的事例当做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进行古今映照。D本文的思路先是由古到今,继而又从今返古;既连环往复,又一意到底,不生枝节。文章短小精粹,平易明快,言辞时而虎虎有生气,时而饱含深邃忧思,笔力雄健。解析:选D。“平易明快”不当。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译文:_(2)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译文:_答案:(1)广泛咨询众人,那么有才能的人就有进身之道了。(2)不墨守成规,那么尽职守责的人就能成功地治理。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B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C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D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解析:选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发生战乱流离后,朝廷变迁,执掌选拔人才的职位,不再是从前的亲属,当道执政掌权的,不再见当年的私党,求之自身一无所得”。要想断开此句,可以看对称的句式,前面说“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后面说“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这两句从句式上来说是一一对称的;还可以抓住名词,比如“朝市”“当路”。下列对文言文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B“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C“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而文中则是指掌管图书的官职。D“芝草”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解析:选B。B项,“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说法错误,古代一般指农业,有时也指根本事物、本身的行业等。本题考查古文化知识,难度较大,考生既要依据上下文推测,平时又要注意积累一些文化常识,比如“丁忧”“乞骸骨”“致仕”等等。 下列对原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就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于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B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都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的生动表现。C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D作者认为,时局动荡,要想安身立命只能靠自己的艰辛努力,多读书从而谋得一技之长,没有捷径可走。同时讽刺了那些依赖靠山的贵族子弟。解析:选B。“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特指梁朝贵族子弟。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译文:_(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译文:_答案:(1)有的凭家世余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2)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着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 【参考译文】自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呢!这类事情遍见于经籍史书,我也不能一一列举,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你们。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上,没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读到礼记左传,少的也起码读了诗经和论语。到了加冠成婚年纪,体质性情稍稍定型,凭着这天赋的机灵,应该加倍教训诱导。有志向的人,就能因此磨炼,成就士族的事业;没有成就功业志向的人,从此怠惰,就成为庸人。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专业,农民则商议耕稼,商人则讨论货财,工匠则精造器用,懂技艺的人则考虑方法技术,武夫则练习骑马射箭,文士则研究议论经书。然而常看到士大夫耻于涉足农商,羞于从事工技,射箭则不能穿铠甲,握笔则才记起姓名,饱食醉酒,恍惚空虚,以此来打发日子,以此来终尽天年。有的凭家世余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遇到婚丧大事,议论得失,就昏昏然张口结舌,像坐在云雾之中。公家或私人集会宴欢,谈古赋诗,又是沉默低头,只会打呵欠伸懒腰。有见识的人在旁看到,真替他羞得无处容身。为什么不愿用几年时间勤学,以致一辈子长时间受愧辱呢?梁朝全盛时期,士族子弟,多数没有学问,以至有俗语说:“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没有人不讲究熏衣剃面,涂脂抹粉,驾着长檐车,踏着高齿屐,坐着有棋盘图案的方块褥子,靠着用染色丝织成的软囊,左右摆满了器用玩物,从容地出入,看上去真好似神仙一般,到明经义求取及第时,那就雇人回答考试问题;要出席朝廷显贵的宴会,就请人帮忙作文赋诗,在这种时候,也算得上是个“才子佳士”。等到发生战乱流离后,朝廷变迁,执掌选拔人才的职位,不再是从前的亲属,当道执政掌权的,不再见当年的私党,求之自身一无所得,施之世事一无所用,外边披上粗麻短衣,卖掉家中的珠宝,失去华丽的外表,而内里没有真正本领,呆然像段枯木,泊然像条干涸的水流,落拓兵马之间,辗转死亡在沟壑之际,在这种时候,真成了驽才。只有有学问才艺的人,才能随处可以安身。从战乱以来,所见被俘虏的,即使世代寒士,懂得读论语孝经的人,还能给人家当老师;虽是历代做大官,不懂得书牍的,没有不是去耕田养马的,从这点来看,怎能不自勉呢?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有位客人追问我说:“我看见有的人只凭借强弓长戟,就去讨伐叛逆,安抚民众,以取得公侯的爵位;有的人只凭借精通文史,就去匡正时弊,使国家富强,以取得卿相的官职。而学贯古今,文武双全的人,却没有官禄爵位,妻子儿女饥寒交迫,类似这样的事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