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儿童美术基础训练不可忽视】南舞舞蹈素质教育基础训练标准教材_第1页
【素质教育中儿童美术基础训练不可忽视】南舞舞蹈素质教育基础训练标准教材_第2页
【素质教育中儿童美术基础训练不可忽视】南舞舞蹈素质教育基础训练标准教材_第3页
【素质教育中儿童美术基础训练不可忽视】南舞舞蹈素质教育基础训练标准教材_第4页
【素质教育中儿童美术基础训练不可忽视】南舞舞蹈素质教育基础训练标准教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质教育中儿童美术基础训练不可忽视】南舞舞蹈素质教育基础训练标准教材 摘 要:儿童美术教育应该双轨并重,一方面通过绘画过程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趣味、意志等基本素质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抓住时机,对儿童进行适当的美术技能训练。 关键词:素质教育 写生 造型 色彩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美术教育引起了国家、社会、家长的空前重视,教育的多元化、开放化、综合课程的开发、多元智力理论的探索,旨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其中创造力的开发尤为重要。令人高兴的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创造力的开发中,美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目前,对美术教育的理论认识,总体上可分为工具论和本质论两大派别。 工具论以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为代表,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重视绘画的过程,重视绘画的过程对儿童心智成长的构建作用。 本质论则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为代表,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认为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的结果。 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工具论和本质论应二者兼顾。即要通过绘画创作过程,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又要通过美术严谨的教育提高儿童的美术技能、自我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取得一个较为客观的、实际的结果,二者不可偏废。 一些教师有一种错误看法:理性的知识会使孩子失去天真稚趣,于是一味地让其自由画,放任自流。事实证明,儿童天真稚拙是自然流露,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稚拙走向成熟,这是必然的结果。回想一下每一位习画者学习的过程,开始学画时歪歪扭扭、笨笨拙拙,但学习一段时间,随着年龄增大,眼、脑、手有了协调的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小时候画画抓形不准,出现了“似与不似”的艺术趣味,经过训练画准了,却遭到冷遇。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曾把儿童按成人模式来培养,用那些连成人都难以承受的透视、比例、解剖来苛求年幼的孩子,让他们按成人的要求去做。现在,我们又让孩子们狂涂乱抹,一味地感情渲泄,无章无法,这两种教育方式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脱离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儿童美术教育既要启发他们想象力、创造力,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绘画基础训练。 对儿童进行写生训练是儿童提高绘画造型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如何引导儿童去观察,是提高造型能力的关键所在。当我们引导孩子们去观察事物时,他们发现并不像“简笔画”所反映的那样简单,“噢,事物原来是这个样子”。孩子们便很快修改自己的画面,使画面富有生机,改变了过去千人一面程式化的弊病。教学中,要启发孩子们去主动观察,同时不要压抑孩子们主观表达感受的热情,鼓励他们大胆作画,主动表现。 在写生的同时要适时穿插进行美术欣赏和儿童画、想象画、记忆画、临摹画的练习,这样有助于儿童绘画兴趣、审美情趣和造型能力的提高。 另外,儿童写生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像”与“不像”,“像”与“美”是有区别的。写生时不应该停留在表层照像式的模仿,而应寻找隐藏在事物后面美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适时提出,使儿童在审美上有质的提高。 在训练儿童造型能力的同时要进行色彩训练。 儿童的色彩大胆随意,天真烂漫,富有幻想,是成年人无法比拟的。儿童对美的发现是从色彩开始的。儿童对色彩的感知极为敏感,当他对具体的形状还不具备分辨能力时,对色彩已经具备感知能力了。因此,对幼儿视觉机能的训练,应从培养敏锐的色彩感知力开始。 儿童早期的涂鸦行为,具有无意识性,对工具、材料更不加选择,往往随意地操持铅笔、蜡笔、彩笔等工具,涂抹出自由的笔道儿,便会萌生乐趣,感受快慰和兴奋。而伴随着智力的发展,模仿意识产生,图形中具有形象意义,则有意的绘画行为便相应形成。这时,不仅对绘画工具有所选择,对笔痕的深浅、粗细有了分辨力,同时对色彩的模仿开始显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有意识的追求,这是儿童绘画意识的重大飞跃和审美心理逐渐成熟的外露,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以其神奇美妙的魅力撞击儿童的天真爱美的心灵,生成鲜明的色彩印象,激发起强烈的再现色彩的愿望。于是,画面上出现了蓝天、白云、绿草等鲜艳的色彩。孩子们一旦接触色彩便爱不释手,越画兴趣越浓,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孩子们的观察认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事物有了比较理智的看法,这时如不加以引导,就会出现不会用色和不敢用色的现象,抑制了他们良好的色彩感觉。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物体的色彩不是固定不变的,树叶不一定全是绿色的,天空也不一定总是蓝色的,何况绿色有各种各样的绿色。儿童只有打破对颜色固定认识的框框,才能使颜色的处理富有表现力。这时色彩训练应当适当讲些色彩常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告诉他们固有色并不是唯一的色彩,还有环境色和光源色(条件色)等等,让他们做大量的色调练习,并欣赏一些优秀色彩作品,激发学生的色彩感觉,并让他们自由调配,这时不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形”上和用色的准确上,尽可能用色大胆、奔放。这时如果再配合教学画一些容易体现色彩的创作画,如阳台上的花、窗外的风景等等,效果会更好。 在美术教育中,既要鼓励学生大胆作画,主动表现,又要抓住时机进行得当的启发引导,对儿童进行美术技能训练。如果只强调放开,大而无边,就会导致美术教育无章可循。反之,如果过分强调技能训练,教条、古板,又会抑制儿童想象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