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羽本纪(节选)【内容概述】(览篇目聚纳精义)本单元学习我国古代人物传记,我国人物传记不仅起源早,而且体裁多样。归纳起来,人物传记体裁可分为四类:一是纪传,二是文传(即传记文学),三是史传,四是志传(指方志中的传说)。我国人物传记的写作,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处于萌芽状态。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中都出现了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时期可以看作是人物传记的滥觞时期。到了西汉中叶武帝时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出现了。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标志着我国人物传记走上了成熟的阶段,并且达到了高峰。东汉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杂体传记的发展很快,如碑铭、行状、自传之类,也出现了许多高手佳作。这类传记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而且在形式上也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忠于史实,但其笔法都属于文学性质。所以类似这些作品只能属于文学著作传记文学。方志撰述人物由来已久。晋代的华阳国志中,从卷五至卷十二都是关于人物的记述。从此之后,地方志记述人物就成为定例。宋代以后,,我国地方志的写作,已渐趋成熟,从体例到内容的设置更加完备。明、清之际,是方志走上大盛的时代,不仅数量多,而且设置的门类齐全。每种方志大都记述人物。清代方志,人物志都放在重要位置上。不仅占据篇幅多,人物的类别也多,只要是被统治阶级认为有利于当时社会的人物都可写入志书。【学法指导】(品学法高屋建瓴)1.明确古代传记分类,了解不同类别传记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2.阅读古代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分析作者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3.把握传记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事件的叙述、人物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概括,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通过阅读掌握传记写作中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体会传记褒贬鲜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表达方式。13项羽本纪(节选)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把握项羽的形象、了解人物性格,学会对人物进行辩证的认识、评价。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司马迁(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全书包括8篇“书”、10篇“表”、12篇“本纪”、30篇“世家”、 70篇“列传”,共130篇,526 500余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项羽本纪是史记中人物传记的杰作。作者司马迁以宏大的篇幅,精心的构思,描绘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的个性。文章以项羽一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展现了秦末陈胜、吴广之后的农民起义以及楚汉战争的历史进程和结局,生动地塑造了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既肯定了项羽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秦王朝的巨大功绩,又揭露了他缺乏政治远见,刚愎自用,不任贤才,屠城杀降等过失。项羽起兵八年,身经七十余战,头绪繁多。司马迁却能从众多纷乱的历史事件中,选取最能体现项羽个性的材料,来反映英雄的本色。课文节选了项羽本纪中的几个章节,包括“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等内容。就课文所选的三部分内容而言,“少怀壮志”,选取项羽少年时学书、学剑、学兵法的态度及见到秦始皇时的言论等材料,以突出表现项羽的胸怀大志;“叱咤风云”,选取项羽与汉王、汉军交战的材料,以体现项羽的英勇善战;“垓下悲歌”,选取项王慷慨悲歌,为部下“快战”,最后自刎乌江的材料,充分地表现了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本色。一、通假字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罢”通“疲”,疲困天下匈匈数岁者“匈匈”通“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间”通“涧”,山谷马童面之“面”通“偭”,以背相向二、一词多义(1)族(2)制(3)徒(4)直三、词类活用梁以此奇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特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名词活用为动词,统率,率领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汉王使人间问之名词作状语,暗地里汉王伤,走入成皋名词活用为动词,受伤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下”,名词活用为动词,攻下;“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断绝欲坑之名词活用为动词,活埋项王然其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名词用作动词,修筑营垒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左,乃陷大泽中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往左边走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四、古今异义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古义:长江以北的安徽部分。今义:江西省。汉王不听古义:不答应。今义:不听从。尽得楚国货赂古义:财物。今义:贿赂。项王泣数行下古义:眼泪。今义:哭泣。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中央以外的地区。五、特殊句式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被动句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判断句后则为人所制被动句项王闻龙且军破被动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省略句梁召籍入省略句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省略句不忍杀之,以赐公省略句在“少怀壮志”部分的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这样写有何寓意?我的理解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如下信息:世代为楚将。祖父为秦所戮。这样写的寓意是:世代为楚将,身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基础。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叱咤风云”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内容是什么?我的理解“叱咤风云”部分叙述项王在“楚汉相争”中的英勇善战,可分为三层。从“楚、汉久相持未决”到“汉王伤,走入成皋”为第一层。这一层的意思是:项王吓退汉军中“善骑射者楼烦”,并“伏弩射中汉王”,使汉王受伤,逃入成皋。从“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到“闻之皆争下项王”为第二层。这一层的意思是: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坑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从“汉果数挑楚军战”到“尽走险阻”为第三层。这一层的意思是: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战,汉军大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项羽自刎前曾仰天高呼“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应怎样看待项羽的这一说法?我的理解项羽爱士卒如子弟,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最终却落得个失败的结局,这与其性格中的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掠、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的仰天高呼,正体现了他身死而心未平,失败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 这篇传记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有怎样的特点?我的理解项羽本纪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无恒埋隐患据史书记载,楚霸王项羽年少时对待学习用心不一,学书识字不多久就没兴趣了,想去学剑术,练剑时间不长,又欲学兵法。其叔父项梁对此大为发火,然而项羽却是“壮志凌云”,回答起来振振有词:“学书识字,能认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学得再精,也不过是学了一人敌的本事,微不足道;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领。”这番话打动了项梁,于是项梁便又开始向他传授起兵法来。起初,项羽还学得挺有兴致,孰料时间一长,又故态复萌,依然浅尝辄止。结果没有一样能够坚持到底。项羽少年时代养成的这种坏毛病给他日后的“霸王事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他在楚汉战争中最终败北,其性情浮躁、缺乏恒心、谋略不足当属重要原因。项羽的气节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绝句中对项羽的气节大加赞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乌江边,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待着项王。他对项王说:“江东虽小,但是地域方圆也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这也足以称王了。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军来到,他们也无法渡过江去。”项王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兄同情我而使我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内心里感到愧疚吗?”是的,项羽是个英雄,他是个胜利的勇士,又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他胜得漂亮,败得悲壮,活得痛快,死得慷慨。他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有气节的人,这种人其死若生,虽败犹荣。为了一条传闻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和日后执着认真的态度。据说司马迁研究战国时代魏国的历史时,听说秦国在灭掉魏国的时候,遭到顽强的抵抗。为了打败魏国,秦国就引黄河的水灌进魏国的首都大梁城(今河南开封),从而淹死许多人。他为了记述得真实可靠,便到大梁进行实地考察,在城墙上攀高爬低,访问了许多老人,经过分析比较,终于肯定了秦国确实放水淹过大梁城的事实。然后,他才在书稿上记下来。一、积累与运用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毋妄言,族矣族:家族吾闻先即制人 制:控制B籍为裨将,徇下县 徇:视察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宁:宁肯C汉王使人间问之 间:暗地里直夜溃围而出,驰走 直:当,正处在D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量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则:于是,就解析:选C。A项,动词,灭族;B项,以兵威降服地方;D项,如果。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项王乃复引兵而东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亦足王也C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D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项王泣数行下解析:选D。A项,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B项,使动用法,使称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C项,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名词,民歌。D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分别解释为冲下、流下。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项王信任之B左右皆泣,莫能仰视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解析:选C。“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各行政区域的统称(与中央相对)。下列对项羽的诗,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B“骓不逝”的意思是乌骓不奔跑,从侧面形象地写出了项羽此时时局极端不利的情状。C诗歌二、三两句,用“骓不逝”顶针,使得诗歌气韵贯通,加之“兮”字的运用,使全诗语句铿锵,节奏和谐。D诗歌流露出了诗人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的无奈、悲哀和痛不欲生的情感,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悲壮的。解析:选A。A项,“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百十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莫:没有B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C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刈:砍倒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亡:损失解析:选A。莫:否定代词,没有人。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以故汉追及之B于是项王乃上马骑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C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所当者破,所击者服D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分军为三,复围之解析:选D。A项,及,连词,以及,和;动词,赶上。B项,乃,副词,于是,就;副词,只,仅仅。C项,者,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的人。D项,之,都是代词,指项羽。下列全部表现项羽英勇无畏的一组语句是()项王则夜起,饮帐中直夜溃围而出,驰走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ABC D解析:选D。根据文意可知,表现项羽的忧愁和无奈。是项羽突围的情况,没有表现其英勇无畏。均是。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在汉军兵临城下之时的饮酒夜歌,既表现了他的穷途末路,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位昔日驰骋疆场的英雄的悲壮人生。B在兵围垓下之时,项羽对虞姬的“悲歌慷慨”,表现了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的儿女情怀,司马迁的这段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C八百多人的突围队伍到渡过了淮河后仅有一百余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这次战斗的惨烈,正是这惨烈的战争场面使项羽认识到自己是大势已去。D文段结尾处写“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从侧面表现了这位末路英雄的威势,此时的项羽仍然威风凛凛、不可侵犯。解析:选C。C项,分析错,从垓下悲歌一段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此时的项羽已经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译文:(2)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百十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译文:答案:(1)那些胆敢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打败,那些我所攻击的人都向我屈服,我从来未曾打过败仗,于是称霸天下。(2)项羽于是奋力驰骋,又杀掉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了一百多人。重新聚集自己的人马,发现仅仅损失两人两马而已。(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列传二十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解析:选B。可根据“曰”“也”等标志性的词语断句。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缙绅,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B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意思。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祖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祖先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权知开封”中的“权知”是“暂且管理”的意思。解析:选C。“填沟壑”是死的自谦的说法,“祖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衎曾因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B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C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D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最后不再有当官的想法。解析:选D。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译文:(2)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译文:解析:重点词语:“以”“故”“寻”“服除”“津遣”“赴阙”“辞”。答案:(1)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2)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腿脚有病为由推辞不去。参考译文:颜衎,字祖德,兖州府曲阜人。小时候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五代时梁朝龙德年间科举考试及第,脱去布衣,开始进入仕途,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五代时后唐天成年间,颜衎做邹平县令。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贺礼。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符习立刻召来颜衎用鞭子打了他,幕僚和下属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立即上书推荐颜衎做了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长兴初年,皇上下令任命颜衎做太常博士,符习极力上奏挽留颜衎。符习退休,颜衎也回家奉养双亲。不多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做了幕僚。房知温阴险固执,聚敛的财物多是违法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考虑后果。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而非常傲慢,颜衎劝说他向晋祖进贡。房知温能有好的结局,全是颜衎的功劳。房知温的儿子都不聪明,颜衎劝说他们用十多万的家财献给晋祖。晋祖很赞赏他们,这也是颜衎的功劳。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官,后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理州中事务。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身患重病,颜衎没有奏报就辞去官职回家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捧屎捧尿,从没有一点倦怠。晋祖听说后,召他为工部郎中,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朝廷,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不久废除了枢密院,凭着原来的官职参加朝会。过了一年,又上书请求回家侍奉双亲,被授予青州行营司马。后父亲去世,非常哀痛。不久又被召做了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亲年老为由恳请辞官,晋祖下诏让他保有现在的官职。开运末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鲜新零售市场供应链优化与冷链物流效率提升报告
- 河北省昌黎县靖安学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民法典物权法课件
- 2025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冲刺押题卷-工程造价计算与招标投标专项训练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专项训练试卷 知识点押题精讲版
- 现代化衣柜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全真试卷 高频考点冲刺押题
- 2025年高考英语词汇短语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CPA考试 会计科目综合应用能力测试试卷及详解
- 民法典律师事务课件
- 2024年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复习备考策略
- 葡萄糖耐量试验课件
-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与治疗
- 儿童读写三十讲
-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1+X)培训考试题库汇总(附答案)
-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说课课件
-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处理策略
-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决战元素周期表-20210810-海通国际-201正式版
-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考试题目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WOR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