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设高三课堂情景,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课堂情景创设研究 【摘 要】在高三年级里,仅仅依靠老师多讲、学生多练是不够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体会到学习的趣味,能否自主去思考、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要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就可以在学习中学得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思考 师生合作 师生互动 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面前总有做不完的试题。题海战术,确实在实践证明中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中,教师是否更应该反思,我们可否提供条件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且更有效呢?为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 一、学生出例题,学生讲解,师生共同发问 比如我们在复习“古诗词鉴赏”这一考点时,对“古诗词”考点知识的梳理工作是由老师讲解来完成。但对这一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我们就“创设师生合作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来完成。这一过程其实也就是让我们的“教”合理转化为“不需要教”,这样使知识化为能力。 我们在复习这一考点的过程中,每节课都先预留大约15分钟的时间,让一个学生来做“小老师”。学生把自己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的诗词挂大到黑板上,然后自己做小老师来讲解。我们要求要讲得简洁、明了。 有个学生在讲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裘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时,他说:这首诗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雪下得很大,冬夜很寂静,同时也透露诗人心情的孤寂。他讲完后,我就举手发问(因为我和他已互换了位置):“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说这首诗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他也确实做了一些准备,思考了一下他就回答:“因为诗人写窗户明和折竹声的目的是为了写雪下得很大,这就是侧面描写。”其他学生也一致赞同他的说法。从他答得有理有据中,证明他确实已思考;从其他学生的一致赞同中,也证明他们已会运用这种方法来鉴赏诗词了。同时有个学生也在发问:“你怎么知道冬夜很寂静啊?”而另外的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我可以帮他回答。因为一般来说,在冬天,又下大雪,肯定会很寂静的。再加上诗句上又说时闻折竹声,就是说在那个冬天的夜晚能时时听到雪压断竹子的声音,这种声音只有在很寂静时才能听到,时时能听得到,证明当时确实很寂静。”学生们都认为他分析得很有理。从中可以发现他们通过独立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确实有较大的提高。还有一个学生问:“我不明白为什么说诗中透露了诗人心情的孤寂?”那位小老师回答:“因为冷裘枕,可能是说他一个人睡觉,所以是孤寂啊!”全班学生笑了。我问:“笑是不是同意呢?其实下大雪,冷裘枕也很正常啊!为什么你就能体会到诗人心情的孤寂呢?”全班同学都陷入沉思,而后又开始议论。有的学生说“可能没有体现诗人心情的孤寂”,有的学生说“应该有”。最后有个学生回答:“我认为应该抓住时闻来分析,因为从时闻中可以看出,诗人晚上睡不着,因此心情是孤寂的。”其他学生经他一提醒,也突然明白。这个“时闻”确实是暗示点,开始没有发现是因为它隐藏的比较深。学生通过有效的思考,就能较深入去分析问题了。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老师有意识去创设师生合作之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那么学生不仅学得较轻松、学得更有趣,而且可以把所学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当堂出题,师生共思、共答、共析 作为一个知识点,要明确知道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笔者认为关键点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能运用多少”。如果我们在复习时,只按照我们老师自己设计的题目来考学生,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有效的锻炼,值得商榷。 从平时的一些测练来看,老师认为一些很简单的、很易理解的题目而却有较多学生弄错。究其原因,那时因为那些题目是我们老师自己认为“很简单、很易理解”的,其实是我们老师一厢情愿的事情。那些题目在学生脑海里依然是那么的难。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高考中有所建树,那我们平时就应确切知道我们的学生究竟在哪些方面是有欠缺的。当然通过测练和考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发现问题,但如果要及时发现问题,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让学生当堂把自己认为较难又较典型的题目,说出来或者写到黑板上,让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共同来解答,那么在出题这一环节中,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反思又是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的有效过程。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不仅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易错的、难理解的问题暴露在老师眼前,而且老师也可在这时进行重点点拨,这种讲就不仅是老师在讲问题,更重要的是确实根据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把知识学得更扎实,把所学知识化成为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让老师和学生共思、共析、共答,这不仅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是和自己共进退的,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这种融洽的关系和信任度,也就让“情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成了另外的一个推动力了。 如我们在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知识点时,老师认为“语序不当”还是比较好掌握的,而我们让学生当堂出题时,他们就偏偏在这一板块中有较多的疑惑。下面就简摘一些学生在黑板上提出疑惑的例句: (1)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2)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面对这样一些句子,首先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句子成分的分析。第一句的主语是“生产”,谓语是“供应”,宾语是“国内”。那么“生产供应国内”是错误的,应该是“石油供应国内”,所以是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调换了。第二句的主语是“大家”,谓语是“交换”,宾语是“意见”。从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干是没有问题的。那是不是本句就没有问题呢?我们和学生一起探讨时,就告知学生,还要看看其他成分有没有用错。本句中用“就工资问题”修饰“交换”,用“广泛”修饰“意见”。从中可知,“广泛的意见”是说很多的意见,而本句要说的不是“意见”多,是要说交换的范围广。所以“广泛”这个词的位置有误。第三句的第一分句的主语是“他”,谓语是“不能”,宾语是“实事求是”;第二分句的主语是“事业”,谓语是“受到”,宾语是“损失”。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句子的主干都没有毛病,而两句也基本没有修饰成分,且这两个分句也确实是假设关系,那是不是就真的没有问题呢?在思考分析中,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关联词的位置是不正确的。因为当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主语要放在关联词后,而不能放在关联词前。从中可以总结出分析这类病句的三个步骤:第一,利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主干;第二,句子修饰成分的分析;第三,关联词语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渔业养殖保险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乳品品牌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一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陆港国际有限公司市场化选聘总经理、副总经理备考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分析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反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市级科技馆招聘笔试重点
- 2025西电考试题及答案
- 泡茶的步骤课件
- 2025年先兆流产的护理查房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2.12六级真题第3套答案及详解
- 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 (高清版)DB11∕T 2440-2025 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
- GB/T 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 延期缴纳税款申请报告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2p.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