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氯联苯类物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多氯联苯的物质有些_第1页
多氯联苯类物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多氯联苯的物质有些_第2页
多氯联苯类物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多氯联苯的物质有些_第3页
多氯联苯类物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多氯联苯的物质有些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氯联苯类物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多氯联苯的物质有些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简称PCBs)在自然环境中的扩散、累积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早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极大关注。近20年来,国际上一些科技组织及专家对多氧联苯的污染状况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大量调查、监测、试验和研究工作。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多氯联苯是当前对人类环境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质之一。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不仅是环境科学家所关心的课题,而且也是大众公民议论的焦点。在众多的环境问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除了其直接毒性外,其高残性、高富集性以及对生态群落乃至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忧虑。其中多氯联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美国环保局及我国环保部门已把或已建议把多氯联苯列入优先控制的有机污染物的名单 多氯联苯的理化特性 物理特性 工业用PCBs的物理特性与制备条件、氯原子含量密切相关。一般PCBs易溶于有机试剂或油脂中,难溶于水中。因此,PCBs很容易在生物体的脂肪中富集,是一种高脂溶性的化合物。富集系数取决于不同生物体内脂肪的含量,脂肪含量越高,富集系数越大。PCBs的沸点较高,工业品的沸点为270410;挥发性低,在室温下的蒸汽压力为1.010.0mm Hg。 化学特性 PCBs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在一般条件下极难分解和降解;耐热性能极强,在10001400的高温下才能使PCBs完全分解;PCBs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耐酸碱、耐腐蚀性;不易燃烧;介电常数很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 多氯联苯的环境危害 据测算, 全世界累计生产的1000万吨PCBs,约有20-30万吨已进入了人类环境,这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PCBs的毒性不像剧毒物质那样在几秒钟内使人或动物致死,它的毒性具有潜在性和不可逆转性。如果人体摄入量达到0.5-3.0g时,即可能出现中毒症状。由于消费过程中渗漏或有意、无意的废物排放已造成了PCBs大范围的污染,并且通过食物链对生物体产生影响。同时由于PCBs的低溶解性、高稳定性和半挥发性等使得其能够作远程迁移,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多氯联苯分析方法及现状分析 PCBs同类物和异构体的数目繁多,结构类似。但是结构上的微小差别有时却能造成它们环境行为的巨大差异,早先测定PCBs的方法例如各峰加和、特征峰定量等已远不能满足当前PCBs的毒理和迁移等方面的研究。环境样品中的PCBs组分分析尽管涉及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如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临界色谱法(SFC)、凝胶色谱法(GPC)、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MS) 等。但是经简单前处理分析后的气相色谱法仍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离测定方法。Mullin等人合成了209种PCBs同类物和异构体,并测定了它们的核磁数据、在毛细管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在电子捕获检测器上的响应因子,这使直接比较色谱信息检测成为可能。 分离和定性 早期PCBs的分析沿用了60年代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试用过许多不同种类的仪器和分析手段,实际多应用GC/ECD及GC/MS法。在实际测定中GC的保留值是定性的依据,使用内标可以获得相对保留值,双柱分析和进行数据校正也可以提高定性的可信度,而当质谱被作为GC的检测器时,除了保留时间外,又增加了PCBs的特征离子(一般取3个特征离子)及氯同位素峰丰度信息。 定量方法 对样品中所有PCBs同族体作定量是不可能的,目前国内外制定的PCBs环境标准都是总量,而定量总残留一直很难办,不同实验室测定同一样品经常得到不同的结果。分析化学家利用PCBs混合物样品与商品PCBs相似性设计了替换定量方法,当样品与标样的“指纹”相似时,一般应用商品PCBs如Aroclor1260、1254、1242等作为标样来计算环境样品中商品PCBs的含量。但相似性偏离时,此种定量方法可信度下降。此外也有用脱氯或全氯化法测PCBs的总量。主要的定量方法有Webb与McCall在1973年创立的“各峰和”法以及Sawyer所推荐的总面积法。早期的PCBs分析都采用PGC/ECD法测总量,其中“各峰和”法以其适用性强、定量结果较准确而得到美国EPA的推荐。1982年蒋可等详细介绍了Webb的“各峰和”法并建立了以国产商品PCBs为标样的相应 PGC/ECD及PGC/MS法。1990年Erickson等认为Webb的“各峰和”法仍是测定PCBs残留总量较满意的简便方法。80年代初GC/MS的普及使同系物定量成为可能。从理论上讲,此种方法是较“各峰和”法更为准确的方法。 多氯联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CBs的危害已是勿庸质疑。有关PCBs的研究虽纷繁复杂,但卓有成效、真正应用于实践的并不多见,尤其是对PCBs在环境中转移的研究和预测判断工作尚有欠缺。如将活性炭吸附和多相催化加氢及等离子体技术结合应用于PCBs的处理,不失为一种绿色的PCBs降解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