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鹤亭记一、基础知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如:到,去b挹山人而告之 挹:斟酒c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全:完全d翻然敛翼,宛将集兮 集:栖止解析:选c。全:保全。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子知隐居之乐乎c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d暮则傃东山而归 蟹六跪而二螯解析:选a。语气词。b.代词/助词;c.比/在;d.表修饰/表并列。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大王必然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b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c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d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解析:选c。c.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动词。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b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c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d升高而望,得异境焉解析:选d。a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b项,适当:古义,恰好正对着;今义,合适,妥当。c项,俯仰:古义,时间很短;今义,俯下身子,仰起身子。d项,异境:古今义均为“不同寻常的地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译文:彭城的山,冈峦峰岭四周围绕,隐约像是一个大圆环,只缺西边的一面。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冲着山的缺口。b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译文:早上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鹤放飞,任凭它们自由飞去,它们有时站立在山田里,有时飞翔在云天外。c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译文:南方的国君,即使清高闲散像鹤那样的事物尚且不能喜爱,喜爱它就会亡国。d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译文:春夏之交,草木与天相连,秋月冬雪,望去千里一色。解析:选c。译文应为:“做君王的,即使清高闲散像鹤那样的事物尚且不能喜爱,喜爱它就会亡国。”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c狎而玩之 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山的北边解析:选b。和:应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b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选c。都是“用”的意思。a.它们/那;b.在/被;d.表并列/表修饰。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的四季景色。b第一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二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解析:选d。“放鹤、招鹤之歌”乃作者所作。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译文:_(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译文:_(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译文:_答案:(1)在这个亭子上饮酒而感到很快乐。(2)却用酒保全了他们的本性而且有名于后世。(3)终日孤独地在涧谷之间飞翔啊,啄食着苔藓而脚踏着白石。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解析:选c。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培养语感,注意名词、动词、对称性结构、虚词等。语意为: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陆贽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解析:选c。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解析:选a。a.“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错。“厌”在文中的意思是“信服”。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译文:_(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译文:_答案:(1)苏轼问母亲:“如果我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2)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我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应当回避此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苏轼)调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任知州。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滥于梁山泊和南清河等地,最后洪水汇集到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及时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城里的富裕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们又赶回城里。苏轼拜访守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事态非常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也要听从我的命令为我效力。”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于是带领手下人拿着畚锸等走出军营,修筑起东南长堤。雨日夜不停,城墙仅有三版没有淹没到洪水里。苏轼在城墙上过夜,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各自防守的地方,最后终于保全了徐州城。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为免役制。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处,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苏轼说:“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不能专心全力在农事上,此时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吏就趁机做一些不法的事情。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当年宰相韩魏公(指韩琦,是宋朝时辅佐过三任皇帝的宰相)指责陕西省的义勇军,您当时是谏官,努力和他争执,韩公不高兴了,您也不顾。苏轼以前听您详细说过这件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许我苏轼把话说完吗?”司马光听完笑了起来。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得力于天赋。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四、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目前,一段公交上老人与小伙对骂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该老人因小伙不让“老弱病孕残”专座便骂其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同时称“是人民养你的,让政府来教育你!”诅咒其“不到我这个年龄就被别人搞死了”。而小伙针锋相对回骂老人“脑子有病”。双方你来我往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制度培训总结课件
- 劳动仲裁工作总结
- 护理职业道德美
- 消防喷涂知识培训课件
- 走马灯的奥秘课件
- 消防及防疫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质量环境安全培训题课件
-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 消化科医学课件
- 诈骗案件办理课件
- 尿液标本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操作指南
- 电影《白日梦想家》课件
-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 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GB/T 15843.2-2024网络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鉴别式加密的机制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题库(附参考答案)
- 基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DL∕T 514-2017 电除尘器 标准
- DL∕ T 895-2004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
- 地下室外墙大截面套管后开洞加固防水处理节点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