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章 绪论.ppt_第1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章 绪论.ppt_第2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章 绪论.ppt_第3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章 绪论.ppt_第4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章 绪论.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作为非环境类的大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呢?,第一章绪论,1.1学习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意义,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环境科学及其研究的对象和方向,环境科学的广泛性40-45,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已经无处不在了。,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后天和2012,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与巴西总统卢拉、南非总统祖马、印度总理辛格“基础四国”领导人一起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最后协议进行磋商。,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基本框架和一系列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2009年月日,中国政府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至,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好评。同时宣布,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成为一名受过环境科学教育的公民将使你有良好的技巧和态度,从而理解时下所发生的事件,成为一个睿智的人;环境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你会发现其内容与你所学的许多其他课程都有关系。在环境课程中学到的内容将帮助你掌握其他许多课程乃至毕业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全球环境有许多值得忧虑的问题。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正在使环境退化并以一种不可持续的方式消耗资源。,自6亿50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末期以来,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农田中不可替代的表层土被冲刷走,威胁着全球粮食供应。原始森林被破坏,用来制造新闻纸及卫生纸。河流和湖泊被未经处理的污水污染,煤灰和烟雾笼罩着天空。甚至连全球气候也正在转变成一种新的状态,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北极冰盖冬季开始快速融化,灾难将难以预料,2009年05月16日09:06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现在北极冰盖在冬季也像在夏季一样快速消融,变薄,这给北极附近冰层的灾难性融化增添了证据。该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研究人员发现,北极冰盖在夏季缩小的过程在冬季仍在继续。去年冬季,海冰的厚度收缩了创纪录的19%。通常,北极冰盖在夏季会缩小,然后在冬季又恢复原样。而上述发现表明,海冰的恢复期大大缩短。北极如果没有了冰,大量动、植物将灭绝,人类社会将更缺水,灾难则难以预料。,上帝呀,这是怎么啦,要让我们骨肉分离?,同时,与以前处理这些危机的任何一代人相比,我们拥有更好的工具和更好的知识。在过去的50多年中,人类的智慧和进取心给技术革新和科学进步带来了惊人的进展。我们学会了利用更少的原料制造更多的产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收入翻了一番;营养不良减少了将近1/3;儿童死亡率减少了50%;平均期望寿命增长了30%;能使用安全饮用水的家庭从不到10%增加到将近75%。,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余,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超过1亿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穷中,没有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房屋、医疗护理、教育及其他资源。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更平均地分配技术和经济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并从长远考虑,寻求自然资源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生态全部被缩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每个人思考,成为一个负责的环境公民意味着什么?作为全球集体的一员你有何权力和权利?,很明显,要成为负责的有成果的环境公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科学原则的基础上,并透视影响全球环境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希望学习本课程能为你们提供到达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信息。,正如塞内加尔著名的环境保护者和教育家BabaDioum曾提及的,“毕竟,我们仅保护我们所爱的,我们仅爱我们能够理解的,我们仅理解我们所学到的。”,1.2环境与发展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环境?什么是发展?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环境的概念,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1)中心:人2)层次: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环境,中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电子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通常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即以人作为中心事物,由地球上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境,如工、农业生产环境,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环境,城市、村落等聚落环境,等等。社会环境往往体现了人类的发展水平。,孤立农家市井集镇老工业区新工业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环境保护,既保护自然环境,又保护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的概念,宇宙环境(SpaceEnvironment)地球环境(GlobalEnvironment)区域环境(RegionalEnvironment)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内环境(InnerEnvironment),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如下类别:,生态学中的环境概念通常是指生物的栖息地,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今天,大约有500万至5000万种生物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生物界,从海平面以下10km到海平面以上9km的范围内,构成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发展的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发展,在哲学术语里,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经济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物质条件。文化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精神条件。政治发展,是为人类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社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归根到底,发展是不断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过程。,1.3发展中的环境问题,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到底怎么啦?,八大公害事件环境问题的分类世界环境问题,八大公害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唤醒了人类的环境意识,促使人类反思自己不当的发展行为。,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其他著名公害事件,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地震、洪涝、飓风、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当的行为方式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次生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原生环境问题天灾,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海域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大地震,引发了南亚海啸。30米高的巨浪在11个国家的沿海地区肆虐,造成超过20万人死亡。,南亚海啸,原生环境问题天灾,2005年8月,五级飓风卡特里娜在重创美国城市新奥尔良,导致该市80的地区被淹,墨西哥湾沿岸遭受巨大损失,并让100多万人失去了家园。,飓风卡特里娜,原生环境问题天灾,本世纪前十年出现的两种新型而可能致命的流行性感冒病毒:H5N1型流感病毒和SARS非典型性肺炎,加深了人们对一场全球性病毒大爆发的担忧。,流行病毒大爆发,原生环境问题天灾,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7.0级的大地震重创了中国四川省的山区,致使超过87,000人死亡或失踪。,中国四川地震,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天灾还是人祸?,喜马拉亚-冰川1978年,喜马拉亚-冰川1998年,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早已经成为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1.4可持续发展,畏惧自然、崇拜自然无视自然、力图主宰自然重视自然,召唤并实施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浅绿色深绿色,人类的环境观的演变,人类环境意识的发展,环境意识P2-3,发展观念的演变,1发展=经济增长,增长无极限;2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3发展是社会要素和谐平衡的过程;4发展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5发展指在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中,经济体系质的变化。,可持续性的涵义,可持续性意即“无限期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的可能性”。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指该过程在一个无限期的时间内可以永远保持下去,而系统内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退,甚至还有所提高。,1经典表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二是保证生存发展权的代际延伸。,2内涵,一是对发展的肯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与外延,1)经济社会要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代价;2)任何国家、地区都要发展,但一个国家、地区发展不能以损害别国、别地区发展条件为前提;3)当代人类要发展,但当代人类的发展不能使人类后代失去同等的发展机遇。,3.外延,1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1)重视经济增长,忽视资源环境代价;,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2)重视经济收入的增加,忽视生活质量的提高,3)重视显性的发展安全,忽视隐性的发展安全,布什:我揍你。萨达姆:谁怕谁!,“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五大”:大量开采耗竭资源-大量生产产品-大量消费商品-大量抛弃废物-大量污染环境,4)形成了以“三高”、“五大”为特征的线性经济形态,2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人口急剧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大;,2)全球变暖与臭氧层破坏,3)环境污染严重,公害事件层出不穷。,4)生态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5)资源耗竭加速,生物多样性减少,1.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反思2.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增长的极限主要阐述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患”3.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4.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夫人)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5.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与发展,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中国21世纪议程,1国情观念的转变2经济内涵的转变3投资流向的转变4生产、生活方式转变5对待自然观念的转变,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根本转变,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1、建设两型社会2、走一条道路3、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西部大开发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交通工程:青藏铁路、南昆铁路生态工程:三江源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人口工程:计划生育,和谐的大自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的家园,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相关网站:1、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2、中国环保网()3、绿色中华环境保护网(),谢谢!,以下是参考资料,环境科学的广泛性,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已经无处不在了。,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但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下旬,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天内就有4000人死亡。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确定二氧化硫是致喘的原因。由于这种公害病最早发生在日本四日市,在病症状中尤以支气管哮喘最为突出,故被定名为“四日市哮喘”。1961年,四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