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3课 蜀相 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3课 蜀相 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3课 蜀相 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一单元,第3课蜀相书愤,课前教材预案,课堂深度拓展,课后限时作业,要点一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_,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子美,杜甫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在安史之乱中被俘,后逃出。唐肃宗时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_”。,诗圣,杜甫一生中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其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有_传世。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诗史,杜工部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李杜”,著有“三吏”“三别”等作品。b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c初唐有“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评价其作品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d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依据每首诗的句数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答案a解析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要点二背景寻踪,蜀相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拜谒_时所作。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无论国事、家事、个人事,都使诗人陷入苦闷之中。因此,他到成都后,追慕诸葛亮,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便是其中一篇。,诸葛亮庙,书愤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经六十二岁了,在山阴闲居了六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书愤这首诗。,要点三文言知识,c,j,l,si,bn,zhng,扶助,渡,成功,寻找,平常,不久,名词,早晨,名词,朝代,动词,朝见,介词,对,名词作动词,闻名,名词作状语,向北,1映阶碧草自春色,_。2_,两朝开济老臣心。3出师未捷身先死,_。4_,铁马秋风大散关。5塞上长城空自许,_。6出师一表真名世,_!,要点四名句默写,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楼船夜雪瓜洲渡,镜中衰鬓已先斑,千载谁堪伯仲间,咏史怀古类诗歌是指由_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一类诗歌。,要点五文化常识,凭吊古迹,重点一主旨概括,蜀相杜甫的蜀相怀古喻今,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业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强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发出对其尽忠报国的歌颂、功业未成的惋惜以及身后寂寞的慨叹,表现了诗人爱国忧民的精神。,书愤这首诗追述了陆游“早岁”的心情及经历,抒发了其壮志未酬、鬓生斑发的愤慨之情,体现了他强烈的报国愿望和深沉的忧患之思。,重点二结构图解,1蜀相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品析】最传神的是“寻”字。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信步由之。它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深沉的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及物,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重点三句段品析,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联词语组合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品析】这一联诗使用了列锦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就勾勒出了两幅豪壮的战争图画,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方式,全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中的思想情感是怎样的?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谁?【探究】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令人感动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四疑难探究,这里的“英雄”指失败的英雄。这两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想做宰相,也一直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得以施展。,即便如此,他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因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寄托了他“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是杜甫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2试分析书愤一诗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探究】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中原北望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处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相生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点拨】虚实相生“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例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2)想象和回忆。例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此时并不在眼前,是回忆。词人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3)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出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实、实境。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起到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主旨。,蜀相1借景抒情诗人抓住祠堂典型的环境特征,用柏树森森、碧草萋萋、黄鹂空鸣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深沉。,重点五写法借鉴,书愤1感情复杂,起伏跌宕诗人紧紧扣住一个“愤”字,书写出了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首联在激愤中又满怀豪情,颔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又抱有期待。,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雄壮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这首诗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明了诗人的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收复中原的愿望。,【素材开发1】杜甫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他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炽烈情感,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最高峰,被称为“诗圣”。,重点六素材运用,在时代忧患中,他的眼睛始终是往下看的,他看到的是山河的破碎、百姓的苦难,他忧心忡忡,歌声凄苦。当很多人为唐玄宗和杨贵妃抛洒怜悯之泪时,他却为石壕村一对生离死别的老夫妻唱一曲悲歌。从盛世青年时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乱世垂暮时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一生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忠贞不渝。,【主题适用】“关心现实”“品格操守”“责任”“奉献”等。【典例示范】我想生活在唐朝,感受其由盛转衰的悲壮,聆听那群爱国赤子的肺腑之言。安史之乱的践踏,使我感受到了杜甫的悲愤。当许多人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叹一声“长恨”时,他却为石壕村一对生离死别的老夫妻唱一曲悲歌。,当他知道河南河北收复之时,高吟“青春作伴好还乡”,我感受到他的狂喜。然而,杜甫最后仍漂泊湖湘,忽然病故。没有人为杜甫送葬,没有人为他默哀,我想守在他身边,用他的诗、他的才,来延续他那股爱国之情。,【素材开发2】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他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报国之情至死不衰。,当受到当权派的排挤打击时,他“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当被弃掷不用时,他依然“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甚至逝世前,还写下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