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一诲人不倦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诲人不倦,从中寻找“理由”或“答案”。一、字音陈亢(n) 诲人不倦(hu) 不悱不发(fi)如切如磋(cu) 巧笑倩(qin) 素以为绚(xun)二、通假字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知,通“智”,智者女与回也孰愈女,通“汝”,你吾自卫反鲁反,通“返”,返回其斯之谓与与,通“欤”,吧三、一词多义习与望如而四、词类活用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形容词作名词,智者,愚人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形容词作动词,离开,保持距离告诸往而知来者动词作名词,过去的事,未来的事故进之使动用法,使前进然后乐正形容词作动词,得到厘正五、古今异义言语:宰我,子贡古义:辞令。今义:说的话;招呼,回答,开口。文学:子游,子夏古义:文献。今义: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艺术。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古义:一个人站着。今义:不依靠他人,自立。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古义:弟子们。今义:男孩子。六、特殊句式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判断句则小子何述焉宾语前置句天何言哉宾语前置句始可与言诗已矣省略句尝独立,鲤趋而过庭省略句如何理解“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内容?点拨这里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点拨(1)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2)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3)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4)孔子如此重视教育的作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点拨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点拨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因为它是以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为基础的,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结合论语中孔子其他关于“教学内容”的“言论”,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点拨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对于本课所概括出的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各抒己见我比较欣赏启发诱导式。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材施教”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分析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正因如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上了。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对学生的爱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乐而忘忧”“知足常乐”“正确的价值观”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一、基础知识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有教无类(种类)文,行,忠,信(品行)b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或许)雅颂各得其所(各归适当的位置)c不愤不启(气愤)不悱不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创作,创造)窃比于我老彭(私下里)解析:选d。a.行:社会实践;b.抑:不过;c.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方位b吾与女,弗如也 与:跟c美目盼兮 盼:盼望d起予者商也 起:检举解析:选a。b.与:赞同;c.盼:黑白分明;d.起:启发。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告诸往而知来者闻斯行诸b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吾与女,弗如也c回也闻一知十求也退,故进之d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解析:选c。a.兼词,之于/兼词,之乎;b.连词,和/动词,赞同;d.连词,如果/动词,及,比得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陈亢退而喜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告诸往而知来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a都相同b都不同c同,不同 d不同,相同解析:选d。就,然后;却;却;又,并且。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b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c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d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解析:选d。d.“与言”是“与之言”的省略,是省略句,其余三项为倒装句。a.介词结构后置句,b、c均为宾语前置句。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绘事后素素:_(2)起予者商也 起:_(3)则小子何述焉 述:_答案:(1)素底子 (2)启发(3)传述,阐述前人成说使之流传把下面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译文:(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译文:答案:(1)有父兄在世,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2)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从文中可知子路和冉有的性格特点有何不同?答:答案:从文中看,孔子认为子路勇气过人却失之冲动鲁莽,而冉有优柔寡断,做事犹豫不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傥:假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齐让伯夷让:责备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c扶而去之去:离开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解析:选a。让:谦让。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饿死于首阳山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亦各从其志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解析:选b。b.两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a.“于”,介词,在;介词,表被动。 c“其”,人称代词,自己的;副词,表期望语气。d.“以”,连词,因为;介词,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国人立其中子b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c若至近世,操行不轨d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解析:选a。a.其中:文中为两个单音词,他的第二个;今为双音词,那里面。b.横行: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c.操行:举止行为,品行。d.发愤:下定决心努力。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解析:选c。“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在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最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称他为文王,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用兵器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两位是义士啊!”把他们搀扶开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直到他们饿到快要死的时候,作了一首诗歌,那歌词说:“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摘薇菜来充饥。用残暴取代暴虐呀,还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很快就消逝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可叹我们的死期已近,生命已经衰弱了!”于是,伯夷、叔齐就饿死在首阳山。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们。”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却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糟糠都难得吃饱,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到底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将人的肝炙成肉脯,残暴恶毒,放肆地行凶,他聚集党徒几千人,到处横行霸道,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又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那些操行不端正,做事违法乱纪的人,却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财产富裕,子孙也不断绝。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可是他们却要横遭灾祸,这样的例子多得没法数了。我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天道究竟是对呢,还是不对呢?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难以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又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露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三、语言表达用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居里夫人一直是我崇拜的少数名人中的一个。如果说到女性名人,她就更是非第一莫属了。我大约是在上中学时读到介绍居里夫人的小册子,从此她坚毅的形象便在脑海里永难拂去。以后我几乎搜读了所有关于她的传记。一个人的伟大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二是他的人格,他的精神。对居里夫人来说,这两方面她都具备,而且超群绝伦,值得我们永远的怀念和学习。答:答案:居里夫人一直是我崇拜的少数名人中的一个,因为她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和她的人格、精神都超群绝伦。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字)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答:解析:本题为概括题,要先找出概括的区域“我国大陆海区10次地震海啸”,再分析这一区域是从哪几方面来陈述的,最后选择最为简洁的概括词或短语作答。“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可提取出“地形”;“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可提取出“水深”;“从地质构造上看,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可提取出“构造”;从“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可概括出“历史”。答案:(示例)地形水深构造历史四、高考突破(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516题。甲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乙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注;虽多,亦奚以为?”(论语)【注】专对:独立应对。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甲:乙:答案:举一反三或者讨论启发学以致用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答:答案:举一反三是学以致用的基础。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才能学会类推,学会融会贯通,学到的才是活的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窃比于我老彭”,孔子把自己比作名气远不如自己的“老彭”,怎么理解?答:答案:(1)表现孔子的“孙 (逊)以出之”的君子之风,在文化传承上的谦逊向学的品德。(2)“周监于二代”,老彭为商代贤者。此语表现孔子在“克己复礼”上的文化自觉性。(另外解说,能自圆其说,亦可)(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1819题。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答案:“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 (用一个成语概括)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答:答案:有教无类。人有差别,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就教育来说,应该进行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诱,其背后渗透着一个中庸的理念。(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还孩子个性发展的空间河北一考生“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兔子学不会游泳可以学习打洞。”这话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兔子学不会游泳,并非主观不努力,而是自身条件的制约。但动物园管理局一味重视“全面发展”却忽视了特长发展,重视所谓的整体观念却忽视了个体差异。仙鹤的话提醒我们,全而不精、周而不细的理念扼杀了个体的个性发展。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学校在扮演着动物园管理局的角色?又有多少会短跑打洞的兔子被迫学习着所谓“全面发展”的游泳的生存技能?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许多家长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却不知不觉中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广元天立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 2025-2026学年云南省保山一中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建军节军事教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跨领域翻译系统-洞察及研究
- 维修成本优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社区工作者考试历年真题题库(附答案)
- 线路定制平台云化架构-洞察及研究
- 道教常识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鹏新旭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答案
- 加油、加气、充电综合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保密协议范本:物流行业货物信息保密
- 塔机拆卸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知识培训
- 2025秋数学(新)人教五年级(上)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 半导体行业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字技术应用基础模块》技工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红河州公开遴选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