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晨昏线昼夜交替,1、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A、300N,1600EB、300N,200WC、300S,200WD、300S,1600E2、与120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600EB、600WC、1200WD、00。,D,B,3关于下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C,在一天里面我们经历白天和夜晚,那白天和夜晚的交替怎么产生的呢?,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1)昼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地球本身不发光,地球是不透明体,太阳照射,昼夜现象,一、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昼半球,夜半球,2.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产生,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有没有昼夜?是不是肯定没有昼夜交替?,有。地球是个既不透明又不发光的球体,只能接受太阳光,向着太阳半球依然是昼半球,背向太阳半球依然是夜半球,因而有昼夜现象。虽地球不自传,但仍有地球公转的存在,会出现周期为一年的昼夜交替。,练一练,2、若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会出现()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年C.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半年D.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要比现在小,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A.一个恒星日B.24小时3分56秒C.23小时56分4秒D.24小时,D,B,一、晨昏线,1.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昼弧,夜弧,N,S,夜半球,昼半球,晨线、昏线的判断,晨线:随地球自转,从“黑夜”进入“白天”的过渡线,晨线,昏线,昏线:随地球自转,从“白天”进入“黑夜”的过渡线,昏线,晨线,(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黑夜进入白昼,晨线,白昼进入黑夜,昏线,2.晨昏线的判读方法,晨线,昏线,如何区分晨线、昏线,?,O,晨线和昏线的判读,A点在_线上;B点在_线上;,C点在_线上;D点在_线上。,晨,晨,昏,昏,N,S,晨昏线有什么重要特征,讨论,?,(1)晨昏线是过球心的大圆,并平分地球,(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4)晨昏线两个端点在极点和极圈之间移动,二分日与极点重合,二至日与极圈相切。,(5)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自东向西,3.晨昏线的特点,N,(1)确定地球自转方向,4.晨昏线的应用,(2)确定地方时,(3)确定直射点的位置,晨线,昏线,(1)自转法,O,A,B,(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6点,晨线,18点,昏线,晨线,昏线,6点,18点,晨线,6点,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侧视图,小窍门:侧视图里,左夜为晨,右夜为昏,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极点俯视图,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圆柱投影图,(1)晨昏线是过球心的大圆,并平分地球,(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4)晨昏线两个端点在极点和极圈之间移动,二分日与极点重合,二至日与极圈相切。,(5)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自东向西,3.晨昏线的特点,N,(1)确定地球自转方向,4.晨昏线的应用,(2)确定地方时,(3)确定直射点的位置,小结,一、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的判读方法,自转法,时间法,二、昼夜交替,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晨昏线的应用,1.在下面两幅图中画出秋分日的太阳光照图(太阳光线都在图的右侧照射),注明晨线、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N,N,晨线,晨线,昏线,实战演练,2.分别画出图中的晨昏线,以及是什么节气的昼夜分布图,并注明。,晨线,昏线,OA:昏线OB:晨线,OA:晨线OB:昏线,夏至日6月22日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门级安全培训课件
- 部门安全日常培训内容课件
-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 交通韧性评估国际标准对比-洞察及研究
- 基于循环经济的2-氨基-4-氯苯酚生产废料资源化利用模型
- 国际面粉切割标准与本土饮食习惯差异的适配性研究
- 国际标准对接中凹凸管流体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与ISO认证路径探索
- 可变拓扑结构分装设备应对突发性订单波动的响应机制
- 双螺杆减速与柱塞泵协同传动的能量损耗耦合优化策略
- 双相钢热处理工艺参数与齿轮副接触应力场的动态匹配难题
- PS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都区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 时代邻里4度°服务美学品质关怀体系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EPC合同条件(银皮书)-1999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华为-计划、预算和核算
- 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课堂PPT)
- 第一章光的电磁理论ppt课件
- 粮油贮藏与加工技术ppt课件
- 纸板纸箱耐破、边压及抗压计算.xl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